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晖|【长篇历史小说】铁血孤臣谱(十八):重整闽浙




(十八)重整闽浙




文/李晖


隆武败后,清廷虽然占据了大多数地方,但各地驻军以征服者自居,推行一系列暴政,文官武将巧取豪夺,无恶不作,以致官逼民反,兵逼民反,乃致烽烟四起。


鲁王到达福建时,郑芝龙已经降清,福建郑氏集团一时分崩离析,各地抗清势力正群龙无首,鲁王以为时机大好,时不我待,于是羽檄四出,重整军政,以代唐恢复相号召,准备着手收复失地。


1647年正月,鲁王在长垣誓师,明军分道并进,一月,周鹤芝部收复海口,派参将林龠舞、总兵赵牧防守。二月初一日攻克海澄,次日攻漳平。初三日清方援兵来到海澄,明军退至海上。初五日,又派兵攻克漳浦县,任命洪有文为知县;五天后,清兵来攻,漳浦亦失守,洪有文死难。兵部右侍郎林汝翥、吏部员外郎林次土合兵攻福清,城未能破,而自身战死。


四月,清兵攻陷海口,林龠舞、赵牧战死,周鹤芝引兵退保火烧岙。鲁王被迫退至琅江,时旧臣钱肃乐来谒,鲁王拜他为兵部尚书,以闽中原任太仆寺卿刘沂春为右副都御史,原广东粮道吴钟峦为通政使。继续领导抗清。


六月,明军攻漳州,再度失利。原来,当福建吃紧时,清闽浙总督连忙调兵来援,明军猝不及防,节节失利,一路败退。


鲁王见形势危急,激愤之下御驾亲征,同时号召各地绅民响应。如此一来,声势果然不同,一时远近,义军飙风。大家听说鲁王尚且不避锋镝,亲临前线,一时群情激昂,各路义军纷纷揭竿而起。搞得清闽浙总督张存仁焦头烂额,应接不暇。一开始略有小胜,但抗清义军竟是此起彼伏,有增无减,汛报频传。在鲁监国亲征的鼓舞下,福建“义师并起,八郡同日发”。


七月初四日,郧西王朱常湖、王祁、李长蛟等人带领义军攻克建宁府,击毙清朝总兵李应宗、副将曹胤吉,擒杀清知府高简等人。接着,义军连克建阳、崇安、松溪、政和、寿宁等县。


福州城里的清朝官员由于“四方俱起,城中坐困。兵马日出于掠,家甲戒严,不时查点。不在者便为通贼,多一人即为奸细。其令十家连坐,人人重足”;城内饿死“十之八九”;“城外皆义师营头千种,皆禀监国鲁王令”。 


《东南纪事》载:四镇兵(指过长江时投清的明军)受命南征者,散守闽郡邑,恨郑彩嗜杀,久攻不降,曰:“非吾帅,但得熊吏部来,当即释甲耳”。熊汝霖闻说遂肩舆从往,众喜罗拜,城上开门降,凡得新附二十万人。


八月,明军攻克连江;十月,收复长乐、永福、闽清、罗源、宁德等县。阮进水师一度进攻福州,但孤立无援,不得不退回长垣。隆武朝大学士刘中藻也在原籍福安县起兵,攻克县城。


十月十三日,另一支义军首领王祁纠集乡兵与太师冯生舜以及陈文达、朱锋等部围攻福宁州,“四面环绕,阅九个月米盐不通”。清分巡福宁道潘映娄见城中粮尽,“士民饿殍过半”,被迫在翌年二月初五日出城“讲和”。其后虽有诈降与反复,但终被隆武朝大学士刘中藻收复,明军遂占领福宁州。于是朝廷又任刘中藻为武英殿大学士,以兵科给事中孙延龄为兵部右侍郎。


刘中藻(1605—1649) ,字荐叔,号迥山,福安人,崇祯十三年进士,官行人。贼陷京师,剃发被掠,贼败南还。唐王时,任官兵科给事中,奉命颁诏浙东,为张国维、熊汝霖等所拒,废然而返。至金华,朱大典荐之,召对称旨,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金衢。闽中陷,鲁王召拜兵部尚书,不受,寻加武英殿大学士。


