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说||那年樱花盛开【征文】

那年樱花盛开

二月初,疫情肆虐的江城细雨绵延,梅花初开,那缕暗香在湿冷的空气中徘徊,才让人想起,随风潜入夜的不仅仅是病毒。

当年离开江城的林言,如今率队而来。阔别三十年,生活早将曾经的碎片打磨得圆润光亮,包括那些伤痕。

病区里忙了一天的林言口渴得嗓子直冒烟,摘下护目镜,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时,里面包裹着的热气如揭开蒸笼的那一瞬间。作为京都驰援江城疫情的医疗队,成建制接管了江城医院两个科室病区,林言担任中医组的主任。

如何与西医组磨合,运用中医经典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分别将初期、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的患者诊疗处理,与死神赛跑,林言陷入了沉思,她深知肩上的重任。本以为是顺理成章的治疗抢救,但林言和她的团队却遭到了患者的不信任和抵制。

前天,刚刚抵达江城的他们走进病房时,等待救治的患者们眼睛里充满了恐慌、焦虑、期待。然而,当他们得知医疗队将用中医中药和针灸治疗后,既担心治疗费用,又担心治疗效果,病房里大多数人不愿意配合。

43床患者直接发牢骚:“么事?把我们的这条命交给你们,结果喝点苦汤汤?不输液不打针就能好?冇得法了吗?”病房有其他患者附和跟风,场面气氛顿时尴尬起来。

林言正要跟大家解释,18床患者邓玉凤弱弱地劝说:“大家别说了,我愿意……配合……中医治疗。”她求生的眼神给了林言和她的队友们莫大的鼓励。

经方治疗,此战必胜!

戴着双层手套诊脉,需要反复揣悟确定病情,脉诊发现18床患者为“湿热疫”,疫毒夹湿型,予以“麻杏甘石汤”联合“三仁汤”加减 三剂服用。施针列缺、合谷、足三里、太冲等穴位,根据症状加减。没想到起针后18床患者肢软乏力、咳嗽、食欲差等不适症状减轻了很多,其他患者连连点头。

第二天查房时,18床患者主动感谢:“医生,一付中药吃完后我不发烧了,感觉也不那么憋气,我能闻见气味了,谢谢咯。”林言和战友们会心一笑。

第三付药,邓玉凤排出大量的痰液,胃口改善,能够进食小半碗面汤。舌苔较前转薄,通过清肺、畅中、利湿等对症治疗后,上方去石膏,加黄芪党参补益脾肺,葶苈子利水消肿等。

第五天,血氧饱和度达到100%,氧气罐从两个减为一个,能下床活动了。

十天后,18床患者基本恢复各项体能,亲眼目睹了中医治疗的神奇,其他人情绪稳定下来积极配合,就连发放的“中药防疫”香囊都变成了香饽饽。

医疗队坚持“以人为本、以正为本”的理念,一个疗程结束后,从邓玉凤的血生化检查指标来看,中药方剂在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方面、治疗机体的炎症反应、防止轻症患者转为重症的战役上取得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天下午,病区角落里传来一阵阵啜泣声,25床的高三学生因为即将参加高考,担心影响学业,不由得焦灼、紧张起来。

“放心吧孩子,相信我们就是相信你自己。你的情况只是个轻症,很快就会出院。”

队里刘宁宁医生轻柔地安慰着她,25床患者情绪慢慢平静下来。那母性的光辉如一泓温暖的清泉汩汩流过……窗外阴云密布,料峭春寒,而病房内,一份温馨。特殊时期,医生不仅担任治疗任务,还要调节患者情绪,既是医者,又如家人。

病区86位患者中,有一部分人“年龄大、且带有基础病、病情发展快”的几大特点,救治这些重症、危重症患者,如排兵布阵不能有丝毫闪失,组里几次会诊重新调整方案,基本控制住了病情的蔓延。

