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7月21日 · 谢灵运游庐山
userphoto

2022.07.21 海南

关注

411年7月21日,山水诗人谢灵运至江州。 

地点:九江类别:人物

谢灵运像  图源:搜狗百科

东晋义熙七年六月十五日(411年7月21日),诗人谢灵运初次来到庐山。在庐山留下了与东林寺慧远法师结为忘年交的一段佳话。慧远圆寂后,谢灵运应东林寺之邀撰写了《运公祖师塔铭》。

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生于会稽郡(今属绍兴市)。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袭封康乐县公。起家大司马(司马德文)参军,历任抚军(刘毅)记室参军、太尉(刘裕)参军、中书黄门侍郎等职。刘宋建立后,降封康乐县侯,历任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太守。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以“叛逆”罪处死,时年四十九岁。

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兼通史学,擅长书法,翻译佛经,并奉诏撰写《晋书》,辑有《谢康乐集》。

资料来源:庐山历史上的今天、百度百科

撰写此文颇费踌躇,谢灵运不好写。距今1600年,不可能挖掘出更多的史料,也很难有新的视角。先说史料,本系列不八卦、不编故事(除非是为了调剂),不准确史料不采信。谢灵运游庐山的历程,有没有准确的史料?先说结论:没有。

比如上图的绘画,笔者不清楚它的出处。因为分析出处是在浪费你我的时间,唐宋之前没有任何历史人物的画像存留至今,如果有就是瞎编,跟现在中学课本历史书上那些诗人、英雄们的画像一样。这幅谢灵运像,一把大胡子七老八十的模样(还有更老的),可他在48岁就被咔嚓了。难道说被誉为中国驴友之祖谢大诗人老成这个模样,这一把老骨头还能登着谢公屐游山玩水不成?

再来说7月21日,笔者也不清楚谁考证出的这个日期。现代出的《谢灵运年谱》并不可靠,谢灵运来过几次江州,什么时候来的并无定论。年代隔得太远,也就只有《二十四史》这种正史。正史中出现准确日期都是皇帝驾崩、出征、叛乱之类的大事件,一个叛贼谢灵运,虽然《宋书》中有他的长篇传记,但他的出生和被杀也只记录了年份。

《宋书·列传第二十七·谢灵运》

总要尝试换个视角,比如我们用不太恭敬的方式介绍谢灵运。

谢灵运特别有才。他曾经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中国古代文人,可谓天才者三人,曹植、李白、苏轼。谢灵运之前只有曹植,谢自称才气是曹植的八分之一,盖过古今当世,也算是第二才子了。

这段话也说明了他的个性:狂妄得可以。大门阀出身的他,极有文采,“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但除了文采,他的一生都是在坑爹坑老百姓。

十八岁的谢灵运继承了祖父的爵位,食邑二千户,他自认为有治国之才,却从未得到重用。他的生活极度奢侈,曾滥杀门人,当了地方官后,常常跑到百里之外去游玩,十天半个月也不回来,当地政务啥也不管。

都说他是中国驴友的老祖宗。人们想象中的他,或许如李白说的那样,“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拄着竹杖,仙风道骨般在山野中吟唱、漫游。

真实的谢灵运出行,旅行的排场相当大,如同拜登出访非洲原始部落一般。他家大业大,“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一路上开山凿路,伐木填湖,浩浩荡荡、烟尘滚滚,不知道的还以为大军来袭。他被罢官就是因为寻开心而决湖毁田,被发配了还掺合到谋反,最后被这广州咔嚓了估计是皇帝找了个由头),结束他才气横溢、害人不浅的一生。

当然,文学贡献无关乎道德。道德水平再高,若是笨蛋一个,一生也毫无价值,哪怕是流氓人渣,有建树仍可能流芳百世。谢灵运作为山水诗的开山鼻祖,其文学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无可撼动,只是他太喜欢掉书袋子,近代对他的评价比较低而已。

说这么多就要谈谈谢灵运和庐山的关系。这方面笔者查询很久,没有得到太明确的结论。谢灵运和庐山,最著名的故事是他和东林寺的创建者、净土宗的始祖慧远大师的交往。据说在公元411年,26岁的谢灵运来到江州,其后有多次涉迹庐山。在这里,他遇到比他大五十多岁的慧远大师,两人一见如故,结成了忘年交。两年后,慧远在东林寺刻石立佛影,特地派弟子从庐山赶到京城,请谢灵运作佛影铭。416年,慧远逝世。谢灵运得知噩耗后,不胜悲痛,远致祭礼,特地为慧远作了一篇《庐山慧远法师诔并序》。420年,谢灵运又撰写了一篇 《庐山法师碑》。

《谢灵运〈庐山法师碑〉献疑》,李勤合,图书馆杂志,2001.6

这段故事被演绎得相当生动,读者可以去看看煽情大神余秋雨先生写庐山的文章。笔者是疑古派,对这些生动故事向来不信,但笔者水平有限,加之本系列也不适合搞长篇分析。九江学院文学院的李勤合院长做过研究,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相关论文。

谢灵运来庐山的日期不可考,但他游玩过庐山,而且留下了很多诗作。他与陶渊明在庐山写的山水诗和田园诗,给这座“人文圣山”戴上了最早却又是最具文化气质的桂冠。

谢灵运的名作中,有两首诗与九江有关。其一为《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另一首是《入彭蠡湖口》。前者通俗易懂,清新雅致,是谢灵运山水诗的代表作。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入彭蠡湖口》是谢灵运掉书袋子的代表作,古奥了些,全诗意境高远,富于哲思。这位一生浪荡不羁的公子哥,其实很有思想,或许在魏晋时代,也只能寄情于山水吧?

《入彭蠡湖口》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诗中“九派理空存”中的九派,是浔阳的别称。看到这一句,笔者想到,这两年九江市政府提出“再创九江辉煌、再现九派荣光”的口号。关于“九派”,人们所熟知的毛泽东那句“茫茫九派流中国”,谢灵运的这一句,会不会是中国古代颂咏庐山的诗歌中,第一首带有“九派”二字的著名诗篇呢?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读》 《入彭蠡湖口》谢灵运
“才”多累己谢灵运 "谢公屐"高未腾云
古代名诗与庐山
山水诗人谢灵运的故事(四)-谢公屐曲柄笠
他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又是中国历史上最资深的“驴友”
他写诗,靠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