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高一新教材文学短评写作示例解读

对于文学短评的写作,笔者早在1999年开始发表对教材的创造性阅读理解文章,同时也开始指导学生对教材进行研究性阅读,并写成小论文。我们的赏析文章写作训练,是在湖南高考的题型出现之前,赏析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和目前的湖南高考题型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更与今年高中新教材文学短评写作一致,有一定的前瞻性意义,它带有一定的研读性质,不是盲目的唱颂歌,也不是简单的知识归纳,它可能是新高考题型趋势的前瞻性补充。以下所选佳作例文,虽然过了些岁月,但都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和学生一道的原创作品,真切、自然。

1.形象评论类

文学作品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等等。在某种意义上,“形象”与“物象”“意象”有很多相通之处,应该是“题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在评论时,可以深入到这些形象的选择理由,深入到这些形象的细致刻划,深入到这些形象的深刻内涵等等。

[文学短评佳作]

悲壮的挽歌

——简析《那树》“树”的象征意义

佚名

    读《那树》,不得不惊叹作者竟能以一支淡淡的笔,谱就一曲悲壮的挽歌,以祭奠如老树般坚忍,刚毅而仁慈的勇者的英灵。

    老树象征坚忍奋斗之人。“那沉默的树……加长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这是一种默默耕耘,矢志不移的奋斗,如锅牛爬树,一点一点,始终仰望那蓝蓝的天,不曾放弃梦想,在沉默中酝酿、升华、成熟。

    老树象征着刚毅平和之心。根虽被碾,树犹滴翠。绿叶的诗意,细雨的浪漫,诠释的是一份刚毅与平和,任你红尘滚滚,我自轻风朗月。在春去秋来,兴亡荣枯间,永葆怡然旷达。暄嚣的尘世中多么渴望老树的宁静!

    老树象征着仁慈奉献之怀。身将被伐,却告天敌。仁慈情怀,一览无遗。面对死亡,树不悲己,却忧旁人,人心相较,亦足汗颜。老树一贯的慈悲,却换来无情的杀戮。人啊,是否应该反省?

 树之坚忍平和仁慈,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感人至深,一曲悲壮挽歌,敬献如树的英灵。

[简评]这是我们考试卷之作,“树”的象征意义,实质上就是探讨“树”的物象意义,小作者把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相沟通,结合文章内容,提炼出了“坚韧平和仁慈”的特性,把文本作者的心灵情绪很自然地把握出来了,赏析得在情在理。

2.语言评论类

文章语言的评论,是多方面的,除了几种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极其表达效果的评论,对语言的表达风格、语言的炼字赏句还缺乏一定的理性评论。

[同题文学短评]

字里行间吐真情

——谈谈《怀念老陆》的语言特色

    叶菲

舒缓、温和而又淡雅的文字贯穿于全文,作者用一种淡淡的笔调行文,字里行间饱含真情。

文字纯朴自然。无论是在对“老陆”的描写中,还是在阐悟对小说的理解,作者都保持着一份宁静的心。尤其是老陆两次“摆摆手”,以及“面含微笑”的旁听。这样的文字给读者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感。

语言精粹锤炼。作者将作家喻为生养自己地域的“精灵”,这种从形到神的高度凝炼将文人们的生命形象写得真切。在作者眼里,老陆为人“温和”“宽厚”“理解”。三个短语将老陆的性格特征全方位地展现。

意味深远悠长。在平实的文字背后,读者总会体味到更深的意蕴。小说有如苏州园林,“曲曲折折,没有穷尽”。道出了文字里深藏的风景。小说的结尾有如饭后的“汤”,将文字的精妙之处一语道破。

