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实录|《项链》课堂教学实录(一)

《项  链》

课堂教学实录(一)

执教名师:王岱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听好啊,放松一点,不用这么紧张,你们坐的姿势让我一下子回到了40多年前,上小学的时候这样坐,上中学好像不这样坐了是吗?放松一点没关系,就像你们平时上课一样。我想问当你一个人走路摔倒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谁来讲?这个没有标准答案。

生:老师,我可能反应没那么快,所以我的第一反应是爬起来。

师:爬起来,好,还有吗?

生:疼。

师:还有吗?说一下实话没关系,就是你的第一反应。

生:可能我想的也是先爬起来,然后可能会先整理整理衣服,看看周围有没有人。

师:为什么要看周围有没有人?

生:因为可能会在意别人的眼光,可能会感觉尴尬。

师:好,请坐。这位同学会看一看周围有没有人,在意别人的眼光,要不然会感觉到很尴尬,有过这样想法的同学举手。想到看一看周围的同学举手,我看一下(多数学生举手)。我和你一样,我想的也是,不是说要整理衣服,而是抓紧时间先看看周围有没有人,赶快爬起来。好,上课,同学们好!

生:(起立)老师好!

师:好,请坐。我们今天来学习莫泊桑的《项链》,谁来介绍一下莫泊桑?过去咱们同学好像应该学过,不要翻书,就凭你自己的积累。请——

生:我记得莫泊桑是短篇小说之王,他写过《羊脂球》等作品。

师:他是短篇小说之王,与他相并列的还有谁?有印象吗?

生:契诃夫,然后……忘记了。

师:好,有契诃夫,还有吗?谁能补充?好,这位男同学。

生:莫泊桑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是齐名的,他的老师是法国作家福楼拜,代表作除了《羊脂球》《项链》还有《我的叔叔于勒》等作品。

师:好,请坐。这位同学补充的比较全面了,他和欧·亨利、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他的作品呢,就像这位同学刚才所讲的,有《项链》,这是我们马上就要学的,还有《羊脂球》,还有你们初中学过的一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当然他还有长篇小说,可能咱们同学还没有读,叫《一生》和《俊友》,《俊友》又被译为《漂亮朋友》,大家简单看一下就行。

【PPT】

莫泊桑【图片】

代表作:

《羊脂球》

《项链》

《漂亮朋友》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作家。我希望同学们在读完《项链》之后,再去找来他的作品看一看,他写了很多的短篇小说,我们在书店里就可以买到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

我想请同学来复述一下课文的故事情节,读过了吗?读过的同学举手(生举手)。非常棒,谁来复述一下小说的情节?好,这位男同学。

生:就是一个特别漂亮的女的,嫁给了一个身份比较低微的男的,然后……

师:这个漂亮的女子叫什么?

生:叫——我忘了。

师:(问其他学生)叫什么呀?(生:玛蒂尔德。)对,叫玛蒂尔德,继续。

生:然后他给他妻子要来一份请柬,是他局长?不对,是他一个上司的晚会。

师:应该是他的部长要举办一场晚会。

生:嗯,他的妻子没有衣服和漂亮首饰穿着……

师:没有衣服?

生:是没有漂亮衣服穿着去参加那个晚会,首先是她的丈夫给她钱买了一件漂亮的衣服,然后她找她的朋友借了一条钻石的项链。

师:这位朋友叫什么?你还有印象吗?

生:没印象。(生大笑)

师:(问其他学生)叫什么呀?(生:福雷斯杰。)对,福雷斯杰。

生:晚会的时候,别人都羡慕她漂亮,到后来晚会结束,她的项链丢了,她跟她的丈夫去找但没找到。后来她跟她丈夫就决定再买一条还给她的朋友,然后经过了十年,她们还上了所有的债买了那个项链。

师:她是先还债还是先买项链?

生:是还上了买项链的所有债务。

师:对,这样就准确了。

生:然后她在大街上又遇到了她那个朋友,她就把整个事情的经过跟她朋友说了一遍,她的朋友告诉她那个项链是假的。

师:对,很好,请坐。我想问一下,她买的项链是不是一条真的钻石项链?这条项链花了多少钱?还有印象吗?

生:三万六千法郎。

师:对,三万六千法郎,原来那条项链值多少钱?

