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亚迪的一飞冲天,让自主车企实现了对合资车企的“超越”
userphoto

2022.10.10 北京

关注

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的替换效应正变得越来越显著。

车云根据上险数统计显示,今年前8月整体汽车市场销量已超过124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占比已上升至24.15%,燃油汽车的占比下滑至75.85%。
而在一年前的2021年,这两项数据大概是15%和85%。也就是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的替换率就高达10%,照此趋势发展,新能源汽车或在10年内就将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
从下面的柱状图可见,燃油汽车的市场份额在一季度发生剧烈变化,从85%以上的高点直线下滑至69%的低点,虽然从4月开始燃油汽车市场份额有所回暖,但始终保持在74%上下的水平。

目前,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份额走势相对平缓。但是在新品频出和政策助力等因素的助推下,新能源汽车向上而燃油汽车向下的拐点或许又会在几个月后到达。
从企业类型来看,在燃油汽车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车企和合资车企的发展有显著差异。

自主车企独占85%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



新能源汽车市场基本是自主车企的天下。
从下图可见,今年前8月,对比合资车,自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几乎是碾压的优势。自主车企在前8月中的每个月的份额全部超过70%,最高的4月甚至超过92%,最低的6月份也有77%的市场份额。

反观合资车企,它们前8月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比基本在20%上下的水平,最高的6月也没超过23%,而最低的4月仅为7.66%。如果刨除特斯拉这一特有的独资车企,整个合资车企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比将会在10%以下。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车企和合资车企的份额呈现出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自主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远高于合资车企。
今年前8月的数据显示,自主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在一季度就实现了巨大跨越——从1月的不到27%直线上升至3月的53.44%,实现翻番。而后从4月至今一直保持着50%左右的渗透率水平。

反观合资车企,虽然也在一季度从不到5%翻倍提升至12.36%,但之后开始回落,目前是7%的水平。如果去掉特斯拉,那么前8月合资车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平均水平在5%左右。
因此,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格局也反映了目前自主车企强而合资车企弱的现状。

新能源汽车阵营已形成3个梯队


今年前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了300万辆,其中前20名车企占据了超过87%的市场份额,但20个车企中只有3个是合资车企,还有一个是独资车企特斯拉。
3个合资车企中,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合计份额为4%左右,华晨宝马只有1%的份额。也即是,在销量前20名车企中,合资车企的份额仅为5%,而自主车企高达近75%。

而自主车企的佼佼者当属比亚迪汽车。其前8月的累积销量已超过86万辆,比第二名高出50多万辆;市场份额更是高达28.7%,是第二名的近乎三倍。
在燃油汽车市场,各企业间的份额一般会呈现出有规律递减的特点,企业间的竞争力也不相上下。但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目前呈现出来的销量统治力,已经打破了燃油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像极了在智能手机市场呈现出的苹果手机和其它手机的格局。
从前8月的销量走势来看,目前新能源车企可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毫无疑问只有比亚迪一家,其前8月的销量走势看着就像坐火箭似往上蹿,且有种鹤立鸡群的意味。
第二梯队由特斯拉和五菱汽车组成。它们的销量走势虽然没有像比亚迪那般一飞冲天,甚至还会有起有落,但总体与其它车企会有一定距离。

第三梯队是由众多自主车企和合资车企组成的占据大多数的阵营。它们之间的销量差距较小,整体走势呈现出密密麻麻的相互缠绕的线条状。
但在第三梯队中,也有从密密麻麻的线条中突围而出的选手,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它的成长。比如,广汽乘用车在1月的销量仅有1万辆出头,但到了8月就翻翻到了2万多辆,从名不见经传到让人一眼看到;长安汽车也从1月的9000辆水平涨到了8月的2.3万辆,成长速度甚至快过广汽乘用车;吉利汽车也实现了翻番的增长。
这些自主燃油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成长,也让它们在对比昔日的“老大哥”合资车企时,显得优越感十足。

主流合资车企的电动化渗透率不足5%


上险数显示,今年前8月的燃油汽车市场销量前10名中,只有长安和吉利2个自主车企,前20名中也只有8名是自主车企,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前20名仅有3名是合资车企不同,合资车企目前在燃油汽车市场还占有明显优势。
前8月的数据显示,在燃油汽车市场,销量前20名的合资车企占据着高达63.95%的市场份额,而前20名中的自主车企合计仅占据着29.15%的市场份额,还不到30%。

这表明目前的燃油汽车市场,仍是合资车企占主流的天下。
不过,合资车企在燃油汽车市场有多自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就有多自卑。
车云根据上险数统计,在主流合资车企阵营中,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普遍低于5%,有的甚至不足1%。比如,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和北京现代在前8月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都不足1%,北京现代仅有0.21%。

仅有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北京奔驰和华晨宝马四家德系合资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其中华晨宝马表现最好,达7.48%,但距离及格线仍有距离。
反观燃油自主车企,几乎全部超过了15%。渗透率在10%~20%的有4家——长安汽车的14.95%,吉利汽车的13.6%,长城汽车的15.73%,还有一汽轿车的12.52%。
渗透率在20%~30%的有1家——上汽乘用车的20.67%;渗透率在30%~40%的有1家,是奇瑞汽车的33.96%;渗透率在40%~50%的有1家,是广汽乘用车的40.08%;还有1家渗透率超过了50%的——五菱汽车高达58.94%。

可见,那些在燃油车赛道奋力追赶数十年的自主车企们,正在改变赛道完成对以往“老大哥”合资车企的超越。


2022特斯拉AI DAY:机器人亮相;FSD年底推向全球;2023年建Dojo ExaPod

致在“好开”基本法,SUV弯道王是如何炼成的?

老板亲戚要买车,看一汽奥迪Q4 e-tron如何俘获她的芳心

主流车企的反扑:凯迪拉克锐歌“迟到”,但正好 


我就知道你“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能源时代,合资车走下神坛,85%已是自主国产品牌
华泰2023年中期策略 | 汽车:行业景气底部企稳回升,插混强势向上
明年补贴总额将多三倍以上!是重大利好,还是将困难重重?
看似不可能的现实:大量合资车企将退出国内市场,苗头已经出现了
4成消费者选中国品牌 超8成买20万以下!2022年的合资还值得买吗?
研究院丨8月乘用车上险数:燃油车迎来久违增长,说明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