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程竹怀 | 盘点家乡黄陂“百年老行当”

漫步滠水河畔,踏上十里画廊。滠水公园一步一美景,河滩上九佬十八匠的雕刻,久久地印在我心上。

我是二程后裔,我爱人文大黄陂。河滩上九佬十八匠的雕刻,勾起了我盘点百年老行当的欲望。《盘点家乡百年老行当》一文在武汉市政协《和谐》杂志2015年下半年分三期连载之后,在读者的回音壁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读着文中似曾相识的老行当,让人怀旧遐想。

从前的铁匠、皮匠、弹棉花……这些传统的老行当,尽管它们已经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它曾经记述了这座城市的昨天。走进老行当,就像回到了那已经逝去的岁月。这些旧时熟悉的景象,成为城市不可磨灭的记忆。

历尽艰难志不灰,访遍千家不言累。历经两年艰辛,一路坎坷,一路《盘点家乡百年老行当》。走遍武汉大街小巷,走访千名老人,将遗漏的百年老行当,全面地采写。我是带着历史责任感,历经两年艰辛,是在完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

传承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财富,作为文化人,更是责无旁贷。武汉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行业,然而正在逐渐消失的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没有引起武汉人的关注。

“铁匠铺关门、箍桶匠失业、修钢笔的收摊,最后连古色古香的铜匠挑子也被收进了博物馆。”

城市巨变使人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我倾尽心血写此文,不仅是想让曾经经历过那段生活的过来人享受怀旧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想让没有经历过那段生活的人们,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在武汉历史上起过的重要作用。

承载了无数武汉人记忆的老行当正在慢慢消失,我多么希望它们能被传承下去……

磨剪子,铲菜刀

“磨剪子,戗菜刀……”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这吆喝声耳熟、亲切,抑扬顿挫,高亢悠长,“磨剪子嘞,戗菜刀……”出自京剧《红灯记》里一句著名台词,从而演变成以前在街头巷尾经常能够听见的磨刀匠卖力吆喝声。

看过现代京剧《红灯记》的人,对那位不知名的、头戴旧毡帽、身穿旧棉袄、掮着短板凳、凳前放着一块磨刀石的瘦老头(地下工作者),都有一个深刻的印象:那是低层生活的穷苦之人。

依稀记得儿时,只要磨刀人抑扬铿锵的吆喝声一阵阵从巷子里传过来,那些年迈的奶奶就会从针线篓里翻出几把半新不旧的剪刀,做饭的主妇就会拿出菜刀,交给磨刀人去整修一番……

磨刀人的行头好像都是一模一样的。肩扛一条长凳,一头固定两块磨刀石,一块用于粗磨,一块用于细磨,凳腿上还绑着个水铁罐。凳子的另一头则绑着坐垫,还挂了一个篮子或一只箱子,里面装一些简单的工具:锤子、钢铲、水刷、水布,等等。

磨刀人干起活来煞有架子:他劈腿呈骑马状跨在凳子上,手捏着刀背,眼眯着看刀刃,计划着从何处起磨。一般磨刀有粗磨和细磨两道工序,粗磨在砂砖上进行,细磨则在油石上进行,一边磨一边还要用绑着布条的木棒在竹筒里蘸水降温。

磨好后还要看看刀柄的铆钉是否松动,若是松动了,他一定帮你用小榔头敲紧牢固了。当他把磨好的剪子与菜刀交还给主人时,那脸上每一条皱纹里都蓄满了笑意。

磨剪刀还是挺有难度的,至少比磨刀要难些。剪刀是两片,磨时剪刃与磨石的角度、剪刀中轴的松紧,都有相当的关系。剪刃两片合在一起后,刀尖对齐,松紧适度,紧而不涩,松而不旷。用破布条试验刃口,腕臂不叫劲,轻轻一剪,布条迎刃而断,方合规格。

一般人自己磨菜刀,也能磨快,但磨起剪刀来,则多少要有点窍门,虽然用不着什么力学、数学,可您磨出的剪刀,剪东西肯定打滑。磨刀人磨出的剪刀,虽达不到小说里写的“吹毛立断”的神奇效果,但将刃口放在指甲上,只需轻轻推一下,定能削下一小片指甲来。

“磨剪子嘞,抢菜刀……”多么熟悉的声音,多么熟悉的身影。曾经,这般拖着长音的吆喝声,时常回荡在城区乡间、大街小巷;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还能唱响这悠长吆喝声的人越来越少,他们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但那声吆喝始终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经典得难以忘怀。

精修钟表

在众多老行当中,修表业曾经风光一时。都说女人细心,但是对于修表这个行当来说,光细心还远远不够。现在人心太浮躁,能够静心静气的人太少了。

精修钟表的人心细如发,心静如水。放大镜、酒精灯、镊子,还有灵巧的手是他们的兵器,他们让凝固的时间行走,而他们却仿佛停留在时光之外,小作坊里凝固了他们的人生画卷,见证了时间的游走。

皮匠

在武汉,对那些补鞋修鞋的人有个亲切的称呼叫做——皮匠。外地人听到颇有些不解,鞋匠不就是制作和修理皮鞋的手工者,为什么非要叫做皮匠呢?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典故?

