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永泽 | 柴垛

前几日回家突然想吃灶上煮的饭菜,说与妈妈听,妈妈说:简单,那有个么事难的!

临近中午,妈妈在门口菜园里摘好青菜,我帮着在屋后压井水洗干净,然后妈妈进屋去准备午饭。她把粒粒晶莹的大米从米缸里倒出来,用自来水淘洗干净,然后倒入前面放过水的大锅里开始煮饭生子。

此时的我自然是在灶下烧火给妈妈打下手帮忙,灶里烧的是她以前砍回来的柴禾。我熟练的把柴禾把子点燃,再用火钳送进灶堂中间,那晒得干透的柴禾非常好烧,火大,耐烧,烧完后没有什么火灰,它是每家每个妈妈做饭时最喜欢的柴禾。

说话间锅里已经在咕嘟咕嘟地响了,妈妈揭开锅盖,用锅铲看了看米的颜色,饭生子已经煮好了,该起锅沥饭了。妈妈麻利的用饭瓢连米带汤舀进筲箕沥干米汤。

图:网络

妈妈接着洗干净前锅来炒菜,我的思绪就在妈妈的炒菜声里蔓延开来……

小时候,每到八月下旬,家里以前储备的柴禾已经烧得差不多了,家家户户就有人陆陆续续的去谌家寨山脚下砍柴,勤劳的妈妈自然也在其中。

八月下旬天气还十分炎热,早上,妈妈早早起来煮好早饭再叫起我,匆匆忙忙地扒几口后,就在门口的磨刀石上把砍柴的毛镰磨锋利。一切准备妥当,妈妈便拿了镰刀戴上草帽,再用一个装过葡萄糖药水的玻璃瓶灌满凉开水就出发了!

那时,我也戴上破草帽跟在妈妈后面出发,我家的小黄狗,也高兴地吐着舌头跟在我后面。

这样的气温我原本是不想去山上的,九点钟一过,山上的草丛里一点风都没有,热死个人的。但是想想妈妈一个人去砍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年幼的我,最终还是跟了妈妈,一同前往!

图:网络

那些山脚下近处的茅草都已被别人砍光,像刚理过发的脑袋光溜溜的。我和妈妈只有去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砍了,妈妈挑了块茅草比较密比较深的山坡开始砍,我也拿着毛镰在旁边给妈妈帮忙。

然而砍柴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砍柴需要力气和技术。妈妈早就告诫过我一定不能砍到了左手手指,一下一下慢慢的,右手用镰刀把茅草聚拢来,左手一把抓住它们,右手再用镰刀往茅草根部砍去。

几镰刀砍下去,那颗茅草终于被我砍掉了!我高兴地说:妈妈快看,我砍起来一个“柴把子”了。妈妈抬起头擦了擦额头的汗说:不错,不错!比上次有进步,小心莫砍到手指了,就放在你那儿晒倒。说完,妈妈继续低头砍她面前的柴。

我砍了几个小小的“柴禾把子”后已经汗如雨下,口中早已干渴难耐,摸出那个玻璃瓶,一口气咕咚咕咚了小半瓶,顿时感觉舒爽了好多。到底是小孩子做事没有耐性,喝完水我就跑一边玩去了。

图:网络

早晨的小山坡,更有那草丛,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都有着不小的魔力。草丛中我寻到了一颗山楂树,矮矮的小枝丫上结着一个个的青色小山楂。我迫不及待地摘一个丢进嘴里嚼,刹那间,一股怪怪的味道充满舌间,有点涩有点酸还有点苦。呸呸呸……我赶紧吐出来,这味道怎么这么怪?

折腾完山楂树,小黄狗突然在前面草丛里发现了一只野兔,我立刻兴奋地大喊大叫,指挥小黄狗去追赶野兔,可是那短腿的小黄狗又哪里是野兔的奔跑对手呢?只见那野兔几个闪腾就隐于草丛,不见了踪影,小黄狗却还兴奋的在那嗅来嗅去。

我在草丛里玩得正带劲,“泽伢,快过来帮妈妈数一下,看已经砍了几多‘柴禾把子’。”妈妈喊我了。

我连蹦带跳地跑到妈妈后面,把那些“柴把子”一个个排队放好放整齐,一个,二个,三个……“妈妈,你砍得好快!已经有四十五个‘柴把子’了!”我抬起小脸高兴地望着妈妈说。

图:网络

“哦,差不多了,再砍几个就够一担了!”妈妈像是在回答我,又像是在自言自语。说完,妈妈喝了口水,又低下头继续砍柴。

六十个“柴把子”终于砍齐了,刚好一担,可妈妈现在是不会挑着湿柴回家的——小山路蜿蜒崎岖不好走,挑着一担压死人的湿柴就更不好走了。聪明能干的妈妈,会把砍好的柴放山坡上晒干后,再挑回家!

妈妈将“柴把子”一个个地排整齐,晒在山坡上。此时,她的衣服全都汗湿了,像刚从水里爬起来一样。妈妈用旧毛巾擦了擦热得通红的脸,说:泽伢,柴禾砍好了,咱们回家吧!

妈妈拿起镰刀,疲惫地沿着小路下山。我连忙吹口哨,唤来了小黄狗,和我一起,跟在妈妈后面……

图:网络

半上午的阳光已经开始发白,晒在身上很是毒辣,在那条蜿蜒崎岖的小山路上,走在那次砍完柴后归家路上的妈妈……这是多年后一直留存在我内心深处的妈妈砍柴景象。

就在这一次次的往返间,老屋后面慢慢地长起一个大大的柴禾垛子,这是接下来大半年的全家做饭用的柴禾。冬闲的时候,妈妈再用稻草把这些柴禾重新扎成小一些的‘柴把子’。

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煤气灶,年轻人都爱用,因为煤气方便清洁,关键是不用再去山上砍柴。

但是对于老人而言,她们还是喜欢烧灶的。基本上每个妈妈都是这样说:大锅大灶的煮东西方便,灶里放个“柴把子”,煮餐饭几快哦!那个煤气灶,又要花钱买煤气,又是小锅小灶确实用不惯。

图:网络

可是平日里只有爸妈在家,烧灶煮两个人的饭好像不太划算,妈妈还是用上了煤气灶。等一大家子人都回来后,妈妈依旧选择“柴把子”,在那大锅大灶上为我们煮上一顿香喷喷的家常饭。

现在妈妈的身体早已砍不动柴禾了,那些和妈妈一起砍柴的经历是我这辈子永远都用不完的“柴垛”!这个家里有一个大锅大灶,灶上有一个会持家做饭的好妈妈......

记忆中,灶堂里的柴禾,烧得通红通红......

本文作者甘永泽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  甘永泽,1976年5月20日生于武汉市黄陂区研子镇梳子店湾(现木兰乡),现居黄陂,热爱阅读,尤其喜好正能量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柴禾
【西散原创】高鸿作品 | 乡愁柴禾灶
文苑:难忘土灶柴火事
夷陵评论||庆祝建党百年变迁专题:玖鼎《百年柴草记》
童年随之而去
竹山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