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抢时节话艰辛
我一直不愿意浪费粮食,即便我真的成了一个胖子。我一直保持着爱吃米饭的习惯,因为,米饭留给我的美好,是别的食物无法取代的。
不浪费粮食不仅仅因为我小时候挨过饿,更为重要的是,脑子里一直挥之不去种水稻的艰辛。
地处长江中下游,一直被誉为“鱼米之乡”。
鱼确实很多,父亲说,小时候,他们把饭在锅里焖上,拿着笊篱到江边,等米饭做熟,一碗鱼鲜就回来了。当然,我们小时候,长江里面的鱼就没有那么多了,但是,鱼还是不断的。那时候,长江里面有白鱀豚、江豚,出水最多的鱼是刀鱼(我们叫“毛蒿子”),现在,这些差不多都绝迹了。
米其实不多,当时,农村的田地分两种,高处的叫地,种油菜棉花,低处的叫水田,种水稻。
为了提高水田的产量,稻差不多要分两季种。早春二月,淌着冰冷的稻田水,将早稻秧苗插下去,至深秋之后,再淌着冰冷的水,把晚稻收回家,一年的收成就算有保证了。
早稻和晚稻中间有一个衔接的时间段,那就是“双抢”。即抢着收回早稻,接着抢着把晚稻秧插下去。所有经历过“双抢”的人,一旦脑子里冒出“双抢”这个词汇,嘴里一定深深地叹口气,真的是不堪回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都读过这首流传了千余年的古诗。可这首诗还是没有说尽“双抢”的苦。
首先说抢吧,为什么要抢?因为时间窗口非常短,如果不抢,轻则收不回成熟的稻子,重则要耽误一季的收成。
知鸟叫,割早稻。时间进入七月份,气温差不多到了伏天,一年中南方最湿闷的季节来了,早稻就要开始收割了,收割完早稻空余下来的稻田,必须赶在立秋之前把晚稻插下去。“过了秋,对半收。”没有人耽误得起时令。从割早稻到立秋,差不多就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窗口,中间要完成的工作有,收割完早稻,脱粒、将稻子和稻草收回家,空出稻田,开始犁田、浸泡、耘田、插秧,这些步骤全部完成差不多也得半个月的时间,且还得起早贪黑。
听见知了叫,农民就开始将床底下的镰刀拿出来,趁着天还没有亮,就到水塘边把刀刃磨得锃亮。这时候的水塘边也挤满了洗衣服的人,大家抹黑赶紧把家里事处理完毕,以便赶着天凉去稻田里。
简单吃过早饭,妇女孩子挑着刀和茶水,男人看着货桶往田里进发。货桶是木质的正方形的一个容器,边长有1米5,壁厚有3寸余,通常情况下得由两名壮劳力才可以扛起。
到了田头,先把货桶放到田垄上,然后,所有大人都拿着镰刀下田割稻子。割稻子是个技术活,腿站在泥里,弯着腰,从根部贴着地面割断,左手抓一把,右手挥刀,割断后放到田里。割稻子的人,不割完一茬都不会直起身子。大家就像在比赛一样,每一垄的人都得保持差不多的节奏,不然就会影响别人的进度。割得快的人,差不多永远保持着弯腰的姿势,快速地往前推进。不一会功夫,弯腰的人,腰都硬了,直不了,弯不下,而任务才刚刚开始。
早晨九点之前,站在稻田里还感觉凉凉的,等到九点之后,太阳挂到天空,头顶骄阳似火,水面热气蒸腾,人仿佛置身于烤箱之中,身上一会儿被汗湿透,很快又被捂干,接着又被湿透,一天不知道要进行多少个这样的干湿循环。
最讨厌的是,腿上不时地还有蚂蟥叮咬,看见蚂蟥钻进腿上,用手揪是徒劳无功的,只能对着蚂蟥拍几下,蚂蟥受痛,卷缩着身体,终于掉了下来,蚂蟥叮过的地方血流不止。有经验的人,抓一把男人的旱烟按在出血处,不仅止血,而且止疼。等血不出来了,立即投入到劳动中。
孩子们跟在大人后面,将一小把稻子拢成一小捆,以便后续打稻的人取用。
一垄地割得差不多了,男人便放下镰刀,将货桶抬到田里,站在货桶的一边,接过孩子递过来的道捆,将稻穗在货桶的壁上使劲地敲打着,直到稻粒全部落到货桶里,才开始打新的一捆。打完稻粒的稻草,顺手扎成一个草把,扔在田里晾晒。
货桶里的稻粒堆了一半的时候,就开始装袋,然后,男人扛着袋子,在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将湿漉漉的袋子拖到田埂上,凑够一平板车拉回到门口的稻床上晾晒。
割稻、脱谷、驮运、晾晒,这个动作一直持续着,从早晨到晚上,从第一天到若干天后,这样的气温下不仅消耗体力,更消耗精力,一天下来,全身的肌肉都在打颤,晚上回家,尽管饥肠辘辘,但这时候倒在阴凉处,立刻就能呼呼大睡。
(未完,待续......)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常务)兼秘书长;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7部,累计出版26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2部):《一车一世界》《炊烟袅袅:一乡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石文坛]尹金辉的散文《双抢》
【江西作家】蒋钜鹏:双抢
又是一年三伏天 ,又是一年双抢时
乡土|吃得“双抢”苦 何事不可为?
行走丨稻浪千万重
在人间:回忆三十年前农村孩子的暑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