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蔡来升||河北 

序言:母亲离开我已有十七年了。我早就想写一篇文章来纪念她老人家,只是她生前值得我回忆的事太多太多 ,一时理不出头绪来。往往提起笔来,就又不知从何写起了,所以只写了些片言只语,不能连缀成文,难以释怀。母亲节快到了,写此文一者来祭奠她老人家,再者也算了却自己的一桩心事吧。

母亲的娘家是焦里祥,与我们村相邻。外祖父是个习武之人,看上去特别严厉。小时候我跟外祖父学武术。有时心不在焉,他就不顾情面地责备我。渐渐地我就失去了兴趣,最终也没能从他老人家那里得到武术的真传,只学得一鳞半爪的花架子。至今想起来,还觉得特别遗憾。值得欣慰的是:听他讲了不少耍把式,走江湖的故事。外祖母在我印象里,是个慈祥、善良的人,可惜不到五十就去世了。母亲兄妹6人,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三个妹妹。因为外祖父解放前给人做保镖,攒下些家底。所以解放初期,他们家被划为富农。在唯成分论的年代,这不但不是荣耀,反而给母亲一家带来不少麻烦。舅舅不但结婚晚,还娶了个“二婚”;母亲虽然贤惠,长得又漂亮,最终也只能嫁给了在生产队当记工员的父亲。

父亲早年在内蒙古地质队当勘探员。母亲嫁到我家后,她就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和农活。爷爷积劳成疾,长年卧床不起。母亲除了下地干农活外,还要伺候公婆。听奶奶说,刚结婚那几年,父亲回不了家。母亲曾只身一人远赴千里去内蒙古地质队看望父亲。由于交通不便,下了车,到父亲的驻地要步行七八天的时间。可以想见 ,对母亲这样一个弱女子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60年代初,在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下,家乡人民开始治理南运河。上级要求家家出劳力。父亲不在家,母亲只好替他去挖河。不仅吃尽了苦,受尽了罪,还落下关节炎的毛病。后来我爷爷去世,往内蒙拍电报,父亲没收着。母亲,一个刚过门没两年的儿媳披麻戴孝发丧了爷爷。每逢听奶奶说起这事来,我就心里就难受。大跃进、吃食堂、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哥哥和姐姐先后出生了。当时国家和家庭生活都极其困难,孩子也长的瘦弱。到我和弟弟妹妹出生时,条件才稍微好起来。父亲也下放回了老家,在生产队当上了出纳和记工员。这样全家8口人的吃穿就落到母亲一人身上了 。

母亲白天下地干农活,回到家做家务、喂牲口,晚上还要纺线、做鞋、缝补衣服。我们一家老小的衣服全是母亲自己纺线、织布、缝制的。至今还记得夏天我穿的短袖粗布衫是母亲用亲手织的土布做成的,既柔软,又吸汗,还耐穿。

夏天的中午,正当人们睡晌觉的时候,母亲不是到家南水坑洗衣服,就是在房荫凉里纺线,或是在东厢房里织布。我从来没见她歇过晌。

孩子多,劳力少,日子不好过。好在母亲治家有方。夏秋两季,母亲让我们兄妹五人利用闲暇时间拔草,沤肥来挣工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秋天,晚上吃过饭后,母亲带我们全家剥玉米,擗高粱叶、玉米叶,或晾山芋干,直到晚上11点多钟才睡觉。

冬天的夜长。我们一家人,给生产队的副业摊上剪橡胶制品边儿,或磨瓶盖儿边儿,挣点零花钱来维持艰难的生活。没活的晚上,母亲就熬夜纳底子,做鞋。有时一觉醒来,见母亲还在赶活儿,我劝母亲说:“娘,别做了,睡觉吧!”母亲安慰我说:“没事,一会完了活,我就去睡。”谁知等我又睡醒一觉时,母亲仍在做活儿。我流着泪对母亲说:“娘,天快亮了,别做了!”母亲执意要把活儿赶完。我躺在被窝里,只好偷偷地抹眼泪。母亲为了不耽误我们兄妹几个穿衣,有时整宿地连续缝补。 只是那时我们都还太小,不理解母亲为什么总是不困。

母亲这样辛辛苦苦地拉扯我们长大,给我们做衣服、做鞋穿。可我那时,不知道爱惜母亲的劳动成果。

有一年冬天刚下了雪,我因为好奇跟着小伙伴们去看大人们打兔儿。踩湿了母亲给我做的新棉鞋。怕父亲知道了骂我,就放到灶膛里烤。结果新棉鞋烧成了灰。父亲回来后,把我从屋里打到院子里,我一声也没有哭。我知道这是我的错。母亲为给我做棉鞋,光纳鞋底,就不知扎破了多少次手。我后悔极了,真想跪在母亲面前求她原谅。母亲却一直劝父亲不要打我。当父亲走后,母亲赶紧把我拉起来,还给我热饭吃。我心里不好受,晚上早早睡下了。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母亲叫醒我,让我试试新做的棉鞋。我看见她老人家眼角发黑,眼里布满血丝。才知道母亲又熬了一个通宵......我流着泪把棉鞋穿上,就上学去了。从家门口到学校,一直哭了二里多路。从那时起,我每逢穿新鞋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件往事,就觉得对母亲深深地愧疚。

冬天的早上,上学晚。我醒后总爱在被窝里待一会才起床。这时母亲就把全家人的饭做好了。灶膛里的火还没熄,母亲就在灶灰里埋几块山芋。等熟了后,分给我们兄妹几个吃。在生活困难的七十年代初,能吃上母亲为我们烧的香甜的熟山芋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三十多年过去了,儿时吃的熟山芋又香又甜的滋味,现在回忆起来,依然如昨天一样清晰。

