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访神州专车CTO:如何用技术打造一款好的专车产品?
车云

读:

下单与派单的活,要做好也没有那么简单。



目前的专车市场,已经被滴滴、神州和Uber占据,而这三家中,神州专车的服务当属第一。除了车辆司机这些显性因素,好的专车产品也离不开背后的技术支持。这次,神州专车CTO徐万鸿就和车云菌聊一聊,如何用技术打造一款好的专车产品。


一个专车产品应该具备哪些基础功能?

这是个很好回答的问题,看上去似乎跟技术没什么关系,但是专车产品要提供服务,必须做到的一点是让用户得到“便利”。怎么才算是得到了“便利”?最基本的就是在下单之后,后台系统有很快的响应速度,并且司机到达的时间也要尽可能短才好。这个很难吗?在普通用户看来,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在系统看来,这个事情并不那么容易:

用过神州专车的人应该会有与车云菌类似的感受,有的时候明明离自己100米就有一辆车,但是订单却偏偏派给了距离更远一些的司机。为什么呢?这就要说到神州专车的派单逻辑了:最快到达。

这里先跟大家普及一下各专车平台的派单机制:神州专车采用的是派单+抢单,因为所有的司机都是受雇于神州专车的员工,上班即上线,开始接单。所有的订单都由系统接受,然后自动进行分派,司机看到订单信息之后直接导航至乘客所在位置。

滴滴主要采用抢单模式,所以除了空间距离,哪个司机能抢到订单,还要看网速、手速、甚至滴米的多少,往往距离远的司机因为得“天时地利”,比距离近的司机先抢到单。

而神州专车因为独特的派单机制,才能保障把订单派给“最快到达”的司机。

首先是响应速度,也就是系统派单的速度,要做到快,要求系统的运算时间要既快且准,得到合适的结果。

系统层面的东西比较容易解决,真正有影响的是司机接人的时间,也就是在用户下单时显示在App上的时间。“这个时间要做到尽可能短,作为参考因素的不仅仅是司机到乘客之间的距离,还有路况信息——这条路是否拥堵,以及车辆本身的定位和朝向。”徐万鸿说,“因为距离短不代表时间短,经常开车的同学都知道,车头朝向不同,往往就会被单行道或者禁止拐弯的设置给坑了。系统会再根据这些参数,去进行路径计算。”

徐万鸿告诉车云菌,在接到订单之后,后台会自动对下单定位所在地5-6公里的范围进行搜索,根据“最快到达”原则,将订单派给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的车辆。技术人员要保证的是,系统要拿到实时且精度足够高的地图数据、车辆与人的定位以及实时路况信息,算法也要足够智能才行。

目前神州专车拥有3万多辆专车、近4万名司机,该平台每辆车均安装了OBD设备,OBD成了一个远程管理司机、监测车辆状况的“黑匣子”,通过该系统可以获得车辆位置以及运行状态等信息,自带的3G模块会将数据上传至神州专车服务器,达到实时监测的等级。另外和高德地图的深度合作,也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这些海量数据,通过系统的分析、计算和不断学习,能够基本满足“最快到达”的要求。

除此之外,系统还会对未来某段时间的订单量进行预测,以超前判断某地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订单量,提前安排车辆满足需求,保证司机“最快到达”。“系统会根据历史订单数据和当前订单数据对某地接下来半个小时的订单数进行预测,再根据预测结果来调派车辆。”徐万鸿表示,所有预测的结果会以热力图显示在司机所使用的客户端上,司机可以进行实时查看,预测结果每3分钟刷新一次。

假设某一区域的需求量增多,而当前区域运行车辆数目较少,那么会首先安排附近区域空闲车辆前往,这种安排是非强制的。如果依然还不能满足需求或因为路况等原因导致无法及时进行调度,则会开始动态定价,也就是按照供需关系来进行调整。

“极速佛”运力预测与优化系统

这是一套内部称为“极速佛”的网格化运力预测与优化系统,它将城市地图分成了数百块网格,通过机器学习,当供需不平衡时,能第一时间调配附近供大于求区域的车辆,使供不应求区域快速达到供需平衡。通过这套系统,神州专车车辆调配效率上升了25%,空驶率降低了20%,运营成本持续走低,0.8-1.0倍的动态定价成为常态。

“以前用户总是骂我们为什么要在打不到车的时候还动态加价,说我们是趁火打劫,其实我们也冤枉。不过现在好了,通过技术手段,既调低了动态定价系数,还让车辆到达更快了。”徐万鸿说。


基础功能之外,如何迭代优化?

