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是否该置身局外? ——读加缪的《局外人》(下)

写《局外人》的作家叫阿尔贝·加缪,他是法国被公认的存在主义文学大师,我记住加缪这个词,是因为我知道他在《局外人》中写出的荒谬。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翻译家故意为之?加缪写荒谬算不上荒谬,他的名字与他写的荒谬同音,也算是非常神奇的事。

为了更好地理解《局外人》,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加缪其人。加缪是出生于法属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他的父亲死于一战,他的母亲带着他度过了非常困苦的童年生活。

互联网上有一句俗语叫,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可他偏偏选择了演技。加缪就是这样的,他是阿尔及尔大学队非常出色的门将,可惜他因为肺结核而退出足球事业,足球是加缪的最爱。他长相英俊潇洒,以至于他本人的肖像照常让人误以为是他的作品中人物的剧本照。据说,他有次差点出演法国女作家杜拉斯作品中的男主角,后来因为健康原因,这个角色被埃德蒙多演了。

加缪的大学专业是哲学和古典文学,他大学毕业后,不仅参与戏剧的编写且参与戏剧的演出,在二战期间,他甚至还参加过反对纳粹德国的共产党,1942年,他出版了《局外人》,由此在文坛一举成名。《局外人》出版后,受到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高度称赞,萨特还专门写过《局外人》的评论。

1957年,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年他44岁,据说,当加缪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正在吃饭,惊得差点将“筷子”掉地下了,因为,法国著名的大作家至少有7、8人还没有排到诺奖门口呢。他是诺奖历史上比较年轻的作家之一,一本《局外人》将他推进了诺奖的“局内”。

三年后,原本买好火车票的加缪,准备从普罗旺斯到巴黎,结果退票坐上了朋友的顺风车,他的生命定格在47岁。天妒英才这个词,在加缪身上发生了。

在1951年,加缪与萨特由于政见不同,两人的关系搞掰了。萨特创造了“存在主义哲学”,以前他们关系交好时,学界评价《局外人》是存在主义文学,后来又转变为荒诞主义文学。对于不喜欢研究主义的人来说,很难从《局外人》中读出主义的影子。

说心里话,虽然只有短短的七万言,《局外人》其实是非常不好读的,假如没有解读的话,很多人根本读不懂,甚至都不知所云。大多数人看小说,首先想看的还是作家讲的故事,这篇小说的故事实在是泛善可陈,可这篇小说假如以故事取胜,世界文学史上也就没有了加缪的地位。

要理解《局外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哲学的角度。出版《局外人》的时候,加缪只有29岁,大学毕业才三年,这个年纪写出来的作品一定是作家擅长的,他是哲学专业出身,他理所当然地以哲学作为小说的构思、架构和语言的基础。

荒谬是加缪想表达的核心主题,书中提到的事和人都是荒谬的,甚至整个世界都是荒谬的。在荒谬的世界里,我们提倡的结果是我们努力践踏的,我们反对的可最后恰恰是大众所希冀的。

人是群居动物,为了合群,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大表里不一的行为,目的是为了保持群居意识,否则,他们就可能被疏离与被排斥,默尔索选择了叛逆,他要遵从于自己的本心。母亲去世他很伤心,但是,伤心不一定要通过是否流泪来证明。他其实非常爱他的母亲,他因为害怕母亲年老孤独,所以将母亲送进了养老院。他不是毫无人情味的人,他甚至能跟雷蒙那样的人交往,并在关键时候阻止了雷蒙做傻事,他没收了雷蒙的枪。

加缪以哲学的方式阐述人世间的荒谬,比如说,按照道德的规定,每个人要忠实地依情而动,人们要真实地活着,拒绝虚伪,拒绝扮演角色。而现实社会需要的恰恰是相反的,人们必须得说出别人认可合适的和恰当的,那才是正当的。在法庭上,虽然默尔索想极力地为自己的行为做着解释,可法官提醒他的是“你不说话可能是最合适的”。为什么默尔索不能自证无罪,那是因为,人们都已经默认默尔索就是杀人犯,默尔索能做的就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意志去承认自己的错误,并祈求法官、律师及在场的人们的宽恕和同情。

最后,默尔索只能选择,以自己的冷漠来对付世界的荒谬。对于荒谬最好的办法就是说谎,这正是我们所有人每天所做的,人们热衷说谎的目的是为了简化生活。默尔索的生活看似很简单,其实他以简单将生活复杂化了,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二是逻辑的角度。这个逻辑不是正向逻辑,而是反向逻辑,可能这是作家想要强化的荒谬概念。

默尔索的的行为看似怪诞,难以理解,可作家要传递的思想是,默尔索才是活得最多、最充实、有着深沉本真追求的人。在临死前的一个晚上,他第一次敞开心扉,他说自己过去是幸福的,现在也是幸福的,他至死都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他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荒谬,但至死幸福。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加缪想表达的观点是,默尔索不仅不是对世界麻木不仁,而且他怀有一种执着而深沉的激情。这是作家极力倡导的。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哲学家就是研究死亡的人,加缪也是以默尔索的名义在研究死亡的命题。

人都是向死而生的,自从被无缘无故带到人世间,人问不得自己存在的原因。人生于父母,可父母只是载体,不是其存在的缘由。即便人可以通过进化论知晓人大概由猿进化而来,但依旧不知为何要从猿进化成人,为何不是从猪不是从狗进化成人,偏偏是猿。在这样一个无解的世界里,尤其还是在一个非永生的世界里,人存在的意义即生命的意义受到质疑。人向死而生,既然活却又要死,本身就是荒诞。不管一个人承认与否,如果人真的能够永生,那么在他的内心深处,他必然选择不死,即使他口中依旧宣称永恒的生命才是无意义。

这是默尔索的逻辑,其实是加缪的逻辑,这是加缪的存在哲学逻辑,他以这样的逻辑强化着世界的荒谬。

三是语言的角度。一流的作家,在语言上一定是一流的。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很多富有哲理的语言,让人读后会在心里回味很久。让我们仔细品味:

人生没有希望但并不包含绝望。所以,要活得真实而不虚伪,就必须坚守下去,并不是不愿迂回,而是没有退路可走。

我们每个人都是活在世界边缘的局外人。关于这个世界,我们是否需要置身事外呢?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加缪:自杀是唯一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你考虑过自杀吗?
追求真实的殉道者| 加缪,以及十本书
纪念阿尔贝·加缪诞辰106年,一个可能被高估的“大作家”?
坤鹏论:加缪——伟大的作家必是哲学家
书单|一本值得你带进棺材继续读的书
加缪:艺术、荒诞与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