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童多动症的发生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发生原因 :  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又称之为轻微脑功能失调,英文简称MBD。它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发生率波动在5%-10%。多动症的高峰就诊年龄为8-10岁,男多于女(3:1-9:1)。病史、儿童行为与活动观察记录材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多动症的主要表现就是多动 (活动过度),此外还有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易冲动、情绪不稳等,所以是一种综合征。患儿还常伴随有学习困难,但智力发育正常。进入青春期之后,多动、冲动、注意力涣散等明显的症状有所减轻,而自卑、情感抑郁和破坏行为等却有明显增多。学习困难,接受能力差的表现也开始突出。多动症患儿,多数不经任何治疗可逐渐痊愈,但尚有一部分患儿可延续为成年期性格障碍。     多动症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种可能因胎儿、婴幼儿时期发生了轻微的脑组织器质性损害,如母亲孕期风疹感染、母亲孕期服用某些药物、早产、产钳所致脑损伤及新生儿窒息、颅脑外伤以及煤气中毒等引起的脑损害。另一种可能大脑皮层生理功能异常,如觉醒不足或觉醒过度。    第三方面可能部分儿童有家族性倾向,有可能与神经递质的遗传性缺陷有关,属多基因遗传病。第四方面可能是心理因素导致,尤其是不良的育儿方式的影响,有的儿童长期被父母忽视,有的则受到过分的溺爱,这都有可能产生不愿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不良习惯。    多动症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首先要充分理解好动是儿童的共性,对待他们不必过分严厉,只要将其活动控制在不过分的范围内即可。教育方式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注意加强对他们注意力的培养,强调按时作息,生活规律化。然后可用行为疗法,一般以提供奖赏性条件反射疗法为主,对患儿的非多动行为进行强化,以此减轻多动行为的发生频率。其次帮助父母改变养育方式,通过定期咨询,重点介绍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正确教养方法和具体的养育措施。第四可用药物治疗,应在医师指导下慎用。  儿童多动症:专家为您全揭密 来源:中国儿童教育网   家里的宝宝总是好动,看动画片也是手脚不停;一会儿没看住,就上了窗台。于是父母们开始头疼不已:宝宝是不是患了“儿童多动症”?北京安定医院的郑毅教授提醒父母注意,儿童多动与多动症是有区别的。   “多动症”不一定会多动   郑教授说,有的孩子“不动”也是多动症。最新观点认为,多动症的核心问题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是次要的,即使没有身体多动的外在表现,只要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长期而明显,也应注意是否有多动症的可能。这种“不动”的多动症特别具有隐蔽性,往往不被家长们发现。   据郑毅教授估计,在中国14岁以下的3亿儿童中多动症患儿约有1000万,得到及时和正确诊治者不到10%。如果宝宝患有多动症却又没有得到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将来孩子还会产生厌学等问题,所以需要早期识别与防治。   多动症患儿:男孩多于女孩   多动症是指儿童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等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是颇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由于病因尚不清楚,所以临床表现多样。   多动症一般在6岁前起病,患病者男孩多于女孩,诊断主要依据老师及父母提供的病史、临床表现形式和心理测验结果。郑教授说,我们可以把人的大脑的额叶皮质比喻为大脑的首席执行官,负责筛选、调节各种输入的感觉信息。正常情况下,这个“总分类机”吸收信息后,将它们进行综合,然后发送到合适的中心。这一切在一瞬间就可完成。而多动症患儿的这个首席执行官不够活跃,因此,他的大脑就缺乏正常恒定的排序、分类、抑制、聚焦的能力。因为成堆的感觉信息没有被分类,这个人就好像被一股奔涌的洪水所控制。   五大因素导致儿童多动症   郑教授分析,引起多动症的原因很多,目前仍无定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   1.精神发育受损或成熟延迟。此类儿童行为较幼稚,动作笨拙,协调性差。孩子的母亲在孕期或围产期时并发症较多。   2.遗传、素质因素。许多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小时候也多动;不少母亲反映患儿在胎儿期就好动,出生后好哭,入睡困难,进食不好,难以照顾。   3.生物化学及代谢因素。经大量研究证实,多动症儿童中枢单胺类受体(一种神经介质,起传递大脑信息的作用,是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更新较慢;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缺乏或某些食物添加剂或色素所致的代谢紊乱与儿童多动行为有关。   4.金属元素中毒。铅中毒是比较流行的理论,但并非同一种情况的孩子都多动,所以这一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5.社会、家庭、心理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破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儿童多动症九种表现形式   1.需要安静的场合,他却难以安静,常动个不停。   2.容易兴奋和冲动。   3.注意力难以集中,极易转移。   4.做事常有始无终。   5.话多,好插话或喧闹,常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   6.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或纪律。   7.情绪不稳,提出的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情绪反应。   8.学习成绩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碍引起的。   9.动作较笨拙,精细运动技能差。   郑教授提醒父母,多动症的诊断是个综合判断的过程。孩子的心理活动与成人明显不同,偶尔出现以上某种现象是很普通的。因此,如果发现孩子多动,一定要请儿童精神科医生进一步诊断。   儿童多动症如何应对   郑教授认为,治疗儿童多动症除了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家庭治疗更为关键。据他分析,作为家庭系统中的一员,孩子出了问题,反映出家庭问题,如亲子关系不正常、家庭教育不科学等。同时,家里有多动症患儿,也常常会导致大人之间关系紧张。因此,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其他家庭成员也应接受咨询。多动症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缺陷,对待多动症患儿,首先应具有正确的养育态度,然后才能有效地付之行动。   1.合理组织安排孩子的生活,帮助他制定家里以及学校关于行为、家务、作业的计划。   2.开始时标准要定得低一点儿,然后逐渐提高。   3.给予孩子及时、经常、有力的反馈。奖惩方法要因人而异,要做到确实有效,要以鼓励为主。   4.安排适度的体育活动,对于孩子过剩的精力以合理疏泄,并加强协调性训练。   5.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既不歧视孩子,也不以有病为借口过分迁就孩子。   6.合理安排教育时间和内容。   7.不要喋喋不休,对孩子提出各项要求时语句要简短清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动症治疗护理:早期调治
同济医院
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小儿多动症的疗法
如何判断孩子是调皮、还是多动症?
如何区别多动症的孩子喝好动的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