另一路明军在同安伯杨耿领兵下,于顺治四年(1647)五月一度收复平海卫。与此同时,兴化府(府治在莆田县)绅民王继忠、王时华、吴永宁、林孟、林淑德、游慎行、梁鼎钟、林兰友、周霑等纷纷起兵抗清。八月,围攻府城莆田。十一月,清福宁道彭遇恺引兵来救,双方互有输赢,后清军撤兵救福州。义师趁机再次围攻莆田,双方相持到顺治五年(1648 )春天,彭遇恺和兴化总兵张应元多次派兵出城作战,都被义师击败。


正在这时,原隆武朝大学士朱继祚从北京回到原籍福建兴化(朱继祚在顺治三年冬同郑芝龙一道被博洛挟送北京,郑芝龙一直被扣留,朱继祚被准许回籍),义师首领前来探听消息。朱继祚心不忘明,为了洗刷自己曾向清朝屈膝的羞耻,当即表示支持复明义师,给他们鼓舞打气道:“北方方乱,何能及我,且仙霞之路已绝,诸君何患?”


他还派人秘密进城劝说彭遇恺反正。彭遇恺受困数月,业已束手无策,就同朱继祚约定在闰四月十七日夜间举兵内应。届时,彭遇恺指挥手下亲信马兵三十名、步兵数百名突然袭击兴化总兵张应元部,张应元被打得措手不及,带着残兵败卒乘夜逃往仙游县;次日晨,朱继祚带领义师进城。


到顺治五年(1648 )上半年,以鲁监国为首的明军已经收复了闽东北三府一州二十七县,省会福州几乎成了孤岛。各路明军合围福州,鲁王亲自来到福州城外的闽安镇坐镇指挥,在箭矢交加之中赤膊上阵,部署攻城。


受福建影响,浙江各地也纷纷响应鲁王号召,派人联络,密做内应,准备迎接鲁王大军北上。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明州六狂生董志宁、华夏、王家勤一行。江上兵败后,他们虽然退回故里,但心怀明室,力图恢复。在清军主力部分撤回京师,部分转入福建、广东,浙江驻军相形单薄的情况下,华夏、董志宁等认为这是趁虚而起的大好时机。于是派人与钱肃乐取得联系,准备以翁洲之水师与四明山义军相策应,收复宁绍道失地,以成犄角之势。


清顺治四年,浙江各州县虽已在清廷控制之下,但在舟山群岛有明肃虏侯黄斌卿部水师,四明山中有王翊、李长祥等义军扼险据守。如《鲁纪年》所载:“七月而江上溃,时浙东未下者翁洲弹丸之地,而士大夫以至军民尚惓惓故国,山寨四起,皆以恢复为辞。”



浙江各地义师虽然无力正面抵抗,但各据山为守,一时间,李长祥于上虞东山,余姚人王翊、王江在四明山大岚,章钦臣(原孙嘉绩部将)、王化龙、陈天枢于会稽,石仲芳于萧山,吴奎明、袁应彪于奉化,俞国望、金汤于天台,张梦锡于鄞县大皎,居险结寨,互为犄角。


除山寨聚兵外,城郊一带也响应热烈;
“而宁(波)、绍(兴)一带义奋尤烈。凡城以内皆清兵也,负郭二三里外无不奉鲁朔者(年号),旌旗相望,舳舮衺接,富者贡粻粮,贫者效筋力,城中莫敢问……”特别是“王翊一旅,蔓延于四明八百里之内。任褚九如、沈调伦、邹小南等领五营,毛明山(毛聚奎字)等领五内司……。远近数百里顶戴衣冠如故,清兵但固扃关门静而待之。而浙以西则自天目诸山无下数千部。


先是余姚人王翊、王江聚兵千余出没于沿海,派谋士至舟山,约黄斌卿合攻宁波。接着,“六狂生”之一的鲁监国兵部职方司主事华夏,与浙闽溃后家居的大理寺评事王家勤、董志宁、兵部车驾司主事屠献宸、隆武朝监纪推官杨文琦、御史杨文瓒、监纪推官董献钦等人密谋,约集各山寨共举,攻略浙东。


