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耗来自认知和思维的缺陷,如何摆脱内耗,请牢记三个成熟的心法

文/甜恬

唐若心学原创作品,违者必究

有些人常常觉得早上起床没有精气神,虽然每天做的事情不多,但是总觉得身心疲惫,每次想做一些事情就会犹豫不决,久久不能跳出思绪,这是因为我们一直在与自己作斗争,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内耗行为。

这种内耗行为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和工作都是非常不利的,内耗往往来自我们的认知和思维缺陷,那么如何降低内耗呢,今天分享给大家三种心法。

拒绝过度思考

我们大多数时候的内耗都是因为自己想得太多。比如在学习中,我们常常因为担心成绩不好而久久难眠,想到考得差之后的种种情况,进而影响自己的正常发挥;

过度思考往往让我们习惯扩大细节,从而导致我们无法整体看待事物。心理学发现,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中立的,当我们过度反刍的时候,就会给我们的内心带来很大的压力。

举个例子来说,在工作的时候,我们常常担心领导对我们不认可,同事关系不和谐,合作方对我们能力不认同,越是紧张焦虑,思考过度,结果就会适得其反。不仅如此,在生活中,有些人也会因为他人的一个眼神,一个语气而久久不安。

小张因为刚刚毕业求职入住到民宿,刚刚搬进去的时候,她关门稍有一些用力,阿姨看了她一眼,她自此觉得阿姨很不喜欢她,所以每次见面都小心翼翼的低着头过去,甚至有的时候刻意避开阿姨。

然而第二天早上起床,阿姨却热情地问她要不要换床被,需不需要吃早餐,出门面试的时候阿姨还鼓励她要加油哦!到这时,她才恍然大悟,知道一切都是自己想得太多。

当我们因为生活的一个点开始无限遐想的时候,精神内耗就这样开始啦,然而当我们学着放宽心,减少胡思乱想。放宽心,认真解决眼前的问题,拒绝把自己放进幻想中的糟糕境况而踌躇不前,这样烦恼会少很多,整个人会感觉到轻松自由许多。

过度内耗与我们对自己的不够认同有很大的关系,当你无法认同自己的时候,你的内耗越严重,当你懂得逐步认同自己的时候,内耗就会减少很多。

学会转换思维,用积极的思维对待自己

除了过度思考,精神内耗的另一个来源就是思维单一,过于固执。很多时候,我们局限在某一种思维中,徘徊辗转,无法跳出来顾全大局,反思自我,寻找新的突破口。这样会大大增加我们身心的内耗,让自己身陷窘境。

之前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作家因为自己投稿杳无音信而消极怠工。他一边开导自己一边思考:是不是自己的作品有太多不可取的地方呢。

于是他把自己的几篇小说发给群友们,让他们指出觉得不好的地方,结果大家成篇的圈圈点点让作家更是苦恼。

后来他想既然这样行不通,不如让大家指出我文中的精彩之处,毕竟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便按照此想法开始行动,结果效果显著,自己也有了许多新的灵感。

生活中许多分叉路口,有的路走到里面是草木青葱,有的路是百花齐放,而有的路却是一个死胡同,如果我们一直在死胡同里纠结徘徊,那岂不是会错过许许多多靓丽的人生风景。

学会用积极的思维对待自己,是我们走出内耗的关键,更是我们成长的关键。当你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你不是第一时间否定自己,而是看到自己的优秀和成长之处,我们内心就会变得更加稳定起来。

提高行动力

在我看过的广告词中有这样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蠢蠢欲动,不如立即行动”,“爱吗?爱就马上行动。”这种迅速的反应力和行动力也是降低自我内耗的关键方法。

小吴非常喜欢做计划,毕业的这两年,她的随机本写满了大大小小的目标和各种长期短期的计划,比如她想减肥这个计划从大三的时候就已经制定好了,其中有每天要有半个小时有氧运动,一周要跑一个一公里,而这些计划也只是落于纸笔,泡了汤。

朋友们开玩笑叫她树旗女孩。她通过了一系列的笔试面试通过了编制考试,最后因为健康问题而失去了录取资格。

制定行动计划是一个非常良好的习惯,每一次信心满满,热情澎湃的制定各种计划,想着做更优秀的自己,但始终无法进入状态。

最后只有计划没有行动,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跛子。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因为缺乏行动力和历练锻炼,没有充分的准备而无法把握机会,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流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光不会等待任何一个人,天时地利还需尽人事。如何果断行动,不在行动中积累经验,就无法进行自我迭代,那个优秀的自己只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内耗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但是它产生的消极影响却不容忽视。我们要学会提升自己的心境,拒绝庸人自扰,我们要学会“见风使舵”灵活思考,我们更要提高自己的行动力,不只是要做思考家,更要做实干家,毕竟行动出真知。

今日话题:你认为内耗是思维和认知的缺陷吗, 欢迎探讨与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摆脱内耗,提升自我认知?
内耗和断舍离
有一种累,叫想太多!心理学:真正过得舒服的人,都有反内耗体质
我们终其一生,无非都是为了,寻找内心的安宁
让人快乐到死的三个思维,学会就能摆脱内耗
心学:永远不要消耗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