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家乡那棵红枣儿树

家乡那棵红枣儿树

今天,忙碌的一学期工作终于接近尾声了,我轻松地站在窗前,一边听着《家乡那棵红枣树》这首深情的歌儿,一边望着窗外。那蓝蓝的天,那洁白的云朵儿,轻盈地飘荡着,油然地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牵,对家乡老屋旁边那棵红枣树的怀恋。我心想,现在,那棵红枣树是不是又挂满了小灯笼儿,等着我回去,在黄昏时分,一盏盏用我的孝心把它们点亮,来照亮母亲那期待的眼神,那慈祥的笑容呢?

蓝天白云悠悠

载满浓浓乡愁

蓝天白云柔柔

思念随风而走

蓝天白云游游

期待日夜不休

我想此刻,母亲会不会,也刚好站在窗前,或者是坐在老屋西头儿的红枣树下,笨拙地一边剥着豆儿,一边呆呆地望着这洁白的云朵儿,想起了她远方的女儿——我呢?

母亲家住在大连的一个山青水秀的乡村。母亲今年80高龄了,除了腿脚走路不太灵便外,还算硬朗,时而犯点儿小糊涂儿。由于路途遥远和工作关系,我不能常回家看望她。

记得,前年暑假回家,我给她买了老年手机,寻思着,可以随时通个电话,多聊聊天儿。于是,我把我们姐弟四个人,还有侄女侄子的电话号码,都写在一张纸上,贴在炕头儿的墙上。而且每个电话号码前边,都根据个人特点画着一个头像(当时找我们几个人相片也没找到,用相片会更直观好辨认的)。因为母亲不识字,所以用了这个方法,好让母亲一看就知道是谁的电话号码了。我教她如何打电话,可是母亲,怎么也没有学会,刚开始还会接电话,后来竟然连接电话也不会接了。那个老年手机,也被孤苦伶仃地放置在她床头的纸盒里,蒙上一层薄薄的灰尘,没了用武之地。

但是母亲种菜种瓜等农家小活儿,依然还记得清清楚楚,干起来一点也不含糊,只是动作慢了许多许多。春夏之时,她老人家没事儿就拿着小板凳儿,坐在园子里,拔草,用小铲子产地。任凭烈日烘烤着她那本来已经很干枯的身躯,任凭汗水从她的额头儿跨过脸颊上那深深浅浅的皱纹,流淌着,滴落在泥土里。弟弟看着心疼老娘,就唠叨她别干了。可是我老娘就是不听,就是愿意种,就是愿意看着那一串串红红黄黄的小柿子小辣椒儿挂满枝头;看着那绿油油的大白菜舒展着脆生生的大叶子;看着拔起花生秧时那嘀噜嘟噜的花生果子。其实家里人能吃多少呢,很多时候,这些劳动成果都成了“工艺品”被摆放到园子里用来观赏了。我说弟弟,这是她干了一辈子的事儿,她愿意干就干吧。生命不息,劳作不止,这就是她老人家的快乐!

想起母亲年轻那会儿,她可是我们村子人人夸奖的女能人,裁剪衣服、养猪、做豆腐样样精通。

母亲会裁剪衣服,我们村子里,每逢过春节,左邻右舍,大人孩子衣服,都是母亲给裁剪的。到现在我还依稀记得,过年时,母亲在连夜赶做家人衣服的情景。等做我的花布衣时,我就眼巴眼望地趴在缝纫机旁边,看着妈妈麻利地穿针引线,脚蹬缝纫机踏板,嘴里还哼着“王二姐坐北楼眼泪汪汪啊……”两只手手抻着花布儿,那突突突儿机器缝衣服的声音,就好像在为母亲伴奏一样。不一会儿功夫,我的新衣服就被缝好了,我要穿,妈妈告诉,必须得等过大年那天才可以穿,我只好唱着儿歌“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盼着大年快点来到。

