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常念文苑温暖时

常念文苑温暖时

 袁福成||江苏

       当你的双脚跨进《冬歌文苑》的门槛,和《冬歌文苑》结缘,文苑大家庭的温情与暖意,分享写作带来的喜悦与快乐就紧紧将你围绕,这是我加入《冬歌文苑》以来的切身感受。

2018年6月,我原工作单位的同事告诉我,远在苏州市教育局工作的周芸女士(网名:水乡小烛,本群群友、冬歌同乡、本人同事),托人捎来一本她个人刚出版的诗集,我不懂诗也从未写过诗,此前并不知道周芸女士擅长写诗,接到电话后真感到有点意外。

周芸女士早年先后任响水县招办主任、县教育局副局长。随先生工作调动,来到盐城市教育局人事处工作,当年我在局办公室任职。虽在同一单位,但在不同处室和不同岗位,只是偶尔有工作交集。周芸女士给我的印象是,行事低调,温文尔雅,贤慧知性,落落大方。从响水县局副科级领导岗位调到市局后虽待遇未减,但一直没有明确具体职务,她一如既往地任劳任怨,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唯一让大家亮眼的是,在私家车尚未普遍进入家庭之时,她就早早开着白色大众轿车上下班。后来听说她先生任联通公司老总,家境尚好,女儿也很优秀,高中毕业后去澳洲留学。再后来,周芸女士又随先生调动去苏州工作。她的诗集出版时,我已退休四年,还特地托人带书赠我,单这份情义就令我十分感动。我从头至尾认认真真地将诗集通读了一遍,并发微信表示感谢。当时,我自己也正在从零开始,尝试学写一些文学作品,以打发失伴和退休后的业余时间。也试着向一些报纸副刋投稿,报纸副刋无一例外只收千字左右的文章,而我觉得自己的功力尚浅,用"千字文"写人叙事,"到嘴不到肚"很不过瘾。有时候报刋的编辑们硬把几千字的文章压缩到一千多字,改得支离破碎甚至面目全非。正在为要不要继续向报纸副刋再投稿而纠结。如果不投,写好的文章就仅限于自娱自乐又心有不甘。在这举棋不定之际,这本诗集如同一位信使,敲开了我的心窗。心里想,周芸女士已是苏州市作协会员,并出版了个人诗集,我们又是曾经的同事,老师就在身边,何不向她请教,也许她就能指点迷津。于是,我便将手头的几篇文稿发给了周芸女士。周芸女士阅后马上征询我的意见,如愿意加入《冬歌文苑》,她很乐意向冬歌总编引荐。周芸女士既然推荐,肯定对我的成长能有帮助,我欣然答应。果然,在第二天,冬歌就一把将我拉进了《冬歌文苑》,从此,我也成了《冬歌文苑》大家庭中的一员。周芸女士则成了我和《冬歌文苑》结缘的"月老"和"红娘"。

此前,从未关注过任何文学平台,更谈不上投稿。初进文苑之后,还不知道和群友如何互动,不知道如何在群友的文章后面留言,不知道要留言必须先关注《冬歌文苑》公众号,更不知道可将文苑中的好文章转发朋友圈。就这样懵懵懂懂地闯进了《冬歌文苑》这个略显陌生的"家园"。

刚进文苑之时,我清楚地记得,向平台投出的第一篇文稿的题目是《根在水乡》。在文章正式推出之前,冬歌总编通过微信,将编辑好的文章先发给作者预览校对。一见校对稿便心生欢喜,配了插图的文章,看上去图文并茂、赏心悦目。而且还配了适合文章主题的歌曲,边听歌曲边读文章,更是悠然自得、心旷神怡!首篇文章于2018年7月13日在平台推出,两天之内就有三百多人点击阅读,素不相识的日夜、李品刚、焦红玲、江浙一兵、张守权、暗香如故、闲庭信步、四月的风、游子吟老师还在文后留言鼓励,周芸女士也来热情捧场。阅读文后的留言,让我又回想起美好的学生时代,每当作文本下发之时,总迫不及待地先看老师打出的分数或等第,再看老师给出的评语,最后才去订正文中的错别字。加入文苑之后,除了每天能免费阅读新鲜出炉的文章,还能倾听来自天南海北文友们的精彩留言,美美的感觉温暖了全身。有时候,文章中偶尔出现一两个错别字,也难逃文友们的"火眼金睛",那种真心呵护,真令我感动不已!

后来发现,平台还有专门的"五天一评"时间,选出十天内群友在本平台发表的的优秀作品,供大家讨论分析、品头论足,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让我们这些刚刚"登船"的陌生客受益非浅。

此外,让我心情感到特别舒坦的是,文苑投稿规定,每篇文章的字数一般在四千字以内,但从不拘泥于四千字这个上限。不会象报纸副刋那样,让文字屈从于版面,不再有把文章"摧残"得七零八落的痛苦。让我把想写的写完,并完完整整地呈现给群内外读者,再无意犹未竟的遗憾。文章写得好赖暂且不论,先有了随心所欲表达和呈现的自由!这种感觉和快意正是我想要的。想要的就能如愿以偿,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真是美妙无比!

