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万的科雷缤与30万的GLB用同样的动力总成说明了什么?


之前卡叔就奔驰GLB配备1.3T“小排量发动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有人跟卡叔说:你没说到关键;GLB的这款机器,跟雷诺科雷缤上的那个是一样的;一个三十多万的车,配的发动机跟十万的车一样,这才是“违和”的地方。


与此同时,也有人与卡叔表达了相反的观点。当然这是科雷缤的关注者:10万元的车,跟三十多万的奔驰共享机器,是不是超值啊?是不是冲着这套动力总成,科雷缤就可以“买买买”了?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至少卡叔觉得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于是索性就此来一次讨论。

类似情况早已有之,只是没有这个案例“典型”

这事儿引发关注主要两点。一是价差大,GLB是科雷缤价格的三倍。二是“没关系”——既不是同一品牌,也不是同一集团下旗下的产品。

如果死抠这两条,科雷缤与GLB这事儿确实是首例,不过类似的情况其实早已有之,只是没有这么“典型”罢了。

“价差大”在几个月前就有一个案例。捷达VS5起价8.48万元,奥迪A4L和Q3起价二十七八万,价差不比科雷缤和GLB的小。它们配的都是EA211 1.4TSI发动机。


之所以之前没有这么引发关注,主要是捷达和奥迪同属大众集团旗下,更容易被视为“合理”。另外,捷达VS5的起价为手动挡、自动挡版本的变速器也与奥迪Q3、A4L不一样,所以显得没有那么“违和”(科雷缤自动挡起价也不过10.98万元,且发动机变速器都跟GLB一样)。


还有如荣威RX5、别克昂科威,配备的也是“一样的”1.5T+双离合变速器。它们之间的价差虽然不至于“三倍”,但两倍还是有的。只是基于上汽与通用属于深度合作的关系,所以也没有感觉太“违和”。

不同品牌(集团)、也没有“深度合作关系”,同时又实现动力总成共享的例子较少,但也并非没有。例如当初PSA与BMW合作开发的那款1.6T发动机,即用在MINI上,也用在PSA旗下的车型上。只不过, MINI的起价并不是很高,而PSA(当时)能配1.6THP的车型价格也都不低,于是大家觉得还是很“和谐”的。


从以上几种类别来看,科雷缤与奔驰GLB的情况更类似于PSA与BMW合作开发1.6T这种。之所以引发“违和感”,主要是产品策略上的不同。

相比PSA把1.6THP看得过于“金贵”、不舍得把这款“宝马背景”的发动机大面积普及不同,雷诺显得很慷慨,很“大方”地把这款“奔驰背景”的发动机用在了价格不高的科雷缤上。

相反,奔驰则比当初的宝马更“务实”——不担心把这款有着“雷日背景”的发动机放在GLB这样一款三十多万的车型上会引发消费者的异议。当然,基于咱们上一次的分析,这同时也更多体现了奔驰对于其品牌力和产品调校能力的信心。


一个“慷慨”,一个“务实”。于是,就有了这个前所未有的“反差”。

合作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双赢

感觉奔驰与雷诺关系不大,但其实它们之间的合作早已有之,目的也是为了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例如在售的Smart,其实就是雷诺的平台基础开发的。为何?因为雷诺在这一领域无论是设计能力还是研发能力,都比奔驰反而更有经验。

动力总成也是同样的道理。百年奔驰、汽车发明者,光环无数,但并不代表它在所有领域都是最强。借助这一领域擅长的厂商,再结合自己在技术层面的一些把控力和创新力,从而达到1+1>2的效果。不仅研发出来的产品竞争力强,而且成本更低,最终让双方都获益。

事实上当初BMW选择与PSA合作研发1.6T也是如此。当时的宝马还没有横置前驱平台,为了解决MINI的动力总成问题确实头疼——总到巴西去买发动机总不是个事儿。这个时候的宝马,单独为MINI开发横置发动机很不划算。于是就找到了PSA。事实证明这么做是对的,典型的双赢。至于后期宝马放弃了这套总成,并不是因为1.6T不好,而是宝马开启了前驱战略与动力模块化战略,将这一级别的动力总成全部更新为1.5T三缸。

Tips:巴西买发动机是什么梗?