母亲会养猪,记得我家曾经养过一头老母猪,那老母猪就在厨房地上的柴火堆里产崽儿,老母猪一窝能产下十多头儿小猪崽儿。我那时觉得特别好奇,眼见着,老母猪产下一个猪崽儿,母亲就赶紧用剪刀把小猪崽的脐带剪断,然后再用麦秆儿把小猪身上的粘液擦干净,之后小猪们就叽里咕噜地排成一排,你拱着它,它挤着你的去抢奶吃了。大约过了一两天,,小猪乳牙太尖了,怕给老母猪乳头咬坏了,母亲还要用剪刀给它们把小牙尖剪掉儿,这样它们吃起奶来才更舒服更安全啊。我看着母亲做这些事时,心里暗暗地佩服母亲,觉得母亲好像是无所不能啊。

后来,为了能多赚点钱儿,母亲又学做豆腐,起初是用毛驴拉磨儿,后来就改成了电磨。磨出来的生豆浆,先用大铁锅煮开了,然后放进豆腐包里,用木头夹板,一遍又一遍地夹着过滤。过滤的熟豆浆,直接被装了一米多高大缸里。这下一步,才到了母亲大显身手的时候。母亲小心翼翼地调好了卤水,开始用卤水点豆浆,这也是做豆腐,最关键的一步。一定要掌握好放卤水的量,豆腐吃起来才会鲜嫩可口。因为卤水点多了,豆腐就老了,卤水点少了,豆腐就压不成型。有一句话说得好“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啊”,不一会儿功夫,豆浆变成类似现在的豆腐脑儿状了。接下来,母亲再用水瓢儿盛点好的豆浆,动作非常娴熟地左一瓢,右一瓢,把它们均匀地满泼在木槽子里的豆腐布上,大概泼三十多张。都泼好后,最后一道工序是上榨压出水分,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后,又黄又薄的干豆腐就新鲜出炉了。父亲便用自行车驮出去卖,街上一听到父亲的买豆腐的吆喝声,就都争着抢着出来买豆腐吃了。也正是因为母亲做得豆腐太好吃了,以至于到现在我对别人做大豆腐干豆腐,都不认了,心里只记得自家的豆浆、豆皮、豆腐脑,干豆腐味道啊!

现在,是再回味也不能吃到原来的豆腐了,不过,母亲烀的那香喷喷的大红薯,可以缓解我对自家豆腐的想念的。

我老娘家院子里,有一堆沙子,老娘想着我爱吃地瓜,便在那里种了几棵地瓜。去年国庆节,当我回到家时,老娘就赶紧步履蹒跚地走进仓房里,拿起一个锄头儿,还有一个竹筐,踉踉跄跄地走到那沙堆旁边,一下一下吃力地为我挖地瓜,不一会儿,老娘就气喘吁吁了,额头上就冒出了晶莹的汗珠了。我说老娘啊,让我来吧!她说啥也不肯,大概是怕我不知深浅,刨坏了她的地瓜秧根儿,亦或是,只有她自己亲自挖出来给女儿吃了,她心里才感到踏实和满足吧。不一会儿功夫,几个红红的大地瓜,就被老娘生拉硬拽地弄到了竹筐里。那地瓜好大啊,三四个地瓜就装满了竹筐,我欣喜地摸了又摸,嘴里不断地赞叹道;“老娘,你可真厉害,居然能种出来这么好的地瓜来……”我老娘听了,不作声,可是我分明看到老娘脸上显示出了几分喜悦和得意的神色。看来,这个“老小孩儿也喜欢别人夸她啊!”

晚饭时,当那胖乎乎的大地瓜,被端上餐桌时,我看到的是母亲劳作的身影,闻到的是甜甜的母爱的味道,真的是比我从菜市场和超市里买来的地瓜好吃多了。

吃完了饭儿,我们就坐在房子西头的那棵红枣树下纳凉儿。几阵晚风掠过,树上的大枣儿,像怕我们看不到它似的,调皮地跳到我们的头上,衣襟上,地上。这让在黑龙江生活的我,感觉特别特别新奇。我赶紧一颗颗地拾起来,可是那地上最近几日落下来的枣儿,已经满铺了一层了,我不一会就捡了一塑料袋儿,母亲也帮我捡起了许多,兜在她的大襟里,然后美滋滋地一股脑地倒进我的塑料袋里。我高兴得一时竟然不知道吃哪个大枣好了,那就选择最大最好看最红的那颗来吃吧!我咀嚼着这甘甜的大枣儿,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家乡的味道,暖暖的亲情的味道,温馨的母爱的味道,令我沉醉。

