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纪实| 聆听“和”之精彩


美文欣赏

聆听“和”之精彩 

文| 木子叶寒    

乡村纪实

——梅山“和”文化建设

梅山村

隶属宁海县东部生态农业乡镇胡陈乡,村庄民风淳朴,环境优美。近年来先后实施危旧房拆除、河道清理整治、村庄绿化提升、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等工程,建立常态化垃圾分类及保洁人员工作制度。同时,整个村庄环境整治氛围浓厚,“天蓝、地绿、水净”已经成该村代名词,获得了省级卫生村等称号。

以梦的敦煌吐出光辉

空中弥漫着“和”的气息

飘向麦田。黑沉沉的大地倾醉于

芬芳。是文化浇灌的梦想

践行新农村的步伐

因欲望而神奇的“和”之精彩

以幸福的名义,悠然划过的

季节。伴着摇曳的舞姿

只身打从梅山而来

——题记


十年前的梅山,听说有这样一段民谣:“田不平,路不平,每产只有二百零,有女不嫁梅山村。”那时,梅山村戴着贫困及落后的帽子,遍地垃圾,露天粪缸,猪栏屋,牛栏屋等到处可见。别说村容村貌,是当地出了名的“脏、乱、差”村。


十年后的梅山,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一夜之间隆然而起。他们用自己的创造模式,轻撩起神秘的面纱,让更多人窥视它的俏丽面容。如今的梅山,经过环境整治与新农村建设,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是文明、生态、现代的新农村景象。整个村庄整洁优美,四周群山环抱,田园风光秀美,生态环境清新宜人,青山碧水,绿树掩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这一切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那人,那情,那景,大事小事,都缘于村民践行“和”文化,静静聆听“和”之精彩,无不感受到一种荣耀生命的时代感。

政事之“和”顺


梅山村地处胡陈乡政府南面,由梅山、庙下、塘里饼三个自然村组成。如今,梅山拥有今天这样的业绩,是离不开过硬的党组织和有声有色的基层民主和谐发展。

“和”,在于一种不屈的信念


村里的每个村干部几乎把全部生命的情与爱都融入到追求光明事业的改革中。村干部的沉稳儒雅,果断气魄,以人格的魅力建立起自己的领导权威,在经济“和”文化建设的舞台上,演奏出新世纪的辉煌乐章。不管面临怎么样的困难,对于旧村改造,村庄绿化,道路拓建,溪流整治,池塘挖掘,祠堂翻修等重大工程,针对当时的贫困落后,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底子差等问题,村领导班子们都是亲力亲为。

“和”,在于一种无私的奉献


幸福生活是靠自己创造的。被锁事杂事俗事缠身的村干部们,个个心如朝阳,激情如火,表现出对人生最好的诠释与追求。为此,村里特地立了三先原则,要求村民做到的,党员干部首先做到;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党支部委员首先做到;要求党支部委员做到,党支部书记首先做到。

“和”,在于一种执着的追求


自2005年以来,一场全民皆兵的新农村建设在梅山村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为节省开支,原材料尽可能就地取材,劳工尽可能使用村里的闲散劳动力,连修建溪水两旁用石头垒成的堤岸,都是村民自己挖掘,自己砌堆。  


目前,梅山村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要求,再次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的新农村。据了解,梅山村先后荣获县级基础党组织、市级卫生村、县十佳和谐村庄、市级文明村、市级生态村、高级园林式村庄、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市级“五好”基层党组织等近三十余项的各种荣誉,无不凝聚着干部与群众所付出的智慧、心血和汗水。

人文之“和”善


梅山村不仅自然风光优美,人人参与活动,更是体现和谐村庄建设的价值,也是宁海县首批“十佳和谐村庄”。为更好地实施村民参与机制,梅山村广泛建立各种群众组织,如工会、团委、妇联、老年人协会等工程建设,参与讨论,让每个村民都享有知情权、管理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切实诠释了梅山的人文之“和”谐。


一直以来,梅山村始终以人为本,把村民迫切需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首要的议事日程。当时,为重新修缮新祠堂,以及建立老年人协会,由于资金短缺,村班子领导各方奔走,筹集资金,化费了不少心力。


2005年,建成了村文化活动中心,该中心建设面积达240平方米,配有乒乓室、棋牌室、科技培训室、图书馆和阅览室,拥有图书达2000余册,让村民们的文化生活更增添了乐趣。还建有聊天长廊,路廊茶室等,适宜举办各项活动,文艺演出,婚、丧、寿、喜等事务。


