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扳 罾

扳    罾

陶以浪|江苏

立冬后的一个周末,几位好友邀我一起去射阳河扳罾。扳罾,就是把渔网沉入水中,待鱼游到网的上方时,提起渔网,再用网兜搲取网中的鱼。射阳河,古名潮河,是由射阳湖湖水冲蚀而成的天然河道。它发源于射阳湖荡,河道曲折,支流众多,是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的最大天然干河和重要的航道。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曲“射阳河,八十八道弯,弯弯都是金银滩。棉花白,稻穗黄,虾肥蟹壮鱼儿胖,更有那一望无际的马家荡……”,以其优美的旋律,精辟的词语,折射出了射阳河的富庶和绵延悠长的历史文化。射阳河上的扳罾,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存,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今天,已经成为射阳河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我们要去的扳罾,位于距离阜宁城二十多里的合利境内。我们驱车离开公路后,沿着弯弯曲曲的乡村水泥路,小心翼翼地行驶着。通往扳罾的乡村水泥路,只比车身宽一尺左右,两边都是深深的鱼塘。堆坎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些拐杖般粗细的杂树。后座的一位朋友开玩笑说,要是汽车方向盘稍微一抖,我们都得下鱼塘洗冷水澡。开车的朋友顿时更加紧张,额头开始渗出汗来。他埋怨道,这么个鬼地方,会有人来扳罾吗?带路的朋友说,你看前边,我们今天还得排队呢。我抬头向前望去,几百米外的射阳河堆上,一字排开十多辆轿车,还有几辆摩托车随意歪靠在树干上。天气虽然冷了,但来扳罾的人并不少。

下车后,我看到河堆下面有几亩平地,长着十多颗高大的杨树、柳树,树干比成人的腰还粗。树下搭着十多间活动板房,板房后面胡乱堆着十多个烧烤架,板房门前有三台自动售货机。板房里有一间商店,其它房间都堆满了桌凳。看来夏天这里的生意不错。提升渔网的电机房墙上,贴着一张电脑喷绘的红色告示。我读了一遍,主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按先来后到排队,不得插队;二是八十元扳一罾,谢绝还价;三是夏季每十五分钟、其它季节每二十到二十五分钟扳一罾,有无收获全凭运气。看完告示后,我明白了,这扳罾的生意不是不错,而是很好,好到需要安民告示来维持秩序了。

大树底下,有三桌人在打牌,另有十多人在闲聊。一位老爹爹迎向我们,对我们说,你们排在最后,前面还有五拨人。他就是扳罾的主人,姓杜,六十多岁,走路似乎有点颤巍巍的、不太灵活的样子。夫妻俩经营扳罾,杜老爹负责下河捕鱼,杜奶奶则负责操纵电机。我问杜老爹,你俩忙得过来吗?既要扳罾,还得经营商店、烧烤等。他说,他这么大年纪哪能忙得过来。那些都是邻居们开的,跟着扳罾挣钱。你看那码头上,那俩妇女,也是邻居,专门帮客人杀鱼,十块钱一网,鱼多了,还得加钱。还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啊。

码头上,几个青年男女,正在讨论着这一罾有没有鱼。他们包了三罾,前两罾没有一条鱼。他们心有不甘,决定再扳第三罾。杜老爹说,把握不大,现在天冷了,鱼很少游动,以静为主。扳罾就是守株待兔,全凭运气。夏天的鱼活动量大,加上河水流量大,每网都能捕好多鱼。

杜老爹看了一眼他那老式的机械表后,一声长吼:“起——网——喽——”。闲聊的人纷纷跑向河边,那打牌的几桌人,也都把牌反扣在桌上,去看起网捕鱼。机房内,杜奶奶合上电闸,电动机呜呜地叫着,驱动着辘轳,慢慢地收起拉网的钢缆。杜老爹则跳上河边的小船,一边解着缆绳,一边大声问道,谁跟他下河捕鱼?说话时,他还晃动着小船,那么灵巧的身子,一点也不像他在岸上走路的样子。那只小船,一米多宽,近四米长,在杜老爹的晃动下,感觉像纸板做的一样,轻飘飘地,仿佛随时都会翻掉,令人害怕。包了这一罾的几个青年男女,相互嘲笑着、推让着,都不敢上船。最后,一位胖乎乎的青年,壮着胆弯着腰、颤抖着把一只脚伸进小船舱,当他两手扶着船帮抬起另一只脚时,小船立刻摇晃起来,吓得他随即一屁股坐进舱里,两手死死地抓住船帮,一动也不动,不断地大呼小叫。

