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假牙之故事

假牙之故事

作者韩  今
早晨,接到养老院院长的电话,说胡老师的假牙坏了,不能吃饭,你们快来看看。
老妈85岁生日外出,因雨天路滑摔了一跤,诱发脑梗,虽经及时送医,但终究留下残疾,右边瘫痪,语言功能丧失,脑子虽清楚,但讲不出完整的话来。后来找了一家养老院,边休养边治疗,病情渐渐稳定,并习惯了养老院的生活,每天还能用一只手打几圈麻将。
急急赶到养老院,老妈正在悄悄流泪。看到我,指着口中的假牙,要说什么又表达不出来。护工说,昨天胡老师有颗牙齿掉了,假牙松动,吃不起来东西,两顿都是喝的稀粥。三弟也到了,他把妈妈的活动假牙取下,仔细看看她的口腔。这副全口假牙是多年前他帮妈妈在一家民营的口腔医院,花了一万多块钱做的,效果很好,这么多年吃东西都没有问题。假牙利用妈妈嘴里仅有的两颗老牙齿固定,昨天靠里面的一颗牙齿掉了,缺少了支撑,松动起来,不能咀嚼。
三弟立即联系原来的那家口腔医院,询问能否修理。信息很快反馈,原来的主任已不在此了,需请病人上医院来看。
老妈脑梗以后,一直坐轮椅,带她去一次医院很不容易。通常都是两三个人陪同。看看她不方便进食,几个弟兄决定带她去附近一家三甲综合性医院去看看,或修补或重做一副假牙。
第二天,老大老二老三一起出动,怕等待时间长要上厕所,还请养老院派了一名护工。老二开车负责先去医院挂号,我和老三到养老院接妈妈,护工把妈妈抱上车。

这是一家名声不错的民营医院,我们挂了口腔修复科主任的专家号。排队一个多小时,这位五十多岁的主任看了看情况,说假牙不太好修,最好重做一副,但必须把原先的那颗半缺的门牙拔掉。当听说老妈88岁,高血压糖尿病,语言表达不畅后,主任犹豫了一下,说你转外科看看?拔牙是外科。于是我们重新挂号,转到口腔外科。这是个四十多岁的副主任医生。女医生看了老妈的情况,估计也是担心年龄和多种病情的风险,不太愿意给老妈拔牙。还嘀咕一句:“修复科能处理啊,为什么要找外科呢?”老二急了,说:“你们推来推去,就是不想负责任!”女医生也火了:“看你们这个态度,我敢给她拔牙吗!”

我急忙拉开老二,低声下气与女医生商量,看看怎么解决问题。但已经生气的医生怎么也不同意给老妈拔牙,兴师动众的看病无果而返。
总不能看着老妈天天喝稀饭啊?不能吃菜,营养怎么保证?妈妈无奈地默默流泪。刚刚脑梗瘫痪的那段时间,躺在医院床上的她几次拒绝治疗,用手比划了85的年龄,意思她活够了,不愿意再给我们添麻烦。人到了不能自理的阶段,真的无奈和痛苦。我对妈妈说:“别担心,我们一定帮你把假牙配好!”
通过卫生厅的一个同学,我找到一家著名口腔医院修复科的主任。主任在百忙之中接待我,看了我带去的妈妈的假牙和用手机拍的口腔照片。他的意见也是,把门牙拔掉,重做一副假牙。鉴于老妈的身体状况,他建议找一家综合性医院,在有心脏监控仪的情况下拔牙,说专科医院抢救设备不全,万一有个什么情况风险很大。我说是否就在这里做,我们可以签免责书。他笑了:“你不怕我们怕啊。”主任的确是为了老人着想,安全第一,但老妈依旧要天天喝稀饭!我失望地出医院大门。
晚上接到三弟电话,说有个朋友的妻子在某社区医院工作,闺蜜是牙科医生,医术很好,是否可以找她看看?就是比较年轻。我说:“当然可以,医生不在乎年龄,在乎用心不用心,想不想帮你!”

社区医院的庄医生
和那个姓庄的年轻医生联系上以后,她听说妈妈出来很不方便,就主动提出到养老院看看。三弟说:“那太好了,我开车来接你!”庄医生说:“不用不用,你发个定位,我开车去。”
庄医生是安徽马鞍山人,毕业于皖南医学院,被当牙医的姐姐介绍到南京来实习并工作,至今有12年牙科医生经历。她带着工具来到养老院,给妈妈做了全面检查,仔细看了妈妈的假牙,又做了口腔咬模。最后说原来固定的牙掉了,可以在假牙位置增加一颗牙,这样就可以不用拔牙了,她说以前帮助一个老人这样修过假牙,修好以后戴两年了都没有问题。我们听了十分高兴!但也半信半疑:她行吗?

庄医生认真为老妈检查
回去以后,庄医生根据咬模对妈妈的假牙进行了细致的加工,并对固定的钩子做了相应的调整。几天后,她再次开车上门,给妈妈装上新的假牙。一边用手测试,一边和妈妈交流:不舒服你就眨眼睛!发现有个地方不服帖,取下假牙做了一个记号,请三弟到附近的一个牙科门诊部去打磨了一下。一番折腾,妈妈眉头舒展开来,点头笑了!
就这样,年轻的牙医小庄,帮助老妈解决了假牙的问题!而且,她是义务上门,没有收取任何费用。看着妈妈重新有滋有味地吃菜吃饭,啃鸭子吃鸡腿,子女们说不出的高兴。

庄医生收到锦旗之一
为表示感谢,后来我们四个弟兄全体出面,请小庄一家吃了一顿饭。小庄医生和刚从部队转业的老公,带着三岁的儿子一起来了,她有点腼腆地面对大家说:“就这点小事,这么多叔叔一起来,都不好意思了!”
社区医院直接服务附近居民,老人居多,庄医生说她们牙科就两个医生,牙椎牙体,拔牙,牙齿修复,都会涉及,所以实际经验很丰富。每每为病人解决了问题,也很有成就感。她说:“谁家都有老人,为奶奶修好了假牙,看她正常吃饭了,给我竖大拇指,真的很开心!”

老妈修好了假牙,又可以正常吃饭了

老妈开心地与养老院院长在一起
这件事过去快两年了,妈妈的牙套再没发生问题,天天开心地在养老院用一只手打麻将。但这个修复假牙之故事却给我深深感触,难以忘怀。有时候,不是医术问题,而是用心不用心的问题。年轻人城府浅,往往更能成就事业,因为他们热情,不信邪,更有担当和爱心。

作者简介:

韩 今,男,南京市市级机关退休干部,江苏省、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中央及省市报刊杂志发表小小说、散文作品百余篇,多篇作品在全国和地方报刊中获奖。所著文学作品集《老团长与新房客》已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老团长与新房客》 韩 今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生可能不会告诉你:5种口腔溃疡千万别拖,赶紧去医院
【感恩生活】北大口腔医院乐迪医生/李庆国
啊,牙
【美文】一颗枣核儿
装上活动义齿后??正确摘戴不可忘
我64岁,不婚不育,准备上养老院,突然有对男女拎着30万上门喊我“妈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