2009年,经族人共同商议,筹资百余万元对旧祠堂进行翻修,被修葺一新的祠堂,承载着历史的岁月沧桑。“蒋氏宗祠”四字烫金大匾悬于正门正中,“春露秋霜昭百代,子兰孙桂冠三台”一幅对联书于正门廊柱。祠内建有戏台,建筑雄伟高大,雕刻精细,古色古香,好一派风雅别致,又精于环境生态。


人文之“和”,和在于村风文明,治安稳定,邻里和睦,村里谁家有困难,谁家办大事,谁家孩子上大学,都有村干部忙碌的身影,村民之间相互帮衬的场景。如:学子榜、光荣榜、好媳妇,好女婿等先进事迹,他们传承
“好人”精神,让村民对照典型,学习典型,汲取榜样力量,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美德。

生态之“和”美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一种大境界。


梅山人的环保意识,来自于对土地深深的依恋,有强烈环保意识的梅山人,他们积极向上级争取县里的各项环保项目。2010年前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太阳能、垃圾分类等纷纷落户梅山。随着“五水共治”工作的推进,并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水环境的治理之中。


生态之“和”美,他们更是把着眼点放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上。目前,全村道路硬化率达100%,绿化面积7000平方米,绿化率达到100%,实行垃圾集中处理,铺设排污管1500米,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


梅花山庄,“和”文化之休闲农家乐,座落于塘里饼茶山之下,背山临水,占地100多亩。以“吃农家饭、寄宿山庄、游农家景、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特征,为游客提供自然生态风光观景。度假时,还可以钓鱼、登山、烧烤、采摘、赏花、骑车、露营等休闲娱乐活动,乐趣盎然。


文化长廊面积有600多平方米,主要以和谐语句、和谐故事为主题,无论是新房,还是老屋,家家户户的房屋墙面上采取绘制图画、书写标语,图文并茂,形成了一幅幅独具特色的墙体“和”文化长廊。这些“文化墙”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通欲易懂。墙上有诗词书画,宣传政策、计生服务、好人好事、评选典型等各项内容,让群众随时随地了解历史文化、接受道德教育、感受文明熏陶、学习科技法规,提升了村民文明素养,引领了农村新风尚。


“梅山亭”就建在村口,总面积近1900平方米,村民们喜欢把此凉亭称之为“和”文化凉亭。此亭上有一副对联:“青山秀拱阳光路,碧水潺传和谐声”,还刻有“和”文化诗句,是一道独特而美丽的景观。凉亭四周种植了荷花,山清水秀,植树茂盛,简直就是“山水绕池,浪漫梅山”之美景。


“山背头”公园共占地面积25亩,像是人们圆梦的翅膀。公园里有茶楼,有广场,闲暇时,老百姓可以在这里休闲、娱乐、健身、跳舞。傍晚时分,在公园到处可见白发斑斑的老人,相亲相爱的恋人,他们相携漫步在公园,低声细语,留下美好的倩影。人,总是因怀念幸福当作是一种享受,就像品味芳醇而使人醺醺欲醉,醉在温馨而浪漫的“和”文化公园。


梅山的恬静,流露出自然的真实和柔美;流淌着乡土的气息和清香;梅山的“和”文化建设,像是浮游荡漾在空气中的美妙音符,隔了外界的喧嚣,蕴足了文化底气,而渐渐沉淀下来,油然升起一种依稀的幸福感。


在梅山村口,石碑上刻有一个“福”字,这便是梅山人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福在梅山,让村民对生活和阳光的热切渴望,在充满生机的环境里,与百花齐舞,百鸟共鸣,领略人世间天人合一的美好时光!

木子叶寒:本名林海燕,70后,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语作家联谊会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原创作者作家协会会员。网络编辑及特约撰稿人。有诗歌、散文、随笔等在各类报刊发表,曾在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出版个人诗集和散文集。文字虐我千万遍,我待文字如初恋。

露施尼蒂

高级私人定制

地址:宁海兴宁北路100号;电话:65359956

引领时尚潮流,定位露施尼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丽乡村实地考察报告
村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三)
乡村振兴五个典型成功案例(五)
100个乡村投资案例||凭什么别人家的村子一年来了28个文创项目
【村庄规划案例102】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水田生态文明示范园启动区详细规划
看姜堰如何打造“美丽乡村”—《中国江苏网》2013年7月10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