由于武汉地处江汉平原,特点是少骡马而多耕牛,如此在牲口上所披挂的皮具就要比北方要少很多,和骡马相匹配的专业皮匠也比较少。也许正因为此,武汉把鞋匠和皮匠统一称作“皮匠”。

旧时的皮匠的主要活计是上鞋帮,因为普通人家,家庭主妇、年轻媳妇都会做针线活。纳鞋底、做鞋帮、绣鞋面,这些都是她们的必修课,那时的妇女,手里没有闲着的时候。

她们日常抽空扎鞋底,做鞋帮,一般都送到皮匠摊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因为上鞋帮比较复杂,上鞋后要用鞋楦定型,而一般皮匠都备有各种鞋楦,每当春节来临,是皮匠最忙的季节,也是他们最辛苦的季节。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讲的是依靠集体的智慧能胜过诸葛亮。把他们说成臭皮匠,并不是小看皮匠,自古以来,皮匠靠一双手,缝制、修补各类鞋子,收入微薄,社会地位低下,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他们中间有许多人都是残疾人,没有其他手艺,学一手比较简单的修补鞋技术,以养活自己。

现在所说的皮匠,就是在大街小巷设一小摊,专门给市民修鞋补鞋的小手工匠。皮匠们从事鞋子修补这种传统服务,是城市不可缺少的行业,这一行当,也是城市就业的一个资源。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节俭的传统,特别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

记得小时候,母亲扎一双鞋底,做好鞋帮,然后到皮匠摊缝上鞋帮,这样的新鞋穿了一年半载,鞋后跟磨损了,到皮匠摊钉上一层轮胎皮,以延长鞋子的使用寿命。少数穿得起皮鞋的人,也不可能经常换新鞋,鞋底磨损了,也得到皮匠处,将后跟钉上铁掌,钉上了铁掌的皮鞋,走起路来咔嚓咔嚓地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意日清淡的皮匠也开始修补球鞋,雨鞋、塑料鞋及其他皮制品,有些皮匠还添置手摇缝制机,如今穿各类皮鞋的人多了,皮匠不可能消逝,但也不可能很多。

弹棉花

弹棉花是古老的手艺,历史悠久。要说其历史,可追溯到元代。据记载在元代时期就有此业。元代王桢所写的《农书》中记载:“当时弹棉用木棉弹弓,用竹制成,四尺左右长;两头拿绳弦绷紧,用县弓来弹皮棉。

弹棉花,实际上就是弹棉絮,当然也有的弹垫絮。弹棉的工具是大木弓,以牛筋为弦,配以铲头、木锤、磨盘等等。操作时,先用木锤频频敲击细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板子上的棉花趋于疏软,弹好后,再将棉絮的两面以纵横条纹的纱布成网状,用以固定。

这道工序完成后,再用一个木质的圆盘工具将其慢慢压平。这样,在“噔噔噔”的旋律中棉絮就已弹好。据一些资料记载,弹棉花的在京津一带居多,但仔细观察,艺人也分南北两地,而这通过他们所用的工具便可区分。

北方弹棉花的弓子大多采用自然生长的弯曲树木,南方弹棉花的弓子基本采用竹片。当然也有讲究的,是用木料制作的。而弓弦都一样,均用牛筋。

弹棉花的店铺比较简易,但多是上门服务,因为一般家里不够大。往往就在院子里,空地上,用条凳支上门板,搭个床即可以开工。两人搭档,一般都是师徒、父子、夫妻、兄弟等。一弯弹弓、一张磨盘,手提一个弹花槌和一条牵纱篾,这就是弹棉花的所有的家当。

弹棉花人在工作时,系一腰带,后插一木棍,用绳系住,左手持弓,右手持槌。弹棉花工序其实有很多。主要的是弹、压、上线。如果是旧絮翻新,还有一个撕絮的工序。弹棉花的关键是振动弓弦,用木槌有节奏地打击,弓弦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均匀地振动,使棉絮成飞花而重新组合。

弹花的主要工具是一个杉木弓,檀木锤。弹花者腰系板儿带,竹条系在身后,高出头顶两三尺。竹条超出肩膀的部分向前弯曲,用来悬挂弹花弓。为了稳妥,有的弹花者也会把自己五花大绑以固定身后的竹条。木弓有一人来长,形状大约从明朝开始就没有太大的变化,称为背弓弹花。

汉绣

汉绣作为特殊的民族文化有很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楚辞.招魂》中写到:“翡翠珠被,烂齐光些。弱阿拂壁,罗帐张些;纂组绮缟,结琦璜些……”瑰丽的文字描绘的华光盛景,就是武汉汉绣的风华。

