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味中药是健脾除湿圣药,医圣张仲景善用此药,组成了健脾祛湿的代表名方

大家好,我是中医人方叔,今天跟大家讲一讲中药白术。
白术是健脾除湿圣药,古代没有苍术、白术之分,统一称为术,宋朝以后才分别用之。
苍术其性更燥烈,能发散风寒湿;白术其性更和缓,可以祛湿健脾补中。《药性赋》里说,白术消痰壅温胃,兼止吐泻。其实白术远不止这几样功用,我们上节课讨论了白术的九大功用,这九大功用都离不开白术健脾除湿的大特点。
我们今天再来补充一下,看还有哪些古代的名方用到白术呢?
首先是苓桂术甘汤,这可是治疗胸肮部痰饮的妙方。治痰饮仲景是三管齐下的,我们来看如何通过这四味药、分三个角度去治痰饮。
痰饮为阴邪,当以阳药治之,故仲景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周身最温暖,富有动力之处是心脏,就像天地间最富有动力的是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体五脏的暖热靠心脏。
五脏温暖,痰饮不生;五脏阳气不够,痰饮容易停留。所以制阳光可以消阴翳,强大心脏可以减少痰饮。
这就是为何很多中老年人心肺衰竭大都伴随着停痰留饮,咳吐不尽。
所以张仲景用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这两味药直入心脏,鼓荡心脏阳光,以其辛甘之性,化作一团阳光阳火,烛照停留在身体的阴霾痰浊乌云。这是在上焦的层面上通过强大阳气,消逐阴寒痰浊。就像阳光出来,地面上的水就容易晒干,衣服容易变得干爽,乌云也容易被拨开。
那第二方面呢?是用白术。白术能够温中去脾胃湿,强脾胃,进饮食。脾胃为生痰之源,当身体脾胃功能好时,水谷精微就变成津液,供周身使用。当脾胃功能不好时,水谷精微就变为痰饮来阻碍周身气化。所以治痰饮不治脾胃,非其治也!白术乃脾胃正药,乃补土第一药,土能够治水,所以中焦堤防牢固后,水湿泛溢就少了。
第三方面是茯苓,茯苓能淡渗下焦,给水湿一条出路。水湿停留在身体不去,就会变成停痰留饮,把水湿利去,停痰留饮就减少。所以用茯苓是打开痰饮下行的通道,它能够淡渗三焦,畅开膀胱。
这样桂枝、甘草强上焦,白术固中焦,茯苓渗下焦,三焦海陆空同时兼顾。
所以古人才称仲景这个苓桂术甘汤是治疗水饮的代表方,是水剂。当然还有火剂,治疗火邪的代表方,大家要懂得运用这种对偶统一去分析推论。
如果水火两极,寒热两个极端,你都懂得去调理了,你可能凭这两个方子加减变化,就能够应付不少常见病,甚至疑难病。
这就是思考问题站在阴阳角度上,思路方法大大简化的道理。
在一些病人感冒发热后,吃了凉药,或者打了消炎针,热退了,但身体却因此停留了很多湿邪,因为大量的消炎药、寒凉药损伤了阳气。前面我们跟大家讲过,湿盛则阳微,阳微则湿盛。所以病人舌苔白腻或水滑,身体很多水湿,双腿沉重,这时往往给他用上一两剂的苓桂术甘汤,他就有劲了,咳痰也少了。但前提是大家要辨得出他的痰饮是偏于清稀的。
我们再看另一个名方,是《伤寒论》的枳术汤,由枳实、白术两味药组成。《伤寒论》里讲,此汤方治疗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这是说一个人胸腹下面庞大,说白了,就是肥胖,或者觉得中焦有团东西堵在那里,这是水饮为患,你要懂得从这里看出用白术来减肥。这可是一个用药秘诀。
现在很多人认为肥胖肥的是肉,所以大量吃消肉积的药,也减不了肥。其实肥胖不仅肥的是肉,更多肥的是水湿。人体六七成以上都是水,水液运化不正常,在局部停留就容易长胖。所以很多人喝水都长胖,因为病人脾气亏虚,不足以把这些水饮水湿排出体外。而白术就具有强大的健脾燥湿、益气行水之功。
大部分肥胖的人都是痰水内停,脾中阳气不够,这也是我们提到的湿盛则阳微、阳微则湿盛的道理。白术这味药,更是善于健脾阳,退水湿。减肥时常用到它。肥人多痰湿的,常用苍术;瘦人多虚,又有水邪的,偏于用白术。如果痰水厉害,脾虚不足,干脆就苍白术连用。
大家要善于从《伤寒论》里读出一些用药心法来,张仲景不会告诉你哪个汤方减肥,而你要善于去联想。这个心下坚,大如盘,又是水饮所作。肚子鼓胀,痞满,膨大,这不是肥胖是什么呢?不是水饮、食物停积是什么呢?
所以治疗饮食停积、身体肥胖时常加人枳术汤。古人说,非白术不能去湿,非枳实不能消痞。这样湿去痞消,何患身体不能轻健。
所以白术能够让脾宜升则健,枳实能够让胃宜降则和。这样脾升胃降,中焦这个圈子转动开来,周身气机都随之调畅。
我们常把中焦比喻成十字路口,当十字路口堵塞时,周身气机都不畅。当十字路口通畅时,四维上下,南北西东,都往来通畅。就像自行车,踏板那个小圈子一动.前后两个车轮就动。如果踏板中间那个小圈子卡住了,前后两个车轮也就转动不灵。而用这枳术汤就是直接去修中间脾胃升降这个轮子。这样大家就不会局限于枳术汤只能治心下坚满、只能减肥了。
当然经方里有太多名方、好方用到白术,比如治疗风寒湿痹证的麻黄加术汤,治疗寒湿腰腿沉重、如带五千钱的肾着汤,治疗风湿痹证的桂枝芍药知母汤,还有治疗少阴病、寒痹骨节的附子汤,以及水饮停聚膀胱、三焦不气化的五苓散……
仲景堪称是用白术的高手,当时他就领悟到脾胃对周身疾病恢复起到的至关重要作用。白术健脾除湿,乃后天培土圣药。所以巩固后天之本,常常少不了白术,这些名方大家都可以去研究分析,细细品味,必有所得。
全文完!!!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弘扬中医药文化

传播中医药知识

让我们一起践行吧

温馨提示:本文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辩证论证下用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味中药,是除湿圣药,又是四时神药,诸湿肿满皆可选用
化繁为简:2味中药,巧治“头晕”,老中医不外传的绝招!
治疗头晕,医圣张仲景只用了仅仅2味药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1143节 除湿止耳鸣大有奇效 三味药一通一补一消 曾乐
2味中药,固中补虚,升清阳,治头重,头晕,眩晕… 眩晕确实是一个
只需两味中药,健脾化湿祛痰,消食化积,让你元气满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