还有件事,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那时我上小学。一天下午放学后,我与妹妹不知因为啥争执起来。我伸手把妹妹打哭了。母亲从地里回来,妹妹哭着去告我的状。我怕父亲知道了打我,就吓得躲在一间无人住的屋子的床下。一家人到处找我,我也不敢吱声。天黑透了,父亲回来知道了情况,就说:不用找了,先吃饭吧!他要是回来,看我不打折他的腿!我一听更不敢出来了。后来不知怎的在床下睡着了。也许是打呼噜的声音惊动了家里人,我被从床下拉出来,结果又挨了一次打。母亲哭着说:“儿呀,你知道全家人为你多担心呀?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我也不想活啦!”听到这里,我“扑通”一声,给母亲跪下,拉着母亲的手说:“娘,是我的不对!儿让您担惊受怕了。以后我再也不敢这么做了!”母亲把我拉起来,还给我摊了两个面饼吃。我连哭带吃,眼泪淌在饭碗里。我发誓:今后我有了出息,一定要报答母亲对我的养育之恩,让母亲享享清福。

在六七十年代的艰苦岁月里,我们这些穷孩子在艰难中慢慢长大。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为减轻父母的家庭负担,夏季,我们兄妹五人一有时间就去拔草;秋天,收了庄稼就搂柴禾, 翻地寻山芋;冬天,早晨背着粪筐拾粪。无论干什么活,我总能从数量和速度上超过小伙伴们。乡亲们常常夸我既能吃苦又勤快。

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小学毕业后,我考上了乡级重点初中。两年的时间,无论春夏秋冬,还是下雨刮风,母亲总是每天天不明 就起床给我做饭。从没一次耽误过我上学。后来我考上了县重点中学,有一半的功劳应归功于母亲对我的关照和支持。

上了县中离家远了,一个月才允许回一次家。每次回家,我就不想再返校。母亲总是把衣服和干粮、咸菜替我准备好,然后送我到村头。望着我远去的身影,久久不肯离去。现在回想起来,依稀还记得母亲在村口向我挥手告别的样子。我那时推着旧自行车,边走边回头,走出很远,才骑车上路。

后来我初中毕业考上了冀县师范,离家更远了。母亲怕同学们笑话我穿得朴素,就拿出家里仅有的一点钱,让我买件新衬衫。当我穿上新的确良褂子时,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但我心中却像是在淌血 。这十几元钱(在那时不是个小数目)可是父母的血汗钱呀!不知他们起早贪黑在地里干多少活,才能挣来呀!我在心里暗暗发誓:等我挣了钱,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

三年后我师范毕了业。没想到又考上了进修专科。本来想早点减轻家里些

负担去上班。可是母亲一定要我再去上学。就这样,我又进修了二年的中文学业。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母亲悉心地关怀和照顾下, 86年7月我毕业被分配到邻乡中学任教。离家五里路,我天天回家吃饭。空闲时能帮父母做点农活。当我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时,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我马上去县城买回来几斤香蕉,让母亲吃。母亲是第一次吃香蕉,尝了一个就让我给奶奶送去。还埋怨我,说不该买这么贵的东西。我想:就算是买最贵的东西,也报答不了母亲对我的养育之恩啊!

母亲这样没日没夜地为我们一家人操劳,其实她心里也很苦。在我刚记事的时候,一天早晨,我看见母亲不知因为什么事和父亲吵架,气的饭也不吃,一个人跑到房后面大哭了一场。上班的钟声响过后,她才抹干了眼泪去地里干活。从那时起,我幼小的心里才知道,母亲的忍耐力很强。她受了委屈,从来不向外人诉苦,总是把眼泪偷偷地咽进肚里。

母亲是急脾气,有看着不顺眼的地方就好说;有时干农活累了,还得回来拾掇锅做饭,就好发发牢骚。这样难免和奶奶发生点婆媳小冲突。不过吵嘴以后,母亲还是顿顿给奶奶盛饭;赶集时,不忘给奶奶买好吃的。足见她的宽宏大量和对老人的孝敬。奶奶当面不说,总是对别人说母亲如何如何的能干,怎样怎样的孝顺。

母亲是个普通劳动妇女,她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是她在坎坷的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一家操心费力,为儿女的幸福贡献着自己的所能。谁又能否认她的伟大呢?

不幸的是,母亲从五十岁就患上了轻微脑血栓。她怕我们兄妹几个知道了为她担心,常常背着我们吃“脉通”和“通脉灵”以及“三株口服液”。又过了几年,手脚发麻,走路摇摇晃晃,才坚持每年春冬输两次液。

2000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摔到在院子里,胯关节骨折,再也没能起来。在床榻上躺了一年有余,于2001年5月14日——她老人家生日那天,撒手人寰。

从母亲去世至今17年中,我时常梦见日日思念的母亲。看到她的容颜那样憔悴,总令我感到无限的伤痛。如果不是阴阳相隔的话,我一定会向她老人家倾诉这十几年来的离别之苦。

愿母亲在天国永远快乐!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蔡来升,笔名卧龙生,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喜爱读书,写文章,在有多篇作品在微信平台发表。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公众号 hyd19671125

微信号 hyd196711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0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砚城文苑】王金虎:老小孩
感恩母亲 怀念母亲
父爱如山◆【征文系列-33号作品】
我的父亲
母亲 | 王小东
刘治娥作品《感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