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俄乌战争之:其实俄罗斯已经投下“核武器”(系列30)

无题

加我


✯ ✯ ✯ 敖德萨 ✯ ✯ ✯

4月16日,俄罗斯士兵坐在驶向亚速斯塔尔钢铁厂工业园区内的一辆坦克上


2022年4月23日当地时间中午,乌克兰南部的重要海港大城敖德萨遭受俄军导弹袭击。截止我动笔,已造成至少八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只有三个月大的婴儿。

如上图,主要的人员伤亡集中在一座14层高的居民楼、以及附近的停车场内,这是俄军导弹击中的目标之一。

有幸逃生的一位男士对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爆炸发生时,我正在12楼父母的家里,一瞬间所有的窗户都碎了。我们马上开始跑,推开一扇碎成片的门,我和我的母亲不得不从二楼跳了下来。

之前写到“莫斯科娃”号的沉没时,我说担心这会引来俄罗斯对乌军甚至对乌克兰平民的加倍报复。两天不到,对平民的轰炸就来了。

虽然开战以来,俄乌从未在敖德萨发生过大规模的地面冲突,但敖德萨一直在间或遭受俄罗斯的火箭袭击。而每次敖德萨被袭击,相比其它地区会备受关注,因为这座城市太重要了。

这是战火前敖德萨,是广受欢迎的乌克兰旅游城市

关于敖德萨,我们稍微多数两句。

位于乌克兰西南黑海沿岸的敖德萨,是该国第三大城市,也是最重要的海港城市之一。敖德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可追溯到古希腊的城邦时代,事实上她的名字“敖德萨”便来源于古希腊城邦奥德修斯,是1795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实施她的“希腊计划”时被命名的。

希腊计划:18世纪八十年代,叶卡捷琳娜二世提出的对近东问题的解决方案,由沙俄帝国和哈布斯堡帝国瓜分奥斯曼帝国,建立一个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乌克兰南部有一系列城市在此时被命名,比如赫尔松,源自古希腊城邦克森尼索。

19世纪,敖德萨是沙俄境内的第四大城,仅次于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华沙。但敖德萨的“俄罗斯味道”不算很强烈,而是地中海气息更浓一些,来自意大利和法国的艺术滋养着她,敖德萨被誉为“黑海明珠”。

今日的敖德萨,常被称为是乌克兰南方首都。她拥有重要的石油码头和贸易港口,通过与铁路交通和战略管道的有效结合,石油和化工产品从这里输送到俄罗斯和其它许多欧洲国家。

开战以来,敖德萨在防备俄军进攻上一直很努力,海滩上布满障碍——敖德萨沿岸的海里有水雷,岸边则满布反坦克导弹、对准海上登陆舰的火箭炮,以及无人机等都严阵以待。

但泽连斯基并没有因此而放松,他一直强调普京对乌克兰的野心,尤其是南部港口。

4月22日泽连斯基发言指出,普京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乌克兰——“这只是一个开始,他们计划占领更多国家。”

这并非泽连斯基空穴来风,俄罗斯中央军区副司令员Gen Minnekayev说:俄罗斯的目标是全面控制乌克兰南部和顿巴斯地区。他还说:“控制乌克兰南部令俄军能进入摩尔多瓦境内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那里讲俄语的人民也在被压迫中。”

德涅斯特河沿岸是一个讲俄语的“分离地区”,西部与乌克兰接壤。苏联时期,当地居民通过一场血腥冲突宣布独立,但并未在国际上获得承认,仍是摩尔多瓦的一部分。

自 1995 年以来,约有 1,500 名俄罗斯士兵的小分队驻扎在此。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摩尔多瓦一听是吓坏了。摩尔多瓦外交部召见了俄罗斯大使,强调摩尔多瓦是一个中立国家,这一原则“必须得到包括俄罗斯联邦在内的所有国际事务参与者的尊重”。

