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笔||“好人”与“好人主义”
“好人”与“好人主义”
华子||江苏
我们经常听到身边的一些同志议论:这人是“好人”,那人是“老好人”。那么,到底什么是“好人”呢?在我的理解里,“好人”应该是经过长期交往,彼此在心中的一种认可程度,或是口碑与评价。
不管如何理解日常生活中关于“好人”的提法,我认为,一个“好人”最基本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心地善良;二是乐于助人;三是诚实守信。
然而,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的评判标准也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好人”一词,内涵也有了新变化,好像演变成了“中性词”,主要指有善心、宽厚待人的人。有时甚至说:某某人是个“好人”,还带有一点“不屑一顾”“泛泛之辈”的意味。
“好人”的本质,并不是简单的不做坏事,不给别人带来麻烦的人;还应是对得住自己的良知,对这个国家、社会、家庭负起责任的人;还应学会担当,孝敬父母,爱护弱小,维护稳定。这些都是好人的基本义务。
那么,什么是“好人主义”?当日常生活中的“好人” 在组织、集体或团队中,渐渐演变成一种工作习惯和思想作风时,其本质也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具体表现为“讨好得好”。“好人主义”的特点是“有私心还卖乖”,说到底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在作怪。
“好人主义”看上去“与世无争”,本本分分做人,实质上“不是”。“好人主义”者存在着对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容忍,它混淆了评判标准,麻痹人的真假、善恶、美丑之心。“好人主义”和我们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实践中我们发现:在一个好人主义盛行的地方或单位,有的人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有的组织生活流于形式,批评很少触及个人的缺点、错误;有的人对一些涉及工作安排、职级待遇等不正当要求,过分迁就照顾;有的人对与党相悖的错误言行,不站出来给予辩驳,反而随声附和、人云亦云等等。
这些“好人主义”的表现,其实是一种“讲私情而不讲党性”“讲关系而不讲原则”的庸俗作风。它从庸俗关系学出发,回避矛盾,掩盖真相,放弃批评。“批评难,难在有私念”。“好人主义”成风,实际上起了掩饰和纵容错误思想和言行的作用。它是一种“麻醉剂”,也是一把“软刀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出现缺点和错误。“好人主义”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对别人“好”,其实是对同志的不负责任。当下社会深层矛盾凸显,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消极文化在侵蚀着我们的机体,需要我们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抵抗思想灰尘,防御外来入侵。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人犯错误的过程,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开始往往只是“小缺口”,渐渐演变为脱离道德自律,触犯法律法规。如果一开始,就有人真心批评和善意提醒,及时当头棒喝,醍醐灌顶,就不至于越走越远,甚至陷入犯罪深渊。
“好人主义”奉行明哲保身的处事哲学。这种人可能会有“好人缘”,可能会得到“一时好处”。但,我们共产党人干事业需要的是光明磊落、一身正气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那些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老好人”和“好好先生”,一旦丢掉了党性原则,也会渐渐丢掉威信。这样的人也难以集中心思来工作和学习,最后必然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也难以担当重任。
总书记指出:“奉行好人主义,出发点就有问题,因为好的是自己,坏的是风气、是事业”。事实证明,“好人主义”盛行的单位,往往“不敢批评、不敢较真”,也是矛盾难解决、经常出问题的地方。
履职的批评是境界。“严管就是厚爱”。一个单位管理者对不良倾向、不正风气敢抓敢管,一定会带来正气升、人心顺、事业兴。一个单位出问题、有人犯错误,以至于“自由落体”到“阶下囚”,与单位党员干部奉行“好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有位干部在悔过书上写到“假若当初身边多一些批评声,自己不会陷得这么深。”因此,我们党员忠诚履职,必须要做到: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讲真理不讲面子。
善意的批评是关爱。“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一个组织或团队中出现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时,应当及时提醒批评,“防病于未发,治病于未起”。这既是我党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党管干部的一项重要职责。当年,徐海东大将在大连休养时,凡有人来探望,将军必问:“政治上犯错误没有?经济上多吃多占没有?生活上和老婆闹意见没有?”将军的连番“发问”,这是关爱之言,善意提醒,说明“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是多么重要。
碰硬的批评是党性。“批评要当真,真在一公心”。党员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也是本分。我们党是一个拥有967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有近500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党。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需要我们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较真碰硬,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成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自觉行动。“好人主义”出不了好党员,也出不了先进党组织。“当头棒喝,忠言逆耳”,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含糊、决不能退让,这才是一名真正共产党员的风骨和胆识。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宋建华,笔名华子。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江苏如东,1986年开始写作,半生戎马,立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秉持平凡中挖掘意蕴,简单里揭示哲理。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独立思考,自由写作,真性行走。尊崇屈子,忧国忧民,弘扬楚文化,传播正能量。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党员不能当“好好先生”
“好好先生”并非真好人
讲党性就要敢较真
好人主义
交纳党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此“与人为善”,其实是“伪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