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以冲突”的罪魁祸首英国,受到了以色列人什么样的极端报复?
userphoto

2023.10.16 山东

关注

进入上世纪40年代以后,一直在巴勒斯坦地区推行“扶阿抑犹”政策的英国,成为了犹太复国主义者们武装打击的头号目标。经过多年的反复拉扯,精疲力竭的英国人最终狼狈地退出了争夺巴勒斯坦的角逐。

那么问题来了,“犹太复国运动”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巴以问题”的始作俑者是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们又是如何打击英国人的?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位于耶路撒冷的哭墙

1

以色列历史概述

巴勒斯坦地处地中海东岸,最早的土著居民很可能是腓尼基人。大约在公元前1800年前后,原本一直居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希伯来人,在族长亚伯拉罕的率领下移居至此并繁衍生息了下来。

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末,大卫王(约前1107—约前1027)率领希伯来人建立了大一统的以色列王国,并将耶路撒冷设为都城。可好景不长,大约在公元前928年左右,王国分裂为了南北两部,并先后被亚述帝国、巴比伦王朝、波斯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征服。
大卫王画像
公元前63年,巴勒斯坦被罗马占领。再度被外敌征服的犹太人,一直接受着比过往更为残酷的经济剥削和宗教压迫。随着时间的推移,犹太人的不满情绪日趋激烈了起来。
公元66年,耶路撒冷城内的犹太人发动了“反罗马”大起义。双方你来我往,长期陷于僵持阶段。公元70年10月,罗马大军终于攻克了耶路撒冷城。
出于报复和恐吓的双重心理,罗马人不仅将整个城市夷为平地,还将城内宏伟庄严的第二圣殿付之一炬,并将七宝烛台等多个犹太教圣物运至罗马。另外,大批起义者被屠戮,7万犹太幸存者被贬为奴。
哭墙是耶路撒冷旧城古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残害,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
可即便如此,犹太人的抵抗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公元132年,耶路撒冷城内的犹太人再一次发动了“反罗马”大起义。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棘手的“犹太人问题”,公元136年,罗马大军彻底摧毁了耶路撒冷。
战事结束后,罗马皇帝哈德良(76—138)下令,“所有犹太人不得返回犹太行省与耶路撒冷”。至此,“犹太人彻底失去了自己的国家、圣城与首都,沦为了大多数欧洲人眼中流浪者和异教徒”(拓展阅读:理智讨论:为什么犹太人在欧洲这么不受待见?)。
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在战胜了拜占庭帝国之后接管了巴勒斯坦,并将之纳入国家版图。迁入的阿拉伯人与当地居民互相融合,最终形成了有着共同宗教信仰、语言和文化的“阿拉伯巴勒斯坦人”。在接下来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他们一直都是巴勒斯坦地区经济、历史和文化的主要创造者。
耶路撒冷圆顶清真寺

2

什么是犹太复国运动?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留居于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少之又少,散居于欧洲各地的犹太人一直承受着无死角的歧视。但是,他们不仅对《希伯来圣经》中“犹太人才是上帝在万民中独选了特选子民”的说法一直深信不疑,还对巴勒斯坦怀有很深的向往之情。