解决“接单时间”与“接用户时间”问题之后,并不表示这个产品就不需要其他功能了,毕竟细节决定用户体验。

这里有几个比较常见的场景。

比如需要赶早班飞机的时候,会进行预约订单,对于这种非即时订单要如何进行派单?再比如,派单之后,如果因为路况拥堵等问题取消订单,再度派单还是很可能因为“最快到达”原则被派给相同的司机,要如何解决?又或者,用户接单之后,每每都需要跟司机电话沟通在何处等候何处上车,是否能够有所改善?

在专车里边,神州是做预约单最早的,也是做得最好的。它的一级页面,就在显著位置标明了预约单入口。对于预约订单,神州专车采用的是预约出行时间半小时前进行派单。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并不只是上车点所在区域的情况,也要考虑半小时内有可能在上车点附近下客的车辆。除了距离远近与是否正在接单之外,还要考虑司机的交接班时间、路况等等。

算法相较于实时的订单更为复杂。

之所以设定为半个小时左右,也是考虑到这个原因。如果时间过长,则相当于这段时间内被派单司机被“绑架”,派发给他的订单会有诸多限制,很有可能这段时间就只能停留并等待,这样就浪费了资源。

如果时间再进行缩短,那么对于各路数据的实时性、系统的算法就有更高要求。因而这个时间,未来也会随着后台性能、算法优化而进行升级。毕竟对于神州专车来说,提前派单时间越短,等待时间就越少,效率也就更高。

相信大部分人跟车云菌一样,对专车司机吐槽最多的就是不认路,尤其是确认上车地点,电话要打好几次,到最后可能还找不到,时间还白白浪费了。针这种情况,神州专车有“上车点推荐”功能。根据历史数据与用户个人数据计算出当前地点的推荐上车点,选择之后,司机可直接导航至该地点,减少沟通成本。一般来说,这个“推荐上车点”会有两个,根据当前地点的道路情况,大多数是分布在马路两侧。用户可以自行根据目的地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上车地点。

目前这两项功能都已经在新版本中上线。除此之外,正在开发中的功能还有“下车点预测”。同样是根据历史数据与用户个人历史订单数据,预测下车点,减少用户步行路径。

这些功能,关乎用户最直接的使用体验,而通过技术手段,能够确保用户的体验是最好的。


来自硅谷实验室的后背支持

说了这么多,那么要做到这些,技术人员要干嘛?

首先,得有一个数据平台,将很多的实时数据,包括GPS轨迹(车载与手机)、OBD数据等进行实时采集、汇总、分析并进行决策。

其次,是各种算法。有派单的算法,有评估司机驾驶行为的算法(通过OBD采集的数据),有进行动态预测的算法,还有导航、预计达到时间的算法等等,不一而足。

据徐万鸿介绍,去年9月,神州专车在硅谷设立实验室,负责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以及各项更为前沿的技术研发,来为神州专车未来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神州专车所使用的数据平台,就是由硅谷实验室进行架构,并进行相关维护等工具。除了进行平台架构之外,硅谷实验室同样提供大数据分析的方式,将所有的信息整合到一起,同时也会进行一些产品和功能的预开发。

与此同时,神州专车在国内的技术团队,则主要是考虑基于后台与数据分析,能够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当然也会有反向回馈,根据用户需求,后台需要增加什么功能,或者算法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改进,两边也会根据分工不同各自承担。

要说为什么在硅谷有个实验室,一方面自然是为了招揽人才之便,另一方面也是出自于前沿技术研发的考虑。对于神州专车来说,目前所要进行的商业模式还是很清晰明朗,从神州租车处进行租车,然后招聘司机提供专车服务。不过在采访时,徐万鸿也透露,未来可能会在产业链的上下游产生更多的商业模式,而硅谷实验室的存在则是为了提前进行布局。

不过相较于提前布局的前沿技术,当下产品的磨练却更加重要。国内共享行业一直有个说法,烧钱即可,不必拼算法。但徐万鸿也认同,只有技术处于同一水平线时候,烧钱才有意义。所以,要想把神州专车打造成他们给自己定位的「高品质出行」,对于后台、数据分析以及算法的进一步优化,将是个长期战。

【创客】经典:

点击下方图片或文字即可阅读

【创客】李德毅:对待人工智能要有一点敬畏之心

首访车和家李想:汽车之外的领域满足不了我的欲望

在评论区留下你最想发表的犀利言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滴滴上线租车业务 不小心惊动了神州
人事追踪 | 快手高级技术总监徐万鸿已离职,负责推荐算法,曾任神州专车CTO
投资大鳄朱啸虎炮轰神州专车:伪共享经济,估值严重虚高
站在十字路口的滴滴,向左还是向右?
神州专车迎双模式大考 B2C+C2C双轨并行
神州专车陆正耀喊话滴滴:2017终极对决!可能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