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辣椒炒河虾

去超市买菜,竟然看到了活蹦乱跳的小河虾。

北方的小河虾跟南方的不一样,通体呈灰褐色,还有点发黄,感觉是在不干净的水里养大的。

我老家在长江边上,每年长江退水的时候,都是河虾上市的季节。长江里的河虾通体是透明色的,假如说有颜色,那也是乳白色。

在北方的饭馆里,河虾好像都是油炸着吃的。将面粉和着鸡蛋清包裹着小河虾,下油锅一炸,端上来就是一盘菜。

干炸小河虾挺有嚼头的,外酥里嫩,非常爽口。喝酒的时候一般都要点一份,可以作为下酒菜。这样的做法虽然好吃,但是,已经吃不出小河虾的味道,尤其吃不出我小时候关于小河虾的记忆。

在我记忆中,小河虾是辣椒炒出来的味道。那个味道,足以让我记得一辈子,因为,味道已经刻骨铭心,根本无法忘怀。

那道菜的味道不是家里做的,家里是否能做出那个味道,我其实不知道。小时候,家里吃饭的人多,一碗菜上桌,一人吃不了一点就没了。

以前曾祖父一直说“菜为盐饭之理,何必叉草进牛栏?”这句话一直是父母教导我们的人生格言。曾祖父的意思是,我们主要是为了吃饭,菜只是为了帮助我们吃饭,菜吃多了,相当于一次喂牛很多草,这是很浪费的行为。

曾祖父的道理我们很早就懂,因为父母亲一直跟我们说,但是,曾祖父这句话的用典和意境,这是我很多年后才知道的,家里的哥哥姐姐估计就知道这句话,应该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这个说话风格,明显就是朱熹的理学延展,凡事都要说出个理来,一般人家估计说不出这种语句的话。

我们都不会“叉草进牛栏”,因为,小时候太穷了,根本没有那么多可以随便吃。以至于很多美食,我们其实不知道它的味道。

40年前的人,穷得有志气,哪怕整天在家挨饿,也没有人想着到外面去找办法。村里有个别脑子“活”的,他们家就明显比别人过得好。

码头上有大酒馆,这是一家国营的饭店。主要服务对象是南来北往的旅客,本地人基本没有在大酒馆吃饭的,因为根本就吃不起。大酒馆在码头核心位置,我们去码头的差不多都会经过大酒馆,有时候放学绕道码头,我们都能闻到大酒馆飘出来的一阵阵饭香。

农村人家教很严,别看那时候都吃不饱肚子,但是,没有小孩在大酒馆看人吃饭,假如有这样的孩子被家长知道了,一定会被暴打一顿,因为,这是没有家教的表现。

整个磨盘州,在大酒馆常待着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前埂的搬运工,他非常“好吃”,整天待在大酒馆里,经常给大酒馆里做一些苦脏累活,比如淘炉灰,运煤、打煤饼之类的,大酒馆里有些剩饭剩菜,基本就归他所有。他也不是很讲究,遇见什么都吃得特别香。他是磨盘州最胖的人,有段时间,很多人都羡慕他那样没皮没脸的生活方式,直到他很年轻(不到50)得了癌症故去,村里人说,他还是因为不干净的东西吃得太多了的缘故。

另外两个人是两个孩子,一个是大圩里的孤儿,因为他从小没有父母,一天三餐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他常常会在大酒馆里吃客人吃剩下的食物。还有一个就是邻居家的哥哥。我到现在为止,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他的父母不计较他在大酒馆捡吃的。其实,当年都很穷,过往码头的旅客也是很穷的,他们点的饭菜,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剩下的。

记得有那么一个雨后的日子,我就跟邻家那个小哥哥玩到一起了,那天,鬼使神差地跟着他去了大酒店,偏偏就遇到一个主,他点了一盘辣椒炒河虾,并打了2两酒,不知道为什么,他好像都没有吃到一半,就匆匆地走了,剩下的那盘菜,感觉像没动一样。

邻家小哥哥先抢到那盘菜,他津津有味地吃了几口。也许是小哥哥看见我在边上,他一个劲地叫我过去,我有点不敢,但是,我实在经不住那盘辣椒炒河虾的诱惑。我一边吞咽着口水,一边移步到了桌子边。

小哥哥吃菜没有用筷子,他也没有让我用筷子。我一直不敢迈出那一步,我怕扛不住父母的责骂,这样的事一旦做了,父母绝对不会轻饶我的。无奈,看见小哥哥嘴角流出来的油花,我使劲地吞口水,肚子像是在抗议一样咕咕地叫着。

我闭着眼睛,伸出哆哆嗦嗦的手,用三个指头在盘子里揪了一把,快速地塞进嘴里,那一瞬间,我仿佛吃到了人世间最美味的佳肴。看见我吃过了,小哥哥后续也让了几次,我没敢继续要。我看见小哥哥将盘子里的辣椒和虾吃得干干净净,最后还用舌头舔了盘子上附着的油。然后才依依不舍地将盘子放回到桌上。

就在这个时候,那个大圩里的小伙子出现了,他好像是报复我们似的,用手点着我们俩说,我看见了,你们俩吃了人家剩下的菜。他的意思是,好像就他有这个特权,我们都没有这个权利。他说要告诉我们的父母。

我被这个小伙子的话吓得半死。因为我知道小哥哥是不怕他告诉父母的,他父母已经默许他可以在那里吃,可我的父母不知道啊,要是被父母知道了,我一定会被他们打掉一层皮的。

那天,我感觉天塌下来了,不知道世界末日何时到来。尽管,打嗝时,胃里返出的辣椒炒河虾的味道让我留恋不已。

我感觉自己吃的不是一口菜,而是一个定时炸弹,不知道这颗炸弹什么时候要爆炸。每次见到那个小伙子,我都要躲得远远的,我生怕他什么时候把不住门,或者为了报复我,将我偷吃菜的事告诉父母。以至于,我都忘记过了多少年,都一直担心他向我的父母爆雷。

辣椒炒河虾于我不是记忆,似乎是一种年少时的屈辱。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专著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涉及《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爆炒河虾的做法,简单美味,下饭下酒好菜
下酒菜香辣小河虾
香辣小河虾 颜色金红 外嫩内酥 麻辣鲜香 佐酒佳肴 多谢转发
蒜黄和河虾真是天生一对,营养又开胃下饭,霜降节气要多吃
别再油炸花生米做下酒菜了,试试这菜,营养又便宜,老公最爱吃它
饭店这菜20元一份,我12元能做两大盘,香酥过瘾比外面的还好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