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分将至,起居饮食如何养生?

秋 分

秋分养生,一养收,二养肺,三适秋凉,四防秋燥。

从秋分起,白天热,夜晚凉,北半球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阳气随之内敛。因此,秋分是秋季调养的重要时节,古人也称之为“争日”,意思就是争夺的日子,日为阳,夜为阴,秋分当天,阴阳相争,没有争出结果,反而达到了一个阴阳平衡状态,阴阳各半,昼夜相等。

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才能使人体的健康达到最佳状态。

而要做到阴平阳秘,关键是做到顺应天时,不偏不倚。秋季,自然界的阳气也由疏泄趋向守藏,人体要顺应秋季的“收敛”之气,保养阴气,固守阳气。同时,“肺旺于秋”,秋季肺经当令,最适合养肺。并且这种气温渐低的“凉”,常常影响人体收养阳气,破坏阴阳平衡,诱发疾病,所以我们要“适秋凉”。另外,秋季气候日渐干燥,所以也须注意“防秋燥”。

起居养生

秋季,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起居作息也要相应调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说的就是秋季时节,人要像鸡一样早卧早起。古人将鸡视为阳气鸟,认为它与阳气相同,代表了阳气的生发与收藏。夜晚早卧能顺应阳气的收藏,以收养阳气;早上早起能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能敛阳气,养身体。

饮食养生

在饮食调养上,以阴阳平衡作为出发点,体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做到“阴阳平衡”、“出入平衡”。荤素营养搭配宜均衡,量要适中,忌过食油腻、生冷、辛辣刺激发物。

秋分时节,饮食上也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而秋分以后的“燥”以“凉燥”为主,所以饮食上要忌食苦燥伤津耗气之品,宜适当多食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荸荠、秋梨、百合、银耳、芝麻、核桃、蜂蜜、糯米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秋分药膳则要善用百合,如百合莲子羹、百合莲子瘦肉汤、银耳百合羹等。

另外,秋季也需特别注意养肺,收敛肺气,尽量少吃葱、姜、韭、蒜、椒等辛味之品,适当多吃一些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如白萝卜、胡萝卜等。需要注意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本身脾胃虚寒者,食用水果勿过量,以免诱发或加重疾病。

情志养生

秋分以后,阳气渐收,人体肝脏之气也随之收敛,越往后肝脏的疏泄功能会逐渐减弱,加之秋天阴霾的天气、萧条的景色,容易使人触景生情,造成肝脏疏泄不及而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所以秋分以后情志养生最主要的就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建议外出秋游,比如可以登高远眺,或者到海边,可使人心旷神怡,顿然舒畅。

衣着与运动

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和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预防风寒。但也不必过早“多穿衣”,应注意耐寒锻炼,也就是常说的“秋冻”。

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比如: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应等到身体发热后,才可脱下。锻炼后,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还要注意适量补充一些盐水。另外,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也有一定效果,因此,平时可用冷水洗脸、浴鼻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生四大关键时令: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黄帝内经】【资料】整理笔记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
24节气养生
因时养生
名家·养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生跟着太阳走(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