生:五百法郎。

师:对,五百法郎。好,不错,咱们同学真的是认真读了,能把故事情节用这么简要的语言复述下来,非常棒。当然了,人物还是要记得的,小说最重要的就是人物。还有呢,我觉得:比如说我们说一个人的时候,最好见到一位小姐或太太或女士,我们一般不要说女的,不好听是吧,亏了这位同学没说妇女,妇女更不好听了,我觉得这好像都有点歧视了。“有一位小姐,贫穷的小姐嫁给了一位……成为太太了”,这样比较好听。语言首先从我们自身说起,说得得体一点儿,说得漂亮一点儿。

好,这位同学复述了故事情节,我们来看一看这篇文章的主线就是围绕着项链展开的,我们用最精简的语言来串一串这条线,首先是什么?

生:借项链。

师:对,借项链,然后呢?

生:丢项链。

师:再然后?

生:……

师:赔项链。还有?

生:还债务。

师:还有?

生:得知项链是假的。

师:好,有这几个情节。那么我想问,在这之中,你觉得哪一节是最妙的?你来。

生:我觉得在借项链的那一节是最精妙的。因为其中那些细节描写为下文做了很多的铺垫。例如:她借项链的时候,她的朋友非常爽快地就借给了她,为下文写那是个假项链做了铺垫。还有就是写了女主角的虚荣心,因为她想要借那个项链,却不表现出来。

师:好,你觉得是借项链的时候最精妙,为后面发现项链是假的做了铺垫对吗?

生:是的。

师:还有其他的意见吗?我说的是精妙,或者是说巧妙。好,来。

生:老师,我觉得结尾最精妙,因为这个结尾让人意想不到:在她荒废了十年终于还清了债务,付出了这样巨大的代价之后,在街上遇到了她的朋友,然后她的朋友告诉她,这条项链是假的。这个结尾非常出人意料,其实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刚才说了,她的朋友借给她项链的时候非常的痛快,没有很在乎这条钻石项链,也是暗示了这条项链是假的。

师:哦,你觉得这个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是吗?好,请坐。看到这个结尾之后觉得出人意料,你还有没有别的感觉?就是你第一遍读,而不是你事先已经知道结果,读到这里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

生:说实话,第一次读完这个结尾的时候,我是感觉有点好笑。就是对于文中主人公这个太太,感觉她因为好面子,因为去还这个项链,而把这个项链的价值给搞错了,我当时觉得很可笑,并且在文中她的一系列的反应,例如从借项链的那个态度,以及到最后知道这个项链是假的这种神情,可以充分地看出这个太太真的可能是当时那个封建迂腐社会下的产物吧。而且这个结尾给她的这种形象设计就感觉她特别的注重于面子或者是虚荣心的问题了。

师:嗯,你觉得是可笑,还有要注意一点,这个时候大约是哪个世纪啊?应该是19世纪对吗?

生:是的。

师:我们要想一下,19世纪的时候,中国还属专制社会,那么法国已经到什么时期呀?你们学历史?

生:资产阶级。

师:对,那已经不是封建了,那时候已经是资本主义社会。所以要注意这一点。这位同学觉得是可笑的,还有没有?

生:全文以项链为线索,她一开始去参加这个晚会也是因为来借这条项链,结果把项链丢了,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文章最后结尾告诉我们,她不仅是还这条项链的债,也是还一个虚荣心的债,因为她的虚荣心导致丢了这条项链,而后以十年的时间去还这条项链的债务。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她应得的结果。

师:你觉得这是她应得的结果。她只为了去戴一条项链,她用了多少年的时光去还这条项链的啊?同学们,十年啊!知道什么叫十年吗?

生:人生的七分之一。

师:有的同学已经算出来了,人生的七分之一。十年啊,人生最美的时光都在还项链了,同学们,你觉得可笑吗?可笑吗?

生:其实我第一次读到这个结尾的时候,觉得对这个反转感到惊讶,随后就有点可惜了,十年时间就因为一条项链,结果搞成了这个局面,而且还是个假的,我觉得有点不太值,然后就忽然感慨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师:人生无常,哎呦,你们才十五六岁是吗?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以你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能感觉到人生的无常,从哪里感觉到,如果没有经历大的磨难的话,我觉得就是从文学作品、从艺术作品中你会获得这种情感的体验,看到了吗?这就是文学,多好的东西啊!非常棒,还有没有?

生:首先我对这个夫人是有些感动的,因为十年的时间,她为她的人格尊严努力的还债,她也是很坚强的。她一开始的日子,就是她幻想中的美好的日子,少妇般的日子,贵妇般的日子,但是她没有被现在贫困的生活所打倒,她很坚强。然后读完了之后呢,我看到结尾的时候有点淡淡的心塞,一个是为她感到很惋惜,如果没有发生这一切,也许她的日子会很好。但同时我又想到了她和她老公也实在是很让人感动,夫妻两个能一起面对这些磨难。如果她的老公真的很不负责任的话,就是说你自己去赔吧我不管了,或者是说你和你的朋友闹僵吧。所以说这个文学作品是给人带来很多的感触。

师:很好,请坐。咱们同学对这个结尾有很多的感触是吧,不同的感受,没有关系,我们都可以再讨论。大家还想到没有,当玛蒂尔德知道这个项链是假的后她会怎么样?你们想过这个问题吗?看完之后想过吗?你怎么想的?

