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能电表的不智能
家里是两年前换智能电表的,这智能电表确实比较好,不像以前那样,电用没了,哪怕半夜三更,你也要外出找供电公司的网点去买电,虽然有些银行的ATM机上据说也可以买电,不仅操作复杂且很难成功,我以前的做法是,将卡里的电数充进表里后,接着再买一些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用上智能电表后,感觉确实很方便,以后用电不用出门了,电表里面没钱,随时上网充值,尤其像我这样的懒人,年初上网往电表里面充值,然后年中想起电费的事再往里充一些,一年到头的电费就不用在惦记了。当然,精打细算的人会定期充值,因为充早了有点亏,2000块钱一年没有利息,这是不会过日子的表现。
今年我都知道什么时候充的电费了,上网上银行查看了一下,我发现已经断断续续地充了8次,估计头两次充的金额都是千元以上,后来的金额都会小一些。今天也是为了验证网银升级之后的功能是否正常,我试着预存了50元电费,我看存进去的50元,要被扣掉28元阶梯电价的欠款,我心有不甘,于是便往里充了5元,意外发生了,系统提示我,不能充小于0元以下的值。
我就奇了怪了,明明充的是5元,系统怎么做了这个奇怪提示?我连忙找技术人员分析,他们的结论是我欠费了。
我连忙让家里人看了电表,电表没有任何报警提示,说明我们家的电表里至少还有100度电,我又上网看了一下,显示我欠费28.65元。我奇怪了,既然我欠费,那我家就应该断电了,我们家没有断电提醒,说明电表里面至少有50元以上,那我何来欠费28元?
我找技术人员要来了当初设计程序的需求书,我知道了人家电力部门是如何设计这个业务的了,我在做分析之前,先给一个结论,这绝对是一个流氓的设计。
按照电力部门公开的文档,你能学习到的就是电力收费采取阶梯电价,阶梯电价的算法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以下为电力公司的说明材料。
购电典型算例(预购电费智能表)
低压一户一表居民阶梯电价表
电量分档
项目
分档电量标准
第一档电量
240度及以下的电量
第二档电量
241-400度之间的电量
第三档电量
超过400度的电量
电价分档
项目
电价标准
第一档电价
0.4883元/度
第二档加价电价
0.05元/度
第三档加价电价
0.3元/度
电力部门的解释是,根据上面的阶梯价格,以年为单位进行综合计算,假设超过年度的标准用电量,就开始使用阶梯价格。这么说可能有点枯燥,我以例子来说明吧。
例1:某居民客户月均用电量不足240度,客户1月-12月每月用电量如下,如何计收该户12月份电费。
时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用电量
180
200
210
200
220
230
235
220
210
190
215
220
累计用电量
180
380
590
790
1010
1240
1475
1695
1905
2095
2310
2530
答:客户日历年一档分档电量标准为240×12=2880度。
该客户至12月份的累计用电量为2530度,未超过一档分档电量标准,12月份用电量全部按一档电价计收电费。
具体电费计收如下:
表计已结算电费:220×0.4883=107.43元
客户次年1月份后首次购电时无需补购阶梯差价电费。
例2、月均用电量超过400度
某居民客户月均用电量超过400度,客户1月-9月每月用电量如下,如何计收该户9月份电费。
时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用电量
380
400
450
550
500
650
750
850
650
累计用电量
380
780
1230
1780
2280
2930
3680
4530
5180
答:客户日历年一档分档电量标准为240×12=2880度,二档分档电量标准为400×12=4800度。
该客户至6月的累计用电量为2930度,已超过一档分档电量标准,至9月的累计用电量为5180度,又超过二档分档电量标准。
客户9月用电量为650度,其中三档电量为5180-4800=380度,二档电量为650-380=270度,9月份此两部分电量均需加收阶梯差价电费。
具体电费计收如下:
表计已结算电费:650×0.4883=317.40元
计算所得阶梯差价电费:270×0.05+380×0.3=127.5元
客户9月份后首次购电时须补购上述127.5元钱的阶梯差价电费。
