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铁笔能追万古魂【之一】(韩祖伦·上海)

铁笔能追万古魂【之一】(韩祖伦·上海)



铁笔能追万古魂

——康殷先生篆刻艺术试论韩祖伦·上海

在当代中国印坛,康殷先生的篆刻艺术以其独具的面目和风骨自树一帜。先生印风在燕赵一带产生的地域性影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近二十年来,论及先生篆刻艺术特色和治印风格的文字,虽也数见于报刊,但综而观之,多为概言简述或论其一端,尚未见有系统论述者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先生治艺严谨,个人印谱晚至一九九二年底始出版。而其时又恰值篆刻界涌动着一股狂热的创新浪潮,对不入时尚的《大康印稿》似无兴趣旁顾——事实上要作一全面系统的论述也决非易事。多年来,康殷先生篆刻艺术深沉的美感所产生的感染力,一直震撼着笔者,时时触发着笔者的探究之心。然一旦沉潜其中,始知由印谈印实难解读先生的印艺特色。盖先生之印艺既维系于其古文字研究及古玺印研究的深广学识,又与其书法、绘画艺术互为表里。因潜研日积,粗有所悟,其间深深有感于篆刻艺术传统与创新的辨证关系,遂不揣简陋发而为文,目的在为当前的篆刻创作提供一份可资借鉴的资料,并欲以引玉之砖企望于高明。康殷先生有门外汉一印,其印跋云:予偶习汉人书,乃门外之学汉隶者,终不得其门而入。《汉隶七种选临》成,作此印,以示余之不敢欺世也。此言于先生当属自谦与坦荡,体现的固是先生治学治艺的一贯品格,但移于此,恰可作为拯文的自况。

     取法渊源与蜕变取径

一、      溯本讨源,直师先秦古玺。

在《大康印稿》的封面右下方,有大康余事白文印一方。谱中,该印有边款:予年来所事,以探索古文字学为主,次及古玺印之搜编,而以书、刻为余事,偶一为之而已,绘事又其余也。这段文字,先生对自己治学治艺的次第作了排列,言明篆刻在其众多的学问艺事中仅是只能偶一为之的余事。这其实也是探究先生篆刻艺术主要的难点之一,篆刻既称余事,先生也从不以篆刻家自居,因而至今没有见到过先生关于论印的专著或专文。(据有关材料介绍,先生在六十年代曾写出过谈篆刻的专文《印林漫步》,文稿毁于秦火,后又重新撰写,惜未见发表。)虽然如此,从《印稿》的自序和边款印跋文字中透出的信息,还是能够寻绎到先生治印的取法渊源。

 自序中有这样的记载:忆吾少时,居处僻城,忽嗜古文印章。荧荧青灯,(石乞)(石乞)长夜,砺刃磨石,血指汗颜,常废寝忘食乐之不疲。然暗中摸索求教无门,追蹑晚近下驷迷困岐途。十四五岁始见邓吴印拓,初开茅塞。偶然得其一二便沾沾自喜。由这段文字可以获知两个方面的情况,其一,先生于篆刻的操练起于少年时代,虽因求教无门而迷困岐途,但却练就了操刀刻石的童子功。其二,初时曾从明清流派印大师邓(石如)、吴(让之)印拓得以启蒙。然而接下去自序中又言:二十甫过南走羊城,醉心绘事文物,仍不能忘情于古籀刀石。时从容庚、商承祚、钱瘦铁诸前辈游,多有所闻。容庚、商承祚皆为著名的老一辈古文字学家,兼擅书法篆刻,且篆刻均取法先秦古玺,钱瘦铁则是由流派印上溯秦汉,且由碑版金石求其变通。先生与之游而多有所闻,可知是进而明了篆刻之流变。于是便有了以下之转捩:卅余岁回京,发愤搜集古玺印拓缀辑《印典》。收谱百家,罗列印拓四万,眼界大开。豁然有悟,超脱赵吴藩篱直师古人,刻亦略进。至此,先生的篆刻取法才脱去一切羁绊进入了探源的境地,他之所谓直师古人,便是直接取法先秦(战国)古玺。从《印稿》所收印作,可以见出其超脱流派印藩篱十分彻底,即使是谱中年份最早的印作排比,也不见流派印的一丝痕迹。划入这一时间段的印作无不与现存先秦古玺神貌无间。代表印作有一九五七年刻的战国白文私玺式康殷信玺



