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规夜啼有悟




子规夜啼有悟




文/娄开宇

谷雨后的某日凌晨,迷糊中忽听夜空里传来“布谷、布谷”的鸣叫,一声比一声紧迫,一声比一声高亢。心中似有所悟,于是有了下面的这段文字。

鸟亦如人,有自己的姓名和别称。布谷鸟学名大杜鹃,别称布谷、子规、杜宇、郭公、获谷等,归类于脊素动物门鸟纲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它形似鹧鸪,色呈灰褐,栖南方山地丘陵,暮春来而深秋去,声凄切而单调,食虫娥喜孤独,懒营巢和孵卵,由莺雀代孵带育,天性使然。

人有人的故事,鸟也有鸟的传说。据说杜鹃的前身是古蜀国的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杜鹃鸟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传说,又有着不同凡响的悲啼之声,于是诗人们借物喻世,留下了许多感慨人生的凄美诗篇。记得长江边上的孙夫人庙有一联云:思亲泪落吴江冷,望帝魂归蜀道难。隐隐似有寓意所在。

唐代吴融的《子规》诗曰:“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月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但常怀一颗报国忧民之心,借杜鹃的传说写下喻世明言:“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鸿燕及羔羊,有礼太古前。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今忽暮春间,催我病经年。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



南宋诗人陆游在《鹊桥仙.夜闻杜鹃》一词中写道:“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道出了自己在山河破碎、报国无望的岁月里悲愤的心情。

在农耕社会老百姓的眼中和心里,杜鹃飞飞,布谷声声,则是催人惜春莫误农时的气候物语。但在旧社会,受压迫和剥削的劳动人民,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现代诗人刘大白的歌谣体诗歌《布谷》,便是对当时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布谷!布谷!朝催夜促。春天不布,秋天不熟。布谷!布谷!朝求夜祝。春布一升,秋收十斛。布谷!布谷!朝忙夜禄。农夫忙碌,田主福禄。田主吃肉,农夫吃粥。”

而在革命者看来,杜鹃泣血,象征着共产党人为有牺性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勇献身精神,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两个一百年的中华复兴梦砥砺前行,共创新时代美好明天。


作者简介

娄开宇  

娄开宇,笔名荒夫,1956年生,1975年入伍,1977年起在《解放军报》《江苏电台》《宁波日报》《文学港》等军、地报刊发表作品,1990年起因故搁笔30年,2020年起恢复写作。

□编辑:木子叶寒
□摄影:李非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词中的意象解读 (11)
散文赏析 ▏布谷轻啼又几声
今春还听杜鹃啼
杜宇含恨吊残魂,山川春色复谁论
布谷声声
『联盟★散文』飞入诗词丛中的杜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