1)英国:“犹太复国运动”的始作俑者
进入19世纪后半叶,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阶级冲突、经济危机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反犹主义”思潮再度卷土重来。与此同时,犹太人的民族意识也有了显著增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犹太复国运动”应运而生。
电影《出埃及记(1960)》剧照
学界普遍认为,英国是“犹太复国运动”的始作俑者。一战期间,“犹太复国主义者”是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阵营都比较重视的“统战对象”。不过,鉴于巴勒斯坦地区是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地(拓展阅读:一文概述:为什么土耳其一直对“突厥”念念不忘?),因此“盟国”德国的“统战工作”一直做得比较克制。
在一战临近尾声的1917年,英国政府就“是否支持犹太复国运动”这一问题,展开了一场漫长且激烈的辩论。
赞成者认为,支持“犹太复国运动”,不仅可以促使世界各地犹太人从经济上支援协约国一方;还能抑制犹太人占很大比例的俄国布尔什维克派,使之不与德国达成议和;又能离间同盟国政府和其治下的犹太群体。
结合历史看,赞成者最终占据了上风。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致函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莱昂内尔·沃尔特·罗斯柴尔德勋爵,表示“英国政府愿意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之家”。后来,该信函被后世称为《贝尔福宣言》。
《贝尔福宣言》
1920年4月,就战败国土耳其的前领地的问题,英、法、意等国在意大利圣雷莫举行国际会议。会议最终议定,巴勒斯坦划归英国委任统治。
不久,英国将巴勒斯坦以约旦河为界一分为二,河东是接受英国“保护”的外约旦王国,河西是接受英国总督直接统治的“直辖地”。基于笼络犹太人的需要,英国政府积极鼓励犹太人向河西地区移民。
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开始推行极为残酷的排犹政策。因此,大批犹太人涌入河西地区。数据显示,截至二战爆发前,当地的犹太人数量已多达44.3万人,占当地居民总数的百分比,从1918年的7%飙升至29.7%(拓展阅读读书笔记:人口的高速膨胀,点燃了清末西北民变爆发的导火索
英国托管时期的巴勒斯坦地区
2)为什么英国人抑制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
伴随着世界局势的风云突变,英国人逐渐意识到,自己需要得到阿拉伯世界的大力支持。因此在进入30年代后,他们逐步调整了中东政策,最终在发表于1939年5月17日的《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白皮书》中,正式将“扶犹抑阿”调整为“扶阿抑犹”,“反对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国家”。
白皮书认为,“将巴勒斯坦变成一个犹太国家,并不是英国政策的一部分。因为这种政策是违反委任统治书所规定的对阿拉伯人的义务的,是违反它从前对阿拉伯人的保证的”。
老照片中的耶路撒冷
与此同时,白皮书还宣布:
“英国的目的是在十年内建立一个独立的、与英国有条约关系的巴勒斯坦国。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将按人口比例参加政府,以保护双方的利益。”
“五年内,允许犹太移民75000人入境。五年后,如果没有阿拉伯人同意,不再允许犹太人入境;在过渡期内,给予英驻巴勒斯坦高级专员一切权力来限制和禁止土地的转让”。
坦诚说,英国人的做法,不仅使巴勒斯坦境内的犹太人“永远处于少数地位”,更让“犹太复国运动”遭遇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因此,白皮书发布后,立即遭到了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强烈反对。与此同时,一些极端主义者认为,只有采取暴力活动才能迫使英国改变立场。
电影《出埃及记(1960)》剧照