泽连斯基总统和摩尔多瓦人民的忧虑还未解除,俄方的导弹就炸了敖德萨的居民楼。

✯ ✯ ✯  马里乌波尔 ✯ ✯ ✯

马里乌波尔的战火稍微停息。普京下令停止对亚速钢铁厂的进攻,但要求部队严防死守——“一只苍蝇都不能飞出去”。

围困钢铁厂是目前俄军对付乌克兰守军的最佳方式。钢铁厂内错综复杂,主动进攻会造成大量兵力损失。而乌方守军早就供给不足,紧密围守之下,断绝一切供应,即使军人能多挺几天,藏身于此的伤员和妇女儿童等平民,情况堪忧。

乌方放出了躲在亚速钢铁厂内的妇女和儿童的照片,他们几乎是从战争一开始就进入地下掩体中躲避,迄今为止已近两个月了,如下图:

有人撰文说,停止进攻表现了普京的仁慈,乌方守军如果不想累及平民,应主动投降。

先说普京的“仁慈”。如果他够仁慈,那就不应该在周六、周天(4月23日和4月24日)又拒绝建立“人道主义走廊”,并且,俄军直接驱散了赶来马里乌波尔的平民救援队伍,威胁如坚持行动会用炮弹袭击。如果普京对平民够“仁慈”,能不能先允许钢铁厂外的马里乌波尔平民被撤出去?再说把平民伤亡归结到乌方守军身上的神逻辑。

上图:马里乌波尔市区一角

按照这个逻辑,哪里有反抗,哪里就会有平民伤亡,所以一旦被侵犯应立即缴械投降才是正途?

马里乌波尔被围以来,帮助平民撤离一直是乌克兰方的重要诉求。与此同时,有关城内平民被杀的消息经由各个渠道流出——不仅有乌方发出的声明,有出逃难民的控诉,也有亲俄媒体和自媒体的版本:

近日,四段拍摄自马里乌波尔的视频在网上传播。画面中,能看到大街上的一具具尸体。媒体仔细辨认过后,给出的数量是23具。

这些尸体位于伊利奇钢铁厂外,而伊利奇钢铁厂是乌克兰第二大钢铁集团

上图中23个蓝点代表着23个生命和23个破碎的家庭,下面是街景和视频的对比。

这些视频分别被不同的人拍摄,其中包括前美国海军情报老兵帕特里克·兰卡斯特(自 2014 年以来,兰卡斯特一直在自己的社交账户上发布来自乌克兰东部俄罗斯控制区的视频,也经常作为嘉宾出现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以及美国阴谋网站InfoWars上)。

第二段视频由意大利记者兰格洛尼拍摄,他居住在顿巴斯地区,从3月下旬开始在马里乌波尔发布视频。

另外两个视频由俄罗斯ANNA新闻和亲克里姆林宫的Signal上传。

重点问题来了,视频是何时拍摄的?因为,3月28号之前,该地区为乌军控制。4月7号俄军宣布他们占领该地区,4月13号接受了伊利奇钢铁厂内乌克兰海军陆战队的投降。

四个视频最早的为4月15号上传,其余均在18、19号左右上传。

BBC请Maxar协助提供当地的的卫星图片,图片显示至少在4月11日,这条街道上还没有这些尸体。

视频中有平民接受了拍摄者的采访,他们说:他们被告知受害者是被一名乌克兰狙击手杀死的,这名狙击手坐在路边朝路人放枪。但没有一个人表示他们目击了行凶过程。

兰卡斯特拍摄的视频中,一名接受采访的男子借此机会对乌克兰政府进行了冗长的谴责,并赞扬了普京总统。

然而,一位匿名前狙击手告诉媒体,他认为尸体上的伤口不是狙击枪造成的。

几位病理专家在研究了视频后,认为大部分受害者是“几乎同时”死亡,但无法确定死因。

最后再说几句关于围城。

目前的亚速钢铁厂 、以及钢铁厂所在的马里乌波尔,都处于围城战中。马里乌波尔的围城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围城战,因为俄军已经进入城内,且无论数量多寡,也有部分平民可以撤离。但与此同时,在平民撤出的间隙,俄军的炮击一直没有停歇,也就是说,俄军没有采用步兵冲锋和小队搜巷的打法,而是继续使用弹药消耗战来打击乌军。