生:我觉得她得知那条项链是假的后,她一定会特别的懊悔。因为当初,她因自己的虚荣心去借了这条项链,到最后得知是一条假的项链的时候会觉得这也是因为自己的虚荣心而付出的代价。

师:你想到她会怎么吗?有什么行动吗?想过吗?

生:她可能会要回那条项链吧。

师:她听到这条项链是假的之后她会有什么表现吗?第一表现是什么?刚才说摔倒时你们的第一表现是看看有没有人,那么这时候她的第一表现是什么呢?

生:先是非常惊讶吧,首先表情肯定会特别的丰富,因为毕竟为一条假项链受苦受累了十年。就这样。

师:会很惊讶,好,还有吗?来,找个女同学。

生:我觉得这条项链改变了她的人生,因为如果她当初没有丢这条项链,把它还回去了,她回到家里也不会甘心就在家里做这样一个家庭主妇,她会沉迷于上流社会的那种繁华的情景,可能她就会去接触这些东西,然后慢慢的她的人生就会改变了。当她把这条项链丢了之后,她就……

师:她现在是发现这条项链是假的了,她会怎么样呢?

生:她肯定会先很伤心,但如果她真的仔细想的话,她可能会比较感谢这个事。

师:哦,会感谢这个事儿,她接下来会干嘛呢?你想过没有?

生:接下来可能还是会静下心来再继续自己的生活吧,不会再这么沉迷于那种东西了。

师:同学们,发现是假的,五百法郎的假项链她用了三万六千法郎买了一条去还,那么她会怎么样呢?你想过吗?

生:我觉得她可能会去找她的朋友要回这条项链,因为文章中说过她是一个很爱慕虚荣的人嘛,但是她用十年去还清了这个债务,她可能不甘心,然后她还是想得到一些补偿什么的。

师:嗯,好,请坐。还有没有别的想法?好,那个男同学。

生:我觉得她应该不会要回这个项链,因为如果按照她之前的那种虚荣心的话,我觉得她仅仅以十年的时间,她的积蓄是不会买得起这条项链的,而就是因为她丢了这个假项链的这个契机,也让她自己有了一些变化,从而能从一个非常虚荣的人,到后来慢慢偿还她所负的债务,从而还了这个项链,所以我觉得她内心应该会有许多感慨吧。

师:许多感慨,好,请坐。可能对结尾我们会有不同的想象,作者没有写出来,这就是刚才咱们同学讲的这个结尾的精妙之处,它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伟大的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最重要的不是告诉你什么,而是启发你去想。我觉得,就像刚才那个同学所讲,结尾是精妙的,给我们很多的想象的空间,这在文学上也叫空筐结构,像个空的筐,我们可以去任意地想象。在文学作品中并不少见,大家读过《边城》吗?沈从文的《边城》,它就有一个结尾:翠翠爱上了两个兄弟中的老二,但是老大和老二都爱翠翠。老大死了,老二也远离了。这时候呢,沈从文就在结尾处说了一句话,“这个人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远不回来”,到底回来没回来,那就只能我们去想象。这种结尾呢,揪我们的心,引发我们的一种感触,触动我们的内心,让我们不停地去揣想它。你放下这部书,这部文学作品,你还会老去想这个事儿,《项链》我们也会想玛蒂尔德她最后的命运是什么呢?就像咱们有的同学说有可能要回来,有可能不要回来,还有可能有另外的一种结局,都可以任我们去想象,这就是文学作品又一魅力,引着我们去想象,在前面诱惑我们。我们读书就要善于揣摩。

我们读小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去鉴赏人物,在这篇作品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玛蒂尔德。咱们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玛蒂尔德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来再次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把作者对玛蒂尔德的描写之处划下来。想一想,玛蒂尔德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呀?

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可能还是只有一个印象,那么这次呢,我们读书的时候,你一定要认真地去品味,落实到语言上。

(生读课文,划出描写玛蒂尔德的句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堂实录|《祖父的园子》课堂教学实录(一)
《春酒》课堂教学实录
作文讲评课教学实录
《哈里啰》教学实录
学习笔记|江梅花:六上《围绕中心意思写》的观课感受及课堂实录
魏书生课堂教学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