在历史长河中,武汉汉绣鼎盛与辉煌时,一度与苏绣、湘绣齐名,蜚声海内外。据传,三国时期,刘备坐拥荆州,由大乔、小乔发动当地妇女手工刺绣战旗、龙凤旗、标织旗,当时布满整个江陵地区,有绣旗如林之说。

在这之后,汉绣经长江水路流传至武汉。到了咸丰年间,汉口开设了织绣局;到光绪年间,汉口万寿宫一带有绣货铺32家,绣工500余人,连同店外做包活的绣工共2000人左右,“绣花街”因此得名而广传天下,武汉汉绣的发展也达到鼎盛。

武汉汉绣,绣品千种规格、万种花样,与温文尔雅的苏绣,清新淡丽的湘绣相比,武汉汉绣以粗犷浓艳而独树一帜。

在工艺上,武汉汉绣独到的绝活--铺、压、织、锁、扣、盘、套、垫等针法的灵活运用,使得整幅武汉汉绣画面完全用丝线以实绣完成,且双面针刺使其针脚短、排针密,形成“齐、平、顺”的特有风格,即使搓、揉、折、叠,亦可保持画面不跑线,不起泡。

在风格上,武汉汉绣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底料多采用红、黄、绿、白、黑等真丝面料,而真丝绣花线则能达到色彩艳丽、层次分明、对比强烈的视觉效果。整体看来,武汉汉绣画面结构紧凑,布局丰满,绣品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了“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和浓墨重彩、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

根据史料记载,汉绣发源于战国楚地,因其起源于西汉,所以被称为汉绣。《湖北民俗志》载,汉绣历史悠久,江陵二号汉墓出土的战国中期绣品,与近代汉绣针法极为相似。

另据湖南湘绣研究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湖北江陵战国楚墓出土的楚绣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绣,是至今仍驰名中外的湘绣之源。史料记载,为弘扬独特的汉绣艺术,清朝咸丰年间,汉口设有织绣局,集中各地绣工绣制官服和各种饰品。

清朝末年,在武昌的营坊口、塘角、白沙洲、积玉桥和汉口的黄陂街、大夹街一带,开有许多绣铺。1910年和1915年,汉绣制品分别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牌,汉绣一时名扬海外。

1944年初的一个冬天,由于美国人炸掉了日本军队在绣花街对面修建的军火库,爆炸殃及整条绣花街,一家挨一家的绣花铺置于火海之中,这条建筑考究、具有典型清代园林格局的绣花街,连同无数的汉绣精品,一夜之间化为灰烬。

1949年,武汉解放。绣花街的店铺跟其他行业一样,开始以自愿结合的方式组合成合作社。即武汉第一联营社、第二联营社和第三联营社。1959年,武汉工艺美术行业和第一工艺刺绣合作社组成了武汉民艺戏剧用品厂,主要生产舞台戏曲用品。

今年已经72岁的任本荣,是本姓家族的第四代汉绣传人,也是武汉仅存的集设计、绘制、刺绣于一身的汉绣传人。任本荣在武汉民艺戏剧用品厂里担任设计师。直至今天该厂依然存在,主要生产歌舞服装,已无力再生产汉绣。

修钢笔

曾几何时,拥有一支钢笔是一种时尚和神风的象征,更是一种知识的代表。使用和修理往往伴随而生,在商品尚不能达到如今的丰富之时,锈钢笔者对于使用者来说是“装备保障”。其价值就体现在:简单的配件,只有他才能整好,钢笔能像原先一般地流流下水。

六七十年代,钢笔普及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也正是钢笔的普及,造就了钢笔修理行业的鼎盛。一个当街的修理铺,从早到晚每天要修几十支。

钢笔是学生和公职人员的日常用品。那时的钢笔高档次的有派克、丁喜路、都澎,而国产的英雄、永生等品牌的钢笔则是普通人群和一般学生写作业使用。那时候上衣口袋插一两支钢笔,那是多么体面,多么有内涵的事情。

笔挂在衣兜外面,阳光那么和煦地一照,闪闪发亮。身上衣兜里有没有钢笔,说明这个人有没有能力,甚至成为一个人有没有文化的标志。“一支钢笔,中学生;二支钢笔,大学生;三支钢笔,修笔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流行这一说法。

那时的钢笔,弥足珍贵,恋人作为定情物,朋友相赠视为厚礼。凡有钢笔必然挂在上衣口袋,笔挂闪闪发光,方便美观,显示知识与身份。“三支笔”讥讽人显摆过度,适得其反。

其实修钢笔并不一定在口袋插多少钢笔。那时,钢笔坏了,街市上可以找到专修钢笔的摊位,修钢笔的摊位也常在学校里流动服务。师傅修笔,第一件事就是询问、检查、清理。

划纸的笔,主要是打磨笔尖。师傅坐在工作台边,借着灯光,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再用刀片慢慢清理淤积的墨水,然后娴熟地在机器上打磨。打磨完毕,师傅用水把笔胆洗净,然后蘸了墨水,在纸上画画、写写。感觉不满意,又重新拆下笔尖琢磨,又打磨,直到满意为止。