3

反英犹太武装组织概述

从1920年开始,左翼组织“以色列工人总工会”一直掌握着巴勒斯坦地区犹太复国运动的经济、对外联络大权与民族武装的指挥权。

在书记大卫·本-古里安(1886—1973)的领导下,“总工会”联合多个犹太劳工运动组织,于1930年升级为“以色列工人党”——这便是后来主导了以色列政坛数十年的“以色列工党”的前身。
需要指出的是,截至以色列建国以前,犹太社区的经济水平,不足以培养较为强大的工人阶级。与此同时,在促进移民和提高就业率等环节,“工人党”不得不长期依赖于外部资金的支援而非无产阶级的力量。因此,左翼犹太复国运动呈现出了比较畸形的特征——它不以阶级斗争为发展动力,更多只能与英国托管当局和资产阶级紧密合作。
1924 年,大卫·本-古里安在耶路撒冷
1)什么是“哈加纳”?
一战结束后,英国尽管允许巴勒斯坦境内的犹太社区建立自治机构,但严格限制其武装能力。
1920年6月,劳工联盟召开集体大会。大会议定,过往承担防务职责的“防备队”正式更名为“哈加纳”。“哈加纳”的目标很明确,即“保护犹太移民在巴勒斯坦城乡的定居点,保卫犹太社团的安全并为将来发展成为一支犹太民族武装作准备”。
基于现实情况的充分考量,“哈加纳从一开始(而且将一直)是一个秘密组织,在原则上对犹太社团的任何成员都是开放的”。因此,“哈加纳”在建立之初,并不是一个专业化的精英军事单位。
对此,一直倡导“犹太人主导以色列地”的亚博廷斯基(1880—1940)指出,“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矛盾,本质上两个民族围绕生存空间的竞争”。在他看来,“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者的终极目标,是消灭犹太民族国家”。因此,他一再呼吁当地犹太人“应该发展犹太军团”,建立职业化的“犹太自卫军”。
青年时代的亚博廷斯基
因为对左翼劳工派的统治地位心生不满,1931年春,哈加纳耶路撒冷小组组长特霍米率领一百余名成员,主动脱离了组织,另行成立了“哈加纳B派”。“哈加纳B派”的组织架构尽管与哈加纳相似,但思想更为激进,单兵作战能力也更为强悍。很快,“哈加纳B派”吸纳进了不少其他青年组织的成员。
2)什么是“伊尔贡”?
1936年,带有强烈“反英”和“反犹太”色彩的阿拉伯人大起义,在巴勒斯坦全境蔓延开来。不过,在大卫·本-古里安的呼吁下,“哈加纳B派的大部分指挥官们决定尊重哈加纳的官方立场,对阿拉伯人保持克制而不是反击”。
最终,“哈加纳B派”再度“一分为二”。1937年4月,在特霍米的率领下,约1500名“哈加纳B派”成员重新返回哈加纳。剩下的1500余人,在充分保留了原建制和独立性的基础上,正式改组更名为'伊尔贡·茨瓦伊·柳米”,即“民族军事组织”,简称'伊尔贡'。
“伊尔贡”的标志
伊尔贡的成员们,几乎都是雅博廷斯基的忠实粉丝。他们不仅强烈反对哈加纳的自我克制态度,还主张对英国人和阿拉伯人施以强硬态度。不过,'伊尔贡的实力要比哈加纳弱得多,因为他们是后者的贫困版,人员和武器更少,甚至更缺乏训练。'
1942年5月,波兰犹太青年组织“贝塔尔”的领导人梅纳赫姆·贝京(1913—1992)抵达巴勒斯坦。他不仅是亚博廷斯基的狂热粉丝,还极力主张通过暴力手段“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1943年,他加入伊尔贡并迅速成为了这里的组织核心。该年12月,他正式就任伊尔贡司令一职。
进入1944年后,轴心国集团已经颓势尽显。可即便如此,英国仍坚持1939年白皮书所倡导的“扶阿抑犹”政策。于是伊尔贡决定,“接下来将大力发动针对英国人的军事反抗斗争”。
青年时代入狱的梅纳赫姆·贝京
3)什么是“莱希”?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抗英国的斗争中,伊尔贡并不是孤军作战。
原为伊尔贡成员之一,但思想更为极端的斯特恩,因为不赞成伊尔贡在二战初期推行的“与英国保持合作”的政策,愤而于1940年6月脱离伊尔贡,另立了更为激进的武装——“斯特恩帮” 。
与绝大多数犹太党派的立场不同,“斯特恩帮”反对任何非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的统治机构。因此,在他亲自制定的纲领中,“斯特恩帮”的终极奋斗目标是“建立一个犹太人主导的第三王国”。
斯特恩认为,犹太人的主要敌人并不是纳粹德国,而是身边的英国托管当局。为了“反英”,他一度与意大利订立了“反英同盟条约”。
斯特恩与“斯特恩帮”标识
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斯特恩帮”策划了多起带有“反英”色彩的恐怖主义活动。一系列的恐怖袭击,不仅威胁到了英国人的人身安全,也严重影响到了英国在巴勒斯坦的统治地位。因此,“斯特恩帮”受到了英国政府的强力镇压。
1941年2月,斯特恩被英国警察击毙。在他死后不久,“斯特恩帮”成立了三人领导委员会并更名为“莱希”。值得注意的是,曾两度出任以色列总理的伊扎克·沙米尔(1915—2012)就是“莱希”的核心成员之一。
客观地说,“莱希”可能是以色列史上最知名、战斗力和破坏力最为惊人的武装组织之一。
特拉维夫一处民宅,即斯特恩被英国警察击毙的地点