当小船划到渔网的中间时,在电机的牵引下,渔网的四角开始露出水面。这时可以看出,这片渔网很大,长约一百一十米,宽九十米左右,面积近一万平米。除了辘轳牵引的这一角外,其它三个角用母指粗的钢丝绳挂在三根直杆上。为了能支撑这片渔网的巨大重力,直杆是用钢结构焊接而成,好似电力铁塔一般。牵引电机这边下游的杆子称为低杆,约三十多米高。下游河对面的那根杆子叫高杆,有四十多米高。对面上游的那根杆子叫做倒杆,根脚在水底,不起网时,它总是倒在水中。每当起网时,在钢缆拉动下,渔网向电机这侧运动,带动倒杆站起,把渔网举出水面。当倒杆完全直立时,渔网也就全部出水了。

在渔网的四条边刚有一半露出水面时,远处传来了鸭子嘎嘎地叫声。人群中有人喊道,强盗来了。我正在纳闷,哪来的强盗呢?只见渔网上游几十米外的十多只鸭子,一边叫着,一边扑打着翅膀,双脚踩着水面,飞快地奔向渔网。原来,它们就是强盗,是扳罾主人家养着的强盗。它们已经习惯了不劳而获,平时就在离渔网不远处玩耍,每当看到起网时,便飞奔过来抢食小鱼。鸭子们真聪明,进入渔网后,便分散开来,游向渔网的四个角。四角的网最先出水,寸把长的小鱼随网出水后,拚命地挣扎、跳跃,无耐力气太小,蹦来蹦去,还在原地打转,成为鸭子的美餐。杜奶奶介绍说,这群鸭子养了三四年了,煲老鸭汤最佳,只是,五百块钱一只她也不卖。

就在大家议论鸭子时,给客人杀鱼的一位妇女说,野强盗也来了。果然,远处出现了几只鹭鸶的身影。它们伸展开的洁白的翅膀,似乎一动不动,两条腿笔直地伸向身后,很优雅地滑行到渔网上方。它们盘旋一圈后,轻轻地落进网里,用两条一尺多长黑漆筷子般的腿,笔直地支撑着灵巧的身体。低头安静而敏捷地捕食着小鱼,不时地张开两只翅膀,在晃动的渔网上保持身体的平衡。不似那群鸭子,使命地扑打着翅膀、用两只又粗又短的腿,向渔网的上方推着笨重的身体,把脖子拽得老长,去够网上的鱼,嘴里还不停地嘎嘎叫着。不知它们是吃不着鱼着急,还是对鹭鸶的抢食表示抗议。

我问那位杀鱼的妇女,怎么只有几只鹭鸶?她说其它的鹭鸶早就吃饱了。这些鸟都成精了,就在扳罾附近做窝,赶都赶不走。果然,在河两岸的杨树上,我看到许多鸟窝,数了一下,竞然有二十多个。有的窝里还有鹭鸶在晃动着脑袋,它们根本无视网中的鱼,看来它们真的不饿。这些大自然的精灵,长得温文尔雅,竟然也学习土匪,干起了占树为王,打劫渔获的勾当。

渔网大部分出水了,河岸上的人们,都使劲地拉长着脖子,试图看清这一网有多少鱼。除了那些一点点大的小鱼在网上蹦跳外,网里一点动静也没有。杀鱼的妇女说,别急,网中央的水还有几尺深呢。突然,一条斤把重的鲤鱼跃出水面,引起大家一阵惊呼。鲤鱼性子最急,稍微受到一些惊动就会乱跳。这不,那条鲤鱼蹦了几下,一不小心,竟然自投罗网蹦到船舱里,估计它是把船帮当成龙门来跳了。这时,几条鲢鱼露出背鳍,在水面上窜来窜去,犁出一串串水花。包了这一网的几个青年男女,顿时欢呼雀跃。

渔网终于出水,一条两斤多重的黑鱼被网托出了水面。它趴在网上,像一根尺把长的黑色树棍,丝毫不动,一点也不失它水中霸王的气概。当杜老爹用网兜搲它时,它才开始拚命地挣扎。这时,鸭子已经聚集到小船的周围,拚命地扑打着翅膀,企图向杜老爹搲鱼的网兜里抢食。而那几只鹭鸶,则各自叼起一条小鱼,轻轻地拍了几下翅膀,悄无声息地飘向河对岸的树上。

“来船了!”随着杜奶奶的一声高呼,电动机顿时呜呜地叫起来,带动着辘轳快速地放下钢缆。渔网在其自身和绑在网上的铅坠子的重力作用下,开始下沉。河对面的倒杆,也缓缓地倒向水中。只见下游一艘二百多吨的铁驳船,正快速驶来。扳罾的杜奶奶,打开高频电台,用她那地地道道的阜宁山芋腔,不断地重复呼叫:“慢点个慢点个,前面有渔网,靠右靠右。”那铁驳船上机器的轰鸣声顿时小了许多,船也慢了下来。这时,杜老爹已经把小船划到了岸边,等那个青年人颤抖着爬上岸后,小船迅速地向上游射去。原来,在扳罾的上游,还有一道临时拉起的缆绳,用于挡住上游漂下的水草,不让水草漂进网内。过船时得去解开缆绳。我问杜奶奶,水草进入网里会有什么影响呢?她说,至少要用四五吨的力气才能拉起一吨重的网。为了让网能沉入水底,网上绑有许多铅坠子。这么大的网,已经很沉了。如果再有水草,电机根本拉不动。缆绳解开了,被拦住的大片水草开始散开,向下游缓缓漂移,铁驳船也快接近渔网。杜奶奶又在电台里喊道:“停车停车”,那铁驳船后顿时没了螺旋桨推出的水花。船身在巨大的惯性作用下,安全平稳地通过了扳罾。我跟杜奶奶开玩笑说,没想到您六十多岁的人,普通话说得这么好,来来往往的船民都听得懂,任你调遣。她笑着说,不是她会普通话,是船民们能干,他们走南闯北的,什么话都听得懂。