一个技术高超,又信誉高著的师傅收拾、打理出来的钢笔,那笔尖落在纸张上,润滑得就像手触摸了婴儿的肌肤,让你惬意自如,行云流水,辞藻飞扬,心花怒放。

笔帽坏了换笔帽,皮囊漏了换皮囊,若是笔身劈了,就用细细的铁丝打箍。

用钢笔主要是用笔尖,修笔师傅的水平,也就体现在修笔尖上。新买的钢笔弄不好笔尖会分叉,下水不畅且易划烂纸,修笔师傅只是用手捏捏、用小锤子敲敲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经验丰富的师傅修笔尖靠的是手感,指头稍一用劲儿就能准确判断出笔尖有什么毛病,在用小锤敲或小钳夹的时候也必须恰到好处,用力大一点点就有可能把笔尖给毁了。钢笔曾经是何等的荣耀。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它曾排在百姓“幸福生活四大件”之首,“四大件”指钢笔、皮鞋、暖水瓶和痰盂。这些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文明和富足。

到现在,钢笔的历史才仅仅200年,但修钢笔这种职业却如昙花一现般在历史长河中走向消失,使人真真切切地萌生出沧海桑田之感。

箍桶匠

过去有个老行当叫箍桶匠,就是手工做木盆木桶的。木盆木桶,曾经是普通中国家庭中最常见的生活用品之一。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都会有年幼时洗澡用的大木盆,或者是爷爷奶奶提水的木水桶。以前结婚用的子孙桶、提桶、脚盆等都是实木做的,所以少不了箍桶匠。现在结婚没这些东西了,平时家用也很少用到了。

旧时的箍桶匠做木桶(盆),从选料开始(最好是用杉木,一是杉木不易变形,二是容易加工),锯、拼、钻、粘、箍、装,全部是手工,而且很费力。木盆做好后还要多次刷桐油,既为亮堂美观,更是为了不容易被腐蚀,增长使用寿命。

箍桶工艺制作大概要经过这样的几个流程:按需要的形状、尺寸锯板取料,用斧头斩料。做圆形底板,环绕底脚拼板。用竹钉或胶水固定。其后,上箍口,用竹箍或铁丝箍上,也有的是铁皮箍、铜皮箍。

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是紧箍。桶底小,桶口大的,从桶底上箍敲打,反之两头小中间大的从两头上箍敲打,越敲越紧。

最后,要把木桶在烈日下暴晒几天,再上桐油,一只光滑、美观的成品桶就做成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用木盆木桶的人越来越少,木桶多被塑料桶、不锈钢桶代替了,多数箍桶匠因生意不好,纷纷转行学别的本领,因此城市里的箍桶匠也越来越少。

补锅匠

锅是每个家庭不可少的家庭用具。当时生活条件差,要买一口铁锅并非易事,所以一般人家的锅烂了,都要补。补锅就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行业。

据老家一个曾是补锅的老人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补锅生意十分红火,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清早天没亮出门,天黑尽了才打道回府。

补锅是两个人的劳动,讲究分工合作,一般都是夫妻搭档,父子搭档。“补锅这门手艺有个好处,行头少,一炉、一风箱而已,收起来也就晃晃悠悠的一担,至多五六十斤。补锅匠挑着补锅工具长年累月在附近村庄”补锅头“。

补锅师傅一般要在天刚亮时就到达当天要做工的村庄,进了村后先寻找一个地方把补锅工具安顿好。

据说,补锅师傅的临时工场一般选在屋门前的禾坪上。然后是走家串巷地悠悠是唱”补——锅——嘞——“嘹亮的嗓音绕梁不绝,惹得一帮婆婆媳妇忙着找出破锅烂碗,走在弄堂里,锅碗瓢盆一阵乱碰乱响,酷似一支五音不全的打击乐队,十分热闹。

有意思的是,把锅底补好了,补锅匠还不让客人立刻拿走,装一锅水,要看它漏不漏。补锅匠信心十足:漏了,我一文钱不收!看到乡民们心满意足地拿走补好的锅,补锅人心里是快活的。

补锅时,先把碎铁放进坩埚,然后放进炭火里,不停地拉扯风箱鼓风。

待碎铁熔成铁水后用一条特制的小泥羹,舀上一勺如墨豆般大小的”水珠“,放在一小方块厚布片上,然后趁热把这通红的”铁水珠“伸到锅底的裂口处,往上一托,还是液状的铁水便从裂口中挤了上来;另一只手则拿着一个用烂布卷得很实制成的拇指般大的一小截布条,把上面的铁水往下压。这样,一”照“火就补完了。

如果裂口大的,则往往要好几”照“火;再大的,则要镶嵌一块烂锅片上去。补完了,还要用尖咀小锤子轻轻敲去多余的边屑,然后用一块胶泥沾了水,把新补上的补点涂上一层泥,使之粘合,不漏水。