(图一)、 一九五八年刻的战国朱文私玺式参白法斋



(图二)和刻于五十年代末的康殷牙印



(图三)、苏泽



(图四),其中康殷信玺苏泽尤为气息淳古,确为攻治先秦古玺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当时,老一辈的治印大家朱复戡和马公愚先生在上海见到这些印作后,都推测作者应是五十岁以上的年龄,邓散木前辈更是给予了小印能追万古魂的美誉,且频以创派相励。其实,了解了先生溯本讨源直师先秦古玺的历程和驾驭铁笔的功夫之后,便不会对三十岁的年龄达到这一境界感到奇怪。自此,取法乎上也成了先生毕生治艺的信条,他曾在信中告诫后学,达·芬奇说过,喝惯了上游水的人,不喝下游水。如果以阶段来划分先生的篆刻艺术,这应是第一阶段也即入古阶段,而直师先秦古玺入古的主线索,时间当在五十年代。

二、     博观约取,旁涉秦汉印域。

因缀辑《印典》而广罗百家印谱,除了使先生得见大量先秦古玺并作为取法源头外,更多的还有秦汉印。先生在入古阶段始终没有偏离先秦古玺这条主脉,但对于大量秦汉印的目击心追,客观上却成了入古阶段的另一辅线。看得出来,对汉印精华的吸收,先生是采取了博观约取的态度。这从作于八十年代一方拟汉凿印风格的大康急就章 印作边款可以证得:拙刻只略师晚周玺,而不善拟汉人刀法,偶作一二,以备不时之需而已,非所长也。《印稿》中收录的年份最早的仿汉之作是一九六○年刻的饶阳许叔元,而后有 康雍叔平章皆凿印风格。同时期的还有仿汉缪篆印康雍私印及仿汉二灵图文印叔平这些对汉印多种印式的仿拟之作虽形神兼具,但无疑是重在对汉印多样化形式的借鉴,目的当是为日后的自由创作积累丰富的资料。对秦印的借鉴和吸收,情况又有所不同,先生把秦印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叙述缀辑《印典》的缘起时,他谈到了前人所编的玺印文字工具书有几方面的不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最重要的秦印。它们(指前人所编的《汉印分韵》《玺印文字征》等字书)为体例所限,只录汉印,或只录古玺,而缺乏最重要的一环——秦印,无法使人看到由古玺变为汉印的重要中介。因此,他是把秦印作为承古开新富有变革意义的取法对象来看待的。《印稿》中几方典型的师法秦印之作,比师法汉印之作略早,时间上也是介于仿古玺和仿汉印之间。代表印作有刻于一九五九年的秦私印半通印式的康雍



(图五)和刻于一九六○年的邓菱。还有一方带田字界格秦官印式的 人以为颠刀法字法与前两印极相类似,当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这几方仿秦之作当然也是厚积薄发的产物,但与汉印同作为入古取法的辅线,它的地位明显高于汉印。若把先生入古阶段取法的主线和辅线分别进行归结,师法古玺得到的是精整的法度和高古的气息,旁涉汉印所得在形式和风格的借鉴,涉猎秦印的最大意义则在于得字法笔法。康殷先生洞识秦印价值,康雍印作得其中机巧,线条之中,已蕴蓄了待发的生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子建《五十榕城将军章》
李景法:山东安丘发现篆刻珍本《石坡印谱》
篆刻印模若干系列
叶潞渊篆刻选,122品雅赏,取法古玺汉印,藏奇崛於方寸之内
自学篆刻无门无派,请点评以便明确该怎么走下去?
登堂赵明篆刻作品集评(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