几天的抢救值守,已经人困马乏,周六凌晨时分,睡梦中的林言接到西医组紧急呼叫前往会诊。

西医病区36床患者是前天送来的,当时症状较轻,接诊医生给予了常规治疗。但凌晨三点多该患者出现局部红肿,身痛高热,值班医生给予解热止疼输液处理,一小时后出现了呼吸障碍,胸闷气急,CT显示“大白肺”。

“等等,你刚才说患者叫什么?吴论?”林言突然打断梁医生的叙述。

“对,36床患者叫吴论。”

林言克制着内心的波澜,翻阅着吴论的各项检查报告。

长长地嘘了一口气,那些带着疤痕的往事如潮水一般涌来,将林言湮灭。

七岁那年,父亲因工作需要,调动到江城“中船”619研究所,林言和母亲一起从北方津城落户于此。

走进院子,两棵樱花正浪漫三月。她坐在父亲肩膀上试图嗅嗅花蕊,隔壁女孩儿倚门而立,与林言目光相触,腼腆一笑。

后来得知女孩儿叫吴论,她父亲吴秋生是林父新单位同事,吴论体弱多病,比林言小半岁,姐妹俩一起进入附近子弟学校上学,同班、同桌。

此后,两家大人小孩,上班、上学同进同出,平日里生活上也是不分彼此,成了那种好邻居金不换的样子。

春天来时,吃过饭,林言和父亲喜欢在院子里赏花,下棋。耳听得隔壁吴妈妈又是河东狮吼,院子里樱花震落一地。吴叔叔嗖地一下窜出来,那遇事就跑路悻悻的样子,林言捂着嘴笑得前仰后合。父亲回头瞪了她一眼,招手:“来,老吴,咱哥俩杀一盘,待会儿喝一杯怎么样?”吴叔叔抬手捋捋三七分的发型,傲然坐下,男人的自尊瞬间满血复活。

如果不是八年后那件事对这段关系致以毁灭性的打击,两家邻居没准儿真是一段人间词话。

走进ICU病房,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吴论时,回忆再次像病毒一样偷袭而来。林言母亲曾是呼吸科医生,多病的吴论成了林家常客。

“阿姨,姐姐,我今晚睡在你家不想回去了行吗?”

林言佯装生气:“你就知道欺负我,又来占我的窝。”

“你是姐姐嘛,谁让我发烧了啊。”某人孱弱撒娇的样子天下无敌。

晃晃头,林言稳定心神立刻进入工作状态。

吴论上着呼吸机无法观察舌象,取脉处也被挡得严严实实,传统的“望闻问切”无法施展。林言改用“三部”诊法,避开寸口,在人迎脉、寸口脉、趺阳脉处诊疗。症见疫毒伤阳,导致寒湿加重而阳气益虚。

观其情况动辄气喘且伴神昏、烦躁等体征,脉浮大无根,属于典型的“内闭外脱症”,病情非常凶险。“肺朝百脉”,水饮停聚肺内必喘,水饮凌心必悸。此刻任何液体支持、能量支持,都可能会加重肺脏负担并加速衰竭机率,生死一线皆在转念之间。

而一旦决定停止输液,自己的施针抢救如果出现偏差,这个医疗责任后果自己能否担得起?如果再有人知道自己曾经和吴论的矛盾,会不会加以渲染扩大?林言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现场的队友们共事多年,了解林言的业务水平,更了解中医治病的优势,西医组邢鸿坤主任当场表示愿意共担风险。团队的力量,信任的力量让她勇气倍增。

转眼间闺蜜俩初三快毕业了,吴秋生因为头天晚上被老婆教训,心情郁闷。实验过程中氢气泄漏,而神情恍惚的他发觉异样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切断气源,卸压排放,并及时打开通风系统的防爆电器,自己却跑出了实验室。而林言父亲正在专注另一项实验的数据采样,丝毫不知道危险正在逼近,爆炸声惊呆了所有人。