巧妙的语言功底将全文的意境提升,质朴精炼,让人叹服。

[简评]“语言特色”是一个宽泛的评论概念,评析的角度是多样的,具有开放性,评论者有意撇开了一般的修辞赏析方法,用自己的心灵去解读原作的语言味,写得新颖别致。

字里行间吐真情

——谈谈《怀念老陆》的语言特色

    罗维

这是一篇饱含真情的美文。而它的取胜之道并不在于文词的优美、气势的豪放,文章打动读者的正是它的简约、质朴,可谓大俗之中见大雅,平凡之中露真情。

平实的叙述在文中随处可见。如说到北京会议后大家聚餐时,老陆只顾看着,从不插话,不声不响的坐在那里;以及说老陆“迂”时,老陆与国际友人的一段笑谈。皆是娓娓道来,没有丝毫润色。也恰是这些不加润色的质朴语言使人感觉真切动人。

精妙的比喻与丰富的哲理也为文章增色不少。作者把短篇小说比作吃桃子“吃去桃肉还有桃核,敲开桃核还有仁”,这样精妙的比喻不禁使人叫绝。作者还说“作家是那一块土地的精灵”,他们从精神到形象都与地域融为一体。这些饱含哲理的语句无不增强了文章的力度。

总之,这篇语言平实、比喻精妙、哲理丰富的文章令人叹服。

[简评]评论者分别从三个角度来赏析原作语言,就摆脱了取点狭窄而搜肠刮肚之苦,一个从语言的风格入手得出“语言平实”的结论,一个从修辞的角度观察到了“比喻精妙”的特点,一个从语言的内涵角度总结出了“哲理丰富”的韵味。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明朗,不愧为佳作。

[教材短评佳作]

怎一个“忙”字了得

——解读《林黛玉进贾府》的“忙”字

陈苏文

  随着后院传来的一阵笑声,满面春风、珠光宝气的王熙凤出场了。在这段略显简短的文章中,作者却不厌其烦,连用了五个“忙”字。这不得不让人寻思:他们是否多余?是否只是曹雪芹的无心之笔?如果不是,那其中又有何深层含义呢?
  让我们先看看黛玉的“俩忙”。一见到熙凤,黛玉“连忙”起身接见;听罢贾母和众姐妹的介绍,有“忙”陪笑见礼。我们仿佛看见了黛玉略带紧张的举止和不太自然的微笑,而这一切又恰恰表现了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小心与谨慎。因为,从作者对熙凤服饰和外貌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了她的美丽华贵,而“三角眼”与“吊梢眉”又隐藏着一丝刁钻,贾母的言谈则流露出对她的宠爱。敏感的黛玉自然觉察到了这些,加之自己此刻是寄人篱下,所以,便忙不迭地接见、陪笑、唯恐怠慢得罪了这位贵妇。一个“忙”字,将黛玉的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她的内心世界。
  再看众姐妹,当黛玉不知如何称呼熙凤时,“忙”告诉她这是琏嫂子。这个“忙”字折射出她们的三重心理。一是对黛玉的爱。黛玉生得娇柔可人,似“娇花弱柳”,见她为难,众姐妹赶紧帮忙。二是对贾母的讨好。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又是初来乍到,被视为心肝宝贝,争着为黛玉解围,无疑会赢得老祖宗的好感。三是对熙凤的巴结。熙凤在贾府可谓是八面玲珑,很有势力,又是老祖宗面前的大红人,众姐妹对他当然会“忙”着竞相介绍了。
  最后看熙凤,她也很“忙”。先是“忙”转悲为喜,后又“忙”携黛玉之手。熙凤一见黛玉便赞不绝口,表面上是称赞黛玉的气派,实则是奉承贾母,讨她欢心,还安慰了迎春等嫡亲的孙女儿,真可谓一箭三雕,面面俱到!提到黛玉母亲的去世,熙凤立即装哭,但一听贾母责备,泪水聚收,“忙”转悲为喜。瞬间的变化,生动地表现出了她的善于迎奉和圆滑做作,我们似乎看见了这富于戏剧性的面部特写。接下来,熙凤“忙”携黛玉之手,对她问长问短。这一则是通过热情的表白炫耀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另一则是凭借对黛玉的关切赢得贾母的好感。这看似简单的动作隐藏了熙凤的几多心计与狡黠!
  曹雪芹是何等才华!他通过“忙”字——这个小小的窗口,向我们展示了众人不同的性格特点、丰富的内心世界、细微的感情变化。倘若没有它,人物便会少了一些活力与灵性。“忙”字像一片钥匙,为我们开启了人物的大门,以小见大,窥一发而动全身,其中的深意与内涵,又怎一个“忙”字了得?

