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磅报告】40位专家大佬预言2016汽车智能互联趋势

前言

2016年,公历闰年。
 
如果将四年视为一个周期,那么「车联网」及「智能汽车」两个关键词,在经历质疑、争论、启蒙、跟风、试错等一系列铺垫和积累之后,像是站在巨变时代的边缘,静待着又一个元年的开启。
 
主机厂、供应商、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政府……每一个躬逢其中的角色,都无非希望更好的回答三个问题:
 
—更准确的用户需求是什么?
—更靠谱的产品形态是什么?
—更可行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脚步或将提速。车联网前装后装协同,越来越多的车辆将实时联网,获取在线服务,贡献数据内容;数据将不再封闭,并逐渐趋于标准统一,更有价值的应用服务和更优化可行的商业模式将由此衍生;以共同利益和彼此理解为前提,汽车与互联网产业间会找到跨界协同的基础……
 
洗牌或将加剧。车联网应用和服务将趋于用户需求导向,逐渐淘汰鸡肋,大到主机厂前装、小到智能硬件创业;新商业模式将开始落地背后,对企业资源整合和成本消化的能力要求极高;首批互联网造车团队将走完第一个生命周期,过则生,不过则死,剩者为王……


答案,若隐若现又扑朔迷离。

在过去的50天中,车云网通过线上问卷及线下走访的形式,调查了1640名行业用户、40余名行业领袖,最终形成这份2016中国车联网及智能汽车发展趋势调查报告。数据背后的答案,逐渐清晰;答案背后的巨变,就在当下。

(精简版仅呈现部分数据及大佬观点,为获得更好的体验,观看完整版报告,请登录www.cheyun.com)

(PDF下载地址:http://yu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3769713890&uk=1262327378


调研用户分析

我们在线调研了全国19个省市的1640名行业人士。他们主要分布在汽车工业比较发达,或互联网程度较高的省市,如北京、上海、广东三大一线城市,以及江苏、浙江、湖北等省份。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调研用户主要来自于车企、科技公司、创业公司,三分之一为企业高管,工作经验在3年至10年以上的资深从业者占七成。用户普遍关注新趋势、新模式、新技术,属于所在行业里最具创新意识的人群。

2016汽车智能互联网十大关键词


2016汽车智能互联网十大趋势


车联网



虽然大多数人都把票投给了Tesla车联网系统,但如果单独看来自车企的调查问卷,通用安吉星依然高票位于榜首。总体而言,传统车企面临Tesla这种新兴者的挑战,通用、宝马、沃尔沃、福特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缩短。比亚迪与上汽是最被看好的自主车联网品牌。宏观来看,前装车联网的标配将是车企战略议程上的关键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公司均愿意将数据开放,包括互联网公司,也包括车企。对于车企来说,安全数据和整车数据与驾驶人员的安全性紧密相关,因此把控依旧会比较严格,但其他数据,例如应用类数据,将优先对合作伙伴开放。在新的车联网发展环境中,需要多个领域厂商的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已经在业内逐渐形成一种共识。

今年,实质性的跨界合作会更多出现,包括车企、配件厂以及互联网厂商之间,而在其中,数据的开放性从某种意义上将是合作顺畅度的关键指标,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形态。数据开放之后,如何利用数据为开放方、使用方、用户均产生价值,甚至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是数据开放能否持续的关键。







智能汽车







关于互联网公司造车,虽然媒体报端最抢眼的往往是车企挖角、海外并购等八卦,以及创始人大谈新的理念和模式,但是对于行业人士来说,最看重造车过程中的跨界合作,其次才是商业模式及技术理念。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合作已成为当下共识和竞争必需,但不同基因的团队如何跨界融合是大家心中共同的疑问。






纵观2015年,涉足造车领域的互联网公司涌现,或高端切入、或中低端布局;或放眼整车、或聚焦局部;或自建工厂、或寻求代工……变革不断、声势浩荡。

在互联网公司与车企的话语权较量中,双方呈现出明显相反的观点,车企的主流意见是双方在不同领域互为主导,但更多的互联网公司则认为虽然现在车企优势明显,但后期将由互联网公司“说了算”。但就2016年而言,在经历一年的沉淀之后,将正式开启互联网造车的本质回归年。

在这一年中,洗牌会大规模出现,大量号称要造车的团队,会因资金链断裂、供应链匮乏、人才供给不足、制造问题凸显、目的性不纯粹等种种原因,大浪淘沙中被淘汰。博弈之后,格局初定。

整车厂依旧是不可替代、占领高地的角色。凭借既有优势,主机厂将立足于在原有车型上衍生智能化,除了车载信息系统外,LDW/AEB/ACCADAS产品装配率将有较大增长。自动驾驶技术会得到更加重视,但企业也会认真考虑成本及相关技术难题的突破。

总体而言,互联网公司将全新智能汽车在2016年进行落地的可能性极低,但局部关键功能性部件定型及整车概念梳理清晰性提升将是大概率事件。整车厂通过对信息采集与处理装置、决策计算装置、控制执行装置等硬软件设备的优化,提升现有产品的感知、判断及执行能力,从而实现智能化也将是大概率事件。

下一个创新点





企业普遍对寻找未来发展方向感到困难,其次则面临吸引人才、公司盈利、用户运营等创新挑战。不同公司所面临的挑战不尽相同。

车企45%的人群对战略转型有着深深忧虑。这似乎证明他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由智能互联引发的未来产业变革,并希望通过转型继续在价值链中扮演关键参与者,但对方向仍不够清晰。

科技公司对发展方向的渴求显得最为急迫,也更加在意用户和人才的流失,但几乎不担心盈利和投资问题。这体现出他们强烈的危机意识,或许是已经感受到了新兴公司的竞争压力。

与科技公司相反,创业公司最大的挑战正好来自资金和盈利。或许因为各方面资源相对比较匮乏,他们面临的挑战呈现出一种比较平均的局面。

高达75%的后市场从业者把如何盈利摆在问题首位,这说明在这一领域的商业模式受到严骏挑战,企业对创新的关注显得更为实际,希望为带来可观的收入。后装车联网在2016年将面临优胜劣汰和加速集中。

总结


“2016年,注定是中国智能互联汽车迈向实质化的一年,由下至上、由表及里。我们希望并相信,不断落地的变化会打破枷锁、重构生态、衍生价值。我们,有幸站在这巨变的时代边,相依而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冷链马甲】2016中国汽车智能互联趋势
互联网汽车是一个伪命题吗?
海马汽车:把生活装进你的车
福田汽车集团副总经理杨国涛:智能汽车 智慧物流
国内10大企业智能网联技术发展动向
“互联网 汽车”需要走出华而不实的噱头炒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