铁锅补好后还要检查。师傅将铁锅对着阳光,如果有光线透过,说明锅没有补好,就必须再补一次。最有效的检验方法就是把水放进锅内,如果水不会渗到锅背,说明锅已经补好。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什么钢精锅、搪瓷锅、高压锅、电磁锅等新产品纷纷挤进市场,进入普通家庭。城里人用铁锅的少了,而各家铁锅铝壶大半是用坏了便扔,扔了再买,这样,补锅的生意便逐步冷清起来。

如今,这种叫着补锅匠的职业和称呼,已经退出了现代人生活的词典,当年补锅这个行当红红火火,现在这个行当已经消失了。

小人书摊

“小人书”的历史并不久长,大约上世纪三十年代才出现。小人书是俗名,正名叫连环画或连环图画,这种画满“小人”的书,便被形象地直呼为“小人书”了。其实叫连环画更符合道理,因为单幅画很难表现完整的故事,必须把一幅幅图画连续起来,才能完整的表达故事情节。

小人书图文并茂,故事内容就摆明在眼前,即使是不识字者也可以根据画面人物的身体语言等来个“按图索骥”式的猜测,也能弄个大概懂。比较著名的小人书有《三国演义》(按章节定书名,共60本)、《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隋唐演义》、《杨家将》等。

在没有电视的时代,捧一本巴掌大小图文并茂的小人书,津津有味地看着,是常见的大众文化景象。那时,小人书普遍于家家户户,老少皆宜,人人爱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电视席卷中国。它以其快捷新颖、有声有色、瞬息万变、充满娱乐和无穷创造的优势,对原有的大众文化以巨大冲击。连环画的消闲性、娱乐性、普及性、知识性等优点都无法与电视比拟。

从此,连环画如同入秋的满树落叶黄花,一夜间被狂飙荡尽。小人书--这一风靡了半个世纪、受宠于大众的通俗读物,最终独守寂寞,销声匿迹,出租小人书这个行业也很快成为历史。

炸米花

“砰”一声爆响,传来阵阵喷香,这熟悉的场景勾起了多少人的回忆,大米、玉米、蚕豆、红薯干都能放个哦~很难再有那种走在路边突然被“嘭”的一声吓一大跳的经历了!

爆花机是上个世纪80年代很流行的爆米花器具,密封的带压力机的铁质容器,外形像鱼雷,支在炭火的小炉子上,摇着手柄就可以在炉子上旋转起来,炉子旁边接着一个手动的风箱。

现在能炸的材料太多了,小麦、黄豆、大米、蚕豆、糯米,就连年糕都能炸。人熟练地将米倒入爆花机内,加入少许糖精,左手转动爆花机的摇把,右手转动风箱,经过7、8分钟的反复转动和加热,随着一声爆响,白花花的大米就出炉了。

一把玉米,一勺白糖,放进一个神奇的容器,炉体转啊转,转得通红,小孩子托着腮围了一圈,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个神奇的魔术。“嘭”一声,一阵白烟腾空而出,魔术完成,一颗颗饱满香甜的爆米花让孩子们馋出了口水。

儿时最喜欢冬天,这个时候爆米花的老手艺人就会穿街走巷,“炸米花子咯”五毛钱就能收获一大袋,这就是童年最好的零食。

吹糖人

吹糖人是中国传统古老的民间手艺;据说有600多年历史,这门手艺的祖师爷是明朝宰相刘伯温。相传朱元璋为了确保皇位代代相传,将伴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骗到建造的“功臣阁”内,一把大火将众功臣全部烧死。

侥幸逃脱的刘伯温被一个挑糖儿担子老人救下后,隐姓埋名,天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糖儿,学识渊博的刘伯温发现把糖加热后,用变软的糖可制成各种糖人儿、小鸡小狗等,这些煞是可爱的小动物,即吸引着孩子们争先购买,也使许多人看到了商机,向刘伯温请教吹糖人儿的技艺。

从此,这门手艺传到现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在冬季,小贩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一边现场制作一边现场卖。担子的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主要是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的一个大勺里放满了糖稀(据说是麦芽糖溶化所得)。

另一头备有糖料、竹签、木炭等其它工具,还有一个草把子或泡沫板,上面插着各种预先吹好的五颜六色,引人注目的人物、花鸟鱼虫等糖人儿。

这玩艺儿好看、好玩,玩完后还能吃,一般孩子都喜欢,见着就走不动了,不是缠着大人要买,就是跑回家去要钱,实在没钱的也不肯离去,眼巴巴地盯着这些糖人。

大多吹糖人的现场操作很有意思,犹如观看一出魔术表演。只见小贩左手持小竹棒浸渍白糖浆并搅成一小团之后抽起在空中旋转以冷却,右手持镊子把白糖浆团又拉又捏又吹,经过反复进行吹、捏、刻、剪。不一会儿,手中的糖浆团便成了各种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糖人儿。