4

犹太武装的反英历程

1945年10月,莱希联合哈加纳、伊尔贡等多个武装组织,成立了“希伯来抵抗运动”,合力对英国当局发动了一系列带有极端恐怖主义色彩的“警告性打击”。

在10月间,哈加纳突击队“帕尔马赫”在组织非法移民的同时,“顺便”炸沉了三艘英军海岸巡逻艇。除此之外,他们还破坏了全国150多个铁路线。伊尔贡袭击了洛德火车站与一些英军军事设施,莱希更一度想炸毁海法炼油厂。
一言概之,“希伯来抵抗运动”针对英国人的袭击活动,呈现出了公开化和激烈化的特点。
1)犹太武装的四面出击
1945年11月1日,哈加纳再度袭击了当地的铁路系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同一天,“帕尔马赫”突击队分别在海法和雅法击沉了3艘英国警艇。12月27日,莱希与伊尔贡联合袭击了调查局大楼和机械厂,造成10名英国人死亡,12人受伤。
接受军事训练的哈加纳成员
1946年6月17日,“帕尔马赫”突击队破坏了多处公路并连续炸毁了10座桥梁。
7月22日,伊尔贡对英国行政机构与英军司令部所在地大卫王饭店实施了一次极其恐怖的炸弹袭击。爆炸不仅炸毁了大卫王饭店的一半,还炸死91人、炸伤了45人。其中,死伤者大多数是英国人,也有一些阿拉伯人和15名犹太雇员。
进入1946年下半叶,完全脱离了总部设在伦敦的犹太复国主义领导机构“犹太办事处”控制的伊尔贡,行动变得更为极端——针对英国人的暗杀、绑架、爆炸等破坏活动,达到了一个新高潮。据统计,仅在1946年被杀害的英国军事与文职人员就多达73人,另有96人受伤。
遭遇炸弹袭击的大卫王饭店
面对巴勒斯坦犹太武装组织主导策划的一系列恐怖活动,恼羞成怒的英国政府迅速采取了极为强硬的打击举措。
1944年10月,英国当局不仅对伊尔贡展开了一次地毯式搜捕,还将抓获的250多名伊尔贡极端分子直接流放到了厄立特里亚。与此同时,他们向犹太办事处施加了极大压力,要求对方“立即出面制止暴力活动”。不过,犹太办事处以“自己无力制止此类行动”为由搪塞了过去。
接受军事训练的哈加纳成员
2)英国当局的强硬报复
1945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宣布成立“英美调查委员会”,旨在调查巴勒斯坦局势与犹太移民问题。1946年4月,委员会提交了考察报告。委员会建议,“废除1939年的《白皮书》并取消1940年的土地限令”。
不过,报告同时指出,“巴勒斯坦地区应该继续维持英国的委任统治,不宜支持建立单一的犹太人国家或阿拉伯国家,并强力制止一切恐怖主义与暴力行为”。
急于插手中东事务的美国,在未与英国协商的前提下,擅自提前公布了这份调查报告。
英国政府得知后大为光火,他们不仅公开宣称,“立即废除1939年《白皮书》的建议是无效的”,还态度强硬地指出,“只有当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上缴武器,犹太人完全制止恐怖活动后,英国才会允许10万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
直到如今,巴勒斯坦人每天仍能从以色列军队那里感受到英托管遗留下来的臭名昭著的残迹
见英国依然“嘴硬”,犹太武装组织进一步提升了恐怖活动的规模和烈度。
1946年6月,忍无可忍的英国政府,调派17000多名英军在全国展开了大搜捕。包括摩西·夏里特在内的多位犹太办事处高级领导人以及大批犹太地下武装分子被逮捕,约有2700人被投入了集中营。紧接着,英国政府颁布了戒严令,派出大批军警四处巡逻。鉴于此,犹太办事处与哈加纳的领导人不得不转入了地下。
大卫王饭店爆炸案后,英国再次展开了大规模的报复性搜捕。其中,投入搜捕、宵禁、检查证件和堵截非法移民的英军官兵合计多达27000人。为了达到震慑的目的,英国当局甚至特意使用绞刑处死了多个重刑犯。令英国人始料未及的是,等待他们的只有各个犹太武装组织变本加厉的报复。
电影《出埃及记》剧照

5

英国人的狼狈撤离

猖獗且高烈度的恐怖袭击,让英国各阶层均心生厌倦。民众们普遍认为,“英国政府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继续维持对巴勒斯坦的统治了”。

