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前交叉韧带重建 半月板缝合术后康复计划
康复前注意要点:
1.功能练习中存在的膝前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2.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肌力、肌肉容量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望认真练习。
3.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4. 早期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日只进行一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 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及时咨询主治医生。
5.冰敷每次20~25分钟,每日4~6次。如平时感到关节肿、发热明显,冰敷次数可适当增加。可在锻炼之后增加1次。
6. 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咨询主治医生。
康复程序
一、早期:水肿炎性反应期(0~2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负重;早期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
㈠ 手术当天: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即大腿前侧肌肉绷劲及放松。
㈡ 术后1天:术后24小时可扶双拐患肢不着地行走(仅限去洗手间!)
1. 踝泵: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尽可能多做。(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2. 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练习: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每日。
3. 大腿后侧肌群等长练习:患腿用力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松,大于500次/每日。
4. 正确体位摆放:患腿抬高放于枕头上,足尖向正上方,不能歪向一边,膝关节下方应空出,不得用枕头将腿垫成微
弯位置。如疼痛不可忍受,则在医生指导下摆放于舒适体位。
5. 开始尝试直抬腿:完全伸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cm处,保持至力竭。10次/组,2~3组/日。
㈢ 术后2天:拔除引流管,拆除棉花腿,安装卡盘支具(0°位固定)。
1. 继续直抬腿练习,10次/组,2~3组/日。
2. 踝泵改为抗重力练习(可由他人协助或用手扶住大腿)。每次下床后进行可有效防止肿胀。
3. 开始侧抬腿练习:10次/组,2~4组/日,组间休息30秒。
4. 开始后抬腿练习:俯卧位,患腿伸直向后抬起至足尖离床面5厘米为1次,20次/组,2~3组/日,组间休息30秒。
㈣ 术后3天:
1. 继续以上练习,各方向抬腿练习(前、后、侧向),20次/组,3组/日。
2. 可扶拐不负重下地行走,但手术肢体不能承重,行走不可过多,走多易形成关节积液;
㈤ 术后4天: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
1. 继续以上练习。
2. 开始屈曲练习: 去除支具坐于床边,膝以下悬于床外,微痛状态下在0°~90°范围内最大限度屈曲。
3. 伸展练习:去除支具,于足跟处垫枕,使患腿腘窝处完全离开床面,放松肌肉使膝关节自然伸直。(非常重要,防止跛行)3次/天
㈥ 术后5天:
1. 继续加强以上抬腿肌力练习。
2. 继续在0°~90°范围内最大限度屈曲每天练习一次。
㈦ 术后1~2周:(根据个体差异的不同,屈曲角度的进度各不相同)
1. 继续加强以上抬腿肌力练习。
2. 继续在0°~90°范围内最大限度屈曲每天练习一次,到2周后力争主动屈曲达90°。
3. 膝关节功能支具4周内保持伸直位固定(即0°)。
4.负重练习详见本文最后
二、初期:保护性康复训练期(3~8周)
目的: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提高关节控制能力及稳定性;逐步改善步态。
㈠ 术后3-5周:
1. 被动屈曲练习达100°~110°。
㈡ 术后6~8周:此期为重建韧带较为薄弱时期,以保护性康复训练为主,屈曲范围维持在120°以内,所有运动停量滞在
5周前水平。
三、中期:强化肌力训练期(9周~12周)
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至与健侧相同。 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
㈠ 术后9~11周:
1. 被动屈曲达120°~130°。
2. 调整膝关节功能支具0~60°内活动,支具保护下进行静蹲练习(一般10周后)。
㈡ 术后12~14周:
1. 被动屈曲角度逐渐至与健侧相同。
2. “坐位抱膝”与健腿完全相同后,开始逐渐保护下全蹲。
3. 强化肌力,但不加大负荷,只增加练习的角度、次数及时间。
㈢ 术后15周~3个月:
1. 主动屈伸膝角度基本与健侧相同,且无明显疼痛。
2. 每日俯卧位屈曲使足跟触臀部,持续牵伸10分钟/次。
3. 坐位抱膝角度与健侧完全相同后,开始跪坐练习。
4. 开始蹬踏练习。
四、后期:逐渐恢复日常活动期(3个月~6个月)(可去除支具)
目的: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逐渐恢复体育运动。
后期提高最大力量,选用大负荷(完成12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8-12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90秒,至疲劳为止。1膝绕环练习2跳上跳下练习3侧向跨跳练习4游泳(早期禁止蛙泳)。跳绳慢跑。5 运动员开始基项动作的专项练习。6 踩皮球练习(以利于本体感觉恢复)
五、恢复运动期:(7个月~ 1年)
目的:运动中强化肌力,及跑跳中关节的稳定性。恢复一般运动水平。
                             六、全面恢复期:(1年后)
目的:全面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强化肌力,及跑跳中关节的稳定性。逐渐恢复剧烈活动,或专项训练。
(但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负重训练:
1 .半月板缝合2针以下(包括2针):30岁以下者术后2周开始部分负重,负重为体重的1/3到1/2,负重3-4周后才完全负重,一般在负重第三周后去一支拐杖,注意下地活动后进行冰敷;40岁以下者术后3周开始部分负重;40岁以上者则术后4周开始部分负重。
2.半月板缝合2针以上(不包括2针或体部横裂缝合患者):术后4~5周后开始手术肢体部分负重,负重为体重的1/3到1/2,6~8周后才完全负重,注意下地活动后进行冰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膝关节康复训练(2)| 如何练习“大腿绷劲”、直腿抬高?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计划(完整篇)
骨科精读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看图就能学会!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方案
在家也能完成的膝关节康复、保养动作,简单几步学起来
为什么力量训练对膝关节康复很重要?因为稍不注意就受伤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