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方美学标准之疏野】文与质交相为胜,质久必文,文久必质
userphoto

2022.05.05 河南

关注

疏野

惟性所宅,真取不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

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

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

疏野自然是脱略法度、打破规矩的,非此不足以成其疏野,但打破规矩并非全无规矩,其所要打破的只是束缚个性本真的繁文缛节和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陈规旧律。所以“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一句可以和典雅一品中的“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参照理解。典雅讲的是以法破法,是立中有所破,“玉壶”是立,“买春”是破;“赏雨”是立“茅屋”是破。疏野讲的是破中有所立,“松下”是破,“筑室”是立;“脱帽”是破,“看诗”是立。

 典雅是着眼于时俗,疏野是快意于自己。“松下”代表的是一种野趣,“筑室”则自有一种法度在其中,“脱帽”是不修边幅,疏放洒脱的,“看诗”则代表对他人知识、间接经验和成功方法的借鉴欣赏。

“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则是疏野状态在第三句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第三句讲的是破除种种不合时宜、束缚真性的规矩,第四句则是几乎连规矩为何物都已疏忽忘却了。唐尧时代有老人作《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其所表现的便是这样一种忘却世俗规矩,陶然自乐的状态。

  “不辨何时”有两层意思,一是只知道日出天亮,日落天黑这大的时间点,而忽略了钟表精确计时的几点几刻,这就像书法中只遵守“笔笔中锋”、“笔笔见形”等最基本的法则而摆脱各种苛细之法的束缚,这样才能进行更为自由真实的表达。

      之所以如此选择的原因却在于“不辨何时”的第二层意思,因为时代的发展是一文一质交相为胜,质久必文,文久必复返于质,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发展到巴洛克的热烈、洛可可的纹饰最后又回到了新古典主义的端庄。无论时代崇文还是尚质,艺术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必然都是人之本真自然的表达,这是“不辨何时”而可确知无疑的。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东方美学标准之二十四品】艺术与创新,解读“江郎才尽”的真相

【东方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疏野】惟性所宅,真取不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和平先生国画漫谈(三) | YO艺术
恽寿平《一竹斋图》卷研究
感受“华彩”
悟空问答
诗歌有标准吗?
【珍贵资料】一代画圣黄宾虹书画作品赏析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