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笔||再闻书墨香

再闻书墨香

书香,是书籍散发的淡淡油墨香,是书中的油墨分子被挤压后,在打开时跑到空气中散发出来的香味,这种香曲曲折折,宁静而致远。书香是书籍本身蕴含的美丽清香,更是作者内心灵魂的光芒。一直认为读书是生命的浸润和滋养,因为经常读书的人,口吐莲花,气质高贵而不浮夸,即使布鞋麻衣也有不一样的芳华,自内而外都散发着神奇的魅力。有人说,读书是女子最好的护肤品,所以我爱上了读书,爱上了带着油墨的书香。

儿时的我,受时代的影响,物质生活相当匮乏,但我是幸运的,因为父亲是小队队长,大队给父亲订了一些报纸和杂志,我每天放学写好作业后,就喜欢看报纸和杂志,看到有好的内容就摘抄或剪下来。我之喜欢读书也是受父亲及爷爷的影响,上学前喜欢听父亲和爷爷讲故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跟着爷爷啃线装本,了解了《红灯记》《一千零一夜》等等。虽然读书过程中多半是囫囵吞枣,吞咽的时候感到过吃力,但读书带来的快乐,足以满足一个孩子的心灵需求。是书香的吸引,让我从闭塞的小村庄,走向了外面的世界;是书香的吸引,让我穿越了时空的阻挡,与古今中外一个个高尚的心灵默默对话交流。

从上小学起,父母就经常教导我要多读书。在五年级时,上大学的哥哥放寒假回家时给我买了一本作文书,我拿起有生以来属于我自己的第一本作文书,怀着激动的心情翻开,闻到了新书散发出来的墨香,随着一页页的翻看,更是被那绝妙好词、精美佳句和经典段落给吸引了。我一边摘录好词佳句,一边全文背诵,这时的我就像饥饿的狼一样贪婪地汲取知识。在不久后的一天写随堂作文时,老师给我的分数比以往高了许多,并当作范文读给同学们听,同学们向我投来了羡慕的目光。那时我就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多看书,提高我的作文水平!

书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默默地滋润着我的心田,一次次为我指点迷津。一本一本的书上印着铅字,任你手指随意抚摸着,从一页翻到另一页,每一页都氤氲着墨香。可惜书只有黑白色调,漆黑的方块字印在洁白的纸页上,没有一点色彩,但读书仍是一种快乐,心灵随之时而喜,时而忧,时而感叹,时而顿悟,如此一波三折,起起伏伏,一个个故事散发着迷迭香,任手指掸不去,任春风吹不散。

中学过后,我便到外地求学,一学期只能回家一次,想家的日子里,我便从租书屋或图书馆借书来读。读《乱世佳人》,感受斯嘉丽的独立和勇敢;读《简爱》《飘》,懂得即使不完美也要追求人格的平等和尊重;读金庸,感受大师笔下的恩怨江湖和快意人生;读《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复活》等名著,再到读繁华如梦、荣辱兴衰的“红楼”。大多是我一会儿到了外国一会儿又到了中国,一会儿我的眼前浮现出了镜花水月、济公摇扇、名山大川的画面,一会儿我仿佛又成了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走在一条寂静又悠长的雨巷,结着丁香般的愁怨。淡淡的书香飘过悠悠的岁月,书香是生命永恒的味道。

随着岁月的叠加,曾几何时我丢下了书本,一丢就是十多年,当“诗与远方”的情怀在生活的柴米油盐中日渐消磨,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后来有了手机,与学生时代阅读纸质书的习惯几乎断了“姻缘”,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正是青春欢畅的时辰,我却将书抛向杂物间,直到孩子上小学后,有一次参加家长读书会,我才又陪着孩子拿起了书本,重新再读书,给孩子做出品读经典的榜样,经过12年的陪伴,终于把孩子成功的送上岸。随着孩子到外地求学,我又恢复了自由,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

现在电子书籍比较盛行,想看什么书,直接平板、手机、电脑等等就可以搞定。电子书存储方便,一部手机、平板里面存着N多书籍,而且携带也很方便,随身携带,还带有记忆功能,可以随时随地打开你上次看的每一本书看到的章节页数。

但是看了多部电子书后,明显感到电子书没有传统纸质书能给我空间立体的感觉,最重要的是电子书导致视力下降很快。通过对比,我又拿起了传统的纸质书,我又闻到书墨香,用手抚摸不同的纸质书,会有不同的触感,能明显感觉到纸张的纹路,慢慢地翻着一页一页带着墨香的纸张,既可以折页,也可以夹书签,还可以用笔做标记和标注,这些都是电子书不能比拟的。纸质书的阅读体验比电子书要好很多,看纸质书还可以培养人的气质,试想一下,当你发现两个人,一拿着手机看电子书,一看着纸质书,是谁给你的印象更好呢?

这也是我现在重又拿起传统纸质书的原因,虽说现在还在微信听书,但是遇到好的书,我还是会愿意在书架间停留挑选纸质书籍的,毕竟最是书香能致远。

喜欢在充满阳光的午后,或是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任浮躁的心在文字中静静徜徉。暗香浮动一缕缕,它陪伴着我与冰心一同凝望《繁星·春水》,去感受《少年维特之烦恼》;轻轻地翻开鲁迅的《朝花夕拾》,让我的思想遨游在古时与现代之间,我闻到了古代的气息,时而与法布尔一起探索自然,时而与鲁迅一起回忆在书香中。《人生》《平凡的世界》它让你体会到底层人们如何奋力抗争改变命运的;踏上《文化苦旅》,沿着余秋雨的足迹,体会行者无疆,见证历史的悄然变迁;与蒙曼、康振共品最美古诗词,感受中华千年文化的温情与敬意;遇见才女林徽因,感受四月暖风最柔人的气息;和三毛一起走撒哈拉,感受她的肆意洒脱;学林清玄以清净心看世界,读莫言懂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之以恒。

无论是书香里的悲欢离合,还是书香里的云卷云舒,无论是书香里的风雨波涛,还是书香里的酸甜苦辣;一切都是那么让人沉迷,令人陶醉。悠悠书香,既有“大漠孤烟直”的壮美,又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悠然;既有“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清丽,又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哲理;既有“作别西天云彩”的惆怅,又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旷达。

在一本本书的墨香里,不断地增加自己的阅历与见识,每一本看完的书籍,虽然束之高阁,但那些知识,其实都储藏在你脑海里,以备不时之需。趁阳光正好,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去开启一场触及灵魂的书香之旅。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如月,安徽省蚌埠市人,闲暇时爱读书看报,爱旅游,崇尚自然,喜爱田园风光。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我们更爱读纸质书?| 意外
学生佳作|“如何读书”主题作文(二)
一日一图 | 阅读纸质书籍,才会让你心安
方戎|书缘
《阅读杂谈》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同样是书,你选择纸质书还是电子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