亚速钢铁厂面临的就是我们常在历史和小说中看到的那种围城战,城外的敌军严封密守,城内军民众志成城,在一批批人饿死前,徘徊在降与不降的犹豫中。

亚速钢铁厂的许多区域已被焚毁

我此时想讨论的,不是该不该降,我想指出的一点是——但凡发生围城战,就说明城内的人,无论战士还是平民,都不想被城外的那支军队给统治。换句话说,如果城内的人真的认为认为城外的军队是来解放自己的,那这城也就不用围了——早就从里面被攻破了。

是不是很滑稽?时至今日,俄乌战争已经进行到第60天了,我还在重复是“侵略”还是“解放”的话题。我自己也深感惊讶,直到今天还有人跟我争论这个话题。

之前我曾用古希腊时代的故事做例子,讲过“强权即正义”的荒谬,提到一个叫莱斯博斯的小岛(就是女同志Lesbian的出处)想从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中独立,遭到雅典的镇压。

当时我并未叙述太多细节,今日补上,很值得回味与思考。

莱斯博斯岛上最大的城邦叫米提利尼,实力不容小觑。雅典的军队并未采取强攻,而是进行海上封锁。这一招十分管用,米提利尼的物资在围困中日益短缺,眼见就撑不下去了,于是他们决定派出所有的兵力进行突破。

米提利尼的统治者知道,这是他们有且仅有的一次机会,为了增加这仅有一次机会的成功率,他们决定扩大武装力量,给人民一次保家护国的机会。也就是说,统治者将武器发到平民手中,邀请他们加入军队,一起向敌军发动袭击。

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拿到武器的下层人民汇聚到城中心,他们并非在集结准备入伍,而是对统治者挥舞起刚拿到手的武器。

因为,在下层人民看来,之所以发生战争、之所以他们要忍饥挨饿,全是米提利尼寡头集团的错。他们要结束这一切,要求米提利尼的统治者们给人民自由和食物,不然就打开城门欢迎雅典人——不知道这算不算“叛国”?

面对近在咫尺的暴动,米提利尼的统治者们选择了向雅典投降。

这个故事清楚说明:人民拿到武器后,是暴动还是抗敌,表达了他们对自己政府、以及对外敌的态度。

从这个角度看,乌克兰人民似乎不想“被解放”

所以,到底一场战争是入侵还是解放,这个国家的人民早已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全世界。

我们再看一组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提供的图片,只看图,不评论。

Maxar卫星图片显示马里乌波尔附近的坟场:

3月19日,红框内是本有的墓地;

3月23日,红框内是新增墓地;

3月30日,新增大片墓地;

4月3日,又有新增坟墓。

✯ ✯ ✯ 战况实时更新 ✯ ✯ ✯

除了敖德萨与马里乌波尔,俄军依然没放松对乌东地区的轰炸。4月22日,只有两万居民的小镇Popasna居民区受到轰炸,造成两人死亡。4月23日,哈尔科夫又遭到炮袭。

被炮袭后的哈尔科夫

哈尔科夫被炸后的市场

在乌克兰收复的地区,当地人终于有为亲人修建坟墓的自由,所以越来越多的新坟正出现在这一地区

布恰的遇难者人数统计到412名。切尔尼戈夫市政府告诉媒体,该市内被俄军杀害的遇难者已统计超过700人。

乌克兰军方称在东南赫尔松地区的战斗中又“消灭”了两名俄罗斯将军。

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持续增加,4月23日英国首相鲍里斯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新一轮武器增援通话后,泽连斯基表示满意。据悉,这次援助会包括无人机、反坦克导弹和移动装甲设备。目前已有乌克兰士兵在英国接受装甲车的培训。