铁驳船通过扳罾后,再次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全力前行。螺旋桨掀起的水流,把大片浮草冲进渔网中。这时,大家才想起那位胖乎乎的下河捞鱼的青年人,纷纷问他好玩不好玩。他说,他在船舱里一直没敢睁眼,引起大家一阵哄笑。

这时,杜老爹把小船划到了岸边。大家立即围拢过去,看到船舱里除了先前看到的一条鲤鱼、三条鲢鱼、一条黑鱼外,只有五条二三两重的刀鱼,总共六斤多重。那几个青年男女把鱼交给杀鱼的妇女,说,十块钱杀好、洗干净。旁边的一位老爹爹摇着头自言自语道,二百四十块钱扳三罾,就这么几斤鱼,还得花十块钱杀鱼,现在的年轻人啊……。那几个年经人听后说道,没事没事,主要是好玩。说完,拿起杀好的鱼,上车走了。

现在已经是冬季枯水期,射阳河的流速非常缓慢。渔网里的大片水草,几乎看不出在移动。杜老爹说,坐一会吧,耐心等着,这片水草一时半会儿过不去。我凑过去,同杜老爹攀谈起来。我说,你二十多分钟挣八十元,一年得挣大几十万吧,这么多年下来,你应该是百万富翁啦。杜老爹说,是挣了点钱,但没我说的那么夸张。这也是他的运气好。以前,射阳河上的扳罾,每隔五六里就有一个。大家都靠扳鱼、卖鱼为生,日子过得很艰难。改革开放后,这射阳河里的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船的吃水也越来越深。众多的扳罾,对航运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船舶撞网、挂网事故经常发生。因此,政府在十多年前开始拆迁扳罾,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绝大部分扳罾都拆了,只有几家留了下来。他没有其它本事,一辈子只会弄鱼,因此才坚持把扳罾保留下来,养家糊口。没想到这辈子扳罾还会给他带来富贵。大约在八年前,有人来扳罾,要求不论鱼多鱼少,按每扳一罾五十元付款,就赌个运气。他同意了,没有想到这生意越做越火,现在已经涨到八十元了,比卖鱼强百倍。几年下来,他已经给儿子在城里买了商品房。当然,生意好做,主要是因为国家的政策好,大家都富了,有闲钱找乐子了。瞧,八十块钱扳一罾,有时一网只扳一两斤鱼,在时还会扳空网,来扳罾的人照样乐呵呵地。没有许多闲钱,这些人能到他这来找乐子吗?

天渐渐暗了下来,渔网里的水草仍然没有走开的意思,上游的几片水草却漂得越来越近。杜老爹看看天,又看看河面,转身对大家说,天快黑了,水草又过不去,今天扳不成了。扳罾大家也看过了,天冷也扳不到多少鱼,都回去吧,明年夏天再来,发大水的时候来,运气好时一罾能扳百十斤鱼呐。于是,大家议论着走向汽车,言语中流露着没有花掉那八十块闲钱的遗憾。

汽车沿着窄窄的水泥路缓缓地行驶。朋友指着两侧的鱼塘自豪地向我介绍,政府经过慎重调研,决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其中有一个项目,就是把扳罾及其附近的鱼塘,打造成集扳罾、垂钓、农业观光及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农家乐。朋友说话时脸上的表情,就像正在农家乐里数钱似的。看到朋友的表情,我想,杜老爹说的话,真的很有道理。现在的乡村游、出国游越来越火热,不就是因为大家手里有了大把的闲钱吗。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陶以浪,江苏阜宁人,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平时喜欢写些文字。

长|按|二|维|码|关|注

以爱与青春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本公众号有权择优稿件汇集公开出版。其他网络平台转载本公众号作品,需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龙系列:渔 者
民间故事:老汉放生大鱼,夜里大鱼托梦:明日别去河中捕鱼
民间故事:男子过河,却遇落水鬼索命,他砸破铁锅逃过一命
民间故事老翁捉了一条鱼,察觉有异后将鱼放了,他因此躲过一劫
【转载】水草渔网小披
奇怪的生财之道,满河的人拿渔网不捞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