进"家"不久,我便从心底里深深地爱上了文苑,爱上了这个"精神家园"!

加入《冬歌文苑》之后,我本善良,给群友文章留言时喜欢实话实说。也有群友私信提醒我,说群里的"小心眼的人"不少,让我说话留有余地。但我的感觉是的确也碰到过极个别"小心眼"的人,你给他提了点建议就记恨在心,但这样的人极少,还是好人和能人众多。入群之后的另一大乐趣是,逐步结识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文友和老师们。平台的几位顾问个个德高望重,让人高山仰止。冬歌总编本身就是大名鼎鼎的军旅作家,平台的几位副总编、总管以及编辑老师人人精明强干,当年的部长现在的总编琅琅老师,既在国企任职还经营自己的公司,这样一位大忙人,凭着对文学的爱好和执著追求,每天午夜准时推出平台文章,平台的事务还打理得妥妥贴贴,怎不让人心生敬意?李品刚老师年过七旬,组织"五天一评"时一丝不苟,平时还笔耕不辍,精品佳作迭出。继任者陈俊泽老师大病初愈,承担群管任务兢兢业业,多首格律诗写得有声有色。还有刚刚出版了专著的程立龙、赵建平、姜会民老师,还有长年坚持在我的文章后留言鼓励的琅琅、张守权、王树宾、倪宝元、李品刚、焦红玲、江浙一兵、陈俊泽、白锦刚、刘玉庆、张曙光、牛逸、叶震霄、马作言、乐善好施、周振英、陈颖、周秀桐、白小白、王中霞、吕晓花、冯慧娟、冬红、顾二、魏华、张志荣、刘光明、风华、蔡小平、徐进城、杨青、梦雪、水柳、一片丹心等数十位文友老师(限于篇幅,未能将留言老师名单全部列出,敬请谅解)都成了我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前有冬歌总编举旗领航,后有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文友老师加油助力,让我们这些后来者和初学者,生活在倍受呵护的温暖大家庭之中,心中的幸福指数也在节节攀升。

加入文苑时间不长,个人也觉得收获颇丰。加入文苑后的一年半时间,已在平台推出的文章总数达五十余篇,总字数在十三万以上。其中共有二十篇文章(约占本人在平台发表文章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分别又在《盐城晚报》《东方生活报》《淮安新周刋》《盐渎》《塘河》《云梯关》《速读》《中国乡村》等纸质报刋上节选或全文登载。2019年1月至今,我在平台推出的文章总数已达35篇,平均每十天就有一篇文章问世。35篇文章中,先后有十篇文章列当日头条。有七篇文章点击阅读量过千,最高单篇阅读量突破三千,全部文章篇均阅读量在八百人以上。本人的朋友圈也从最初的四五十人上升到近五千人。参加平台《关于贫穷》征文,获优秀征文奖,首次报名主持"五天一评",获月度优秀主持人奖。2019年,本人还成功加入盐城市作家协会,成为正式会员。

本人退休之后,曾经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在有生之年,将自己大半生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逐一用文字呈现出来,日积月累,集腋成裘,有朝一日,能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文集,也不负此生在人间走过一朝。有时也曾暗自嘲笑过自己,退休奔七之人,一无家学传承,二无专业背景,三无靠山提携,仅凭一己蛮力,岂能如愿以偿?如果说当初信心不足,将信将疑,在加入文苑后的一年半,我不仅得到了文苑群友们的精心呵护,还得到家人们的全力支持,更加坚定了迈向既定目标的信心。虽在"奔七"路上,只要心中有梦,始终不改初心,坚持锲而不舍,梦想终将照进现实!

有文苑大家庭阳光雨露的滋润,即便春寒料峭、夏日炎炎、秋风萧瑟、北风呼啸,只要心在《冬歌文苑》,我的春、夏、秋、冬,将始终花开满园、暖意充盈!

致敬《冬歌文苑》,我的精神家园!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袁福成,江苏建湖人,公务员,文学爱好者和初学者,退休后撰写的多篇文学作品在报刋、杂志上发表。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监制:倪宝元 陈俊泽

编审:吴秀明 孟芹玲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美编:陈 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了才明白,当你历经沧桑,吃过大苦后,才看透这8个真相
一缕阳光(图文音画)一首气势轻音乐一缕阳光
做人:缺钱可以赚,缺德准完蛋
稻盛和夫:一个人的命运,藏在他的5个思维方式里
7条极简的人生建议:你越冷血果断,越有人欣赏
人生有两宝:吃苦和吃亏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