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7月12日 · 二次革命,湖口首义
userphoto

2022.07.12 海南

关注

1913年7月12日,原江西都督李烈钧起兵湖口讨袁。 

地点:湖口类别:军事

《申报》1913年7月15日(议会召开时间应为12日)

1913年7月12日,江西省议会议决公举李烈钧为讨袁军总司令,欧阳武为江西都督,贺国昌为民政长,俞应麓为兵站总监。李接电后立即与欧阳武、贺国昌宣布就职。并由欧阳武布告讨袁,江西民气为之一振。李烈钧起兵湖口,正式就任江西讨袁军总司令,杨赓笙任讨袁军总司令部秘书长,方声涛为右翼军司令,林虎为左翼军司令,江西讲武堂堂长夏之祺为总司令部参谋长,何子奇为湖口守备司令,李明扬为湖口炮台总台长,通电全国。并由杨赓笙撰写《江西讨袁军总司令檄文》宣布讨袁。史称“湖口起义”,为“二次革命”之先声。

资料来源:九江文史资料选辑(二)

中国近代重大历史军事中,有两件在九江打响了第一枪,其一是1913年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发生在湖口县城;一次是1927年的秋收起义,发生在修水县城。

二次革命乃辛亥革命之延续,赣省为先锋,首发于湖口,得到多省响应,故后人赞誉湖口为“首义之地”,江西人为“革命先锋”。这场由武宁人李烈钧领导的起义,其背景简述如下:

1.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2月,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次年2月,孙让位于袁世凯,清帝逊位;

2. 1913年2月举行民国首次国会选举,国民党获得多数议席,宋教仁应出任总理,不料宋于3月20日在上海被暗杀。时人普遍认为袁授意暗杀,引发全国声讨;

1913年3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上海横滨正金银行内商讨反袁问题  图源:维基百科

3. 3月,孙中山与黄兴在上海号召武力讨伐袁,但遭到党内人士普遍反对,多数党员认为应当用政治手段解决矛盾;

4. 4月,袁世凯未经国会同意,以全部盐税收入作为抵押,与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订2500万英镑的“善后大借款”,此事引起轩然大波,受到各界普遍反对;

5. 4~5月,袁发布秘密动员令,开始军事部署,准备向国民党动手;

6. 6月,袁下令免去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及安徽都督柏文蔚的职务,并派兵南下。

再来说江西。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人李烈钧被推举为江西都督(见《历史上的今天 · 2月23日 · 江西都督李烈钧》),一时间赣省气象一新,亦有很强的革命精神。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李烈钧坚决支持孙先生的指示,旗帜鲜明地反对袁世凯。

赣省通电全国反对袁世凯借款  《申报》1913年5月6日

为了挤压国民党势力,袁世凯先后采用裁军、派省长“军民分治”和巨款贿赂等手段对付李烈钧,均受到李烈钧的抵制。6月9日,袁世凯下令罢免李烈钧职位,由黎元洪兼任,其后罢免的几位都督也都是国民党人。同时,袁派兵从武昌方向沿江而下进入江西。彼时江西军队主要布置在湖口、九江一带以钳制长江水运。

被罢免的李烈钧在6月中旬到达上海,面见孙中山。此时孙中山亦极力鼓动国民党武装反抗袁世凯,但无人明确响应。只有李烈钧听从号令,决计独立起义。孙中山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在国外鼓动革命,辛亥革命后的很长时间内,他并没有自己的军队。可以说李烈钧是他唯一的嫡系,最忠实的追随者。在上海,李烈钧被孙中山、黄兴等人推举为护国讨袁军总司令。

江西都督李烈钧像  图源:维基百科

7月8日,李烈钧秘密潜回湖口。他召集旧部,通电赣省,约法三章:一、誓诛民贼袁世凯,二、巩固共和政体,三,保护中外人民生命财产。

7月12日,湖口成立讨袁司令部,李就任总司令,随即宣布独立,发布讨袁檄文,通电全国,痛斥袁世凯:“乘时窃柄,帝制自为,意图破坏共和,为全国之公敌。”湖口首义三日后,黄兴在南京促使江苏都督讨袁,其后又有湘、鄂、皖、闽和上海、重庆等省市相继宣布独立。

二次革命时期的北洋军,拍摄时间地点不详  图源:网友大宝

由于1913年的讨袁起义相似于两年前的辛亥革命,也是革命党发动,南方各省独立而反对北京政府,故史称二次革命。这次革命虽有多省参加,但大多是观望状态,起义军的主力和主战场在李烈钧领军的江西赣北和黄兴领军的南京,故在当时被称为“赣宁之战役”

在李烈钧回到湖口前,袁世凯已派北洋第六师李纯(后任江西都督)所部从湖北进入江西,在九江—沙河一线布防。因此,讨袁军只能仓促上阵,双方在九江市周边展开激战,多场战斗发生在十里铺、沙河、瑞昌、德安等地。

战役伊始,讨袁军初战告捷。但李烈钧部下多有叛变、观望不前者,且双方兵力悬殊,讨袁军械饷不继,连连失利。7月25日,袁军攻陷湖口。7月28日,黄兴看到大局无望,遂离南京出走,讨袁军全局动摇。李烈钧坚持抵抗,退守南昌,继而转移丰城。8月18日,李纯部占领南昌,江西大势已去,各省纷纷取消独立。9月,南京及重庆失陷,二次革命宣告失败,李烈钧逃往日

九江战地图  《申报》1913年7月17日

关于二次革命,后人评价不一。有人认为这是革命的行动,有人认为是孙中山为了权力搞武装反叛,使中国刚刚开始的政党政治随着暴力革命的发生而毁于一旦。笔者以为,双方并无对错可言,本就是不容于水火的两股势力,早晚都会火拼起来。

二次革命的迅速失败,不仅在于双方兵力、财力相差悬殊,而是国民党武装反叛并不得人心。老百姓好不容易盼来了鞑子滚蛋,国家民主和平的好日子,才几天这帮新旧军阀们就开始互相咬,全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国民党反对袁世凯裁军,李烈钧作为江西都督抵制中央,请问:供养大批军队的江西省老百姓会支持谁?

两年后,李烈钧在云南再举义旗,挑起了护国战争,这回袁世凯就玩完了。国民党站在道义的制高点:袁世凯称帝,把好不容易赶走的满清鞑子那一套再弄回来,害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大家当然就会反对你

出师有名还是无名,决定成败。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马能武下马能文,李烈钧硬刚北洋,率先打响二次革命的第一枪
二次革命赣军硬刚北洋军,孤立无援惨遭失败
109年前的今天,袁世凯解散国民党,京城一片混乱,到底所为何事?
李季平谈李烈钧与护国运动
讨袁之役 二次革命
讨袁战争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