[简评]这是笔者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后的学生习作,小作者敏感地捕捉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出场的一个“忙”字,独辟蹊径,选点小而具体,继而深入探究,洞悉了“忙”字透出来的“众人不同的性格特点、丰富的内心世界、细微的感情变化”,赏析得合情合理,让人佩服。这一个由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地自主赏析过程,能真正体现赏析文章的水平,和目前的湖南高考题型来比,更向前一步,更能体现新课标精神,真正在“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或许是湖南高考文章赏析的一种前进方向。

3.表达技巧类

表达技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文章的构思、结构技巧和语言的修辞、表达方式等艺术方面的表达,这些都要积累相关的表达技巧知识,再把这些知识作为赏析文章的武器,来“炮轰”要赏析的文章,这样就会显得知识丰富而赏析有力。

[同题短评佳作]

运用对比,反差强烈

——赏析《庄周的燕子》的艺术手法

  代丽

    作者在《庄周的燕子》一文中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对比,从燕子与其他动物的对比中体现出动物与人类之间“距离”的重要性,然后通过赞美燕子的聪明才智来与人类对动物乃至大自然的杀戮行径之间的对比,反映出了人类恶劣的行为。

燕子与其他动物相比,它是“智慧”“狡诈”的,将人类与自身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而珍禽猛兽们只会一味地躲避,家畜与麻雀只会靠近。如此一来,远距离的神秘感和近距离的烦躁心理都将引起“猎捕”和“杀戮”。所以把握“距离”则显得至关重要。

燕子与人类相比,在显出“智慧”的同时,无疑不是在暴露出人类的劣性。人类为了满足自己在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无情地向动物乃至大自然进行着摧残。而燕子就象征着人类精神的“剪刀”,人类被燕子们完全掌握。

在这强烈的对比反差中,人类在上海动物的同时也无声无息地伤害着自己。

    [简评]面临“对比”这样细小的赏析点,要想赏析成一篇层次分明的文章,就得有鲜明的分论点,小作者从对比的项“燕子与其他动物相比”“燕子与人类相比”中提炼出分论点,进行评叙,将对比项的内容赏析得明明白白,眉目分明。

运用对比,反差强烈

——赏析《庄周的燕子》的艺术手法

   钟平

本文艺术手法奇特且巧妙,三重对比,反差强烈,既有燕子与其他动物的对比也有燕子与人类的对比。正是这体物入微的对比升华了主题。

同类相较,惟燕子独尊。燕子与其他动物相比是聪明的。它能调节与人类的距离,使人欢心。燕子又是狡诈的,获人类信任而避免杀戮。燕子不是谄媚的,纵使它知道讨人类欢心可得爱护但也决不嬉皮笑脸地惹乐人类。燕子以自身条件(那剪刀似的尾巴)俘获人类。

与人相比,燕子品格更高尚。燕子从不啄食菜园地也不伤害小鸡;而人类却随心所欲,看得顺眼者昌,逆己者则亡。燕子敢于接近人类,人类却捕杀猛兽保卫自己,连与稍恶劣的环境抗争的精神也没有。

文章从燕子与其他动物的比较中透露出了人类的错误,寄贬于褒,又从对燕子的赞扬与对人类的贬低的对比中,凸现本文艺术手法的奇妙。

[简评]本文也是从两个对比项来赏析文章的对比手法,重点赏析对比手法对于主题表达的积极意义,从主题层面上剖析到位,让人读到小作者有一定深度的思想,内容集中明朗。

4.主题评论类

“主题”的评析实际上和高考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比较一致。主题的赏析往往包含形象的赏析和情感的赏析等等,与文本作者和赏析者的思想情感、学历水平、生活经历、性情志趣等等都有关系,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主题有时候有多样化的理解倾向,但作为高考题型的主题赏析大多数还是比较客观的,或者大体一致,适合评卷打分,所以,考生不能剑走偏锋,故弄玄虚走异端,要以文本为本,注意言之有理。

