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笔||我的创作经历与体会

我的创作经历与体会

——冬歌文苑第一次文学交流会上的发言

王树宾||海南

年初,冬歌文苑创办人、军旅作家黄玉东大校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在今年文苑第一次的交流会上作一个主题发言。文苑群英汇聚,优秀作品不断涌现,而我近年创作的作品不多,也没什么经验,因此面对大家有些惶恐。但作为一个资深的文学爱好者,且又是文苑的文学顾问,我没有理由推辞。无论如何,总有一些经历,也有一些体会。今天,我就与文友们分享一下我的经历与体会,算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创作经历

我于1985年开始尝试文学创作。幸运的是,我的小小说处女作《天麻》和散文处女作《粽子》分别在《人民海军》报和《海南日报》发表了。《天麻》是反映连队官兵关系的,《粽子》是怀念母亲的。这两篇作品都得到了很好的评价。《天麻》发表时,编辑以编后语的形式给予肯定和分析。随即,这篇小说又被《解放军生活》杂志改编为摄影小说发表,摄影小说在当时是很流行的文学形式。因为《解放军生活》杂志属于全军性刊物,按部队相关规定,团党委给我记了三等功。因文学创作而立功,这在我们团是首次。这一切,增强了我的信心,也使上级政工机关发现了一棵文学幼苗。随后,我多次参加了海军航空兵政治部和海军政治部在青岛、湛江等地举办的创作笔会,有幸得到了在全军乃至全国都很有名气的大作家的指点,这使初出茅庐的我对文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发现了自己的差距,我当时只能算是刚刚起步,有太多的知识需要去学习。我在《水兵文艺》的《创作谈》中有这样一句话:“文学离我很近,我离文学很远”,这是我真实的内心感觉。后来,我又在《解放军文艺》发表了短篇小说《符》,也是反映连队生活的。作为业余作者,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此后,我在军内外文学杂志和报纸副刊陆续有作品发表。1991年,我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读书,无论是军艺的老师还是外请的教授,都是文学界的翘楚。钱理群、王富仁、王蒙等大师都给我们讲过课。读过军艺的人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说是在这里插根筷子也能发芽。我想,我大概就是这样一根筷子。在这片肥沃的土壤里,发了芽,长了叶,只是没能长成大树。但军艺的学习生涯使我受益终生,有名师的教导,有同学的交流,对于一个文学爱好者来说,当然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后来,我又在《青年文学》《解放军文艺》《北方文学》《春风》等许多在文学界很有影响的刊物发表了小说,《新华日报》《南方日报》《海南日报》等省报的副刊也发表了我的小说和散文,一些刊物开始主动向我约稿。

从部队转业地方工作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写万字以上的小说少了,主要写散文和小小说,虽说作品不是太多,但我对文学的热爱和关注一如既往。

文学是我一生的爱好,但一直不是我的专业,也没有取得大的成就,对此,我并不介意。文学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快乐,这就够了。我先后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上海有个吴权民》、小说散文集《寻找儿时的月亮》,散文集《燃情岁月》(合著)。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并数次在军内外获奖。

二、几点体会

(一)写你最熟悉的生活,写最能打动你的事

    第一次参加笔会时,我与一位作家聊天。他说,写你最熟悉的生活,写最能打动你的事。我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我的小说和散文处女作为什么能顺利发表?除了自身的文字能力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写的是我熟悉的连队生活,抒发的是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

小小说《天麻》的情节很简单,一位老兵在退伍时托战友将一包天麻和一封信在他离开后交给连长。老兵在信中告诉连长,产自家乡的天麻治头痛病很有效,希望长期被头痛困扰的连长试试。连长拿着天麻和信愣住了,回想起此前老兵曾将这包天麻交给他,并当面说了今天信上说的这些话,可连长却果断地拒绝了。连长当时觉得这位老兵之所以给自己送天麻,是想通过自己帮他留队转志愿兵。如今,老兵走了,天麻却依然留下了,这让连长感到意外。连长既感动又自责,觉得自己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个故事很简单,但却引发许多思考:连长是好连长,战士也是好战士,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因为社会风气不正,人际关系被扭曲,假作真时真亦假,才导致误会的产生。

