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头条 || 知名学者陈克农(文/彭世学)

《中外文艺》公众平台
ID:zhongwaiwenyi

重名家,力扶新人


知名学者陈克农

作者:彭世学(重庆)

2014年5月的一天,《诗咏梁平》的主编朱丕勋老师交给我一个任务,到明达镇长久村去收集有关梁平知名人物陈克农教授的诗稿,作为编委会成员的我,收集诗稿是理所当然、义不容辞的;而我却有触电的感觉:因为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像植根于灵魂深处的种子,随时可以破土发芽的!介此,我便欣然答应。

陈克农教授,1904年出生于梁平县明达镇长久村的陈家老院子。北大毕业,学富五车,平时虽不修边幅,但受人敬仰,而更重要的是,他与我家颇有渊源。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亲经常提到的三个名字,其中的一个就是陈克农。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自然引起我的关注与好奇。我也不时问问父亲,得知陈克农是我父亲高中时的语文教师,也是他的恩师,还是我祖父要好的朋友。

解放前夕,陈克农在外国人办的万县协同中学任教,我父亲是他的得意门生。听我父亲说,他讲的语文课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把枯燥的知识讲得十分精彩,深受同学们的爱戴与喜欢。尤其是他的备课方式与众不同,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上课前,他从桌上或身上随意找出一张纸,有时是一个纸烟盒,只需两三分钟时间,草草写上几行字,这大概是他书写的教学要点——别具一格的“教案”。教案虽短,而他上起课来,可谓是神采飞扬、口如悬河,把学生带入一片片迷人的海,带来冲浪或潜水的刺激与惊喜。

解放初期,由于我的祖父曾在国民党部队任职而坐了牢,我的祖母经不起各种运动的折腾,不到四十就离开了人世。祖母的后事,还是大队一个好心人送了几块木料,由我祖父的三哥负责料理的。那时所谓的家,只剩下孤零零的父亲一人——一个十六、七岁高中刚刚毕业的学生。

好在国家正是方兴未艾之日,需要大量人才,没多久,父亲就报考了军事院校,遗憾的是录取通知在路途中搁浅了。当父亲从另一途径得知自己考上了军校,就背着铺盖、携带洗涮用具急匆匆赶往万县,然而装载军事院校学员的船已离开码头两个多小时了,无奈,父亲拖着沉重的步子,颓头伤气地回到梁平。

没隔多久,又一个机会来了,全县招收小学教师,父亲又信心百倍地报了名,并参加了考试。一个多月过去了,考上的人员陆续接到了通知,而我父亲左等右等却没有喜讯传来。父亲深深明白,自己有过硬的本领,怎么会考不上呢?在迷惘与疑惑中,父亲亲自到县教育局去问,没想到,又偶遇到了自己的老师——陈克农(时任梁山县文教科长)。陈克农一见到父亲,就对父亲说:明谦(我父亲叫彭明谦),得到录取通知了吧?!我父亲说,“没有哇,我正是为这事而来的。”陈克农听父亲这么一说,心中已明白了八九分,就对父亲说,我开一介绍信,你到杨家咀(即现在的明达镇)的长久村那里去教书,那里差人,记住,最好呆在那里不要出来。后来父亲才明白陈克农的用意:长久村那里是陈克农的老家,在当时那种政治气候下,成分不好的父亲,多多少少会得到陈克农老家人的关照。

再后来,我父亲和陈克农教授只见了一面。那是上一世纪八十年代末,适值离休的陈教授回乡省亲,父亲再次和自己的老师在长久村见了一面,谈话时间只有两个多小时。我父亲邀请他到家里作客,陈教授说心领了。想想也是,当时陈教授已80开外、风烛残年,走路就很困难,二来他省亲的时间短暂,故此只好拜别,没想到却成了永别。

陈教授1990年4月过世了,我的父亲在2000年5月也离开了我们,但父亲播下的种子会开花结果,成片成林的!

父亲的恩人当然也是我的恩人,故此,收集陈前辈的诗词我就特别上心。在2014年5月下旬,我花了好几天时间,走街串户,该问的人也问了,该找的人都找了,遗憾的是没有找到可贵的信息。其中最巧合的是,我问到了位于天台街道附近一个陈克农的一个外侄,叫张兴辉。那时已是黄昏了,我和张兴辉前辈谈了大概半个小时,彼此都觉得面熟,通过了解,张兴辉恰好又是我一个表弟的岳父,以前多次在我的舅舅家照过面,只是时隔多年,记忆的玻板上添了些许朦胧罢了。

后来我了解到陈教授在四川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离休的,我就通过博客联系到南充教委的黎大杰诗友,问他知不知道陈克农教授的情况,他说不知道,但他告诉了我陈克农所在的西华师范大学的几个领导的电话。那些领导在查阅了学校的资料后告诉我,陈教授早已退休,已经逝世多年,学校没保存他的诗文之类。好在朱主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到了他的一首诗歌《种瓜未必即得瓜》。

陈克农爱好广泛,少年时代,酷爱文学,能诗善对。同时他精于书法,又长于篆刻。8岁时就能在街市为人书写对联,及至青壮年时期,其草、行、篆、隶各家碑贴字体都挥洒自如,丰厚凝重。大概是2012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在梁平县进修校教师李仁佩家中,看见了他赠给李仁佩老师的一帧行书,可谓行云入水,堪称一绝!

不仅如此,陈克农还是国家出版局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汉语大字典》编委,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学术委员、南充书法篆刻协会主席,川东文苑知名学者。

“人生如戏,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由此我想到了缘分!缘分是个非常奇妙的东西,将相关的人与事在特定的时间或特定的场合,勾连起来,擦出火花,撞出闪电与惊雷!

  

美文作者风采


❀❀❀❀❀

作者简介 

彭世学,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梁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在《诗刊》《诗潮》《诗选刊》《中国诗人》《北方作家》《芳草》《躬耕》《辽河》《现代青年》《风流一代》《佛山文艺》《秋水诗刊》《新华文学》《Asia Poem 》《世界文艺》《中日交流》《先驱报》《亚省时报》《美西侨报》《世界日报》《菲律宾商报》《北欧时报》《中国日报》《国际日报》等大陆及港、澳、台、美国、越南、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加拿大、荷兰、瑞典、卢森堡、新西兰、苏里南、菲律宾、巴西等国家与地区两百余家刊物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被收入《世界汉诗年鉴》《2009年中国诗歌选》等数十部诗集,作品被译为英文与韩文等文字。在国内文学大赛中获奖多次。

 


©2016

©2016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诗歌●诗坛选萃】阿德 ▎乡村之夜 (组诗)
义宁陈氏:陈寅恪先生令人震撼的家族背景
山东鄄城∣殷修亮:乡 间 书(组诗)
第54辑:陈小三 | 加德满都
远航听文 第一期||我的祖父
《陆》续希望,《靠近》梦想 ——祈愿《厦门诗人》明天会更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