从事故通报过程中,林言了解到一个重要细节,那就是吴秋生独自离开,没有及时预警,直接导致了难以挽回的结局。

那一幕,永远刻在林言心上。

院门口,吴论和林言沉默着。

“你胡说什么?我爸爸就是胆小些,但他不会见死不救。再说了,他不也受到处分了吗?你还不满意?”声音一改往日的柔弱。

“然后呢?”林言定定望着她,嘴角的嘲讽和眼里的恨意让吴论不敢直视。

春天的江城,雨水多如牛毛,紧闭的吴家大门前,林言倔强地站立了好几天。她和母亲需要对方一个解释,一句“对不起”。

那扇门,却永远地关上了。

八年的青梅,终究是错付。

人生很多时候,人性的薄凉远比刀刃还锋利;而人性的暖,足以融化整个世界。

取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取风池、风府、肺俞,大杼等穴,合用曲池、列缺,加上前胸的璇玑、华盖、膻中等。

为了加强宣肺透表、泻热平喘、宽胸理气的作用,林言轻轻捻转手里的银针,破解肺脏的郁闭、紧缩状态。半小时后吴论的呼吸慢慢顺畅了一些,开始排尿,众人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

如果说火针的运用是先锋,要打赢战争,重头戏靠后续部队的王者荣耀——中药。紧随其后的“大陷胸汤”这三味药组合,如打开了水库闸门,泄洪消积。为了获得更好的疗效,林言要求上午每隔一小时服药一次,下午改为两个小时一次。不出所料,中药汤剂治疗一天后,吴论的循环和呼吸系统明显稳定,肺脏氧合能力得到改善,随后用“四逆汤”继续调整,在煎煮和服用方法上特殊医嘱。

一连几天跟踪观察着吴论的治疗效果,几乎没有怎么休息。夜深了,远处的城市灯火依旧阑珊,偶有汽车驶过,安慰着路灯的寂寞。忙累一天的林言却难以入眠,心情极为复杂。望着窗外夜空里的群星喃喃自语:“爸爸,您在天上保佑她吧,我知道,您会同意我这么做的。”

一周后吴论的病情彻底脱离了危险,林言至今难以忘记三十年前那个阳春三月的日子。处理完父亲的一切后事,母亲决定带着她回到津城。临走那天,隔壁屋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院子里樱花锦簇相拥,风吹来,落云如雨。十五岁的林言捧着父亲遗像,照片上的父亲如往日一样,笑吟吟看着她和吴论在树下悄悄分享着彼此的秘密。咬牙蹲下来,拾起几朵樱花装在父亲骨灰盒里,一步一步走出了院子,没有回头。

“中医救了我全家啊。”不止一次听到患者的认可,一位位疫情亲历者的生动故事,证明了中医的实力,展现了中医的魅力,令人信服。

出院患者追踪的一张张舌苔照片传回来,全部正常,没有反复。而病区患者的病症每天都在不断好转,林言嘴角上扬,冲着她的队友们举起拳头。有力地挥舞着。气温逐渐升高,不觉间江城已是万紫千红,这个停摆的城市正在逐渐恢复生机。

第二天,邢主任打来电话:“林主任,36床脉象平稳,可以撤管了,她想亲自跟您道谢。”林言婉拒。

走出ICU病房,抬头,窗外久违的春光照射在队友们忙碌的身影上,几朵粉色的樱花正好落在窗台边,如晴空间灿烂的云霞。

插图/作者

 

作者简介

陈颖,笔名十月女泽,医疗机构就职,酷爱音乐、摄影、古典诗词等。行走半生,仍是檐下听雪阅梅的女子。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毒隔离制度
盛泽援武汉护士抗“疫”日记公开!看完忍不住哭了…
护患沟通会议制度
召即来 来即战:聊城“中医女子”孙桂杰驾车千里援驰武汉
(安庆)走进精神病院护士的别样世界
医院流浪精神病人:找到家,家人却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