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致我们的启蒙老师们

编者按 

程茂华是我洞市中学、澧县七中、湖南师大的三级校友,现在都干着高中语文教育的苦差事,我是跟着她的名气一路在赶,但越赶越觉得无法追上,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

 她是广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享受番禺区政府特殊津贴。有“老茂语文坊”知名公众号。她努力在这浮躁而功利的教育环境里,寻找一片清净之地,憧憬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追求灵魂在场的语文教育。

多年来,她乐此不疲地带着弟子们玩阅读(诗歌,哲学、美学、女性主义、科学素养、非暴力沟通……)玩话剧,玩文学创作,玩作品发布会;“老茂语文坊”,力图以叙事的视角,原创“故事语文”,探究学习活动背后人的个性、心理、思维品质等方面的差异,从而赋能于学习者,使其或可以微光刺破混沌,或温暖自己,或照亮别人。

刘登刚老师质朴、真诚、自豪的文字如一束光,不仅还原了时代风云烙在洞市中学莘莘学子身上的印记,更使记忆中的无数碎片被拭去尘埃,重现光芒。

记得杨秀林校长教我们识简谱1234567……尽兴地打着拍子唱着歌现在回想就是音乐启蒙教育,自编元素周期表的打油诗教我们爱上化学就是“寓教于乐”:氧O碳C Br2 溴,N氮来 CL 氯……

喜欢乖嘴巴学生的王宗友老师总是端着杯子从容地走进教室给我们悠悠地解题等我们做练习的时候或瞟瞟我们或喝口水或调侃几句开小差的同学,也犹记有一次王老师在全班公开怀疑我的数学测验一百分使俺从此“怀恨在心”想爱数学却不易。

初一时戴兰香老师带领我们班用英语口令领广播体操“left right left……one two three four……”简直就是有趣的绕口令,现在称为“在做中学”。

陈本玉老师总是喜欢把我的作文在全班传阅致使我每次写作文都想下次被传阅以致爱上写作,现在方知这就是“赏识教育”。清秀高挑扎着长长辫子的吴恩玉老师教我们写国家正推广的第二批简体字尽管没多久又废止却助我日后锻造出速记本领。

陈位列老师讲物理那是全身心投入声嘶力竭手舞足蹈声情并茂,现叫做“灵魂在场的教育”。李泉清老师虽然不苟言笑在路上远远地看见他小伙伴们都会躲着走,但他的化学课却是异常地简明清晰。

更记得高一时陈国平老师最喜欢讲大前提小前提之三段论,我们跟着绕进逻辑的怪圈晕乎乎仍乐此不疲,这其实给我们埋下了逻辑思维的种子。

还有王松茂老师的地理课不看教案耐心细致滔滔不绝反反复复地咀嚼着一整本书……

犹记同班同学刘惠、王焕清总在自己座位上埋头苦读似入无人之境,也从不与女同学说话;熊宗哲没少跟着长堰街上的小伙伴们嬉闹玩耍学习却一路高歌;赤峰的符承丽上学必经我家门口喊我同行时我大多还在家煮早饭;初三时王焕庆与孙爱国和谐同桌,一个利嘴不饶人一个则沉默是金;余坤刚数理化忒厉害却有点怕写作文……

昌家峪、长堰、罗坪、赤峰煤矿、申家塔、涂河、木溪峪、云盖山、和尚洞、两河口……我们就是一群群来自山窝窝儿的山里娃,早晨上学前要扯猪草或放牛,放学后要捡煤渣或剁猪草喂猪,而我们迥异的个性、潜质,都在老师们的启迪或鞭策下野蛮生长。刘登刚老师文中提到的大部分校友,其实好多也是七中的校友。这些校友们在七中继续奋斗着。七中的老师们也继续润泽着我们。

昨日如在眼前啊。感激胡忠兰老师,因为她是大姨父的妹妹,所以我才有机会转学到七中。记得转学的当日,因为是洞市转过来的学生,热心的陈本质老师主动把我和胡新华安排在他的房间做卷子接受转学考试。质老师的幺儿子陈德球也就成了七中的同学。

犹记得我和庹春菊想考中专的故事。为了博得考中专的资格中考前我俩拼命地玩耍不做作业想考出二等成绩,结果考出来还是一等成绩,班主任陈国邦老师不准我们报考中专硬要逼着我们读高中,我们一直埋怨着他直到考上大学。七中八五、八六届二十年澧县聚首时,我在台上致谢邦老师,他才道出原委说是“惜才”。

高中的时候田正中老师既做班主任又教语文。记得有一次下课我对他已在班上讲明白的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我执拗地追问到他的家里,田老师耐着性子笑着听我陈述;他还经常拿他的得意弟子阳雪初和胡荣华来鞭策我们要卧薪尝胆。