他们一面派人同大岚山结寨抗清的明兵部职方司主事王翊联络,一面通过在舟山的御史冯京第劝说黄斌卿带领海师来宁波接应。计划由王翊会同立寨东山的李长祥部突袭绍兴,得手后即与黄斌卿海师合攻宁波;华夏、屠献宸等人在宁波府城内秘密联络清海道孙枝秀麾下的中军游击陈天宠、仲谟届时反正,作为内应。


接着明职方司华夏又到上虞东山李长祥处游说,建议奉李长祥为盟主,刻期将集,并为之联络布置。


李长祥
(1609—1673),字研斋,亦字子发,自号石井道人,达州人。崇祯癸未进士。初以诸生练乡勇助城守,后选庶吉士,吏部荐备将帅之选。福王立,改监察御史,巡浙盐。鲁王监国,加右佥都御史,督师西行,而江上师又溃。鲁王航海去,李长祥以馀众结寨上虞之东山。时浙江诸寨林立,四出募饷,居民苦之。独李长祥与张煌言、王翊三营,且屯且耕,井邑不扰。


华夏的到来,详细介绍了宁波及五县的布置,预约日期,内外并起,一举攻克宁波。并引舟山之兵,连大兰诸寨,以定鄞、慈五县,再下姚江,会师曹娥,合诸山寨之兵以渡西陵。

鲁监国提出代唐恢复后,一时义师飙发,不但福建举旗反清,浙江山寨也互通信息,准备联络海师,合约共击,就边清军驻苏淞大营也传来消息,要弃暗投明。1647年春,先是江苏传来消息,苏淞提督吴胜兆也决意反清。原来太湖义师曾一度攻破吴江县,驻于苏州的清苏淞提督吴胜兆带兵进剿,在吴江城内外大肆抢掠,“远近怨声沸腾”,清廷给他罚俸六个月的处分,吴胜兆因此“心甚怏怏,每怀异念”。在复社巨子陈子龙等人的奔走联络下,吴胜兆决意反清,希望附近明军派人接应。时驻守舟山的明军主要是肃虏伯黄斌卿的部众,鲁王部只有张名振驻昌国,以及总督浙直水师户部左侍郎沈廷扬等,也有一部分军队驻于该地。


沈廷扬
(1594-1647),字季明,号五梅;南直隶崇明人。少为诸生,崇祯中,由国子生为武英殿中书舍人。以海运功擢郎中。寻加光禄少卿,仍督海运,驻登州。京师陷后福王继立,命以海舟防江;寻命兼理饷务。南都失守,航海入浙,鲁王加以户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浙直水师。未几,为时相所忌,乃至舟山。闽中亦授以官职(《海东逸史》云:“唐王在福建,授廷扬以兵部右侍郎,总督水师”)。


经张煌言等说服斌卿后,廷商决定,拨战船四百艘,将士三万余人以张名振领军,沈廷扬副之,右佥都御使张煌言持节监军,率各部将士,北上松江接应吴胜兆。 

(未完待续)


公告


本文作者郑重声明:未经作者同意允许,任何个人和组织机构不得擅自使用.修改.改编。


作者简介

李辉

李辉:网名柴门,笔名修人,男,1952年10月出生,汉族,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宁波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宁海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跃龙诗社副社长、宁海徐霞客研究会会员、兼宁海史志研究会会员。长期钟爱诗词文化和历史文化,作品多发表于《浙江当代诗词选》《浙江诗词楹联》《浙江诗潮》《西湖新咏》《当代宁波诗词选》《今日宁海》《徐霞客在宁海》《宁海文史》《跃龙诗声》《宁海当代诗词选》《缑乡风情录》《诗咏宁海三百首》《宁海当代诗词精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南纪事 卷五卷六
所知录
黄宗羲的故事: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黄宗羲(2)
第三节 鲁监国在浙闽的抗清活动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白门柳》第三部读书笔记
所知录卷上-隆武纪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