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王阳明全集》:行状与墓志铭

读《王阳明全集》:行状与墓志铭

(2009-02-20 18:02:07)

241)       《阳明先生墓志铭》。甘泉湛若水撰。天天新按;甘泉湛若水,姓湛,名若水。号甘泉子。是陈献章的弟子,与王阳明为友。参阅前注126条。

242)       《阳明先生行状》。门人黄绾撰。天天新按:黄绾是王阳明弟子,是正亿的岳父。参阅前注32条及166条。

243)       岑寤而公生,名曰云;六岁不言,一日,有僧过之,摩天楼其顶曰:“有此宁馨儿,却叫坏了。”龙山公悟,改今名,遂言。天天新按:圣人诞生不同寻常,所以多著异迹。但六岁不言可能为实。幼时呆拙往往是成大器的前提。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早慧易失性情,晚慧常能执著专一于内心。宁馨儿,唐口语,后为成语,文中误作“宁磐儿”,可笑。天天新读王阳明,喜欢咬文嚼字,但不能给作校记。所以许多地方的错别字不一一说明了。名曰云,当时乘云之云。但又谐音说,可能是叫坏的原因吧。另外,章学诚、曾国藩好像都是幼不能言,数岁方言的,都是大家。

244)       又以田州既设流官,宜更其名为田宁。盖取“田石倾,田州兵,田石平,田州宁”之谣。天天新按:谣即民谣。古代常以为民谣的预见性,民意天意相通。所以用此。其实很可能是王阳明或其他文人所编造。《年谱》未引谣之内容。

245)       岑濬之后已绝。天天新按:后指后人、后代。田州土官,按《明史广西土司》记载:洪武二十二年,田州府知府岑坚,其子永昌为思恩州知府。永昌死,其子岑瑛嗣。岑瑛因与田州知府岑绍交恶,香肠廷才升思恩为府,岑瑛为知府。瑛屡从征,令子镔代为知府,子镔无状,瑛加军讨之。镔自杀。岑瑛任总兵官,其子燧为知府。田州土目黄明作乱,避入思恩,岑燧助讨平之。燧死,子浚嗣。弘治十二年,田州岑溥为儿子岑虎所杀。岑虎亦死,岑猛为岑溥的次子,避于岑浚处。后岑猛立,岑浚求地不得,发动战争,朝廷讨平,岑浚伏诛。改土为流,以云南知府张凤升广西右参政,掌思恩府。正德七年,增设风化县。设流之后,相继生乱。正德四年,田州岑猛叛,王阳明征平之。思恩土目王受与田州土目卢苏勾结作乱,王阳明讨平之,后来有个岑瑄诈称是岑浚之子,还起兵作乱。也未成事。此处“岑濬”就是“岑浚”,繁体简体未分明。关于岑姓黄姓家族秘民族、起义的问题,值得专门研究。

246)       《亲友祭文》。天天新按:亲友祭文单列,算以上之王阳明年谱及附录其六卷中心内容已完。但又算卷六之附属内容。祭文算一部分,祭文又分为几个部分。《亲友祭文》共九篇。《有司祭文》共三篇。《门人祭文》共十五篇。祭文外,《师服问》算一个部分,《丧记》又一个部分。

247)       《石潭汪俊》(礼部尚书)。天天按:此处的书名号表示的实际是祭文的作者或说祭者名。括号内是作者当时的官职或后来的称呼。据文意,汪俊应是先生的朋友。《明史》卷101:汪俊,字抑之,弋阳人。父凤,进士,贵州参政。俊举弘治六年会试第一,授庶吉士,进编修。正德中,与修《孝宗实录》,以不附刘瑾、焦芳,调南京工部员外郎。瑾、芳败,召复原官。累迁侍读学士,擢礼部右侍郎。嘉靖元年转吏部左侍郎。时议兴献王尊号,与尚书乔宇、毛澄辈力争。澄引疾去,代者罗钦顺不至,乃以俊为礼部尚书。因议与帝意不合,帝仍命遵前旨再议,俊遂抗疏乞休。再请益力,帝怒,责以肆慢,允其去。召席书未至,令吴一鹏署事。《明伦大典》成,落俊职,卒于家。隆庆初,赠少保,谥文庄。俊行谊修洁,立朝光明端介。学宗洛、闽。与王守仁交好,而不同其说。学者称“石潭先生”。作此祭文时当在嘉靖七年之后,当时汪俊已经退休了,自己经营自己游息的馆舍呢。

248)       习坎主亨,穷标峻揭。天天按:此句含义既是显明,翻译更是模糊。真不知译者译什么,让读者如我很茫然。习坎心亨是理学名词。词从《周易》来,大意是习惯于艰难险阻然后能心理泰然自若万虑亨通。《近思录》中有此相关论述。可见汪俊遵从的是朱学。相当王阳明自己说,自己的的学问从九死一生中来。

249)       《北原熊浃》(吏部尚书南昌人)。天天按:此是熊浃所作祭文。熊浃曾为吏部尚书,是南昌人,括号内是注释。文中“璧如”应为“譬如”,“遥瞻灵衬”应该是“遥瞻灵榇。”此书中多处写错或说印刷错误。《明史》卷熊浃,字悦之,南昌人。正德九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宁王宸濠将为变,浃与同邑御史熊兰草奏,授御史萧淮上之。濠仓卒举事,卒败,本两人早发之力。出核松潘边饷。副总兵张杰倚江彬势,赃累巨万,诱杀熟番上功启边衅,箠死千户以下至五百人。又尝率家众遮击副使胡澧。抚、按莫敢言。浃至,尽发其状,杰遂褫职。嘉靖初,由右给事中出为河南参议。外艰归。六年,服阕,召修《明伦大典》。超擢右佥都御史,协理院事。明年四月迁大理寺卿,俄迁右副都御史。《大典》成,转左。八年二月遂擢右都御史,掌院事。后因事触怒皇帝下诏狱并夺职。浃家居十年。至帝幸承天与近臣论旧人,乃召为南京礼部尚书,改兵部,参赞机务。二十一年召为兵部尚书,掌都察院事。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二品六年满,加太子太保,坐事夺俸者再。浃知帝意终不释,遂称病乞休。帝大怒,褫职为民。又十年卒。浃少有志节,自守严。虽由议礼显,然不甚党比,尤爱护人才。故其去吏部也,善类多思之。隆庆初,复官,予祭葬,谥恭肃。此文作于其任南京吏部尚书之前,盖编是书时已经是吏部尚书了。

250)    《诚斋汪鋐》(兵部尚书)。天天新按:此为兵部尚书汪鋐的祭文。据文意,汪鋐自称是王阳明的继任者,指兵部尚书而言;而且似乎灵枢未至家,祭文已写成。“旅衬”还是“旅榇”之误。按《王阳明年谱》,此祭文祭于从南安入南昌而刚刚进入江西省的途中,时作者汪鋐的职务是江西的提督都御史。汪鋐(14661536)字宣之,行荣四,号诚斋,祖籍江西。嘉靖二年曾经在南海击败过葡萄牙殖民者“佛朗机”。嘉靖十三年任吏部兼兵部尚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尚书吏部郎中张仁祎墓志铭
明朝部分官员简介目录二
国朝献征录_沈氏卷 吴兴沈氏文化研究资料汇编(第81期)
[转载]祭文和墓志铭文选(一)
回收老字画一幅
《古文辞类纂》序目(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