澧县聚首的时候很多同学都说要是田正中老师和吕友森老师还活着,来到现场该有多完美啊!记得聚会当天理科班的陈位亮、孙文等同学还集体凑了五千多块钱赶到方石坪去探望孤单的吕师母。

还有英俊潇洒温和耐心的张平老师,那个时候简直就是我们女生现实版的“秦汉”(台湾电影中林青霞的黄金搭档),多少女生暗恋着他由此生发要好好学地理的动力。

澧县七中85届高中文科毕业照

记忆中最勤劳的当属陈德梅老师,妻子长期卧病在床,大儿子陈鹏读大学去了,五一爱玩,剑锋是学霸、波亮似乎也还小,家务似乎是他一人包揽,他总能在洗衣服、做饭与上课间自如切换,上课只见其笑意不见其疲惫,我们都戏称他为“梅花牌洗衣机”!他的碗儿糕理论、草鞋与皮鞋分水岭的理论,不知道同学们还记得否?

杨涔喜老师高一教我们英语,有几个招数看似简单却颇有成效。一是背诵课文,二是把英语翻译成流畅的中文。至今可以脱口而出的是那篇写马克思如何学外语的文章《How to learn foreign language》,其开头似乎是:Karl·Marx was born in Germany, German was his native language.when he was young man......李子清等同学当年的爆料已成我们那个文科班的“经典咏流传”:孙斌同学在寝室里面做梦都在背诵“congratulation”。

杨评军校长教我们英语经常上课戳到笑点乐得直不起腰;记得高三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他拎来全校唯一的那部声音暗沉的录音机训练我们的听力,听得云里雾里的我们后面叫嚷不适应,他的试验计划不得不终止。只有一个人颇受其熏染,那就是他的爱徒段传娥。后面杨评军老师后我调进澧县一中,师生成为同事,聊起这些往事倍感亲切温馨。

教师宿舍

杨柏林老师恐怕是最虎虎生威的数学老师,精悍之气时见于眉宇。讲课简明扼要,高强度快节奏,稍不留神就会短路。因此他的课堂不允许开小差,如果你打哈欠,那也是要受批评的。课后大家拼命地钻研数学,何其快哉,那是一种思维的快乐!据说在杨老师的引导和激励下,其得意弟子庹凌云同学高考前差不多学完了大学数学课程。

澧县七中高中教学楼

想起高中老师,还有一位巨擘不能不提。那就是教历史的王承文老师,于他而言上课拿书只是一个摆设,羞涩的他总是侧着身对着我们讲课,一支粉笔对着黑板下去,掀波舞浪,汪洋恣肆,一节课,一本书,那是倏忽之间的事儿。历史充满了盎然的意趣。杨秀娥说当初选文科就是被王老师的历史课吸引的。腾跃到中山大学历史系的王承文老师而今已是国内外赫赫有名的敦煌学研究专家。可惜当时年少愚钝没有从老师那里汲取更多精华。

还有七中一位至今是谜团的老师,当年悄悄地帮我补填了一张提前批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志愿表,以致我当年是哭着拿到通知书到了岳麓山下的校园,为此耿耿于怀十几年。老师的苦心为何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长大后的我真的就变成了你,如今的我已“好”为人师。有时候被安排也可能是某种契合,整个世界原本处处都充满教育的启示啊!

看到“雏凤清于老凤声”的万千景象,老师们是不是看到了自己叠于其中的影子?亦为人师的我非常清楚,自己今日孜孜以求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一定有来自启蒙老师的影响。

做操、就寝必登的台阶

三十八年前转学去七中时曾被秀林校长戏谑“学个裁缝算了”的黄毛丫头,而今已诗意地栖居羊城。每每回老家,车子经过七中的新校门时,我和大弟程平会告诉咱老程家的孩子们这就是父母走出去的山坳。

回到申家,也经常情不自禁和小弟程刚去距家几百米的洞市中学走走,看学校后门断垣诗墙里有野草肆意生长,望百步等的前方云盖山苍郁葱翠。山下田畴油菜花盛开,小河蜿蜒流向远方,无限的感慨和谢意顿生:感谢那个时代的启蒙老师们!不管是爱我鞭我者,都催生出了我们从闭塞山沟奔向辽阔世界的力量!

关注书韵闲话

分享悠悠书韵

文史|教育|时事|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老师极其负责让我们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那些年 我们经历的高考
一位特级教师的忧虑:数学是个索命鬼,语文是个丑八怪!
卓越教育600分学霸实力诠释:越努力,越幸运
二中往事(1988~1989年)
我的村校,我的老师,我的班主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