   一事一物总关情

——解读《感动是一种养分》的“感动”

(一)

    孙家文

读罢全文,我不禁震撼了。不仅是作者对各种事物的那份情感打动了我,更是那些不经意的东西感动了我。

看见一枚青涩的苹果或抑制熟透的蜜桃冷不丁的掉在地上,感动了,感动的是生命的轮回。

看见一只飞鸟在窗台上跳来跳去,欢快地唱歌;看见花儿的鲜艳妩媚;小草的摇曳多姿;看见一群蚂蚁抬着蜜蜂的残骸亦惨亦烈地向前移动,感动了,感动的是生命的伟大,顽强。

看见朋友久违的眼神和手势,感动了,感动的是真挚的友情。

是啊,世间的一事一物总在带给我们感动。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这份感动去看万物,那么你就会觉得内心变得清洁、明亮而又宽敞了。

(本文原发表于2006217日《现代教育报》)

[简评]“感动”一词是《感动是一种养分》的文眼词,解读这个词语实质上就是解读文本的主题,小作者分别从“为什么感动”“感动了什么”去思考,进行分类别提炼出分论点,使解读的内容充实,和文本联系紧密。

(二)

  叶菲

品析全文,体验作者感动着的感动,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首先,作者感动于生命的内涵。譬如坠落的果实,摔碎的露珠以及蚂蚁抬蜜蜂的悲壮场景。世界万物都在生命的海洋中沉浮,生的过程是短暂的。然而有些事物的生便是一种永恒,当目睹一些微小的却能洒脱地、敢于迎接死亡的情景,作者感动之情油然而生。

其次,作者的感动是对生活的热爱。的确,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鲜花的娇艳,鸟儿的自在,万事万物都用自己的满腔情怀谱写生命之歌。作者感动与他们的豪情,感动于那份敢于承接、敢于绽放的精神。感动于生活中洋溢着的美好。

最后,作者感动于自己的顿悟。由于外界事物的展示与内心深处的碰撞,作者从以往的生活中体验了更多的精彩。借着这份感动,洗涤心灵,赢得一个全新的自我,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感动。

此篇文章是细腻的,昭示了一份亘古的感动。

(本文原发表于2006217日《现代教育报》)

[简评]评析“感动”从“生命的内涵”“对生活的热爱”“自己的顿悟”等三个方面,升华了文本的主题,也丰富了其主题,比那些单一的主题集中赏析,思维要广博得多。

(三)

   曾汀兰

作者开篇就说感动是无法言说的,但她用整篇文章来叙述她的感动,展示了她的内心世界。

首先,这些令人感动的事是极其微小的。譬如飞鸟的鸣叫、蚂蚁的前行、花朵的开放,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生活节奏如此快的当代社会,都是常常被忽略了的,而作者感受到了,并对他们做出了一种全新的诠释,这是因为作者爱之深,所以关之切。

其次,感动是被发掘的。只有留意一切事物,感动才会在不经意间不期而至。作者反复强调“感动是一种崇高的养分”,意在告诉人们要多关心周围的事物,这样才不会迷失自己,使自己被滋润着。发掘感动的过程,也是寻找自己、洗净灵魂的过程。

另外,被感动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心思细腻,能发掘生命中的美好,他们获得了对美的感知,他们享有着为人的发言权。

作者在叙述她的感动,同时也在劝我们多留心生活的美好,这样,我们在享有感动的过程中,就会拾回一些失去的东西。人性的回归,也是一种感动。

(本文原发表于2006217日《现代教育报》)

[简评]小作者解读“感动”,是从走进文本作者心灵的方法出发去细细揣摩的,得出文本作者感动一事一物是因为他对世界“爱之深,关之切”,从“这些令人感动的事是极其微小的”“感动是被发掘的”“被感动的人是有福的”等三个不同层面的思维角度得出分论点,这种赏析也能够让人接受。

