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记忆中的老龙河

记忆中的老龙河

五家渠,地处乌鲁木齐以北三十多公里的地方,这个地名的由来据说是因为最初五户人家依伴着一条自然流淌的水渠而得名的。五家渠是我的出生地,三十岁之前我一直生活在五家渠,在那里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对那里的印象也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五家渠的这条“渠”,当地人称其为“老龙河”,它自南向北依地形地貌的变化而左湾右转,就像是一条摇头摆尾游动的长龙,绵延数十公里。潺潺流动的河水滋养着这块广袤的大地,也成就了兵团屯垦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汉语辞典》里“渠”与“河”是有着概念大小差异的,“渠”小也,“河”大也。说“老龙河”是“河”,那是因为在它最宽阔的地方有三、四十米,特别是在春季冰雪融化的时候,滚滚洪水似猛兽一般咆哮而过甚是壮观,故“河”也;说它是“渠”,那是因为在地势低洼的河道最窄处仅仅也只有四、五米的宽度,潺潺流水似一位恬静的少女温文尔雅,谓之是“渠”也是恰如其分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解放军进军新疆屯垦戍边的时候,王震将军亲自勘踏天山南北适宜开垦建设的地方,看到五家渠水草丰美、土地肥沃,而且临近首府乌鲁木齐,于是便将的师部选址于此地。此后,的广大军垦战士们在这里开垦荒地、修建水库、建设农场,还先后建起了建材生产、皮革加工、拖拉机装配、粮油加工等一系列的工业企业,将原先的野草荒滩逐步建成了如今路宽楼高、树木林立、环境优美、宜居宜业、欣欣向荣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水被喻为是生命的源泉,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机与活力。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老龙河”可以说是五家渠的“灵魂”了。老龙河的水质非常清澈,据说都是因为有地下泉水的缘故,站在河边就可以看到河水里窜梭游动的各种鱼类,河里生长着成片茂密的芦苇,两岸的野草也是郁郁葱葱,当时在沿河两岸还生活着野兔、狐狸、水獭、野鸭等野生动物。

老龙河里的鱼都是纯野生的,有鲫鱼、鲤鱼、草鱼、白条、五道黑、泥鳅等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食物比较匮乏,肉食就更是稀罕物,我们依河而居能够经常吃上美味的鲜鱼,这也的确是上苍赐予我们的最好礼物。

世间万物皆有常识,捕鱼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父亲隔三岔五会从老龙河捞一些鱼回来给全家人改善生活,父亲用来捕鱼的工具是他自己用柳条编制的鱼篓,父亲会编筐的手艺,柳条和竹篾在他的手里都是编筐的好材料。鱼篓的口小肚子大,一顶大小吻合的“尖顶帽”倒插进鱼篓的进口形成倒刺,鱼儿只要顺着进口钻进去就出不来了。在鱼篓里放一些油渣之类的饵料,再将篓子沉到河水里就可以用来捕鱼了。

如果河道比较直且水流湍急就不可以放置鱼篓,因为鱼儿在这样的地方仅仅是匆匆而过,它根本就停不下来,就像在高速公路不方便停车一样。鱼篓要放置在河道拐弯的区域,这里水流比较平缓,而且鱼儿特别容易在这里聚积。情况好的时候,一只鱼篓一次可以捕获好几公斤鱼,在鱼篓出水的那一刻,鱼儿跳跃溅起的水花哗哗作响甚是热闹壮观。

老龙河里的鱼非常多。在老龙河里钓鱼、摸鱼对于我们小孩子就是一件放飞自我非常快乐的事。放学的时候,我们会找一块河水较浅的河滩,然后放下书包,甩掉鞋子和衣裤,跳进水里进行一阵动静很大的“扑腾”,然后乘着刚刚搅起的浑水开始“浑水摸鱼”。鱼儿受到惊吓后会钻到芦苇根处躲藏,此时只要两手对着芦苇下面进行“包围”,基本就可以轻松抓获一条肥美的鱼儿。

