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沂蒙行思

沂蒙行思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高粱那个红来哎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场。咱们的共产党哎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

走进沂蒙山区,这首《沂蒙山小调》在山里,在田间,四处回荡,这首歌沂蒙山的百姓已经传唱了七十年,七十年里《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了沂蒙山的代名词,人们认识沂蒙山,就是从听了这首沂蒙山小调开始的。

《沂蒙山小调》与《茉莉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蜚声海内外;“沂蒙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

我的老家在沂蒙山,我骄傲我是沂蒙老区的孩子。

其实,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并没有“沂蒙山”这座山。沂蒙山在地理上指的是以蒙山、沂山为地质坐标的地理区域。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都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

在人们心中她是革命老区、革命胜地、革命传统,还是“沂蒙母亲”、“沂蒙红嫂”和“沂蒙六姐妹”,更是“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在这里,有为了中国革命奉献了无私无畏之爱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祖秀莲。

1939年,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抚养42名革命后代。3年时间里,王换于自己家的4个孩子因照顾不周不幸夭折,而战时托儿所里的八路军子女们没有伤着一个。

有一次,王换于前往西辛庄查看寄养的革命后代,发现烈士的孩子没有奶吃,小孩子瘦得很厉害。这时,王换于的二儿媳正在哺乳期,二儿媳除了抚养着自己的孩子,还同时抚养着另外几个抗日将士的孩子,奶水已不够吃。王换于告诉二儿媳:“你二嫂,这个孩子你拉扯着吧。这是烈士的后代!让他吃奶,让咱的孩子吃粗的。咱的孩子就是死了你还能生育,烈士的孩子死了,就断根了!”

在日寇扫荡沂蒙山时,八路军战士郭伍士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祖秀莲不畏艰险把他救回藏在一个石洞里,喂饭喂药端屎端尿月余,终于使郭重返部队。1947年,郭伍士复员后不回山西老家,到祖秀莲身边生活,去世后埋葬在桃棵子村南。

在这里,有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

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1941年冬,八路军一名小战士在反“扫荡”突围中身负重伤,被明德英机智救下,为他包扎伤口。当搜捕的日军走后,伤员因失血过多,缺水休克,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伤员。随后,她又和丈夫李开田倾其所有,收养伤员半个多月,使其康复归队。她的故事被写入小说《红嫂》,编入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沂蒙红嫂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随之传遍全国,家喻户晓。

在这里,有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

据史料记载,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据统计,抗战期间,沂蒙老区15.5万余名妇女先后以不同方式掩护了9.4万余名革命军人和抗日志士,4.2万余名妇女参加了救护八路军伤病员的工作,共救助伤员1.9万余人。

在这里,有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

1941年12月,一千多装备精良的日伪军突然包围了渊子崖村,英勇的渊子崖人民奋起自卫,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父亲死了,儿子上;丈夫死了,妻子上,连十几岁的娃娃也搬运石头和砖块。林九兰抡起铡刀连砍七个日本兵,最后壮烈牺牲。日寇冲进村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长林凡义手持大刀片指挥村民,同穷凶极恶的日寇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大刀、长茅、雁枪、镢头成了杀敌的武器,林九乾牺牲后,妻子含泪挥起镢头劈向鬼子。在战斗中全村共有147人壮烈牺牲,这是何等的血性与英勇,这又是何等的惨烈与悲壮。

“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我们一提起“沂蒙精神”,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解放战争年代沂蒙人民推着独轮小车,带着煎饼、大葱支援前线的情景。

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革命战争时期,沂蒙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八百里沂蒙钟灵毓秀,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百万人民拥军支前,10万英烈血洒疆场”载入史册。

尤其是1947年5月那场闻名中外、震惊寰宇的惨烈战争,使沂蒙山的孟良崮变成了一座人民战争的丰碑,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陈毅曾深情慨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迟浩田将军曾不止一次动情地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胜利,是老区人民特别是沂蒙山区人民用小米喂出来的,用担架抬出来的。我永远也忘不了沂蒙老姐姐们的恩情。”

在沂蒙这块土地上,发生的那一幕幕催人奋进、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至今让人无比动容!

“清清的沂河水闪银光,巍巍蒙山八百里长。海棠花红艳艳,桃李争芬芳。沂蒙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英才多,我把赞歌唱。唱不尽沂蒙红歌情,忘不了儿时地瓜汤。红色故事记心上,沂蒙精神放光芒。如今的家乡大变样,一派繁荣好景象。”

在这里,有被毛泽东称作“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典型厉家寨;有靠“吃苦、吃亏、实干、开拓”挖断穷根奔小康的九间棚;有王廷江带领人民共同致富的沈泉庄。

我同学吕大伟是蒙阴的,丁现是沂水的,2019年10月,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相约游览沂蒙山,登顶孟良崮,参观纪念馆,一起追寻初心和使命。

巍巍沂蒙山,耸立起无私奉献的丰碑,滔滔沂河水,诉不尽沂蒙儿女对党的无限忠诚。沂蒙,永远都是一块古老神奇的文化沃土,是一块神圣的红色土地。

你看那漫山遍野桃花艳,你听那红色的赞歌唱不完,你看那沂蒙正在天下传,你听那淳朴的乡音沁心间,这就是我的家乡沂蒙山,红嫂故里华夏都响遍,这就是我的家乡沂蒙山,美丽的临沂好似那新画卷。

你看那遍地春风笑开颜,你听那美丽的姑娘歌声甜,你看那沂蒙正在续新篇,你听那动人的故事暖心间,这就是我的家乡沂蒙山,红色圣地华夏都响遍,这就是我的家乡沂蒙山,千年那个万年我要爱你到永远。

继往开来新征程,重整行装再出发。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我是思绪随着《沂蒙我的家乡》的歌声,飘过崇山峻岭,飘得很远很远……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赵建平,笔名:莒子,别号:公子剑,网名:闲云野鹤。齐鲁出生成长,荆楚求学深造,燕赵从军闯荡。携笔从戎十四载,转业河北审计厅。热爱文学,笔耕不辍,常有文章见诸报刊杂志和网络。著有散文集《我和我的祖国》。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新民[八路军山东纵队卫生员]
沂蒙生我养我的革命摇篮 ——向沂蒙老区红嫂致敬(陈晓聪)
红嫂精神在沂蒙
褚海辰《沂蒙女儿》MV演绎红嫂故事 感人至深
张岚原创散文二篇:故乡深处丨沂蒙红嫂
第五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 | 生死与共、鱼水情深——用芭蕾讲述与传承伟大的《沂蒙》精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