[教材短评佳作]

《归去来兮辞》的隐士文化解读

   杨智慧 

      《归去来兮辞》是我国古代“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传世名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对这篇作品评价甚高:“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我们若穿越其田园诗清新、淳朴的狭巷,扑面而来的则是一缕中国古代圣洁、飘逸、浪漫、悠游的隐士遗风,让我们寻根到一种恬淡的隐士文化(所谓隐士文化,是古代正直文人因失意仕途或不满浊世等,而采取消极避世的一种人生态度,它是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高洁人格体现。从传说中的许由,先秦时代的接舆、庄周到清代的随园主人袁枚等,隐士文化延续几千年),从中窥斑见豹地透视到中国古代隐士的传统情怀。

       一、厌恶官场,鄙弃功名。

       陶渊明“厌恶官场,鄙弃功名”的价值取向有一个形成过程。他在年轻的时候有过“大济苍生”之志,决意不肯老死穷庐,曾多方谋求一种实现“猛志”的途径,也就是出仕。但当时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严重地阻碍了陶渊明的仕途发展。所以,他五次出仕,也只任过祭酒、参军、县令等一些小职,前后13年时间大部分在家赋闲。这样的勉强出仕不仅对他的大志无济于事,而且使他见识了官场的龌龊和阴暗,充分地加强了他“深愧平生之志”的生命悲剧意识。于是,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天性点燃了他归隐山林的决心。在辞去彭泽县令后,他就断然走上与仕途生活决裂的道路,真正解甲归田了。《归去来兮辞》就是陶渊明初归家时所作。开篇即直呼“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是诗人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喊出来的肺腑之言,喊出了他对于出仕的悔恨,一个“胡”字更是掷地有声,饱含强烈的谴责和质问直逼自己的灵魂,理智的认识到“今是而昨非”。他为自己“实迷途其未远”的现实而庆幸,更为有“知来者之可追’的未来理想而欣喜。其实,陶渊明的出仕除了为实现其少年大志之外,还有迫不得已的苦衷。他在《归去来兮辞序》中道出了个中缘由:“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但陶渊明不容自己的气节沾上半点污秽,他在序中感叹:“饥饿虽切,违己交病”,其痛恨的心情是何等诚挚啊!他在挫折的仕途中彻底反省,视功名利禄如粪土,高唱着“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毅然归人园林。这与他在《归园田居》里发出的追悔之声——“误落尘网里,一去三十年”——是一脉相承的,其厌恶官场、鄙弃功名之心可以天鉴。

        二、娱情诗酒、崇尚自然。

饮酒赋诗是隐士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隐逸文学关涉诗酒是隐士文学的一个重要表征。苏轼说:“渊明之诗,篇篇有酒”,虽然不失夸张,但是陶渊明题为“饮酒”的组诗就有二十首之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他归隐后的第一件乐事应该也是“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斟满一杯酒,自饮自酌,那份悠然,那份沉醉,都是陶渊明追慕已久的个性释放。酒能给人以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快感,使人陶陶然忘却世俗之累,挣脱人生的羁绊,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与隐士的心境恰好吻合,他们是在借酒解忧。不仅如此,文人雅士的琴书之乐更添一种别致的浪漫情怀。诗中“乐琴书以消忧”“临清流以赋诗”便是陶渊明难得的雅趣。荀子曾在《乐论篇第二十》中说:“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因为钟鼓为金石之声,雄浑壮美,适合于言志;琴瑟之音则平淡、雅和,适于养心。陶渊明推崇琴乐琴风,是在返朴归真、怡然自得的生活中体会到的隐士情趣,是诗人摆脱官场压抑生活的束缚后所得身心之乐。