这时,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天上又多了几颗疏星,圆圆的月亮也升起来了,望着这么富有诗意的画面,我的心里充满了激动与幸福,如果我是画家,我定要画上一幅这样的黄昏晚景图,画面上有闪闪的星星,金黄的月亮,沧桑的老屋,大大的沙堆上,几株正在爬蔓儿地瓜秧,一棵挂满了红灯笼的枣树儿,还有一位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给心爱的女儿捡拾大枣儿的老母亲。我想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夜晚,有老娘在身边,整个夜空都变得绚烂多彩了,整个梦乡也会变得酣畅香甜了,有娘陪伴的日子,真好!

和老娘呆在一起的日子是忙碌温馨而又幸福的。老娘有时候说话特别风趣儿,总是老思想老封建脑瓜儿。

记得有一次,老娘偷偷地跟我说:“姑娘啊!就你离家远,我就惦记你呀。我看你女婿对你挺好的,说话时看你的眼神总是笑眯眯的。另外,我看人家不浮啊,实诚。听人说,整天在外边跑火车的人,不把握啊!啥人都接触,你得留点心眼儿,防备点儿……”我听了都笑出声来了,我说,老娘,你还惦记你姑娘被休了,怕你姑爷子跟别的女人跑了不成吗?哈哈,母亲就是这样,自己都管不了自己了,明白时,还是在为儿女担心着,活到老担心到老,唉!如今我身为母亲,越来越感受到了这一点了!正所谓“天下母亲所念略同”啊!

和母亲待在一起的时光,总是过得快乐而又短暂的,转眼间我就要走了。要走的那天早上,天气阴沉沉的,还飘起了几丝毛毛细雨,我的心也不免多了几分凉意。

弟弟姐姐来送我到村子后边公路上等车,母亲也执意要送我,我们只好应了她的要求。母亲边走边说,这雨会不会越下越大啊!我看你还是别走了。我想每一次回家走时,母亲总是会费劲心思地找出一个理由,间接地挽留我,我知道,那是她不舍得我走啊!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席,分别是在所难免的。那就让“分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相聚”来安慰自己吧!

当我上车落座后,透过车窗,这时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佝偻的,白发苍苍的在大路旁伫立凝望的身影。我想,此刻她定会和我一样,眼睛里克制不住地溢满了泪水,那泪水,放纵地奔流着,挡也挡不住。

客车,渐行渐远了,我看不见了母亲伫立的身影,看不见了那圆滚滚的大地瓜,看不见了那悠悠飘荡的故乡的云,更看不见了家乡老屋旁边的那棵红枣树……可这一切,又分明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模糊了我的视线。

我只好戴上耳麦,伴着那滚滚向前的车轮声,又听起了《家乡那棵红枣树》的歌曲:

家乡那棵红枣树

伴着我曾住过的老屋

有过多少童年的往事

记着我曾走过的路

当初离开家的时候

枣树花香开满枝头

每当我孤独的时候

就想起家乡一草一木……

暑假又将来临了,我开始期待踏上回娘家的路,期待再吃上母亲亲手种下的胖墩墩的大红薯,再看一看,家乡的月,家乡的云儿,家乡的那棵红枣树,那样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幽兰悠兮,初中语文教师,来自黑龙江绥化市的一片桃李园,我是一个左手诗意,右手烟火,爱山爱水爱茶爱禅爱生活的女教师!聆听雨落,静赏花开,素简倾馨,恬静淡然!是我的座右铭!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豆腐,故乡的年味
单立文|怀念父亲
【来稿选粹】​滕建泽|吃事回味
苗茵葆:地瓜
(食香百味)特吃乡愁
过年,难忘的是家乡的老豆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