钓鱼就更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了。解决“钓竿”就在房檐下的竹帘里抽一根手指粗细的竹棍;“钓线”则是用一根尼龙线就可替代;“鱼钩”就用一根大头针做弯曲处理即成;“浮漂”就找有鸡窝的地方捡一根鸡翅上的粗羽毛解决,至此一套简单完美的钓具就完成了。坐在河边把一块馒头沾水后捏成团就成了鱼饵,把鱼饵挂到鱼钩上抛进水里,不一会就可以把鱼从河里钓上来。

受老龙河水的滋养,河里的芦苇可以长到2、3米高,芦苇叶大多都有巴掌那么宽,过端午节包粽子的时候,那宽宽的芦苇叶就是最好的材料。河道两岸的野草也生长的特别茂盛,我们玩“捉迷藏”的时候经常会藏在野草里面,要不是自己主动出来“投降”,别人根本就休想找到。

秋天的时候,河边的野生枸杞红彤彤的,一片连着一片特别漂亮,这也成了我们采食解馋的美味。由于水草丰美,来这里觅食和筑巢的鸟儿也特别多,各种不知名的鸟儿逶婉悠扬的鸣叫声特别好听。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老龙河的河面在冬天结冰之后,打牛(赶陀螺)、滑冰、抓鱼又给我们在寒冷、寂静的冬天带来无尽的欢乐。扫去冰面上的积雪,冰面就像是玻璃一样清澈透亮,可以看见冰面下游动的鱼儿和随着水流缓慢摆动的水草。用钢钎或斧头凿开冰面,成群的鱼儿会争着游到洞口来呼吸氧气,这时再用抄网就可以轻松实现一次冬季捕鱼。

“打牛”就是赶陀螺,陀螺的材料和样式五花八门,有用木头削制后涂上红、蓝颜色进行装饰的“木牛”;也有用金属螺杆经过车床车制的“铁牛”,“打牛”的鞭子则是从废弃的汽车轮胎里抽出来的皮绳绑制的,鞭子抽在陀螺上发出清脆的“叭、叭”响声,就像是放鞭炮似的。我们玩陀螺的方式有比赛速度的,也有相互进行碰撞看谁先被撞倒的。还记得冬天“打牛”的时候脸蛋冻的通红,时不时还要顾忌一下流“过河”的鼻涕。

冬天在老龙河的冰面上玩耍,最刺激的项目还要数滑冰了。那时的滑冰工具都是自制的,像“脚麻子”、“爬犁子”等等。“脚麻子”是在两块鞋底大小的木板下面固定两根平行纵向的铁丝,再用绳子将木板固定到脚上后在冰面上滑行。“爬犁子”制作也非常简单,用木头钉成一个方框,在两侧着地的位置固定放置两根钢筋就可以了,玩“爬犁子”可以一个人坐着被另一个人拉着跑,也可以独自用两根钢钎戳动冰面滑行。还记得我小的时候在老龙河的冰面上玩一天也不觉得累,经常都是玩得太投入了顾不上写作业,回家后会招来父母一顿训斥。

前几年去过五家渠,在惊叹五家渠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同时,心里也惦记着给自己的童年生活留下深刻记忆的老龙河。“老龙河早就被填平搞城市建设了!”陪同我的朋友在说起五家渠的变化时脸颊上扬一副自豪感,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却感到有些伤感,就像是惦念着一位已经消失的老朋友。

漫步在老龙河曾经流淌的地方,侧耳静听仿佛还能听到从前那潺潺流水熟悉的声音。记忆中那个水草茂盛、鸟鸣花香、鱼儿欢跳的老龙河,那个给我们一代人的童年带来欢乐的老龙河,也只能永远印刻在记忆里。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贾兴旺,新疆昌吉市城市管理局宣传干事。与文字和摄影相伴30年,把职业与爱好有机结合,每年均有新闻作品获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只要努力就会改变!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河,从我家门前流过
邓庄:那条魂牵梦绕的河
忆童年(六)——家乡的水濠
童年的小河
北方专栏 | 陈怀伟:追忆那逝去的童年水趣
那片消失的芦苇荡||殷振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