散文《粽子》写的是我怀念母亲的最真实的情感。我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后心急如焚,但因部队战备任务我作为连长一时不能脱身,那几天里,我祈祷母亲平安,生怕再接到不好的消息。此后,家里没再发来电报,我安慰自己,母亲会没事的。而当我忙完工作赶回家时,我母亲已经去世两个星期了,而父亲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没有把这噩耗告诉我。自古忠孝难两全,但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是我永远的遗憾。端午节前夕,我想起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写了散文《粽子》,《海南日报》很快就发表了。读罢这篇散文,许多人都为之感动。

我在《解放军文艺》发表的短篇小说《符》《奔放一回》,《青年文学》的《死信》,《北方文学》的《老豆腐》,《春风》的《牛——14》等写起来感到特别顺手,小说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都来源于我所熟悉的连队生活。

文苑刘玉庆老师写边防,邬晓华老师写士兵,都很有特色,其主要原因,同样缘于他们的生活底蕴。

因此,写你最熟悉的生活,写最能打动你的事,是成功的关键。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这是我最深刻的体会。

(二)逐渐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

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不同的作家,都有不同的风格。我想,这是由作家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美学追求、价值取向乃至个人的脾气秉性等综合因素决定的。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历来是作家们所追求的目标。有些作品,不用看署名,读者就能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如鲁迅、朱自清、梁实秋、汪曾褀、钱钟书等大家,其创作风格十分明显,这就是创作风格的魅力体现。

风格多种多样,亦无高下之分。我个人喜欢的是平淡朴实但内涵丰富、尖锐辛辣却幽默风趣的作品,我的写作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至于是否达到这一目标,则只能由读者评判了。

如散文《清明三题》等,所表达的并不是轻松的话题,但我希望在引发读者在对人生和人性等重大命题思考的同时,以自己的语言方式来消减某些沉重。小说《犯忌》《老马和小马》等则以诙谐幽默的笔法,来反映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满足不同层面读者的阅读需求,当然,不同的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

对于业余作者而言,创作风格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但这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三)追求作品的深度和浓度

什么是作品的深度?我个人的理解是:作品的深度是作家通过对生活表象和具体人物的描写,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层意蕴和人生哲理,从而使作品内涵丰富,给人以启迪。作品的深度取决于作家的视角和情怀。作品的深度与题材无关,与事件的大小无关。有两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可以说清这个问题,一句是“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另一句是“窥一斑而知全豹”。这就要求作家必须关注世间万象、人间百态,并且有所思、有所悟。我的小说《朋友圈》《犯忌》,说的是琐事俗事,但能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随笔《拜佛》,通过对拜佛现象的剖析,让读者对信仰、人性等诸多层面的问题有一个新的认知。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深度不是高谈阔论豪言壮语,也不是靠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它应该是来自于作者的内心深处的一股清泉,自然地融汇在作品的肌肤骨骼字里行间。作品的浓度,是我对文学作品质量的个人表达,因为我没听到有人提到过这种说法。浓度与深度有联系但却不尽相同。要说清这个问题不妨举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想要泡一壶好茶,关键取决于茶叶的品质;而想要一壶浓茶,则取决于茶叶的多少。有些作品,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总是觉得没什么味道,如同喝了一杯白开水。而有的作品,读一遍感觉意犹未尽,再读,又有新的感觉,犹如品茶的回甘之美。如何打造一篇有浓度的作品,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个人的体会是:一要用心,二要凝练。用心,是指作家拿出来的东西确确实实是自己留心观察细心体悟的结晶。凝练二字,我用最通俗的话解释:就是没用的话不说,有用的话省着说,切忌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更不要虚张声势夸夸其谈。如此,这作品就不会寡淡无味。小说人物的塑造,似乎少不了肖像描写。但在我的小说尤其是小小说中,我尽量省却这类文字。在极其有限的篇幅里,我舍不得用太多的笔墨描写人物的高矮胖瘦,头发眉毛。可我希望读者读完我的作品,有一个或一群完整的活生生的人物鲜活地呈现在眼前。也许,这些人物形象与你周围的某人很相似。像《朋友圈》中的退休干部老朱和收废品的老刘、《犯忌》中的田二和同乡老板、《老马和小马》中的两位人物等。当然,这只是我的尝试,目的是使作品更加浓缩一些,至于能否达到了我期望的效果,这得由读者来给我打分。在这里,只是一种交流而已,并不是要别人学习我的做法。

