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谢文雄:“见义勇为”事后的杂音​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思与远方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关注 《思与远方》  


思与远方  国家   社会   生活    责任 



“见义勇为”事后的杂音 

汕头市一宗见义勇为的事件过后,却出现一些沽名钓誉争功“第一现场目击者、寻找发现英雄遗体” 的浮躁世态万象,给彰显勇士、弘扬大仁大义传统美德的主旋律“旁枝”不协调音符,显得芜杂冗余,使现场的老人深表遗憾。

事情是这样的。2020年4月11日早上7时多,韩江出海口梅溪河汕头金湖桥至杏花桥河段,场面壮烈,壮烈得令人潸然泪下,肝肠寸断;见义勇为做好事善事的拉罾人吴汉庭已人去罾网单车等遗物仍在,而江面已空空如也,只有汤汤的流水依然荡涤漂卷着水浮莲、塑料袋等废物;水流不紧不慢,仿佛向人们叙说着刚才悲壮惨烈的一幕。

早上6时许,长期在韩江出海口梅溪河拉罾捕鱼的吴汉庭,就从汕头市区金江路头的青草店出发,用一辆老旧单车载着竹篙、网袋、罾网等工具,在岸边结网捕鱼。我于7时许到达江堤散步,看到老吴在捕鱼,因素与之相识,便站在栏杆边观鱼情。只见老吴一罾接着一罾拉上来,便对着栏杆下面的老吴打趣:“收获还不错。”老吴乐观开朗,哈哈大笑。

就在此时,两名说普通话的打工女子气喘吁吁、神色慌张地跑过来告诉我们几个站着看捕鱼的晨练者:“刚才有一位女子在金湖桥上跳河自尽,我们一路跟踪,现在已经漂到这里。”“你们看,就是河面浮上来那个穿红衣服的女子,估计已经死亡,肚子已经鼓起来了。”

我们几人一看,红衣浮尸顺水流往下游漂去。我正吓得腿脚软软的时候,只听“扑嗵”一声,老吴已脱掉上衣,手持竹竿纵身跳进河里,从岸边游到河中间,用竹竿拦住浮尸,硬要把浮尸拦拽到岸边,以便打捞上岸。

无奈暗流汹涌,老吴又无专业工具,加上年已67岁,体重190多斤,要硬生生用一根简单的竹竿将浮尸打捞上岸,确实难于上青天。但老吴没有放弃,依然随着水流,浮游到下游约200米的地方,而再往下游,又有4艘加油船停泊在江面。老吴眼看竹竿已够着浮尸,但竹竿扛不住,钩不了,又只能眼睁睁看着浮尸滑过竹竿。晨练太极的佘大叔惊惶失色,大声呼救:“捕鱼佬自己要沉了。没命了,快回来。”

大约过了3秒钟,老吴渐渐感到体力不支,便丢掉竹竿,想放弃打捞浮尸,独自游回岸边,但为时已晚,老吴无法再游回来,他沉入江里。

这时,我才缓过神来,大声对晨练的人说:“我们没有救人捞尸的能力,谁也不能再下水,等待专业队伍救援是最佳最明智的选择。”

“老叔救不了人,反而搭上自己一条命,实在挖心剔骨般痛心!”岸边最先发现有人跳江的女子泣不成声,泪流满脸。“老叔是大仁大义大勇的善人!见义勇为,英雄义举啊!大好人,太可惜了!”岸上人痛心疾首,叹息连连。

至14日早上7时30分,我因吴汉庭老人于11日早上7时许救人捞尸沉入江里,至今没有消息而耿耿于怀,遂继续前往江边查看。刚走上江堤,多年于江堤晨运的佘大叔走过来,话语急促说:“记者,船头那边一个头部浮起来,看看是不是吴汉庭;如果是,你有吴汉庭老人家属的电话,要迅速告知他们。”