根军媒体公开报道可知,4月24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与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将拜访基辅,这是自开战以来美国政府官员的首次正式访问。

文章最后,我们看几张最新的战地照片,算是一个总结和展望吧。

一个乌克兰家庭在扎波罗热某疏散点等待撤离

东正教牧师在东正教复活节前在扎波罗热的一个人道主义援助点为复活节蛋糕祝福

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东正教复活节庆祝活动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地铁举行新闻发布会

因为目前未见到普京总统和宗教人士的合影,因此有人怀疑媒体上普京出席复活节的视频是剪辑的,而泽连斯基在地铁战这种人流量巨大、安全隐患也很大的公共场合举行新闻发布会,一方面展示了泽连斯基的自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支持——克格勃再厉害,也不敢当着全世界记者的面儿干掉泽连斯基。

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民族都是东斯拉夫人,历史上真正的同宗兄弟,都信仰东正教,今天走到这一地步,令人唏嘘不已。

结语

乌克兰如今面临的危险不仅仅局限于战场,除了要塞城市马里乌波尔基本已经被俄军掌控的现实和乌克兰最重要的工业区顿巴斯面临被战争摧毁的风险,还有一个危险也正在进行,而且一点儿不比正在进行的战争对乌克兰的威胁小——

俄国家议员谢列梅特4月23日建议:已经获得“解放”的乌南部地区应与克里米亚合并成一个新的联邦区。

同时乌克兰的媒体证实了俄罗斯控制下的赫尔松目前正着手进行“独立公投”,或者“入俄公投”。

结合2014年的克里米亚公投和此后的顿巴斯公投,我们可以想见赫尔松乃至赫尔松之后被俄罗斯征服的土地,很可能都面临这种外交和法律上的强化手段,我认为这是俄罗斯已经投下的“政治核弹”——这种做法会通过分裂乌克兰而实际摧毁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国际地位。

这样的“公投”如果在枪口下被执行,会真正让普京所说的“乌克兰从来不是一个国家”成为现实,克里米亚的现在正是“公投”这一行为的历史证明。

除此之外,泽连斯基一再威胁马里乌波尔的守军如果被歼灭将退出所有谈判,这种来自弱者的威胁,其实是向俄罗斯发出如果不答应条件就血战到底的最后通牒,泽连斯基此时此刻力保马里乌波尔的守军,一方面是要让其他地区尤其是乌东地区的军队知道国家和政府对他们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留乌克兰民族的尊严和士气。

目前,乌克兰最大的希望,在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能在多大程度上提供援助,尤其是军事援助。


本文凌晨已经写完,但是为了等美国高层访问基辅的新闻,特地拖到了现在(北京时间4月25日早上9.00),我现在看到的新闻跟进是:乌克兰一名顾问声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正在基辅与泽连斯基会谈,但是美国方面并没有对此发表评论

开战以来,乌克兰的很多信息都是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的,此后被证实这些消息也是真假参半,所以这条消息的真实程度令人无法判断,而且美国国务卿来访这么重大的事情,是不是得有一点佐证性的照片?就像英国首相约翰逊到基辅之后和泽连斯基在街头的那种访问照片,是不是应该有一些?

可是就此判断布林肯没有到乌克兰,似乎也缺乏有力支撑:乌克兰在这个节骨眼上,敢跟美国耍花样吗?

这就是信息战,我们根本无法判断真假,只能等进一步的消息,我所能做的就是把这一切如实呈现在大家眼前,不做过多演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里乌波尔迎来重要人物,乌克兰这回有救了?
北约大鱼被活捉受审,联合国和教皇想捞的还有更大的鱼?
跑一个就被逮一个,亚速营穷途末路,多次伪装平民突围均失败
活捉亚速钢厂内的大鱼,俄罗斯要进行直播
俄乌冲突第56天,钻地弹登场,法国说出西方小秘密,匈牙利选边站
已成功攻入亚速钢铁厂!普京邀请12国记者观战,秘密很难再掩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