(四)在语言和文字上下功夫

语言和文字是作品的血脉,担负着传神达意的重要使命。这个话题一时半会说不清楚,我只说几点建议:一是要了解文学语言和新闻语言及公文语言的差别。文友中有新闻报道的骨干,也有公文写作的高手,他们有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公文和新闻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带到文学作品中,这会使作品的文学性大打折扣。二是文学作品中尽可能少用刻板的书面语言,可适当采用口头语、俗语、俚语等。比如说一棵古树有多粗,可以用三人或四人合抱之类形象直观的说法,如果你说树的直径有一米或两米,那就少了文学的味道。三是在篇幅较短的作品里尽量避免使用同一词汇。汉语词汇如此丰富,相同的意思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词汇表达。丰富多彩的词汇表达可以增加作品美感,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四是稿子完成后不急于投稿,先放一放,过几天再看一看,读一读,也许你会有许多新的想法。同时,看看词汇和语句是否准确生动,有无更好的替代。看看节奏是否流畅、让人读起来感到比较舒服等等。总之,仔细琢磨,反复修改,才能使作品更加完美。

  (五)多读书,细观察,勤思考,善积累

   读书的意义无须多言,我在这里只是强调一下,不读书不学习是很难写出好作品的。读书的范围不要局限于文学作品,历史、哲学、美学都可涉猎。但人的精力有限,读什么怎样读都得有所选择。有的粗览即可,有的则需细品。多观察多思考,对于作家来说尤其重要。在纷繁复杂的生活大潮中,我们有时裹挟其中,有时驻足旁观。人情冷暖,世间百态,处处留心皆学问,作家应有一颗善良而敏感的心。通过观察思考,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以文学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关于积累,除了记日记、做读书笔记外,还有不少好的方式。就我本人而言,记日记的习惯我没能坚持,但我有自己的《随感录》和《杂事录》,或奇思妙想,或读书心得,或灵光一现偶得佳句,赶紧记下来,年纪大了,不及时记下就烟消云散了。生活中的奇闻轶事,则记入《杂事录》。寥寥数字,日后或发酵催化为一篇有意思的作品。我的散文《尖峰岭笔记》中的第一则笔记题为《两条狗》,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人说这狗太懒,还有人说这是见过世面的狗,见过世面的狗是不会瞎嚷嚷的”。这就是我旅游当天随手写在小本子上的文字,后来成为散文中的重要部分。文章发表后,不少读者居然对这段话很感兴趣,并由此生发出许多联想。我想,这得归功于自己的点滴积累。

今天的交流发言,我就讲这几点。一家之言,难免有错,欢迎文友们批评。谢谢大家!

2023年1月31日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王树宾,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人,现居海口。在海军某部服役2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海南省作协会员。先后在《解放军文艺》《青年文学》《北方文学》《新华日报》《海南日报》等杂志和媒体发表小说、散文近百万字。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上海有个吴权民》、散文小说集《寻找儿时的月亮》等专著,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并数次获奖。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彦
【上海文苑】No.20964期[三湘诗韵专栏]D版|| 一个业余作家的自述 文/陈水平(1980字)
最齐全的纯文学期刊名录
【西楼文苑品诗阁】总(1181)期秦枫小辑
谢强【散文】我和凉城文苑的不解之缘
张国印|遵化•2021年散文创作简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