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载而下,若合符契,中国《二十四品》之纤秾与西方印象主义

纤秾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

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二十四品》一般认为是唐末诗人司空图创作的一部诗歌美学专著,印象主义画派则兴起于法国19世纪中期以后,二者似乎应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仔细考察后便会惊奇地发现,“纤秾”这种一千多年前所总结出来的绘画风格与印象主义画派的核心艺术理念竟然是深度契合的。

雷诺阿作品

严格说起来,印象主义画派是在对光与色的感觉化表达下的一个松散联合,画家们具体的风格和理念各有不同,其中莫奈和毕沙罗偏重风景,雷诺阿偏重人物,德加则偏好在对社会场景的描绘中隐藏着自己的批判。

莫奈作品

相对于“纤秾”这种艺术风格或者说理念,莫奈和毕沙罗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典型技法是最好的代表,在这方面,莫奈是最初的觉醒者,毕沙罗则最为纯正,因为“纤秾”所要表达的是纤、秾二者之间多层次和深层次的相反相成所产生的无限艺术魅力,而这正是印象主义画派的重要贡献之一,在印象派模糊凌乱,笔触明显,色彩斑斓,层次丰富的画面背后,体现的其实是当时画家对于绘画中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认识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勃鲁盖尔作品

在西方绘画中,绘画的基本单位是线条笔触或者说是一个个色块儿,但在印象派之前,线条笔触以隐而不见为佳,色块也要调和恰当并融入周围的色彩之中,形成自然的过渡。而这便使得整体与部分的结合成了一锤子买卖,画面越大便会使得画面内容显得越发空洞无力。就艺术而言,整体与部分的结合应该是立体的、多层次、多维度的,莫奈等人在作品中偏于运用纯色小点和短笔触,致力于以细节的生动达到整体的生动,细节之中往往还包含有多个层次的细节,正是从这个角度,印象派开辟出了西方绘画的一个新境界。另外,与《二十四品》中的悲慨、豪放相比,纤秾不过多涉及主观情感的表达,而这与前期印象派注重感觉排斥情感的绘画主张也是一致的。

安格尔《大宫女》

莫奈《花园女子》

对比法国新古典主义和印象派的画作便可以发现,如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的《大宫女》,我们可以称画中的人体纤秾合度,但其绘画风格却称不上纤秾,因为它最多只算得上有“积纤至秾”,却没有“纤中之秾”,即没有纤秾之间多层次的互动。再看莫奈的《花园女子》,这幅莫奈的得意之作当时未受重视,该画抛却了叙事性和象征喻义,着力展现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怡然自立,人物反而成了一种陪衬和补充,在画家的笔笔自在,笔笔生发中,画面散发出来了鲜活的动人美感,可以说正符合纤秾之美。

毕沙罗作品

当然,从莫奈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前期印象主义的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因为过于重视对细节和部分的表达,而忽视了画面的整体和外形,从而造成一种视觉上的模糊,而之所以说毕沙罗的技法最为纯正,是因为在其很多作品中可以看到画家对于物象外轮廓的有意加固,在其有些作品中,甚至连富于主观性的粗壮线条都呼之欲出了,而这些都是印象派继续向前发展的方向。

多层次相反相成的艺术魅力,《二十四品》新解之纤秾题解(二)

内美厚积的秀发和外现,《二十四品》新解之纤秾题解(一)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象派绘画
印象派大师画布上的“惊艳争斗”
AH | 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
一张彩票改变人生的印象派大画家,阿尔芒德·基约曼
印象主义
情感的力量与色彩的表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