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姨,我送您回家吧

周末的日子,我们仨各奔东西。女儿去学校上课,老婆外出培训,我在家码字。

码了一下午,感觉有些累了,一看时间,离老婆约定的接她时间还有2个小时,眼困身乏的我,决定到郊野公园走一个多小时回家,这样也能赶上去接老婆回来。

走到河边的时候,天快暗下来了。在福利院墙边的路中间,放了一辆比较新的轮椅,轮椅上没有人。远远地我以为,那是孩子将老人抱上车之后,还没来得及将轮椅收起,看到有车路过,司机小心地将车贴着墙角开过去。

我走到轮椅边,先将轮椅往停在路边的车靠近了一些,在停着的车中,我没有看见人。这时我看见一个阿姨,年纪应该是80左右,颤颤巍巍地站在小区的铁栏杆边上,手里拿着一根绳索,垫着脚尖往栏杆上挂。很快我就明白老人的意思了。

我没有直接喊,因为我怕吓着老人。在确认暂时不会出问题的时候,我站立在老人的后面,看她折腾了几个来回,也没有把绳索挂在栏杆上,终于无助地转身靠着栏杆痛哭。

“我真没用,想死都死不了。”

老人看到我了,我也肯定了自己刚才的判断。我不想让老人难堪,我说:

“阿姨,天黑了,外面有点冷了,我带您回家吧。”

“我没有家了,没有人管我了。”老人哭出了声。老人的身体沿着栏杆慢慢地往下滑,最终坐在地上。此时的秋风有5级左右,老人要是坐在土地上十分钟,估计就会得病,我走到她边上。

“阿姨,不要坐在地上,我扶您上轮椅,好吗?”

“没有人管我了,我不想活了。”

“不会没人管您的,我不是来管您了吗?坐到轮椅上吧,有事跟我说。”

我的手机响了,是老婆发来的微信“老公,我还有三站下地铁,你在哪儿呢。”

就面前的这个场景,估计我无法在老婆下地铁的时候开车去接她了。我给她回复“老婆,我有事,接不了你了,你自己坐车回家吧。”

我无暇想象老婆看到微信时的表情,大周末的,我怎么突然冒出来比接她还大的事呢?不就是写篇稿子,或者给人看几篇文字吗?

老人没有上车,她坐在地上将头埋在大腿上的掌心里哭,在她不经意抬头的时候,头磕到了停在她前面的车的保险杆上,好在没有大碍。我一看这样不行,别再发生其他的意外,我走到她边上,看她也没有反对,我就将她从地上抱起来。

在她刚刚坐到地上,我没有立即过去扶她,一方面是为了判明当时的情况,另一方面我也是有私心的,因为这时有好几个人从我身边经过,我希望与老人的对话引起他们的注意,让他们跟我一起帮助老人回家,估计路人都以为我和老人是一家的,他们几乎看都没看我们就走了。

我扶着老人通过两辆车间狭窄的缝隙来到轮椅边,将老人抱上轮椅。老人还在一个劲地哭。

我指着边上的两栋楼问,您是这个小区的吗?老人边哭边说家里没人,没人管她了。

“老公,你在哪儿呢?我在路边等车都一刻钟了,一直没有车来。”

“我现在有急事,回头告诉你,你再耐心等会儿吧,很快就有车来了。”我匆匆地挂了电话,当时那个场景我也不敢跟老婆做过多解释。

老人意识还比较清醒,假如她什么都不知道或者说不清,我估计也只能报警,希望得到警察的帮助,好在老人还能用手指着南小区的方向。我推着轮椅往前走,老人在轮椅上一个劲地哭。

在轮椅进了南小区大门的时候,我心里踏实了不少,因为南小区里有居委会,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我可以寻求居委会的帮助。后来回家后,老婆说我当时就该报警。这个方案其实我也想过,一者考虑到警察同志也比较忙,这件事我目前还能处理的时候就不想麻烦警察,再者警察出警还需要一段时间,也许在这段时间里,我就把问题解决了。事后证明,我做的是对的。

老人虽说不愿意回家,但是,老人应该也是不想给我添麻烦的人,她在我的鼓舞下,还是指出了家的位置,我把车推到楼底下,家里亮着灯。我说,阿姨家里有人的,灯是亮着的。

老人一个劲地哭,家里没有人。我上前敲了门,里面确实没有一点动静。我陪老人在门口等了一会儿,这时,我看见隔壁胡同有人出来,我连忙追过去“大姐帮帮忙,这个阿姨您认识吗?”

“认识,怎么了?”

我把事情的经过跟那位女同志说了一遍,她问老人钥匙在哪儿呢?感觉她似乎跟老人很熟,老人拿出钥匙,我打开了门,那个大姐将老人扶到屋里。大姐出来的时候我问了一句,老人没有子女吗?大姐说有,且还有几个,我问她有阿姨家子女的电话吗,赶紧给她的家人打个电话。大姐估计看出我的担心,她对我说,你放心吧,我们在一起住了几十年了,都知根知底的。

我真的放心和安心了。

我问老婆到哪儿了?她说已经下公交车了,我说现在赶去车站接她,她说不用了。后来,老婆比我先到家。

数据:联合国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官方统计,中国65岁以上的老人占比已经超过20%


         朱晔(古磨盘州人),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经出版了六部专著。其中,三部历史散文:《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一部旅行散文随笔《一车一世界》,两部长篇小说《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并在《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文学》、《金融文化》、《中国金融文化》、《金融文坛》、《中国城乡金融报》等期刊上发表作品。累计出版200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锐界,我的生活
重阳,说说年老
同人第22期(1994.4)
五朵长寿花
我想死,可是还活着
让你笑出腹肌的笑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