历史上的隐士大多隐居山林,朝夕以山水为伴,游乐于山水之间。这种寻求山林的野趣和娱情诗酒的雅趣一样,共同点缀了隐逸之土心灵清纯的晴空。作为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明渊明当然不例外,他皈依自然是天性的膨胀,故而回家心情急切而舒畅,和着“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的节拍,“问征人”、“恨晨光”,实在亲切感人。诗人愉悦之情不可抑制,自家钟爱的“衡宇”、“僮仆”、“稚子”、“松菊”、“酒樽”早已激动地奏起了闲居生活优雅的旋律,让诗人领略到无尽的闲情逸致:“引壶觞”“眄庭柯”“倚南窗”“涉园林”“策扶老”、观云山、望飞鸟、“抚孤松”。这就是诗人安身立命的人生之所,与黑暗现实浑浊官场格格不入的田园。诗中提到的孤松、秋菊、白云、归鸟,无不带有某种象征意义,清代文人就有“菊令人野”、“松令人逸”的感叹。显然,陶渊明是借这些物象修身养性以澄清性情,抒发高洁雅致而独傲江湖的情志。这种物我为一,宠辱相忘的生活境界何尝不是陶渊明崇尚自然的真实写照呢?

       三、尽享天伦、体验农趣。

      中国人自古崇尚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这种追求血脉相连的亲情文化,是许多无为甚至有为人士的理想园地。陶渊明隐居在家,天伦之乐也随之成为他清谈人生的寄托。他曾在许多诗篇中写到小孩在他身边嬉戏,牙牙学语。如在《和郭主簿》中感受到“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在我侧,学语未成音”的天趣。陶渊明直奔家门时,温情满怀的或许就是“僮仆欢迎,稚子候门”的真诚场景,其坦率天真的人性美熠耀着屋宇,有了这样的深情厚谊,官场的那种曲意逢迎,装腔作势就显得可鄙可憎了。所以,他下决心:“息交绝游”,完完全全地把自已放置在这温暖的窠巢里,尽享“悦亲戚之情话”的缠绵。

    陶渊明是一个“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的儒者,恪守着“穷则独善其身”的律规,但他又敢于冲破孔孟儒家鄙视劳动的思想樊篱,亲自参加劳动,尽情的讴歌劳动,这就当时文人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春天到了,他和“农人”一起去从事劳作,从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甚至是一种别样的浪漫情调。他诗化了劳动情景:“或命巾车,或棹孤舟”。这里寻不到诗人半点苦恼的踪迹,出去劳作的荷锄担物在诗人笔下仿佛神仙游历佳山胜水一般悠闲。他把春景也描写的美丽动人:“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万木逢春,小溪潺湲,一片盎然生机。诗人如置身画中“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满心的喜悦始终荡漾在他的脸上。这也是诗人自然、洒脱的人生追求。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歌颂劳动的文人,这是中国文学的幸事。

       四、抚摸伤痛,不忘忧思。

      陶渊明毕竟是一位刚刚归隐山林的文人,情感的欢畅和忧思交替涌现,才不算矫情,诗人也才不显天真和做作。在诗中,陶渊明没有把情感单一化,闲居心情愉快中夹杂着沉郁。这种复杂心情也时隐时现:“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他哀叹自己的不幸人生:“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消极情绪和盘托出,同时也透出不甘心自己的一生就这样也归田而“行休”的伤感。我们虽然不敢武断地说他像我国古代一些隐士(如姜尚等)一样走“终南捷径”或“亦宦亦隐,以待明主”之路以实现宏伟大志,但他那颗不忘世情之心是可以触摸到的。是客观条件限制了陶渊明(“世与我而相违”),不可能使他有什么大的作为,因而他愤恨起与他高尚节操不合的社会环境,选择了老庄的“以自隐无名”道家思想来劝慰和强迫自己,“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说明他处在极端不合理的现实中,想用这种态度消除思想矛盾,完全超越于现实之外。其实,这有违于他的初衷,实在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当然,至于以后他“连辟公府不就”又另当别论了,那是他彻底淡忘世情的坚决态度。而作此诗时的诗人则受挫官场,其徘徊哀伤之情是真实的,也正因为如此,一个真正的隐逸文人形象才鲜活地矗立在我们眼前。

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我国古代一大批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心态,而《归去来兮辞》逼真地再现了一代隐士生活的心路历程,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不可视而不见。