数学好的朋友估计自己都在算了,其实按照这个公式计算,供电局的算法是没有问题的。但我要告诉你的是,这是抄表时代的计算方法,这些方法没有在只能电表时代被写成严谨的程序记在智能电表中,假如是智能电表的话,正常的计算公式应该是将你存入的钱,按照阶梯电价公式,折合成你能购买的电数,这样,你表里有多少钱,就用多少电,至于是否阶梯电价没有关系。
客户家庭年可用电量是2880度,为了便于计算,假设基础电价是5毛一度,二档电价是60毛一度,三档电价是7毛一度。用户估计一年要用3000度电,这样他大约要往表里存1500元钱。
供电公司计算:按照供电公司的说法,你交完1500元之后可以用3000度电,但是你下次买电的时候,要补交120度电一档和二档中间差额1毛钱,即你下次补交的时候先要扣12元钱作为补差款。按照这个说法,似乎也是合理的。
智能计算:你先用2880度电,这样你预存的钱还剩60元(1500-1440),余下要购买二档电价,你剩余的60元只能买100度电就断电了,你的1500元购买2980度电,比供电公司计算的少买20度电,但是,你来年也不用补差20度的差额。
要是从明面上看,你似乎赚了便宜,供电公司这样设计计算公式很“人性化”,你可以先用电后付费,事实是否如此?答案我觉得是否定的。
1、明面上看是,你先用电后补差价,事实上,是供电公司先计算差额,再找你要账。
我预存的是钱,我的钱该买多少电,这个是非常好计算的,就像你在网上买飞机票,网上有不同的价格,人家一定是你付了多少钱,就买几张对应档次的票,钱不够了,人家就不卖给你另外一张票,不会说,先按照最低价卖给你,然后找你要价差的。供电公司为什么要价差,因为它事先将你的钱折合成了电量。你交1000元,它就默认你购买2000度电,你交2000元,它就默认你购买4000度电,你超出的1120度电,就适合阶梯电价,供电公司事先给你计算差额,日后你要补交,也许你买的这些电年度根本用不完。
2、差额电价不过是供电公司的超额利润,用户延迟付款只是延迟支付超额利润而已。
作为公用事业单位,国家对它的利润应该是有规定的,理论上,应该是他多档电价折合后的利润为规定利润,事实上,这样的垄断行业在设计利润指标的时候,一定是以最低的价格为计算基础的。也就是说,超额利润没有及时入账,跟他的经营利润水平也没有实质性影响。再者说,供电公司也不担心你跑了,因为它的商品是绝对卖方市场的。
3、没有说结转的事,来年如何进行结转,只有天知道了。
还有一个问题,假如你一年预交的钱超过1440元(假如5毛钱一度电),那么你可以购买的电量就超标了,供电公司收了你的价差,你结余的电量如何结转到下年,现在是不知道的,假如你高价买的电量结转到下年,供电公司再以这个为来年你家总电量的基数,这就相当于,你家今年买的高价电被挪到明年平价用,明年超标的数量还要按照高价支付差价,这就是两头吃你了。
为了避免少交冤枉钱(其实也没多少),针对目前智能电表的现状,我建议如下:
1、喜欢预存电费的人,第一次就充值2880*0.4883元,以后要是不够,该交多少直接交钱,不要所谓的差钱;
2、假如你喜欢均分到月,那就每个月交240*0.4883元,自己计数,超过2880*0.4883元后,自己再补交;
3、年度内,预计用多少就充值多少,尽量不要让电力公司折合的差价太多,否则,他们会两头收你的血汗钱。
智能表的计费方式,其实,对我们这样的人没有多大影响,但是千万个我们这样的家庭,这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这个监督职责,应该由社会公用部门承担,我不知道是否有审计部门审计了这部分内容,这是关于千家万户的老百姓利益的?
假如不是国有垄断企业,它们绝对不会这样地设计智能模式,它们敢这样,说白了,它们还是敢以国家的名义,欺负老百姓不用商量,我不信,这个问题就我看到了。
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朱晔,男,1970年8月生于安徽望江县,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中国工商银行。2010年开始文学创作,2012年起先后出版了《理说明朝》(2012)、《理说宋朝(北宋篇)》(2013)、《理说宋朝(南宋篇)》(2013)三本历史评论类专著,及散文集《一车一世界》(2014),2015年出版了类自传体小说《最后一个磨盘州人》,累计出版的字数近200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近的电费怎么贵了?
浙江居民阶梯电价7月1日起全面实行
中国各省份阶梯电价电费查询
和每一个福建人都有关!这个月起,居民阶梯电价有“新算法”啦...
赣州本月起,交电费执行居民阶梯电价
武汉电费收费标准2022年多少钱一度(三个阶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