叫人赞不绝口的吹糖人手艺绝活,其技巧在一个“快”字,当小竹棍缠上“糖浆团”之后,要用很快速度将它吹捏成形,时间久了“糖浆团”一旦冷却,吹起来即费力,而且揉捏也很难。

如今,大庭广众之中糖人儿,因卫生原因和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幅度提高,已不再是哄孩子的玩物,儿童拿着它玩耍和招摇过市风景线渐渐远去,沿街很难再见吹糖人的身影,偶尔能在赶集或庙会见到他们的身影。

每件产品都是工艺品啊,这手艺应该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吧,市场还是有的,就是这手艺会的人越来越少了。

画糖人

每件产品都是工艺品啊,这手艺应该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吧,市场还是有的,就是这手艺会的人越来越少了。

户部巷子口,围看画糖人。男女老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主角是一位头发花白、衣着朴实的老人,坐在一架旧式糖挑子后面,画起画儿来,一脸的专注。旁边煨着的,是一个锈迹斑斑的小炉子。

最引人兴致的,是那个画满了吉祥花果、飞禽走兽的木质转盘,板龙、飞机、花篮、大刀占据着四角,余下的地方,螃蟹、花盆、桃子、其他动物也不少,顾客来了,先转转盘,指针停在哪里,画什么,可都有讲究。

滚烫的糖汁经画糖人错落有致地淋在洁白的大理石上,流成龙、凤凰、兔子、长颈鹿等各种各样的图案,糖汁快速凝固,手停了,画也干了,画的一端放上一根细竹签,连接处滴上两滴糖,再用小刀片轻轻地将它整个取下,拿起,一个生动形象的糖画就跃然而出了。

见孩子好奇,大人们纷纷掏钱买了糖人,孩子拿在手里看了又看,舍不得吃。画糖人平时每天能卖几十张糖画,逢年过节生意好,一天能卖上百张。总的来说,买的人少,看的人多,最不缺的是人气。

钉秤

相传杆秤是鲁班发明的,他依据北斗七星加南斗六星在秤杆上刻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时,他给衡器加“福禄寿”3个星花,定16两为一斤。秤杆上有16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一两,每一两都用一个星来表示,俗称“柴秤星”。

另外,第一颗星又叫做“定盘星”,其位置是秤锤与秤钩成平衡时秤锤的悬点。确定好“定盘星”,就是一把好秤了。宋朝朱熹在《水调歌头。雪月雨相映》这首词中写“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可见“定盘星”的重要。

“秤星”的颜色必须为白色或是黄色,不可用黑色,表示用秤做生意的人,心地要善良,不要昧良心,不要做黑心的生意人。20世纪50年代末,国家统一使用市秤,规定每斤为10两。

钉秤俗称制秤人,这里的秤是传统的木杆秤,做秤是个细致活儿,要沉得下心慢慢做,而且做秤工序复杂,制秤是一门极其讲究的手艺,要经历3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求精工细作,精益求精,一个小小的失误便会影响到杆秤的准确性,并且是集木匠活、铁匠活和糊皮活于一身。

公平是制秤匠必须严格遵守的职业操守。

随着着时代的发展,市场上都是电子秤、弹簧秤,很少会有人用传统的木杆秤,电子秤的普及,木杆秤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少钉秤手艺人也纷纷歇了手。

篾匠

篾匠一般是跟师傅学艺,走家串户帮人加工竹篾器。篾匠手艺是一门细致活,要经过多年磨练才能达到精熟的程度。篾匠的工具看上去不很复杂,一把将竹子盘成细篾的篾刀,是必备的工具。

再就是小锯、小凿子等,还有一件特殊的工具就是:“度篾齿”,这玩意儿不大,却有些特别,铁打成像小刀一样,安上一个木柄,有一面有一道特制的小槽,它的独特作用是插在一个地方,把柔软结实的篾从小槽中穿过去后,蔑的表面会修饰得更光滑和圆韵,这种刮蔑方式起到打磨的作用。

篾匠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弄成各种各样的篾。首先要把竹子劈开:一筒青竹,对剖再对剖,剖成竹片,再将竹皮竹心剖析开,分成青竹片和黄竹片。然后再根据需要,竹皮部分,剖成青篾片或青篾丝。

剖出来的篾片,要粗细均匀,青白分明。再把它不同的部位做成各种不同的篾。一把简单不过的篾刀,却功夫了得——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可都是技术活。编个筛子,精巧漂亮、方圆周正;织个凉席,光滑细腻,凉爽舒坦。篾匠用一双巧手装扮了我们绿色的生活。

篾匠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个陌生的词语。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与普及,木制品和篾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淘汰,而与这两类生活用品息息相关的箍桶匠和篾匠也日渐没落。

打铁匠

“世上活路三行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打铁是一种原始的锻造工艺,盛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农村。这种工艺,虽然原始,但很实用;虽然简单,但并不易学。