我迅速走近把头伸进栏杆,一看便明白是老吴的灵体已浮上来。遂立即告知吴汉庭的大女儿和义工。随后,遗体被警方打捞上岸。

吴汉庭,今年67岁,汕头濠江澳头人,汕头石油公司退休职工,家住金韩路附近。吴汉庭出生于一个渔民家庭,少年时,跟随父兄讨海捕鱼为生,长期与大海打交道,风里来浪里去,练就了一副“浪里白条”的好身手。大海的波谲云诡,潜流汹涌,礁石林立,巨鲨出没,天公无常,飓风烈日……风雨江海,吴汉庭胜似闲庭信步,如履平地。

幼年时练就的好身手,为之日后风雨江湖奠定了满满的自信;加上勤劳勇敢、刚直不阿、雷厉疾行的性格,使他具备见难相帮,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面对疾困赴汤蹈火,人有急难奋不顾身,为友人肝胆相照,两肋插刀诸多美德。其义烈巨勇,胜于常人!

在现场,吴汉庭的女儿和女婿等亲属,特别感谢第一时间披露其父见义勇为事迹的作者和平台,目击群众也对老吴的义举大声褒奖,义工和相关媒体也表达钦敬!

现场市民也对勇烈刚毅、大勇大义、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吴汉庭痛惜不已!连称:“大勇大义深入骨子里,我们钦佩,愿良善的英雄一路走好,天国尽欢!

本来事情至此告一段落,但这时杂音却出现了。有义工质疑:“为什么刚投江的女子会一下子浮出水面,会不会搞错?”我作了回答:因投江女子穿有高浮力的羽绒衣,从金湖桥跳下时被震晕,又逢桥闸刚刚放水,急流顶托女子一直往下游漂去,根本未曾沉入水中。

又有志愿者团体出来邀请媒体到江边采访,并言之凿凿“经过我们志愿者3天的水上救援和不懈努力,终于找到发现吴汉庭的灵体”;还有一个男子争着向媒体反映“是第一现场目击者、浮尸第一发现者,并第一个接受采访抢镜头……”弄得现场市民、特别是老干部们哭笑不得。

退休老人们表示,如今谋衣逐食、沽名钓誉、争功诿过的浮躁世风,反映出少数团体和个人的浅薄和丑陋。这些人不是真正的志愿者,而是抱有功利目的,其做事时蹑手蹑脚,擭名时咋咋唬唬,并想以此扩大社会影响,取得某些利益。怪不得“挖壕沟时是战友,评功时是敌手”现象屡有发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谢文雄 发表过的作品


(点击下方题目阅读)

今月曾经照古人

胡琏也钦敬岳飞

“特效药方”

悲情英雄总相惜

我读历史多遗憾

不妨一笑泯恩仇

晴窗缀锦叹“不才”

青埂峰下“赤足郎”

“本地姜”的入世出世

田间地头话桑麻

非己所得终要还

中医?西医?

偏 好

 老山女兵的5元钱故事

缘来情沾襟 

金兵为何未盗宋仁宗墓?

 行人口碑胜勒石

更多请关注《思与远方》

作者简介

谢文雄,广东普宁人,出生于六十年代初,为汕头经济特区报社记者。自少年便喜欢文学,因而在从事新闻工作之余,偶尔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言有所抒、目有所寄,便“不事雕琢、信马由缰”写下散文、随笔、杂文,撰写一些对联、碑记等篇杂,信手向各地报刊投出,也偶尔有被采用,抑或有捡奖。

《思与远方》:灵魂的诗和远方

《思与远方》学习平台  

 投稿邮箱:whming369@126.com

以文载道 以文会友 以文化人

坚持真实 严实 朴实的风格

不哗众取宠  不粗制滥造  不追名逐利

长按二维码关注《思与远方》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故事:勾魂音
江堤漫步
【今日读诗】任彦︱心中的黑龙江
浮尸被打捞时突然坐起
7旬老人助患癌老伴沉江自杀 沿江堤哭送数百米
大揭秘《东北剿匪之活捉谢文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