一方面,经过一系列整顿的巴勒斯坦,依然长时间处于混乱的无政府状态,至于英国当局在当地的统治早已濒临崩溃;另一方面,美国处处掣肘,外交途径解决无望。
1)英国,选择一走了之
经过漫长的辩论后,英国政界人士们普遍认为,“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已不可能调和”。为了使“英国人不再为压制巴勒斯坦的一个社团以有利于另一个社团而丧生,英国资本也决定不再为此耗费”。简言之,英国各界已经达成共识,即“彻底放弃巴勒斯坦”。
时任首相克莱门特·理查德·艾德礼(1883—1967)
1947年2月18日,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在下院宣布:“英王陛下政府本身没有权力把这个国家交给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直至把这块土地分给他们。目前唯一可行的途径是把这个问题交给联合国处理。”
4月2日,英国驻联合国代表正式致函联合国秘书长,要求联合国召开一次“特别会议”,重点讨论巴勒斯坦问题。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宣称“不会提出任何建议”。
用发展的眼光看,犹太复国主义者们通过恐怖主义手段终于实现了既定的政治目标,即迫使英国撤出了巴勒斯坦。
1947年的耶路撒冷
2)以色列的“事实独立”
4月28日,联合国召开了巴勒斯坦问题特别会议。经过长达几个月的讨论与争议之后,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对巴勒斯坦分治议案进行最后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将来治理问题的决议”,即“联合国181号决议”。决议规定:
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军队。两个月后,在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阿拉伯国国土面积为11203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其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面积为14942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其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
1947年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1948年5月14日,大卫·本-古里安在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正式宣读了“独立宣言”。至此,以色列终于实现了独立建国的梦想。与此同时,他宣布所有的犹太武装组织被统一整编为国防军。
3)“贼心不死”极端主义者
可即便如此,一些极端主义者们依然没有收手的意思。
1948年9月17日,在梅纳赫姆·贝京的授意下,他的支持者们杀害了联合国调节专员、瑞典人福尔克·贝纳多特伯爵(1895—1948)。消息一经传出,不仅激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更令以色列与瑞典两国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福尔克·贝纳多特伯爵(1895—1948)
在大卫·本-古里安的强力震慑下,梅纳赫姆·贝京最终“收起了尾巴”。后来,他将“伊尔贡”改组为自由党并自任党魁,迄1967年为止一直都是议会中反对党领袖。
1977年,他在大选中获胜,正式出任总理一职。1978年,因为促成与埃及的“大和解”,梅纳赫姆·贝京与埃及领导人萨达特共获和平奖诺贝尔。
1982年,他发动了第五次中东战争,激起了社会各界的大范围批评。舆论的巨大压力以及妻子的离世,让他在1983年9月主动宣布辞职并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1992年,他因心脏病在家中去世,死后葬于耶路撒冷城东的橄榄山。
梅纳赫姆·贝京

6

尾声

需要指出的是,打着“反英”旗号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们所主导的一系列带有恐怖主义色彩的军事行动,主体与客体已经不仅涉及一个国家、即英国的公民,而是涉及到了多个国家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

这种不光彩的建国手段,极大程度地开创了巴勒斯坦的恐怖主义历史。面对以色列人的一系列挑衅,巴勒斯坦人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结果就是,这种“以牙还牙”的斗争一直延续至今。
受到哈加纳袭击后逃跑的巴勒斯坦人
历史证明,解决民族、宗教矛盾与利益纷争,最为有效的途径只有一个——和平谈判。采用暴力乃至恐怖行为,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恐怖活动不仅很难从根本上改善犹太人面临的不安全环境,而且更容易激起巴勒斯坦人民的仇恨,进一步激化两方矛盾,最终陷入进了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
其结果就是,无论是以色列人还是巴勒斯坦人,都不得不面对一场冷酷且漫长的“生存挑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犹太恐怖组织及延续与伪装
了解历史真相 | 犹太复国主义的军事力量和政治暴力缘起
惊世绝密——以色列的暴恐建国史
以色列建国前,犹太复国主义者制造的两起大型恐怖袭击
以色列建国历程(九)
宋鸿兵:阿以发飙玩坏大英帝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