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们都怕了!孩子们最难克服的这项“疑难杂症”

第300期 ║ 2020.09.04


在岭南地区,有一个儿童发生几率颇高,且与过敏、反复生病等健康问题有着密切联系的“疑难杂症”——胃强脾弱。简而言之,就是很能吃但不长肉还老生病。它可以说是临床上相当数量孩子脾胃问题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脾胃里的“无底洞”

我在临床上看到有这么一部分孩子,饮食上无论吃进去多少,脾胃似乎“照单全收”,他们的胃口似乎永远得不到满足。与此同时,他们却又是瘦瘦小小的,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术,让孩子们的食物营养凭空消失。这种表现,在临床上我通常称之为“胃强脾弱”。这个名词相信有长期关注我推文的宝爸宝妈们都很熟悉了,但是它具体有哪些典型的表现呢?与其他常见病又有怎样的因果关系呢?

1.体质与“胃口”形成反差

胃强脾弱的孩子,体质一般不太好。由于脾虚,导致肺金也相对不足,肺是负责防卫外部邪气的重要角色,一旦其缺位,尤其在秋季,孩子的反复易感就容易表现出来;脾本身的不足,也导致孩子营养无法消化吸收,本身也会不断陷入变虚的恶性循环,正气不足则卫外无功,加重体虚易感。

2.体重身高与“胃口”形成反差

生长发育缓慢永远是胃强脾弱最典型的烦恼。孩子明明每天进食不少、胃口正常甚至过于旺盛,食物也讲求营养和补益,体重身高曲线却未能跟上进食增长的直线上升。

3.二便情况与“胃口”形成反差

此外,胃强脾弱的孩子,“收入”和“支出”的失衡表现得也十分突出:他们吃东西的时候大快朵颐,拉大便的时候却艰难异常,便秘、大便干结、羊状屎等问题层出不穷,小便也会时有色黄表现。

除了上述问题,胃强脾弱还有一些常见的其他表现,比如经常口腔溃疡、烂嘴角、有口气、有眼屎等。除此之外,孩子还会有“脾虚”的表现,如盗汗、出虚汗,睡觉的时候喜欢趴睡、跪着睡。肝木克脾土,脾土一虚弱,肝木就会显得亢盛,孩子也容易发脾气

“小恶魔”形成的原因

胃强脾弱,归根到底还是“脾虚”为基点,围绕这个根本点,我们才可以明白这个“小恶魔”是如何产生的。

1.动力不足,脾运化不及

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营养来源均依靠脾胃消化吸收。胃主“受纳”,把水谷收容进来之后交给脾;脾主“运化”,真正消化吸收,让食物完成华丽转身变为营养输送到五脏六腑的,是脾。小儿本就“脾常不足”。如果孩子出现饮食不注意,食积久了,持续影响脾的正常运化功能,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持续脾虚的状态,胃强脾弱状态的基础平台就此形成。

2.损耗过大,胃存储不足

胃强脾弱的原因,除了吸收不了,还有损耗过大。损耗孩子营养的通常是阴虚造成的虚火,这是体内我们看不见的一把“火”。阴虚状态下,孩子的阳气如同脱缰野马,长期消耗着孩子的能量,营养物质因此入不敷出。孩子大多胃口和情绪都亢进,既爱吃肉又爱发脾气。但同时又表现为面黄肌瘦、容易饿,睡眠不安、多汗,烦热不安。舌体偏瘦偏红,苔虽然也浊腻但比较少,严重的孩子甚至会出现草莓舌。

小儿推拿应对胃强脾弱

消耗性疾病,通常让家长甚至很多大夫都陷入了自我矛盾之中——不用药吧,孩子的不健康状态似乎调整不过来;但是一旦用药吧,药物本身自带“偏性”和副作用,对于本就处在消耗当中的孩子无疑是雪上加霜。此时,还有一个办法可以很好地担任救火队长的角色——几乎无副作用的小儿推拿疗法。相比一般的脾虚,胃强脾弱较难调理,因此更强调对手法的坚持。如若能坚持给孩子做儿推,在临床诊治中一定能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

✔ 解决孩子脾虚本质,健脾益胃的手法——补脾经、运板门各100-300次;

✔ 在以上健脾的两个手法之上,还要加上清胃的手法,让脾和胃达到新的和谐——清胃经100-300次;

✔ 脾虚,容易食滞,那这个时候除了健脾的补脾经和运板门,还要加强消食的手法——逆运内八卦200次、顺时针摩腹2分钟

✔ 阴液长期消耗,需要相应的补充调整——揉二人上马100-200次

补脾经

运板门

清胃经

逆运内八卦

顺时针摩腹

揉二人上马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石斛煲瘦肉汤

食材:

铁皮石斛1个,瘦肉适量

食法:

只喝汤水,不吃瘦肉。

功效:

石斛入胃经、肺经、肾经,有生津益胃、清热养阴的作用。尤其适合胃经虚火上浮、肺肾阴虚的孩子。

温馨提示:

适用于3岁或以上孩子。一周食用1-2次。石斛偏寒凉,寒凉体质或最近肠胃过食生冷而腹泻的孩子慎用。


此外,针对这类型的孩子,我还有几点生活上的小建议:

1、严格控制饮食。控制好食量,做到肉菜搭配均衡,尤其控制吃肉的量。

2、每天观察舌头状况。观察舌苔是否变厚变腻。

3、注意定期观察大便性状,包括是否酸臭、有无成形、大便次数频率等等来判断消化状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便秘,问题不一定全在肠道!中医思路:肝、脾、胃可能一起搞事情!带调理思路参考
胃强脾弱的孩子,调理用好1个方
日常健脾常备3碗汤,90%的孩子都适合!
有些人为啥怎么都吃不胖?中医如何认识这种现象
脾虚的人湿气也重!7大中成药不仅健脾,还能祛湿!事半功倍效果好
什么是胃强脾弱?杂谈(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