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抹不去的记忆

抹不去的记忆

跨进那所没有围墙的小学,正是傍晚放学时。三三两两的孩子,蹦蹦跳跳地走在一起,他们说说笑笑的,如一群欢快的小鸟,飞出了校园。从背上取下简单的行囊拎在手里,我放慢了脚步,边走边打量着这所我不辞劳苦,乘车转船奔波而来的校园。

放眼,最先入目的是宽旷的操场。操场的四周,一棵接着一棵挺拨的小白杨,有序的排列着,此时的它们,才刚刚放开稚嫩的幼叶,尚未长成蓬勃的样子。远看上去,估计栽下它们也不会超过三年二年。操场的西边,是大片大片的油菜地,春寒已去,恣意生长的油菜正在散枝开叶,孕育着属于春天的花蕾。把目光转望向南,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傍晚的风吹过,一层层绿油油的麦浪,浅浅的重叠着,铺展向远方又悄然地退去。操场东面,是一条南北通长的沟渠,初春时节,雨水的脚步还在远方,沟渠边上,一些不知名的野草正自在的绿着,偶或也会有一两朵不怕冷的小花,在早春还有些微凉的风中恬静的摇曳。把目光从操场上收回来,抬眼打量,两排红墙青瓦的教室,相距着一定的距离,前排教室有两幢,每幢都是六口教室,两幢教室前面正中间的空地上,突兀出一个水泥砌成的台子,上面插有一根长长的竹杆,竹杆的顶端,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夕阳的余辉中,迎着风正呼啦啦的招展着。“光辉的旗帜”莫名的想到这句话时。早上从家里带出来的感伤,乘车的晕眩,转船的呕吐,此刻离我,仿佛都已经很遥远。这所我一路奔波而来的小学,以一面飘扬的红旗,在我初识的脑海里,映下了深刻的记忆。

孩子们三三两两的,从我的身边经过,涌向进出校园的唯一出口,东边沟渠上通向校外的土路。胆大的孩子会停下脚步,转头好奇的打量拎着行李的我,胆小的孩子走近我身边时,也会略带羞涩的低着头,微笑着从我身边走过。"老师,新来的老师"走过身边的孩子,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小声议论的话语,传进了我的耳朵,我的心里一热,感到特別的温暖。我想问问学校办公室的位置,又不好意思对孩子们开口,正当我犹疑不定的时候,迎面,走过来一个人,五十岁左右的年纪,手里拎着一个褪了色的黑色,洗得发白的中山装,上衣口袋里插着两支钢笔。我还没来得及打听,他就热情的发话了"你是新来的老师?家住哪里?怎么过来的?"一连串的询问,问得我都来不及回答。他介绍自己姓李,是教数学的老师,家就住在学校左边的小街上。李老师非常热心的说带我去见校长。

跟在李老师的身后,听他滔滔不绝的介绍:校长姓茆,今年四十出头,邻县人,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在这所小学教书,十几年了,从当初分配来的老师,做到了现在的校长。学校共有十五个教师,其中八个是代课的,还有三个公办教师,四个民办教师。学校是双轨制,一个年级两个班级,一至六年级总计十二个班级,低年级班级学生多些,一年级两个班将近一百个学生,年级越高学生越少,六年级学生最少,两个班级加一起还不到六十个人。李老师说这个地方大多数人家,不太看重孩子读书,每年开学都会有学生失学不念了,让校长很头疼。校长会请当街的老师,去失学孩子的家里做工作,连哄带劝的,也能动员一部分回校,但是大多数失学的孩子,还是过早的走上了社会。他说学校有食堂,吃饭也不要钱。说他自己也是代课教师,代课十几年了。说当初建校时比现在更缺教师 ,大队书记找到他,认为他初中毕业有文化,让他去学校做代课教师,不发工资算工分。那时还未分田到户呢,书记说只要去代课,就按十分工一天计算。当时的男劳力参加集体劳动,起早贪黑,累死累活的也就一天十分工。他说学校里另外几个和他差不多大年龄的,也都是家住附近的,当年和自己一样,被书记动员来的,年底领工分的代课教师。李老师说我们这个学校,虽然名字也叫中心小学,却一点也不像外面中心小学的样子,不通车,不靠路,油泥地下雨天还出不去。学校来去最多的是代课教师。像今年,初开学时新来了四个代课教师,现在已经走掉了三个,今天你来的正好,估计校长能分配你包班,教一年级,因为一年级(2)班的老师上周刚回去不来了。

跟在李老师身后,走向校长室,听他一路如数家珍的描述,对学校的大致情况,我基本上有所了解。把介绍信递给校长,简单的做了自我介绍。校长说欢迎你到我们学校工作,我们这地方条件有点艰苦,但大家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却是非常好的。校长又问我之前做什么工作,怎么会想到这离家百里的地方来代课,我都一一作了回答。校长让我把行李放下,叫李老师先带我去食堂吃饭,他再想办法解决我晚上的住宿问题。跟着李老师走向食堂,我才感到自己肚子很饿,天亮从家里出来,中午在轮船站边小吃店,花五毛钱吃的面条,早就在轮船上吐掉了。

饭后,回到校长室,一个年纪和我相仿的女孩正站在哪里,校长给我做了介绍,说这是张老师,学校的幼儿教师,家住在学校旁边。安排我以后就住在她家,我感到惊诧。校长解释说:学校虽然有宿舍,那是男教师们住的,考虑到你一个人住不太安全,就把你安排到张老师家住了。校长说,张老师一家人,性格都很好,她母亲也是本校老师,姓高,一(1)班班主任,她的父亲长年在外工 作。说之前刚走掉的那个女教师,也是安排住她家的 ,说她家离学校近,在学校吃过饭去她家休息,也挺方便的。

从校长室出来,张老师抢着帮我拎行李,一路走着,因为年龄相仿,我们很快的,就说到了一起。陌生感没有了,我们显得很自然。出了东边的校园出口,跨过一条南北路,再向北  拐一点点,就到张老师的家了。因为提前知道我会住进来,她母亲高老师已经把.她的床上,换上了虽然陈旧却是干净的床单。寒暄过后,我把行李打开,取出被子放在张老师的床里边。

暮野四合,天色渐暗,张老师点亮了一盏煤油灯,我才知道这个地方尚未通电。如豆的灯光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聊着聊着的我们,就进入了梦乡。                                   2018年4月12日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蔡小平,网名闲庭信步。喜欢养些花花草草,喜欢在文字中漫游,盐城市诗词协会会员,响水县诗词协会理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公众号 hyd19671125

微信号 hyd196711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0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青当年在京山——新市篇·天王(3)
记忆深处的代课教师
谢谢你,方校长!
别了,罗宾
内退心里忧
马换喜:教学忆事 ——我的教学历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