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刻意练习认知策略与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定义与认识

白丁sjyz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296677565 

认知策略与学习

“认知策略的学习”是皮连生所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的内容。认知策略是什么?怎么学习?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和思考。

认知策略的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或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指向的对象是学习者自己的内部认知过程。

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重要内容,它不同于更一般的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的认知。按照温斯坦和梅耶1986年对学习策略的分类,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其中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精加工和组织策略。

认知策略可以有两种分类,根据所支持的学习过程的阶段分类,认知策略可以分为选择性知觉、复述、语义编码、提取、执行控制;根据使用的范围分类,认知策略可以分为一般领域的认知策略和专门领域的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的学习通常要在有目的的教学环境中习得,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有更多的来自教师的指导、示范等支持活动,因而认知策略的学习过程其实是一种教和学互动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认知策略描述给学生,学生构建出对策略的理解和认识,其中教师的示范和样例呈现至关重要;第二阶段,给学生提供运用策略的练习,帮助学习者构成策略的概念、规则与程序,这里的练习更多的是指基本练习;第三阶段,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变式练习,促进策略运用的泛化与灵活性。

认知策略的学习具有内潜性、高度的概括性和模糊性,而且多数是启发式的,又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内部条件主要包括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基础、学生的动机水平、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以及认识论信念。外部条件包括若干例子同时呈现、指导规则的发现及其运用条件、提供变式练习的机会和长期系统的学习。明确了认知策略的特点和内外部条件,接下来就要掌握认知策略如何教。认知策略要与陈述性知识、智慧技能共同作用才可使学习者有良好的学习表现,孤立片面的强调认知策略的作用是不合适的,而且结合学科具体内容开展认知策略教学效果更好。

对学生来说,认知策略的掌握,尤其是元认知策略的掌握在促进学习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但策略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教学策略促进,当教学策略的执行主体逐渐由教师转变为学生自己时,教学策略就变成了认知策略。

 

刻意练习

美国的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罗伯特·普尔在2016年出版的《刻意练习》里,提出了一种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就叫做“刻意练习”。在有些人看来,练习就是不断的重复,人到了一定的年纪,练习就已经晚了,但作者却通过研究一些天才的成长过程,告诉我们刚才的看法都是错误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传递了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天才并不是真的存在,而是通过有效的刻意练习才变成真正的天才。而这种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与操练,而是有目的的大量练习,包括四个特点: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有目的的练习要走出舒适区。并且,作者还告诉我们大脑具有无限的适应能力,如果你足够多地练习做某件事,你的大脑会改变某些神经元的用途,以帮助完成那件任务。经常性的训练会使大脑受到训练挑战的区域发生改变。训练对大脑的影响,越是年轻影响越大,说明儿童和青少年的大脑可塑性更大,但成年人的大脑也可以通过训练改变,只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大脑适应性更大。由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需要继续保持。因此,对于刻意练习,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发掘自己的潜能,而且要构筑它,以便从前不能做到的事情变得可能做到。

刻意练习与一般联系的区别十分关键,首先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领域或行业,其次需要一位能够布置训练作业的导师,还要注意在生活工作中经常练习。如果能坚持刻意练习,也许成为杰出人物并不难,只需要“产生兴趣”“变得认真”“全力投入”“开拓创新”。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想成为杰出的人物,如何成为这样的人,或许“刻意练习”能够给到我们一些启发。

 

自主学习能力的定义与认识 (2018-06-24 19:36:21)转载▼

分类: 秦小呆and冯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论及学习化社会时明确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以及“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了学校和学生未来学习的重点和根本在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国内外对自主学习问题的研究已较为广泛、深入。信息加工学派的温(Winne)指出,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上对自主学习的指导或观察他人的学习等途径获得自主学习能力。”[1]另外,维果斯基学派的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言语的自我指导过程,是个体利用内部言语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的过程。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操作主义的心理学家则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操作行为,它是个体基于外部强化而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的过程。以杜班拉为代表的社会认知学派,认为自主学习的实质是调节和控制的过程,即基于学习行为的预期、计划与行为现实之间的对比和评价。以弗拉维尔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本质是元认知监控学习,其自主学习过程体现为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2]20世纪90年代,在综合以上各派观点的基础上,社会认知学派的专家,纽约城市大学的巴里·J·齐莫曼(Barry·J·Zimmerman)教授认为从本质上讲,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已达到自动化的,学习的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过程作出自我监控,他们还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

国内对于自主学习的研究亦有重要成果。董奇、周勇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检察、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3]学者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可以从横向角度和纵向角度来认识:“从横向角度是指从学习的各个方面或维度来综合界定自主学习。……如果学生本人对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能自觉地作出选择和控制,其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从纵向角度界定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的整个过程来阐释自主学习的实质。……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如果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全依赖教师或其他的指导和调控,其学习就不是自主的。”[4]按照庞维国教授的看法,所谓自主学习,即: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之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简单来说,自主学习指学习者从认知、动机、行为等各个方面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即学生积极主动地主动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阶段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意识建立的重要时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独立和思考的意识极其强烈,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果断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增强,盲目性减少,抽象思维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性和批判性显著增强。高中生的认知和自我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其学习具有了新的特点,学习的自主特征日趋明显。”[5]由此可见,高中生不但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而且高中是非常关键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时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发展元认知,应用元认知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方案
终极快速学习法的秘诀,核心就这四个字:“锚点、组块”!
高中生健康教育》教案(1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