打铁铺也称“铁匠炉”。所谓“铺”只是一间破房子,屋子正中放个大火炉,炉边架一风箱,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要锻打的铁器先在火炉中烧红,然后移到大铁墩上,由师傅掌主锤,下手握大锤进行锻打。

上手经验丰富,右手握小锤,左手握铁钳,在锻打过程中,上手要凭目测不断翻动铁料,使之能将方铁打成圆铁棒或将粗铁棍打成细长铁棍。可以说在老铁匠手中,坚硬的铁块变方、圆、长、扁、尖均可。

铁器成品有与传统生产方式相配套的有农具,如犁、耙、锄、镐、镰等,也有部分生活用品,如菜刀、锅铲、刨刀、剪刀等,此外还有如门环、泡钉、门插等。

传说铁匠的红炉是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传下来的,我国的铁器时代从西汉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几位老师傅说,别认为打铁是一个简单的力气活,其实,也是看着容易做着难,学会容易做好难,没有上十年功夫,是难以支撑门面的。

“打铁先要本事硬”,一是说没有力气不能打铁,沉重的大锤轮番起落,需要的是气力和耐力。二是说没有过硬的技术打不了铁。“好钢要安在刀口上”,不光是钢要安得好,锄口、刀口才不起夹层,更重要的是淬火和回火的技术必须过得硬。

淬火和回火技术全凭实践经验,一般很难掌握。各种铁器,尽管外形好看,但是如果淬火或回火的技术不过关,就是中看不中用:要不就是钢火硬了容易缺口;要不就是钢火软了容易卷口。

所以,在打铁这个行当,自古以来就有一个过硬的行规,在每件铁器上铸入红炉编号或铁匠姓名,铁器质量的好与差,老顾客自然心中有数,新顾客就要当场砍石、削铁来检验,掺不得半点假。

卖货郎

卖货郎的历史,几乎是与封闭的经济和交通相伴的。

现在,也只有在山区崎岖的羊肠小道上,还偶尔可以听到货郎缥缈的铃铛声。这铃铛声就像以前镖局走镖时的呼号,飘过几个山冈,在空寂的山野里回荡。姑娘汉子们放下手里的活儿,回家拿点钱,就等着。

货郎这时候就像一个演员似的,用喜悦来证明自己带来好货。不外乎是些针头线脑、香烟火柴、毛巾肥皂、铅笔信封、蚌壳油雪花膏,一副挑子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的杂货店。

在民间观念中,只有学无所长的人,实在没法了才会去当货郎混饭吃。这也反映出中国的传统观念对商业的轻视。

接生婆

接生婆,属于中国民间育儿习俗中的一个角色,即三婆之一。三婆,是古代汉族中所指的奶婆、医婆、稳婆(收生婆,即接生婆)。

明代沈榜所著《宛署杂记·三婆》中记载:“故事,民间妇女无得入禁中者,即诸宫女已承恩赐名称,其母非得旨亦不入,惟三婆则时有之。”清代蒋士铨《一片石·梦楼》:“他是苏州刘娘娘,会接生的。”

接生婆,多为本村或邻村有临床接生经验的老年妇女,无医师资格而帮助其他妇女分娩的女人,实际上是民间业余助产士。

由于古代缺乏医疗卫生条件,更缺少专业妇产医生,因此,民间接生婆成为一种受人敬重的职业。她们一般年龄在40-60岁之间,大多有生儿育女的亲身经历,而且多少懂点粗浅的卫生知识。

接生婆接生时要用到蜡烛,剪刀,热水,用开水烫烫、用酒泡一下或者在蜡烛上烧一烧就算消毒了。那时人们认为脐带铰长了孩子尿泡大,脐带都留半尺来长,用做活的棉线把脐带绑住,再用棉布把孩子的腰裹起来,七八天后脐带就自行脱落了。

接生婆并不都是女的。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有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陈小手》,写的就是帮产妇接生的男人陈小手曲折多变的命运。按西方人的观念,接生婆是新生命的施洗者,是第一个目睹奇迹降临的幸运之人!

接生婆都手脚麻利,对待初次生育的妇女,接生婆总会以“过来人”的姿态开导她,并因势利导,辅助她生产。

接生这段时光,伴随着产妇的挣扎、哭泣,家人们心烦意乱,接生婆就成了主宰众人命运的大手笔。

而当娃娃落地,接生婆喊一嗓子“是个男的!母子平安!”大家悬在喉咙的心,才会落回肚子里。接生婆把娃娃抱出来,众人的注意力就完全集中在那个小肉团儿上了。

卖冰棒

最初见到冰棍,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那时我尚年幼,依稀只记得是邻村的一个中年妇人,一根单皮带下挂着一个小型木箱,横挎在肩,木箱边上系着一个木块,沿村拍着,或许还伴随着一两声吆喝。

