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与学习方式变革实验”

“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与学习方式变革实验”这一项目的试点任务。

五年的试点,我们大体走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整体构思,建设基础;第二阶段是聚焦学科,深化应用。第一阶段的试点重点围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展开,我们在课程资源建设、软件系统集成与学习平台建设、学习终端配置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经历了很多挫败,也有不少意外的收获,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也探明了教育信息化在区域、学校技术部署中的各种原则。第二个阶段的试点围绕学习方式的变革展开,在几年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初步提炼出了学科信息化区域推进的基本策略,明确了项目试验的目的是让学习者通过“改变学习方式,主动赢得未来”,确立了实验的三条基本原则:一是鼓励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的首创精神,我们建立了两个学习平台,积累了大量的课程学习资源,但不强求学校和教师一定要用这些平台和资源,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实践;二是聚焦课堂,关注课堂主战场的学习方式变革,不搞外围战;三是谨慎评价,鼓励实践,强调在实践中观察学生和教师的变化,但不轻易归纳提炼实验成果。我们深知,一个教育项目的实践和探索,是否有成效需要较长时间来做出判断,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总结不太符合教育的规律。我们还明确了行动的起点,即学科教学信息化的应用。

接下来,我重点向大家汇报在学科教学信息化应用方面,我们梳理出来的几条区域推进策略。

策略一,发挥教育行政的引导作用。我们都知道,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因为好校长可以影响教师,教师可以改变课堂,课堂直接影响学生。项目的实施也是如此,教育行政的引导和顶层设计,对项目的实施影响深远。一般的信息化课题,常常由信息中心一个部门牵头开展研究,我们在实施该项目时,采取了新的方式,变单一部门工作为区域整体落实,区教育局三个局长以及教师进修学院的两位主管领导形成核心领导团队,组成了政策情报、系统集成、应用实践、运维保障、心理分析、设备支持等六个工作小组,各职能科室分别承担相应的实验任务,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分合结合,使得实验能够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变区域整体平推为差异发展。一声令下,让各校一起来实践,形式上轰轰烈烈,但学校和教师是否想明白了,能否跟得上很难说。我们只确定实验的大方向,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开展实验。在面上探索的基础上,确定了18所项目试点学校,并根据他们试点的情况从中挑选出8个学校进行重点项目攻关。

策略二,从关注树木到关注森林。也就是帮助教师从对一堂课的关注,到对一个单元、一门课的关注,逐渐树立课程意识。一是加强教研组建设,聚焦学科教学信息化应用这一主题开展实践和探索。广灵路小学的数学教研组,聘请专家指导他们做微课,探索翻转课堂的模式。当学生纷纷喜欢上微课,课前都进行前置学习之后,他们有进一步思考,课堂教学的起点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从整齐划一的教学到位学生定制学习内容,这又带来了学生学习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学科核心内容的确定的一系列教研的话题。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的基本环节,成了老师们讨论的重点。二是改变教研的形式和途径。教研员最擅长的事情有两个:指挥和培训。能指挥是因为他对学科胸有成竹,能培训是因为自己对学科的体系有深刻的认识。但学科教学的信息化应用,让他们碰到了新的难题,他们对信息化、对技术的了解并不比教师多。因此要变远距离指挥到现场一线,便单打独斗到团队合作。

策略三,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任何一项教育改革,教师都是关键因素,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和精心实践,改革要去的成效是非常困难的。长期以来,虹口区就非常注重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在教师培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上海市第一个网络教研平台就诞生在虹口。实施本项目的试点后,我们又在两个方面加以推进:一是加强学科教学信息化应用种子教师队伍建设,在教研员和教师两个层面发现、培育了一批种子教师,通过他们的涟漪效应,带动面上的教师积极投入到信息化应用上来。二是启动“玩客玩课”教师专业发展项目,选择一批学科教学过硬、对新技术比较敏感、具有好奇心的教师,在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室和信息中心的共同主持下开展开放性的教学与技术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亚里士多德说:科学的产生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那就是闲暇、自由、好奇心,我们努力为这些教师创设这样的环境和氛围,让他们在玩技术的过程中萌发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新思路,为区域信息化的长远发展奠基。

策略四,从学科的逻辑出发探索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在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过程中,是技术引领教学,还是从学科的内在逻辑出发探索技术的应用,我们选择的是后者。近年来,我们在诸多学科中进行了实践的探索。语文学科,就阅读学习中的阅读素材拓展、写作学习中的协同修改、多元媒体写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和实践;英语学科,就词汇学习手段、会话中的学习情境营造以及自适应阅读软件系统与学习诊断教研等进行了研究。数学学科,就在“数”和“形”领域如何促进心像转换,如何促进逻辑思维发展等问题开展探究,在艺术学科,探索如何丰富学习者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以及通过降低操作技术的难度拓展学习者艺术表达的可能性……

我们的探索才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一见·深度解码丨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怎么走
圣水镇中学体育校本研修规划
周增为:新时代教研员成长的三个着力点
乡村教师如何走好智慧教育“赶考路”
聚焦课堂,研究课堂,创新课堂,坚持不懈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和质量 — Windows Li...
【转】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和发展的根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