之前MINI用的是Tritec发动机,同样也是宝马与别人(克莱斯勒)合作开发的,在巴西生产。奇瑞曾采购这款发动机配在旗云上。因为“旗云配宝马发动机”,当时也引发了不大不小的轰动。 


奔驰与雷日集团合作开发这台1.3T总成的目的同样如此。奔驰需要给它新一代横置前驱的车型,配一款竞争力强、成本可控的普及型发动机。独立开发从各角度看都不是最优解。刚好有了与雷诺合作开发Smart的基础,再加上跟日产也有合作渊源(英菲尼迪很多车都是奔驰基础的),于是很容易“在一起”,并推出了这台各方面看(结构、技术、实际表现)都相当不错的1.3T。

这种模式对于低价车型确实给力,但并不代表完全一样

毫无疑问,这种模式对于低价车型来说肯定是最有利的。至少心理层面会很受用。所以我们会发现,无论是PSA还是上汽,都会有意无意地将此广而告之。科雷缤当然也不会例外。“奔驰芯”,确实是它的一个很大的卖点和噱头。


这一优势也不光是体现在心理层面。合作开发的背景,也确实是可以吸取高端厂商的一些优势和经验。例如这款1.3T发动机,在结构上就有很多创新(如三角形缸盖),在配气技术上用得也很足(基本上当下时髦的技术都用上了)。

那么反过来,这种模式会不会对高阶的产品带来负面影响呢?其实并不会。例如你很少听说因为这种模式而看不上MINI动力总成的,也很少听说因为荣威而大家看不起别克的1.5T。

也正因为如此,卡叔之前一直觉得GLB大家顾虑的,主要还是“排量小”,而不是“雷日背景”。

与此同时,我们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并不能就此认为它们的动力表现就会一毛一样。甚至,有可能截然不同。


这一点,但凡开过标致1.6T和MINI 1.6T车型的人,应该很有发言权——传说中一样的发动机,动力表现却迥然不同。

是标致的发动机缩水了吗?并不是。是标致的调校能力比宝马弱吗?也许有,但也不全是。这种差异,更多是基于产品定位带来的。也就是调校风格不同。标致是家用车,平顺舒适省油是关键,而MINI是标榜年轻运动的,动力表现一定要活力四射。换句话说,标致的车要调出MINI的风格有没有可能?完全有可能,但结果可能是产品竞争力下降,因为它的目标群体不喜欢,油耗还高。

同样的,科雷缤与奔驰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GLB的表现虽不明朗,但同样的总成在奔驰A上也有。科雷缤的整体感觉,与奔驰A是不一样的。这里面,同样有调校功底的差异——奔驰比雷诺强,这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也有定位的差异——奔驰在A级、GLB级上的调校投入,也是科雷缤没法比的。还有风格差异:相比奔驰,雷诺当然要更注重经济性,而不是更强大的加速。

总结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里,是否仍觉得这个事情“违和”。在这里卡叔再补充一下。很多人看车都喜欢看三大件,尤其是发动机。

这种观点放在20年前是对的,因为那时候各路厂商在这方面确实是良莠不齐,比较“次”的发动机很常见,一不小心就会买错。然而发展至今,三大件、尤其是动力总成对于整车价值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了。否则,你如何解释10万元的科雷缤与30万元的GLB共享总成,8万多的捷达VS5和二十七八万的奥迪A4L、Q3用同一款发动机? 
毫无疑问,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延续下去,未来类似的情况、甚至更极端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常见。对于买车人而言,也是时候该改改“三观”了。

科技创新能否温暖车市寒冬?2019中国汽车科技创新大奖不能没有你!

●39年后BlackBerry再谈转型:变革密码QNX

●初探智能化的丰田,产品力更强的雷凌 | 科技测

●混改之后,长安新能源能成么?

车云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雷诺跑了,下一个会是标致吗?
2019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4款新车,扭力梁马3、混动RAV4了解一下
奔驰油耗这么低?平均油耗不到8个油,盘点5款低油耗的紧凑型SUV
轻奢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豪华紧凑SUV推荐
奔驰开启降价模式,已跌至24万,有着极高的回头率,搭2.0T发动机
奔驰GLB 45 4Matic谍照曝光,网友惊呼:小号的G?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