木箱里填着家里床上的棉絮,是为了保持寒气,防止冰棍化掉。她的冰棍,是从七、八里外的镇上批发而来,一装箱就沿着各村叫卖,一般到下午两三点到我们村时已所剩无几,等到在我们村转完,就全部卖光了。

一箱冰棍四五十根,一天下来能赚几块钱,在那个年代,对于农村人来说,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了。

待到我稍微大点,那中年妇人已经不来了,换成了一个小伙,听村民说是那妇人的儿子。木箱还是那木箱,是节奏比之前快了许多。再一看,木箱已不再背负在肩上,早就架到自行车的后架上了。

多少年了,过日子如同翻书一般,一页页地眨眼间就过去了。现在,每每去超市采购,看着琳琅满目的冷饮,总会忆起那段岁月。

每别夏天,总是看到许多小孩每天都会在冰箱跟前转悠,每次见到他们吃得满嘴满身都是时,常常会觉得还是那时的冰棍方便,一根细竹棍,载着一块白绵糖和清水冻成的冰块,即使滴得再多,也不会让人感到清洗的困难。

剃头匠

小时候弄堂口一个脸盆、一块毛巾、一个热水瓶、一把剃刀的“剃头摊”还是让人充满了回忆。肯定不仅仅是因为价廉物美吧。

现在的理发店都以连锁经营模式生存,本着将卡进行到底的“理念”喜迎各路“剃头客”。

修棕绷

老一辈人,年轻的时候大多睡过棕绷床,条件稍好的家庭更爱藤绷。

棕绷床具有极好的韧性,受力均匀,防潮通气,修理方便,是很多老武汉人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无论发育中的小孩、孕妇、中老年,还是颈椎腰椎不好的人,都适合睡棕绷床。

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是有很多人家有修棕绷的需求。在席梦思流行前,能睡上一张棕绷的床,那可是大大的享受哦,不过棕绷睡久了就会塌下去,就要修棕绷的来紧一下了,呼呼,现在农村有些人家还会有吧,修的可不多见了。

后来,睡席梦思的潮流逐渐兴起,棕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用棕绷藤绷的人也越来越少。

盘点似曾相识的老行当,让人怀旧遐想。那些传统的手工艺劳动,记述了历史的昨天。修钢笔匠、钟表匠、铁匠铺等,都曾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走进老行当,就象回到了那已经逝去的岁月。

这些旧时熟悉的景象,成为城市不可磨灭的记忆。在流转的光阴中,细数正在消失的老行当,温暖,不舍,风情淳朴。历史,不止记录轰轰烈烈的故事,也记录日复一日不断消失的记忆。

“老行当在特定时期展现,有其历史土壤,随着时代发展可能出现与外部环境不适应的地方,但对故去的岁月来说,不仅是对历史的记载,更重要的是它们已成为一个个文化符号,由这些文化符号,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个时代更丰富的社会内涵。”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许多行当传承者渐行渐远,成为人们记忆的点滴。

从前的铁匠、皮匠、弹棉花……这些传统的手工行当,尽管它们已经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它曾经记述了这座城市的昨天,也曾伴随着祖辈们的生活轨迹,它们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与见证,也成为发黄的旧日记忆与某种难以抹去的情感沉淀。

本文作者程竹怀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程竹怀,《人文前川》杂志社执行主编,《木兰文化报》执行主编,湖北省作协会员,黄陂区作协理事,黄陂区百优班主任,黄陂区前川二小教科室主任,黄陂区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国家教育部主办的《创新作文》杂志社特约编辑,《北湖文苑》执行主编,区木兰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区“二程”文化研究会理事,区中小学生“盘龙情,海峡情”作文大赛评委,曾被教育局评为“黄陂区优秀教师”。

先后在《湖北教育》《成才》《家长报》《学语文报》《基础教育论坛》《武汉教育学刊》《中国教育学刊》《卫星电视教学》《中华老年报》《湖北邮电报》《长江日报》《武汉宣传》《武汉法制报》《武汉晚报》《长沙交通学院报》《楚天都市报》等省内外40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教科研论文和文学作品200多篇,个人事迹被收入《中国文坛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大辞典》《当代民间名人大辞典》。

代表作《好羡慕女人》发表在《幸福》杂志上,发表过大型楚剧剧本《一场竞争》,湖北大鼓《巧断生死案》荣获过千元大奖。有作品被收入《黄陂文选》《中国第四代诗人诗选》《当代山水诗选》《中日千家诗选》《荆楚诗词大观》等权威选本。

有风景 有味道 有故事

印象黄陂 品味黄陂

投稿 | 联络:yxhp2015@qq.com

掌柜微信(qq同号):2309080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3种慢慢消失的老行当,现在都后继无人了,在你们的家乡还有吗?
中国正在消失的12个老行当,个个让人怀念,你还记得几个?|蓑衣|手艺人|铁匠|剪子
客家人逐渐消失的老行当,你见过几种
老行当里的“工匠精神”
民间正在消失的11个老行当,您都经历过哪些?带走了您哪些回忆
有多少行业正在消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