(本文原发表于《中学语文》2000年第9期)

[简评]这篇文章赏析虽然不是高考题型作品,但可以从中领会到主题赏析的分类以及分类后的具体评析方法。这样的文章赏析,以文本为主,适当地走出文本,综合文本作者各种信息而进行的赏析,有一家之言的研究氛围,这是一种研究性较强的赏析,也能够考查出赏析者的知识和写作功底,在语文高考改革的呼声日渐强烈的今天,高中生写800字以上的文章赏析也是应该具备的水平。

5.质疑问难类

质疑问难也是一种批评阅读精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建议》中对新课标下的教师在“阅读和鉴赏”教学目标方面有这样的明确要求:“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2007年新课标《考试大纲》也有“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等要求。不过,质疑问难更要讲究言之有理,不可随意而为。随着高考改革的加深,质疑问难型的文章赏析考查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在备考时也要适当关注和训练。

阮籍之哭

——质疑《滕王阁序》

彭錞

《滕王阁序》辞藻华美,实属千古名文。作者王勃,“初唐四杰”中才气最高者。他在文中极尽铺陈排布之能事,把这篇序作得花团锦簇,字字珠玑,句句用典,令人叹服。

《滕王阁序》是诗人早年的作品。此时的诗人因犯死罪而革职,恰逢赦免,得以保全性命。他一心报国,可惜是带罪之身,满腹经纶无法施展。他不禁感叹道“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同时认为“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对于阮籍之哭,课本注解为他有时驾车出行,到无路处便痛哭而返,借此表达不满现实的苦闷心情。这样看来,孟尝君与阮籍都是怀才不遇,只是对待的态度有所不同。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阮籍之哭其实另有原因。

阮籍,字嗣宗,生活在魏晋易代之际,“竹林七贤”之一。当时正值乱世,社会上层矛盾斗争复杂尖锐,下层人民苦不堪言。对于这种情况,阮籍极为不满和忧虑,写下了“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的诗句。由于司马氏政权的高压政策,他不得不纵酒论玄,不问世事以避祸。满腔的悲愤之情郁积于心,至穷途而哭。正是他情感的爆发和宣泄,与个人怀才不遇、无法施展抱负的关系不大。正如他在《咏怀诗》中写道“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歌舞曲未终,秦兵复已来”——这是用战国时魏王荒淫失政导致折兵丧地来讽喻当局。他表面上对当局者取敷衍态度,实际上是消极反抗,“穷途之哭”就是他反抗的一种方式。他曾笑那些矫揉造作的礼法之士“放口从衷出,复说道义方。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由此可见,阮籍是个不拘礼法,“放浪形骸之外”的风流才子,哭以言情是他本色的真实写照,饱含着对时代的无奈和辛酸。

因此,我认为王勃将阮籍与孟尝君相提并论而置褒贬,来表达自己“不坠青云之志”的决心,从要陈述的意义上来说有所欠缺。课本注释也不够明确,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简评]这是我省文科第四名考生(考入北京大学,后读英国牛津大学硕士博士,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师)就读我班时的鉴赏之作,小作者在阅读教材时,发现课本《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两句的注释理解有重复累赘之嫌,不免生疑,于是查阅资料来自己解决,并写成评析短文。笔者读了他的文字,觉得也不无道理,至少体现了他的质疑精神,值得同龄人学习,就留下了这篇文章,现在也可以作为文章赏析的前瞻性佳作了。

以上所有文字见笔者主编《高考亮剑  湖南语文》(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面向初高中师生广告:《作文指导报,创刊35年来,一直专注读与写,专注点与评,专注教与学。大语文时代,你需要一份《作文指导报》引路。常德区域征订:13974276898


关注书韵闲话

分享悠悠书韵

文史|教育|时事|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饮酒其五翻译赏析_作者陶渊明
古文观止:魏晋《归去来兮辞》作者·陶渊明·原文朗读·赏析
到死为止,我们都是需要发育的孩子
陶渊明《桃花源记》朗诵与赏析
古代职业之隐士丨陶渊明算不算第一隐士
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