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有效预防EB病毒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又叫“亲吻病”,是由EBV感染引起。随着大家对EBV认识的逐渐提高,很多人认为只要不亲吻孩子,就能减少EBV的感染。其实仅仅做到这一点,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EBV的感染

研究表明,在我国EBV的原发感染高发年龄在儿童时期,10岁时90%的儿童已经感染了EBV。这一感染高峰人群特点不同于美国,美国“亲吻病”的感染高峰年龄在大学生时期,这可能和大学生谈恋爱有关。90年代的日本,EBV的感染情况及特点与目前我国的情况相似,但是日本实行分餐具进食后,目前10岁儿童的EBV感染率下降到50%。因此,这提示我们要想有效预防EBV感染,除了减少亲吻孩子,还应该做到专用餐具、专用水杯、菜桌上要准备公筷。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气溶胶也可以传播EBV。在目前阶段EBV的预防难以做到严防死守,需要经过全民多年的努力,或者有相关疫苗可用时,我国的EBV总体感染率才有可能下降。

EBV感染后不能清除,只能终身潜伏。EBV健康携带者咽部会不定时排出病毒。既往感染过EBV 的人,可能在某一阶段(免疫力下降)病毒激活,排出病毒。因此传染源多、传播途径简单,导致了我国EBV感染率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预防EB病毒的最好途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必看】体检发现“EB病毒”阳性,你就“染上”鼻咽癌了吗?
儿童易感EB病毒,家长们注意了
EB病毒感染中医治疗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_课件模板.ppt
4个问题让不了解EB病毒的你不再迷惑!
【走进临床】小心别得这种“亲吻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