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化命题探究

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发布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出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新一轮课程改革有两个重大创新,即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改革教育质量测量和评价的方式,通过科学测试和评价不同学生学习同一门课程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引导广大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和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侧重核心素养立意的情境化命题能够将核心素养和学科质量标准有机联系起来,是落小、落细、落实这两个课改理念的有效措施,符合核心素养本位的新课程改革目标,也反映了能力测评发展的新趋势。

一、什么是情境化命题

情境化命题是指将学科问题融入学生熟悉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提取、理解和分析情境中的相关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研究表明,学生解决的学科问题越接近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越能帮助学生解决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怀着愉悦的心情学习。因此,通过情境化命题,既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一些对其有意义的情境来定位学习,又可以让他们学会如何在情境中应用自己的所学,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应对自如。

考试命题遵循情境性原则就是要让考试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体验相结合,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真正考出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考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出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物理学科中考查声音的相关知识,设计题目如下:某次学校举行大型国庆文娱汇演,一个有“情歌王子”之称的学长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一起大合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B.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歌手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题目通过演唱会现场的情景,把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传播的介质以及传播速度等非常抽象的概念融入真实的情境中,考查学生对声音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样情境化的试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成“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实践”的意识。

二、情境化试题的优势

第一,情境化试题不仅重视知识掌握,更加重视情感体验和价值导向。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知识正是在活动中,在丰富的情境中,在文化中不断被运用和发展着。如考查生物多样性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试题,如果直接要求学生回答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措施,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有关知识。如果把试题设计成:近年来,有海淘爱好者通过互联网搜罗邮购国外的各种“怪物”,如头大腿长的黑色洋蚂蚁、比国内普通蟑螂大出3倍的巨型洋蟑螂等。殊不知,这种纯属个人爱好的网购行为,却可能带来生物入侵等潜在危险。请分析回答:(1)洋蚂蚁、洋蟑螂漂洋过海来到我国,如果扩散到野外,就可能造成生物入侵,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_______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洋蚂蚁、洋蟑螂还可能携带传播某种人类传染病的病毒。相关部门对入境邮件进行检验,禁止携带致病病毒的洋蚂蚁、洋蟑螂流入我国,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这样的考题就既能够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够让学生在完成测试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日常生活中有些行为会造成社会危害,从而自觉杜绝这类行为。

第二,情境化试题不仅重视当下学业,更加重视知识迁移和长远发展。学习迁移理论认为,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取决于两种学习所具有的共同要素情境。传统知识立意的命题,学生学什么,教师就考什么,学生考完就把知识还给老师了。正如比利时教育学家罗日叶所说,这样的考试并不能评估学生的真正能力,只能粗暴地说明学生的产出值和教师的期待值之间的差距。这种评估方式不仅容易造成“功能性文盲”,还容易导致“不当失败”和“不当成功”。其中“功能性文盲”是指学习内容太理论化,学生上了几年学后不能将他们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运用于实践,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不当失败”是指由于学业评估设计和运用的不合理,学生的真实能力并没有被评估出来,由于一个不重要的错误而被加倍处罚,他被判定为失败;“不当成功”是指有些学生因为掌握了一些不重要的方面而被判定为成功。

第三,情境化试题不仅重视低阶学习成果,更加重视高阶思维和有意义学习。传统的知识立意的试题,往往只能考查学生记忆、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能力,学生通过反复刷题、死记硬背,总能碰上与正式试卷上相类似的考题。这时候学生只要把过去已经训练掌握了的标准答案默写一遍即可考出好的成绩。在考查内容基本保持稳定,并且考生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通过“题海”战术训练备考的情况下,为了使能力考查的目标与实际考查基本一致,也需要在考查知识点时不断创设新的情境,提出新的问题。在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中,问题情境的解决被放在了高级认知水平“综合”的层次。情境化命题中,情境为知识的运用提供了支撑,知识是作为工具出现的。解决问题情境时,学生要采取很多信息处理行动,需要从认知上、动作上和社会情感上调动学生的若干学习成果,而不是某个规则、公式、法则的简单应用。可见,情境化命题不仅考查了外显的行为、知识与技能,而且考查了潜在的素质,比如个性、态度、价值观等,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三、怎样命制好的情境化试题

第一,情境主题要紧扣考查目标。好的情境化试题应该明确指向考查学生什么核心素养,学生通过对情境的分析,应该明确知道需要调用和整合已学习过的哪些知识和技能,不能够让学生看完题干不知所措。因此,命制情境化试题时,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搞清楚这个学科需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应该有怎么样的关键行为表现,这些关键行为与日常教学怎么有机地联系起来。只有从课程标准出发,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才能促进命题从“考什么就教什么”向“学什么就考什么”的转变。其次是要能激发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整合,情境化试题注重的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能单独考查某一项知识或技能。最后要便于在纸笔测试的环境下独立完成一件小作品,如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或提出并论证一个观点、设计一项活动或实验等,因为作品最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

第二,情境内容要契合学生实际。核心素养强调“关键性”“必备性”,意味着这是应对生活中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问题的能力和品格。这就要求情境化命题要根据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的需要,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筛选出与本学科有关的典型情境、普遍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发展“关键的”“必备的”能力和品格。核心素养是应对现实生活挑战的能力,这种能力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是应该依托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与情境的持续互动中理解学科知识,掌握学科技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分析、解释、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情境化命题要求情境源于现实生活,但不能照搬现实中的原始情境;情境可以是虚构的,但虚构的情境应该有现实的基础与合理性;情境要让考生有新鲜感,但要谨防提供伪情境,如果只是换一种方式提出学生已经熟悉的某个老问题,如给出一组环境污染的情境,要求学生列举保护环境的措施,学生也许只需要回忆记在脑子里的一些环保知识就可以了。

第三,情境结构要注意难易适度。情境化命题要对复杂情境进行结构化处理,特别是要合理安排已知条件、冗余信息、干扰信息、间接信息等,合理控制题目难度。比如,是否把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全部条件都给学生,还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在情境中设置什么干扰信息;所有的信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呈现。如果该情境只是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有针对性地运用一些明确的知识和技能,在情境里引入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就有欠妥当。提问时也可以设置一些限制条件,如语言类测试中要求学生使用某些特定的文体、修辞、语法结构或某些特定的词语、语言形式等,适当控制题目的难度。此外,对情境的描述还应该注重语言的通俗和准确,不要让阅读理解上的困难成为答题的主要障碍,否则就会对那些阅读理解困难的学生进行双重惩罚,同时也不能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第四,情境设计要引导主动发展。考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持续学习和主动发展。只有让试题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让试题情境能够勾起学生的美好回忆,触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符合学生日常的所思所盼,才能让试题“走心”,让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体验到愉悦,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要让情境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好的情境应该是富有思想张力的,在这种情境中蕴含着有价值的问题,期待学生从多个视角去发现、探究它。好的情境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让学生在积极、阳光、愉悦的情境中完成测试,同时受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

总之,情境化命题既能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大量情境化试题的测试,可以有效引导各学科教师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学校育人模式的变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894)博文_高中政治主题教学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260826692_0_1.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基于遵循“一核”考查目标,“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査要求:情境——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化学科考试命题研究
2020高考命题组已经确定,披露2020高考命题步骤和方向的变化!
全省初三按4月25日做开学准备,省教科院专家提出中考备考策略建议!
一反常态,探本求源——2023全国高考数学 I 卷独家分析
能力立意与素养导向下全国Ⅰ卷生物试题分析及其教学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