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乡村流水席

乡村流水席

今天我高中女同学的女儿出嫁,在王朝大酒店招待亲朋好友,虽然大酒店装修华丽,婚礼仪式场面宏大气派,饭菜丰盛可口。但是,我更怀念自己参加过的几次农家的流水席。

农家的酒席是流水席,不像城里在大酒店里几十桌一起开席;通常是在农家小院里摆上三四桌或者四五桌,人若坐满得等下一轮。

厨子也是当地的农民,他们的手艺毫不逊于专业的厨师,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土菜,他们做得比大饭店的味道还要好。

通常在办酒宴的前几天,主人就与厨子联系好。厨子提早忙完自家的农活,在宴席的前一天,用竹筐挑着几桌酒席用的碗筷,肩上搭条毛巾,直奔主人家来。

厨子到了主人家,捞起鱼塘里的鲜鱼,拾掇好,用大锅蒸上。放上酱油和鲜嫩的香菜,一盘盘盛好,到时浇上汤汁就可以上桌。山芋粉做成晶莹的粉皮,放在瓷盆里备用。大婶,小媳妇们则在厨子的指挥下拔去鸡鸭的毛,洗净放在木桶里。一应物品大盆小盆地摆在案板上,放在风凉处,就等着第二天开席。

农家的厨房很宽敞,土灶上放着三口大锅,旧式的灶上还描着花草和鲤鱼的图案,现在,这些已不多见了,大多数年轻人的家里已经是用白瓷砖贴台面。锅灶之间的汤罐还是有的,可以温热水,灶后有一低矮的小门以便抱柴草和通风。厨房的案板是临时拆下的门板,搭在两条长凳上;上面堆着一盘盘备好的菜,只见厨子一边在灶间挥勺忙个不停,一边用肩上的毛巾擦汗,不时的吩咐小伙计配菜下锅。

由于来的客人很多,看着我们茫然的样子;主人告诉我,可不能彬彬有礼的谦让,要不然你得一直饿着肚子,要见空就坐。在院子里一桌桌的人吃完下去,另一拨的人又坐上来。

上菜的是主人请来帮忙的左邻右舍,他们端着盛菜用的紫红色木托盘,在人群中穿梭,脸上沁出细微的汗珠,笑着、长长地吆喝着:“借光,借光”,靠近桌边的客人便侧身让出一点空间,以便他们上菜撤菜。

客人多是朴实而豪爽的农民,他们穿着自己最漂亮的衣服,黑红的脸庞上略显拘束地带着憨笑。虽然互相不相识,但友好热情。大家端着一只小杯,或白酒或啤酒或饮料,自酌自饮。城里来的客人看见刚刚洗过的筷子上还带着些许水珠,于是,拿起纸巾一遍遍的擦,惹得旁边的农人友好地注视着,自己也会笑笑而不好意思来。

上菜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小插曲,酒至半酣,厨子会上一道用碗扣着的盘子,揭开一看,里面什么菜也没有,只是一张三寸见方的红纸。我们几个不明就里,旁边的客人告诉我们:“这是厨子和你们开玩笑的,但是一般的都是在红纸里包上几元钱,多少不定,算是给伙房里厨子们的辛苦钱”。

农家的酒席桌上,每桌都有“酒司令”,他给大家一支支地散发着香烟,一杯杯地倒酒、劝酒,让客人高高兴兴喝得尽兴。

大家大声地说笑,相互让菜。乡下的探听城里新鲜事,城里的探听乡下的趣闻,气氛热烈融洽。酒席上盛菜使用的是大盘大碗,高高的冒着尖,家养的土鸡土鸭烧得喷香。放上刚刚从园子里摘的青菜心,味道鲜美香浓。

农村厨子做的红烧肉很有特色,块大而油亮,用大锅猛火炖的时间很长,尝一口,肥而不腻。粉皮与土鸡蛋加入鸡汤、木耳做的三鲜汤,鲜得让人舌头都转不过弯来。

蔬菜都是农家自己园中种的,标准的绿色食品。大锅猛火爆炒原汁原味,远比城里菜场买的新鲜得多。

肉丸也要比城里饭店里的大的多;那味道更加纯正鲜美。不时有农家家养的小狗、小猫在桌下游走,搜寻他们所需要的残剩的鱼刺、骨头。小花猫抢不过大黄狗,只好呼呼地翘着胡子在一边瞪着眼睛,别有一番情趣。

院东边葡萄架下,是主人请来的乡村乐队,歌手大多是朴素的村姑。唱着一些乡村小调和一些喜庆的流行歌曲助兴,歌声清远高扬。

西边的井台边,一群大姑娘、小媳妇们则围坐在一起,在堆满碗筷和盘子的大木盆里,一边洗涮,一边高声地开些不荤不素的乡野玩笑。

吃完酒席出来,主人早已给我们几个城里来的“贵客”准备了温热的洗脸水,毛巾、香皂。匆匆擦洗一把,我腆着滚圆的肚子,到一边的桌边上账(也就是随份子)。上账的数目有多有少,那是根据自己和主人家的亲疏关系而定。

早有主人请来的账房先生端坐在桌前,面前放着笔墨和用红纸装订的帐薄。他接过客人奉上的礼金,用毛笔方方正正地写下客人的名字和随礼的金额。旁边还有一人则专门负责发放喜糖和香烟;两人配合很是默契。

午后的太阳挂在高空,虽然是初夏,却如同六月的骄阳。田里庄稼的清野香气隐隐飘过来,让人沉醉慵懒。酒席还在一桌一桌开着,门前宽阔的场地上已经搭好了戏台,台下则坐满了自带板凳的男女老少。农人喜欢的皮影戏即将开演。

微醺的我们,开车行走在乡间狭窄的机耕道上,看着车窗外金黄的麦浪一波一波地闪过,脑海里还在回味刚才那别有一番风味的农家宴席,沉沉睡去。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渔歌本名余斌,1966年出生,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人,爱好文学,曾有散文和诗歌十几篇刊发于荆门日报,荆门晚报和诗刊。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在消失的苏州流水席,老苏州一生总会要吃上一次
旅行博主晒乡村宴席走红,边泡脚边吃席,网友:真正的流水席
在甘肃,有一种聚餐叫坐席!就是这个味道~
农村吃席,“送客菜”是啥好多人不懂,吃完就得走,再等闹笑话了
河南农村酒席,350元一桌流水席上24个菜,大厨一个人不费力
小山村土厨师烧的农家酒席长啥样?香辣可口,才300多元一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